继母不慈 作者:作者:张佳音
张佳音(51)
而她们在庄子里与世不争的,京里却颇为热闹。
有人刻意为之,谢家少夫人的流言便渐渐盖过了刺杀一事的讨论。
姜家,姜夫人得知后便找到女儿,问她所说的韩三郎心上人是否是尹明毓。
其他家不知韩三郎是谁,却没人不知道谢家,都在私底下议论此事。
纷杂的流言,无人分辨其真假,只为窥见了世家大族的隐私而兴奋。
尹明毓的嫡母韩氏在赴宴时,对着众家女眷好奇的眼神,轻飘飘地不屑道:得是什么样没规矩的人家,会胡乱揣测世家的女儿不知礼,还与人私相授受?
况且,便是不说我尹家的教养,我那儿侄儿足有两年不在京中,是如何山长水远,避过长辈传情的?
凭白教人笑话。
她所言极有道理,有的人信了,有的人却是依然认为无风不起浪,仍旧煞有介事地传些自以为的流言。
谢家低调安静,是确有其事,无法辩驳。
尹二娘在庄子上,是被谢家厌弃。
谢家说不准何时便会休了尹氏女
诸如此类的话,不计其数,尹四娘尹明若本在议亲,登门提亲的人也霎时减少,甚至还有人到长公主面前去说嘴,完全不在意他们一张嘴坏人名声,许是会害了一个女子的一生。
就连韩旌亦深受其扰,关上门待在屋子里,也无法专心读书。
韩夫人为此,一趟趟往尹家跑,在韩氏面前骂那些恶毒的人丧良心,还催着韩氏再解释清楚。
韩氏从始至终没有指责过侄子,到此时也只教她耐心些,道:谢尹两家不会放任不管。
韩夫人忍不住露了心里的抱怨:若知道你家二娘能惹来这么多事,当初就该隔着她和三郎。
韩氏皱眉,不喜她如此说辞,二娘最是守礼,三郎也是好的,两人从未有逾矩,嫂子这般说,教外人听去,该如何想?
韩夫人深呼吸,又压下心里的郁气,扯出一抹笑,歉道:妹妹莫怪,我只是见着三郎无法安心读书,心里焦急,一时失言。
韩氏不与她计较,淡淡地说:过几日便好了,嫂子等等吧。
韩夫人又能如何,只能回去等。
谢夫人特地派人到庄子上,让他们安心待在庄子,暂且不必急着回京城。
谢老夫人十分泰然,连提都不提那些事儿,每日询问最多的便是吃什么喝什么,对待尹明毓还是那般。
尹明毓更是不理会,该吃吃该玩玩。
那条河成了尹明毓和谢策的新宠,近几日,每日都要去转一圈儿,尤其是谢策,若不在冰上滑一圈儿,这一整日都不得劲儿。
今日,庄子上的仆从要凿开冰捞鱼,这种事儿自然落不下尹明毓。
谢钦换好药,也踏出房门,打算跟他们一起乘马车出门。
白知许一到表兄面前,便如同鹌鹑似的,偏偏她怂还往尹明毓身边儿凑,完全不知道她越是如此,表兄对她越是冷脸。
母亲!
人未到,声音先传过来,尹明毓和白知许习以为常,谢钦闻声侧头,却是眉头一跳。
谢家这样的人家,自然是什么样的好裘皮都有,但裘皮贯来都是做披风或是氅衣、帽子,但谢策整个人都毛茸茸的。
脚上是皮靴,身上是裘皮衣,头上的裘皮帽做成了虎头帽的模样,就连手上都包裹了裘皮手套,身后还有一根尾巴。
乍一看仿佛是野山猫成了精。
而谢策瞧见父亲,又脆生生地喊了一声父亲,小腿儿不停,又去羊棚里牵羊。
羊一出来,谢钦更加沉默。
饶是他这几日醍醐灌顶,越发豁达,也想不通,尹明毓到底是怎么做到没有任何障碍的给一只羊穿裘皮衣的。
还缝制了虎头帽扣在羊脑袋上
虎头羊一张嘴,咩
虎头谢策五指张开,摆在脸边,嗷呜~
这是他谢家未来的继承人
谢钦看不下去,闭了闭眼,抬步先跨上马车,少看一眼是一眼。
谢策迷糊,他先前跟曾祖母做时,曾祖母抱着他喜欢的不行,不明白为什么父亲就这么走了
白知许第一次瞧见,也是震惊,现下却只觉得可爱。
尹明毓如今大概能猜到谢钦的心理,捏捏他的爪子,笑道:甭管你父亲,快些走,你多耽搁一阵儿可是要少玩儿一会儿的。
谢策一听,连忙牵着羊往马车跑,尾巴在后头一跳一跳。
马车上,谢钦闭目眼神,听到他们上马车也没睁开眼,等到了地方,才缓缓睁开眼。
谢策现下玩儿熟了,一下了马车,便倒腾着小腿儿,一个起跳,下落,落进雪里,然后扑腾着爬出来。
他出了雪,登登跑两步,向前一扑,五体投地扑在冰上,片刻就滑出去几丈远。
可真利索。
谢钦:
而谢策滑出去,爬起来小跑几步,又滑回来,然后爬到岸边,使力把羊拽下去,带着羊一起滑。
尹明毓没去冰上,瞧着仆人拿出凿冰的工具,正要跟着去看,见谢钦立在那儿,便询问了一句:郎君,可随我们去捞鱼?小郎君这儿有人看着。
谢钦看向她,随即抬步,走过来。
他们一直走到离谢策极远的地方,方才停下,看着仆人选了合适的位置,拿了工具一下一下地凿冰。
几个仆人一起忙活,花了会儿功夫便凿出一个冰窟窿,一根长杆挂着网,伸下去画着圈儿的捞,拉上来时,隔着网子便能看见活鱼在动。
鱼倒在冰上,仍在蹦跶,众人脸上都带起笑。
尹明毓站在旁边看了一会儿,就接过来亲自捞,学着仆人的样子画圈儿,满怀期待地捞上来,却只有挂着黑泥的空网。
她不死心,又去捞,转得时间更久,倒出来却只有手指大小的小鱼,和旁边仆人捞的活蹦乱跳的大鱼对比极鲜明。
谢钦接过渔网,单手在冰窟窿里捞,他也是第一次做,但渔网拉上来,鱼不比熟手的仆人少。
尹明毓:
谢钦看她面上郁闷,含笑放下渔网,走回到她身边,手在她身后抬起,拍拍她后脑勺,无声安慰。
收回手后,谢钦背手而立,极目远眺,入眼一片白色,云共山一色,旷远苍茫。
慢下来,不匆忙,方能不负此时此景。
第74章
昭帝对成王的禁足,便代表着他的偏心。
而成王利用谢家转移了京中众人的注意,他本人不能出门,王府里其他人却没在禁足之列,渭阳郡主借着这个时机,倒是终于能够掺和进父亲的正事之中,和兄长们一起分到些事情。
成王让她促成姬三郎和柳二娘的婚事,将姬家拉拢过来。
渭阳郡主自己有一个郡主府,偶尔便会在外住。
如今领了事做,住在外头方便些,渭阳郡主便从成王府回到郡主府,神情里是抑制不住的兴奋。
寻郎君见她数日来难得展颜,也为她高兴,亲手为她沏茶。
渭阳郡主坐在书案后,看着书案上展开的画,想起这几日京中关于尹明毓的纷扰,冷笑,瞧,这便是区别,谁人敢对我置喙?
寻郎君端茶过来,看了一眼画,将茶放在她手边,郡主,喝茶。
渭阳郡主端起茶,眼里满是意气风发。
而谢家安静的几日,除了看陛下的态度,其实也是顺势瞧一瞧,有多少人对谢家有恶意。
朝堂上,两面三刀的人有的是。
但为了尹明毓和尹家女的名声,也不宜拖太久,是以谢家搜集完证据,便直接教人在朝上弹劾何家放利子钱,牟取暴利之外,害诸多百姓家破人亡。
诸多罪名,或大或小,且谢家指派的官员直接给何家盖了佞臣之名,昭帝本就对兄弟阋墙震怒,自己的亲生子下不了狠心责罚,带坏儿子的臣子自然不会姑息,是以当朝夺去了何司马的官职,将其下狱。
而何司马被弹劾的罪名中,很是有一部分来自于何夫人,何夫人自然也免不了牢狱之灾。
当晚,何家夫妻俩便双双畏罪自杀死在了监牢里。
何家本就是靠攀高结贵起家,并且凭借权贵继续大肆敛财,除此之外,全无根基。
何司马一出事,何家连带何夫人的娘家,全都成了落水狗。
何家人想要向成王求救,但成王根本不理会他们,大义凛然地表明成王对何家所为毫不知情,对何家弃如敝履。
这是极无情的行为,但成王一贯如此,京中人竟是也毫无意外。
何家人只能又去求嫁到光禄寺卿家徐家的出嫁女,然而徐家避何家唯恐不及,若非徐寺卿不愿背负无情无义之言名,徐夫人甚至想要休了何氏,当然不可能帮何家。
就连何氏本人,也恨不得离娘家远远的,以保全自己。
何家真真是求助无门,只能看着昔日门庭土崩瓦解,富贵烟消云散。
谢家只是起了个头罢了,但何家会瞬间倾倒,是因为成王的冷酷。
追随这样一个冷酷的人,看到了何家的下场,必然会有人物伤其类,谢家只是起了个头罢了。
至于其他传播流言之人,谢家的应对亦是如此简单直接、光明正大。
霎时间,再无人敢在明面上议论谢家和尹明毓的是非。
到这时,谢夫人才仿佛什么也没发生似的露面。
宴上无人提起谢少夫人,唯有尹明毓的嫡母韩氏,闲话家常似的说:老夫人他们何时归京?这眼瞅着就过年了,得一家团聚才是。
谢夫人笑道:景明在养伤,不好折腾,不过已经去信了,这几日就回了。
她笑容满面,周遭人眼神交换,有些亲近的人家,便出声附和几句。
谢夫人顺势便说几件他们在庄子上的事儿,语气亲近道:尹家教养好,二娘是个极孝顺善良,有她在庄子上照料家里老夫人和孩子,我和相爷再放心不过。
韩氏仿佛她说得就是事实,面色不变,谦虚了几句,转而又说起谢家表姑娘来。
两人一应一合,便将白知许要相看人家的消息放了出去。
谢家庄子
极孝顺善良的谢少夫人正在被谢老夫人训斥。
她的身边,是蔫头耷脑的谢策。
他们面前的地上,一条小指粗细的小泥鳅一动不动地躺在那儿。
谢策不知什么时候藏了一条泥鳅带回来,巴巴地送给谢老夫人。
他甫一掏出来,谢老夫人以为是蛇,吓了一跳,缓过来才发现是一条死泥鳅。
姑太太担心谢老夫人迁怒,早就带白知许躲回了她们屋子。
而谢老夫人不舍得对疼爱的曾孙发火,气得直敲拐杖,良久才吐出一句不轻不重的顽劣,随即就将矛头转向了尹明毓。
是以才有了现在这一幕。
尹明毓很无辜,垂着头眼神示意谢钦为她说几句话。
谢钦坐在椅子上,略显无奈地看了她和谢策一眼,劝谢老夫人:祖母,策儿年幼,不懂分辨,误以为好才送给您,您莫生气。
谢策抬起头,可怜巴巴地点头。
谢老夫人瞧着他如此,心口堵得慌,再一瞧地上的泥鳅,嫌弃地摆手,快些弄走。
婆子赶忙过来捏着泥鳅出去,谢老夫人瞧不见那泥鳅了,依旧气难消,忍不住又瞪了尹明毓一眼,捎带也瞪了曾孙一眼。
谢钦起身,扶着谢老夫人的手臂往里屋走,劝她:祖母,策儿只是孝心用错,再大些,懂事理便好了。
他边走,边给了尹明毓一个眼神,示意她带着谢策离开。
尹明毓收到,拉着谢策出去,方才戳他的脑门儿道:看你干的好事儿。
谢策捂着额头,委屈道:送曾祖母。
尹明毓回头看了一眼身后的门,又好奇地问:你是如何带回来的?
谢策学着她的样子,也回头悄悄看了一眼门,指了指羊棚,羊。
羊的衣服上有一个兜子,有时会装一些小玩意儿,大多时候皆是摆设,没想到现下被谢策用来偷渡。
这孩子真是越来越鬼灵精怪。
但尹明毓不承认跟她有关,她就是无辜的。
是以尹明毓一本正经道:你惹曾祖母生气了,需得好生认错,罚你写二十张大字。
谢策小脸上全都是愧疚,乖巧地点头。
两人回到她的院子里,尹明毓便教婢女给谢策准备笔墨,谢策老老实实地站在椅子上捏着笔写大字。
过了一会儿,谢钦回来,见谢策如此,颇为奇怪。
尹明毓煞有介事道:小郎君还是极有上进心的。
谢钦对他儿子如今的脾性,还是有几分了解的,不置可否。
他并不再提方才的事,转而对尹明毓道:京中来信,咱们择日回府。
眼瞅着就要过年,尹明毓并不意外,点头表示她知道了。
那头,正在写大字的谢策听到两人的话,眨眨眼睛。
待到回程那日,一行人准备离开庄子,谢老夫人瞧了一圈儿,没看见谢策,便问道:策儿呢?
童奶娘抬手指了指迷宫,对谢老夫人小声禀报道:回老夫人,方才钻进去了。
谢老夫人闻言,便走过去,打量了一圈儿也没瞧见人,便喊道:策儿,咱们得启程了,快些出来。
迷宫西北角,传出谢策的声音:我不在。
谢老夫人哭笑不得,顺着声音走过去,就见谢策面对着雪墙蹲着,小小一团,哄道:莫耽搁了回程,快些出来。
谢策抬头,满眼惊讶,显然没想到曾祖母竟然找到他。
但他紧接着便站起来,紧紧贴着雪墙,抱着墙,摇头:我不想走。
谢老夫人见他舍不得,便道:你若是喜欢,回府再给你建一个。
谢策想了想,迟疑地摇头,不一样
这时,尹明毓和谢钦走出来。
尹明毓手肘碰了碰谢钦,随即去牵羊。
而谢钦走过去,单手揪着谢策的后襟,将他从迷宫里提出来。
谢策在空中踢腿,要下去。
尹明毓牵着羊走过来,拍拍羊背,叫道:郎君。
谢钦领会了她的意思,停顿片刻,提着谢策放到羊背上。
娇贵的羊忽然承受了不该承受的重量,腿一软,险些劈叉,四只蹄子一起倒腾,才站稳。
谢策则是坐在羊背上,懵了一瞬,忽然满眼惊喜,揪着羊背上的毛,自动自发地踢腿夹羊腹,嘴里奶声奶气地喊:驾!驾!
羊不愿意动,但尹明毓拖着它,它不得不迈开蹄子。
谢钦的手不离谢策的后襟,谢策则是完全忘记了方才还舍不得迷宫。
而谢老夫人瞧见这对儿夫妻就这么轻易地让谢策欢天喜地地出去,再一想到方才她劝了好一会儿,
老太太颇为郁闷,满含酸意的眼神瞧了一眼孙子孙媳妇。
再看向谢策时,她忍不住心里后悔:早知道就该收下曾孙的泥鳅,她的曾孙儿可是只送给她一人了。
第75章
流言满城风雨的时候,韩夫人无法抑制地担忧、焦虑。
待到谢家稍一抬手便将流言和传播流言的人按下,韩夫人见识到谢家的权势,重新认识到谢家权势能给自家带来的好处,那些负面的情绪,瞬间又压了下去。
恋耽美
张佳音(51)
张佳音(51)
而她们在庄子里与世不争的,京里却颇为热闹。
有人刻意为之,谢家少夫人的流言便渐渐盖过了刺杀一事的讨论。
姜家,姜夫人得知后便找到女儿,问她所说的韩三郎心上人是否是尹明毓。
其他家不知韩三郎是谁,却没人不知道谢家,都在私底下议论此事。
纷杂的流言,无人分辨其真假,只为窥见了世家大族的隐私而兴奋。
尹明毓的嫡母韩氏在赴宴时,对着众家女眷好奇的眼神,轻飘飘地不屑道:得是什么样没规矩的人家,会胡乱揣测世家的女儿不知礼,还与人私相授受?
况且,便是不说我尹家的教养,我那儿侄儿足有两年不在京中,是如何山长水远,避过长辈传情的?
凭白教人笑话。
她所言极有道理,有的人信了,有的人却是依然认为无风不起浪,仍旧煞有介事地传些自以为的流言。
谢家低调安静,是确有其事,无法辩驳。
尹二娘在庄子上,是被谢家厌弃。
谢家说不准何时便会休了尹氏女
诸如此类的话,不计其数,尹四娘尹明若本在议亲,登门提亲的人也霎时减少,甚至还有人到长公主面前去说嘴,完全不在意他们一张嘴坏人名声,许是会害了一个女子的一生。
就连韩旌亦深受其扰,关上门待在屋子里,也无法专心读书。
韩夫人为此,一趟趟往尹家跑,在韩氏面前骂那些恶毒的人丧良心,还催着韩氏再解释清楚。
韩氏从始至终没有指责过侄子,到此时也只教她耐心些,道:谢尹两家不会放任不管。
韩夫人忍不住露了心里的抱怨:若知道你家二娘能惹来这么多事,当初就该隔着她和三郎。
韩氏皱眉,不喜她如此说辞,二娘最是守礼,三郎也是好的,两人从未有逾矩,嫂子这般说,教外人听去,该如何想?
韩夫人深呼吸,又压下心里的郁气,扯出一抹笑,歉道:妹妹莫怪,我只是见着三郎无法安心读书,心里焦急,一时失言。
韩氏不与她计较,淡淡地说:过几日便好了,嫂子等等吧。
韩夫人又能如何,只能回去等。
谢夫人特地派人到庄子上,让他们安心待在庄子,暂且不必急着回京城。
谢老夫人十分泰然,连提都不提那些事儿,每日询问最多的便是吃什么喝什么,对待尹明毓还是那般。
尹明毓更是不理会,该吃吃该玩玩。
那条河成了尹明毓和谢策的新宠,近几日,每日都要去转一圈儿,尤其是谢策,若不在冰上滑一圈儿,这一整日都不得劲儿。
今日,庄子上的仆从要凿开冰捞鱼,这种事儿自然落不下尹明毓。
谢钦换好药,也踏出房门,打算跟他们一起乘马车出门。
白知许一到表兄面前,便如同鹌鹑似的,偏偏她怂还往尹明毓身边儿凑,完全不知道她越是如此,表兄对她越是冷脸。
母亲!
人未到,声音先传过来,尹明毓和白知许习以为常,谢钦闻声侧头,却是眉头一跳。
谢家这样的人家,自然是什么样的好裘皮都有,但裘皮贯来都是做披风或是氅衣、帽子,但谢策整个人都毛茸茸的。
脚上是皮靴,身上是裘皮衣,头上的裘皮帽做成了虎头帽的模样,就连手上都包裹了裘皮手套,身后还有一根尾巴。
乍一看仿佛是野山猫成了精。
而谢策瞧见父亲,又脆生生地喊了一声父亲,小腿儿不停,又去羊棚里牵羊。
羊一出来,谢钦更加沉默。
饶是他这几日醍醐灌顶,越发豁达,也想不通,尹明毓到底是怎么做到没有任何障碍的给一只羊穿裘皮衣的。
还缝制了虎头帽扣在羊脑袋上
虎头羊一张嘴,咩
虎头谢策五指张开,摆在脸边,嗷呜~
这是他谢家未来的继承人
谢钦看不下去,闭了闭眼,抬步先跨上马车,少看一眼是一眼。
谢策迷糊,他先前跟曾祖母做时,曾祖母抱着他喜欢的不行,不明白为什么父亲就这么走了
白知许第一次瞧见,也是震惊,现下却只觉得可爱。
尹明毓如今大概能猜到谢钦的心理,捏捏他的爪子,笑道:甭管你父亲,快些走,你多耽搁一阵儿可是要少玩儿一会儿的。
谢策一听,连忙牵着羊往马车跑,尾巴在后头一跳一跳。
马车上,谢钦闭目眼神,听到他们上马车也没睁开眼,等到了地方,才缓缓睁开眼。
谢策现下玩儿熟了,一下了马车,便倒腾着小腿儿,一个起跳,下落,落进雪里,然后扑腾着爬出来。
他出了雪,登登跑两步,向前一扑,五体投地扑在冰上,片刻就滑出去几丈远。
可真利索。
谢钦:
而谢策滑出去,爬起来小跑几步,又滑回来,然后爬到岸边,使力把羊拽下去,带着羊一起滑。
尹明毓没去冰上,瞧着仆人拿出凿冰的工具,正要跟着去看,见谢钦立在那儿,便询问了一句:郎君,可随我们去捞鱼?小郎君这儿有人看着。
谢钦看向她,随即抬步,走过来。
他们一直走到离谢策极远的地方,方才停下,看着仆人选了合适的位置,拿了工具一下一下地凿冰。
几个仆人一起忙活,花了会儿功夫便凿出一个冰窟窿,一根长杆挂着网,伸下去画着圈儿的捞,拉上来时,隔着网子便能看见活鱼在动。
鱼倒在冰上,仍在蹦跶,众人脸上都带起笑。
尹明毓站在旁边看了一会儿,就接过来亲自捞,学着仆人的样子画圈儿,满怀期待地捞上来,却只有挂着黑泥的空网。
她不死心,又去捞,转得时间更久,倒出来却只有手指大小的小鱼,和旁边仆人捞的活蹦乱跳的大鱼对比极鲜明。
谢钦接过渔网,单手在冰窟窿里捞,他也是第一次做,但渔网拉上来,鱼不比熟手的仆人少。
尹明毓:
谢钦看她面上郁闷,含笑放下渔网,走回到她身边,手在她身后抬起,拍拍她后脑勺,无声安慰。
收回手后,谢钦背手而立,极目远眺,入眼一片白色,云共山一色,旷远苍茫。
慢下来,不匆忙,方能不负此时此景。
第74章
昭帝对成王的禁足,便代表着他的偏心。
而成王利用谢家转移了京中众人的注意,他本人不能出门,王府里其他人却没在禁足之列,渭阳郡主借着这个时机,倒是终于能够掺和进父亲的正事之中,和兄长们一起分到些事情。
成王让她促成姬三郎和柳二娘的婚事,将姬家拉拢过来。
渭阳郡主自己有一个郡主府,偶尔便会在外住。
如今领了事做,住在外头方便些,渭阳郡主便从成王府回到郡主府,神情里是抑制不住的兴奋。
寻郎君见她数日来难得展颜,也为她高兴,亲手为她沏茶。
渭阳郡主坐在书案后,看着书案上展开的画,想起这几日京中关于尹明毓的纷扰,冷笑,瞧,这便是区别,谁人敢对我置喙?
寻郎君端茶过来,看了一眼画,将茶放在她手边,郡主,喝茶。
渭阳郡主端起茶,眼里满是意气风发。
而谢家安静的几日,除了看陛下的态度,其实也是顺势瞧一瞧,有多少人对谢家有恶意。
朝堂上,两面三刀的人有的是。
但为了尹明毓和尹家女的名声,也不宜拖太久,是以谢家搜集完证据,便直接教人在朝上弹劾何家放利子钱,牟取暴利之外,害诸多百姓家破人亡。
诸多罪名,或大或小,且谢家指派的官员直接给何家盖了佞臣之名,昭帝本就对兄弟阋墙震怒,自己的亲生子下不了狠心责罚,带坏儿子的臣子自然不会姑息,是以当朝夺去了何司马的官职,将其下狱。
而何司马被弹劾的罪名中,很是有一部分来自于何夫人,何夫人自然也免不了牢狱之灾。
当晚,何家夫妻俩便双双畏罪自杀死在了监牢里。
何家本就是靠攀高结贵起家,并且凭借权贵继续大肆敛财,除此之外,全无根基。
何司马一出事,何家连带何夫人的娘家,全都成了落水狗。
何家人想要向成王求救,但成王根本不理会他们,大义凛然地表明成王对何家所为毫不知情,对何家弃如敝履。
这是极无情的行为,但成王一贯如此,京中人竟是也毫无意外。
何家人只能又去求嫁到光禄寺卿家徐家的出嫁女,然而徐家避何家唯恐不及,若非徐寺卿不愿背负无情无义之言名,徐夫人甚至想要休了何氏,当然不可能帮何家。
就连何氏本人,也恨不得离娘家远远的,以保全自己。
何家真真是求助无门,只能看着昔日门庭土崩瓦解,富贵烟消云散。
谢家只是起了个头罢了,但何家会瞬间倾倒,是因为成王的冷酷。
追随这样一个冷酷的人,看到了何家的下场,必然会有人物伤其类,谢家只是起了个头罢了。
至于其他传播流言之人,谢家的应对亦是如此简单直接、光明正大。
霎时间,再无人敢在明面上议论谢家和尹明毓的是非。
到这时,谢夫人才仿佛什么也没发生似的露面。
宴上无人提起谢少夫人,唯有尹明毓的嫡母韩氏,闲话家常似的说:老夫人他们何时归京?这眼瞅着就过年了,得一家团聚才是。
谢夫人笑道:景明在养伤,不好折腾,不过已经去信了,这几日就回了。
她笑容满面,周遭人眼神交换,有些亲近的人家,便出声附和几句。
谢夫人顺势便说几件他们在庄子上的事儿,语气亲近道:尹家教养好,二娘是个极孝顺善良,有她在庄子上照料家里老夫人和孩子,我和相爷再放心不过。
韩氏仿佛她说得就是事实,面色不变,谦虚了几句,转而又说起谢家表姑娘来。
两人一应一合,便将白知许要相看人家的消息放了出去。
谢家庄子
极孝顺善良的谢少夫人正在被谢老夫人训斥。
她的身边,是蔫头耷脑的谢策。
他们面前的地上,一条小指粗细的小泥鳅一动不动地躺在那儿。
谢策不知什么时候藏了一条泥鳅带回来,巴巴地送给谢老夫人。
他甫一掏出来,谢老夫人以为是蛇,吓了一跳,缓过来才发现是一条死泥鳅。
姑太太担心谢老夫人迁怒,早就带白知许躲回了她们屋子。
而谢老夫人不舍得对疼爱的曾孙发火,气得直敲拐杖,良久才吐出一句不轻不重的顽劣,随即就将矛头转向了尹明毓。
是以才有了现在这一幕。
尹明毓很无辜,垂着头眼神示意谢钦为她说几句话。
谢钦坐在椅子上,略显无奈地看了她和谢策一眼,劝谢老夫人:祖母,策儿年幼,不懂分辨,误以为好才送给您,您莫生气。
谢策抬起头,可怜巴巴地点头。
谢老夫人瞧着他如此,心口堵得慌,再一瞧地上的泥鳅,嫌弃地摆手,快些弄走。
婆子赶忙过来捏着泥鳅出去,谢老夫人瞧不见那泥鳅了,依旧气难消,忍不住又瞪了尹明毓一眼,捎带也瞪了曾孙一眼。
谢钦起身,扶着谢老夫人的手臂往里屋走,劝她:祖母,策儿只是孝心用错,再大些,懂事理便好了。
他边走,边给了尹明毓一个眼神,示意她带着谢策离开。
尹明毓收到,拉着谢策出去,方才戳他的脑门儿道:看你干的好事儿。
谢策捂着额头,委屈道:送曾祖母。
尹明毓回头看了一眼身后的门,又好奇地问:你是如何带回来的?
谢策学着她的样子,也回头悄悄看了一眼门,指了指羊棚,羊。
羊的衣服上有一个兜子,有时会装一些小玩意儿,大多时候皆是摆设,没想到现下被谢策用来偷渡。
这孩子真是越来越鬼灵精怪。
但尹明毓不承认跟她有关,她就是无辜的。
是以尹明毓一本正经道:你惹曾祖母生气了,需得好生认错,罚你写二十张大字。
谢策小脸上全都是愧疚,乖巧地点头。
两人回到她的院子里,尹明毓便教婢女给谢策准备笔墨,谢策老老实实地站在椅子上捏着笔写大字。
过了一会儿,谢钦回来,见谢策如此,颇为奇怪。
尹明毓煞有介事道:小郎君还是极有上进心的。
谢钦对他儿子如今的脾性,还是有几分了解的,不置可否。
他并不再提方才的事,转而对尹明毓道:京中来信,咱们择日回府。
眼瞅着就要过年,尹明毓并不意外,点头表示她知道了。
那头,正在写大字的谢策听到两人的话,眨眨眼睛。
待到回程那日,一行人准备离开庄子,谢老夫人瞧了一圈儿,没看见谢策,便问道:策儿呢?
童奶娘抬手指了指迷宫,对谢老夫人小声禀报道:回老夫人,方才钻进去了。
谢老夫人闻言,便走过去,打量了一圈儿也没瞧见人,便喊道:策儿,咱们得启程了,快些出来。
迷宫西北角,传出谢策的声音:我不在。
谢老夫人哭笑不得,顺着声音走过去,就见谢策面对着雪墙蹲着,小小一团,哄道:莫耽搁了回程,快些出来。
谢策抬头,满眼惊讶,显然没想到曾祖母竟然找到他。
但他紧接着便站起来,紧紧贴着雪墙,抱着墙,摇头:我不想走。
谢老夫人见他舍不得,便道:你若是喜欢,回府再给你建一个。
谢策想了想,迟疑地摇头,不一样
这时,尹明毓和谢钦走出来。
尹明毓手肘碰了碰谢钦,随即去牵羊。
而谢钦走过去,单手揪着谢策的后襟,将他从迷宫里提出来。
谢策在空中踢腿,要下去。
尹明毓牵着羊走过来,拍拍羊背,叫道:郎君。
谢钦领会了她的意思,停顿片刻,提着谢策放到羊背上。
娇贵的羊忽然承受了不该承受的重量,腿一软,险些劈叉,四只蹄子一起倒腾,才站稳。
谢策则是坐在羊背上,懵了一瞬,忽然满眼惊喜,揪着羊背上的毛,自动自发地踢腿夹羊腹,嘴里奶声奶气地喊:驾!驾!
羊不愿意动,但尹明毓拖着它,它不得不迈开蹄子。
谢钦的手不离谢策的后襟,谢策则是完全忘记了方才还舍不得迷宫。
而谢老夫人瞧见这对儿夫妻就这么轻易地让谢策欢天喜地地出去,再一想到方才她劝了好一会儿,
老太太颇为郁闷,满含酸意的眼神瞧了一眼孙子孙媳妇。
再看向谢策时,她忍不住心里后悔:早知道就该收下曾孙的泥鳅,她的曾孙儿可是只送给她一人了。
第75章
流言满城风雨的时候,韩夫人无法抑制地担忧、焦虑。
待到谢家稍一抬手便将流言和传播流言的人按下,韩夫人见识到谢家的权势,重新认识到谢家权势能给自家带来的好处,那些负面的情绪,瞬间又压了下去。
恋耽美
张佳音(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