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阅读-笔趣阁(64)
撩拨重臣后他当真了 作者:作者:照破山河
免费阅读笔趣阁(64)
后来李昭隐隐约约猜到灼灼境遇,带人出城去追,却被李言隐下令一箭射下马,他坠马时摔断了胳膊,回府便高烧不醒,十几日半梦半醒,得来了灼灼自尽的消息。
有时连崔桃奚都惊讶,在灼灼死后的日子里,李成绮面对着李言隐时表现得照旧恭谨孝顺,他那时,究竟在想什么。
太不像了,这样看,就一点都不像了。
少年像十八岁的李昭,眼中的鲜活却不是李昭曾拥有的。
崔桃奚自己都没有注意到,自己不经意间眯了下眼睛,仿佛有些不适应这样的眼神似的。
李成绮放下茶杯,此是太皇太后家事。
崔桃奚略一颔首。
更是国事。李成绮淡淡补充,拜崔愬所赐,他对崔氏族人没有任何好感,当然,他对李氏都没有,他向来一视同仁,太皇太后说了,若是将牵涉舞弊案中的人都杀了,流出来的血足够染红半个长街,既然如此,何妨再多崔颖仪一个?
他微微凑近,像是怕崔桃奚听不清似的,慢慢地、柔和地、谦卑地说:舞弊一事乃是死罪,何况崔颖仪并非只是牵涉其中,他是主谋,太皇太后,您明白孤的意思吗?
崔桃奚抬眼看他。
她有双浓墨重彩的眼睛,不笑时冷冽而威严,叫人只想在她脚边叩拜,而不敢有一丝一毫的忤逆。
李成绮与她相望时眼神平静。
那就,涂着暗红蔻丹的指尖轻轻划过案面,女人声音不高不低,还含着点如常的笑意,劳烦陛下,给他留具全尸。
话音既落,少年皇帝果不其然看她,眼中闪过惊讶。
崔桃奚语气淡淡,这样,方才不算辱没了我命人挑的好棺木。
少年人正襟危坐,然而崔桃奚注意到,他的肩膀有一瞬间的放松。
因为她不为崔颖仪求情放松吗?
崔桃奚觉得有点好笑,相识不过短短数个时辰,崔桃奚却已经知道这少年人绝不会因为她求情而不处置崔颖仪,既然她的意见无用,那么何必在乎?
李成绮唇角似乎有一丝笑意,是。他道:多谢太皇太后。
以李成绮之冷情,与皇室亲族内部之凉薄,李成绮与崔桃奚能表现得如此体面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便是他们母子二人,永远都能在要紧的事情上达成共识。
譬如说,崔愬该死。
在这点上,他们的默契无言,一拍即合。
崔桃奚目光在他脸上扫了一瞬,嗤笑一声,似是嘲弄,又似是戏谑道:该是我谢陛下才对。
李成绮立刻起身,不敢。
崔桃奚看起来很是索然,但也懒得挥手阻止。
小皇帝愿意拜,那就让他拜。
孤无意于为难崔氏一族,这当然不是真的,崔氏族人当年因为崔愬的缘故飞扬跋扈横行一时,时人称天下分二姓,其中所说的一姓自然是李氏,另一姓便是崔氏,李成绮对于崔氏的厌恶可谓根深蒂固,他登基后,一是人心不稳,二是崔氏是崔桃奚娘家,也是他外祖家,故而没有将事情做绝,舞弊一事,孤亦十分痛心。
少年垂着眼睛,面上流露出了悲恸之色,崔氏名门望族,累世公卿,竟出了此等人,一定是孤疏忽了缘故。
崔桃奚似笑非笑地看了装模作样的李成绮一眼,很是疑惑地问:治家不严,陛下何辜?我竟不知,陛下身上也流有崔氏的血。
太皇太后说的半点不客气,李成绮垂首,回答得有理有据,孤是先帝之子,崔氏与陛下相连,自然也与我有关。
这孩子是真一点脸都不要。
从这点上看,还颇像李昭。
有宫人上来换了数碟茶点,样样精致。
崔桃奚挑了碗桃汁酥酪,酥酪入口绵软,奶香淡淡,桃味清甜,桃肉先前糖渍过,保留了桃子本身的甜味,又去掉了其中的酸涩。
李成绮见她吃了两勺才放下,心里想着晚上就把做这道茶点的厨子送到北苑。
然后尝了块金丝糕,她不喜欢,只尝了一点。
青霭站在珠帘外,轻声唤了句,陛下。
李成绮示意他进来。
青霭到李成绮身侧,声音放得很低,章大人来了,陛下可要宣见吗?
李成绮看向太皇太后,崔桃奚知道他就是象征般地征求一下她的意见,无可无不可,陛下是天下之主。她笑道,像是在笑李成绮多余还不得不做的行止。
李成绮道:让他过来。
章逐薮大步进来。
看见有女眷在脚步顿住,停在珠帘外。
崔桃奚兴致缺缺。
他下拜,里面的任何一个人都不敢抬头看,道:陛下
太皇太后。李成绮提醒。
章逐薮面色不变。
谁人都知道崔颖仪与太皇太后的关系,半个时辰前刚刚抓了人家侄子,现在要当着这整个周朝最尊贵的女人面前说,陛下,崔县侯已经被抓了。
幸而章逐薮干的就是除了皇帝都要得罪人的事,叩首道:陛下。
他在等李成绮让他说。
李成绮道:讲。
章逐薮。
欲侯首领。
崔桃奚有一息惊讶。
赵上行是李言隐一手提拔上来的,却在李成绮逼宫那夜倒戈向李成绮。
纵然于李成绮而言有功,李成绮却从未全然信任过他,虽然仍令他做禁军首领,但后来设欲侯,分禁军权。
这位欲侯首领是李昭豢养的疯狗,如今毕恭毕敬跪在小皇帝眼前,难得让崔桃奚感受到了何为世事巨变。
臣已按陛下吩咐,人犯俱已送到刑部候审。其中考生一百二十人,卢生被人杀了,所以少一人,也正因为他被杀,章逐薮找到杀人者。
逼问之下,方问出他受崔颖仪嘱托杀人,因为卢生,是一百二十一种,唯一一个见过崔颖仪的。
或许卢生根本不知道舞弊案主谋就是崔颖仪,但为无患,他必须死。
这些人犯中,自然包括崔颖仪。
崔桃奚将一块绵软的糖糕放入口中,神情淡淡,浑然不在意。
在崔氏是先帝眼中钉肉中刺,眼前这位新帝口口声声称三年无改父志的情况下,崔颖仪此举,无意于想带着全族一起死。
先帝对崔氏打压却没有赶尽杀绝,仍旧保障了崔氏表面上的荣华,因为他是崔桃奚的儿子,与崔氏血脉相连。
然而新帝不同。
新帝和崔氏可一点关系都没有。
崔桃奚虽性格凉薄,但还不愿意因为一个蠢货葬送全族,族中有些人是该死,但大部分人确实无辜。
孤知道了。李成绮道:文书送到长宁殿。
章逐薮道:是。
他见过礼之后起身出去。
长宁殿是谢明月办公所在,崔桃奚挑了下眉。
她听闻小皇帝亲近谢明月而远李旒,今日一见他所为,果然如此。
崔桃奚道:陛下日理万机,我不叨扰了。
李成绮起来送她,太皇太后不多留几刻?他想了想,御膳房新来的厨子有几道菜做的尚好。
面对崔桃奚,除却公事,他连其他话都找不出。
崔桃奚笑眯眯道:菜虽好,茶却难喝。
李成绮无言以对,送崔桃奚出殿。
昨夜下过大雨,今日碧空如洗,阳光落在这个着华贵宫装的女子身上,她满身的珠翠耀得李成绮眼睛有一瞬间的刺痛。
这样的阳光,李成绮看不清她的脸,只看得清那些耀目的珠翠。
女子偏头,忽对李成绮道:吾子李昭,生而聪慧。
李成绮没想到自己死过再活一次能听到崔桃奚如此评价,沉默半晌,笑着道:先帝之事,孤亦有所耳闻,先前宫中的先生还说陛下是救世的神仙。
早慧早亡,也算不得什么好事。崔桃奚的声音冷漠。
自她入长乐宫以来,还从未用这样的语调说话过,简直像是一块坚冰,刺得人又冷又疼,寒意砭骨。
李成绮一时语塞。
他想笑,想解释,却又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他想,孤也不想早死。
生死有命,孤掌天下之权,也难以勉之。
于是揉了揉鼻子,颔首苦笑道:是。
所以,崔桃奚似乎看了他一眼,也好像根本就是阳光太刺眼,李成绮产生的错觉,小皇帝,你好自为之。
作者有话说:
母子感情有,但不是很多。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76章
翌日。
这桩调查起来并不大张旗鼓, 却牵动着无数人的舞弊案终于落下帷幕,崔颖仪利诱学士, 得到策题卖出, 后又为保全自身买凶灭口,为国法所不容,念其父祖忠心为国,不牵连家人, 于秋后问斩, 耿恬玩忽职守, 泄露策题, 罢官流放三千里充军,其余一百二十人, 除却已葬身鱼腹的卢姓考生,皆流放充军,革除功名, 永不录用。
诏令既出,天下震惊, 尤为惊崔颖仪, 其出身甚高, 又有一太皇太后姑姑,竟落得个身死的下场, 各级考试中有异心者皆收敛,生怕下一个就轮到自己。
余者则拍手称快,除了处置得当的缘故外, 还因为皇帝要在明年春加开恩科, 再行举士。
而这件事的结果, 并没有使朝中多么震动, 朝中官员此刻关注的俱是第二道诏书。
第二道,据说由新帝亲手写就,谢明月于大朝会时念出的诏书。
孤自御极以来,夙夜兢业,弗敢怠慢,以期四海永乐,海清河晏。先帝治时,昆悦积恶,于我朝怀觊觎之心,人神共怒,是以兴兵,摧枯拉朽,昆悦须臾而灭众臣跪聆旨,大殿之中呼吸声都不闻,所回荡的唯有谢明月的声音,孤今视之,朝廷之弊不在西南,而在群臣之中。先帝所遗之多忠贞怀德之士,然后小人奸邪荫蔽,隐于朝中,怙恶不悛,为万姓所不容,孤于百代计,挽迂荒积弊,今即变诸制,求太平之治。布告朝野,咸使闻之。
诏书不过寥寥百余言,却砸得众人眼前发黑。
新帝的意思,竟是要改官制!
还未亲政,即要改官制,到底是小皇帝的意思,还是谢明月的意思?
那小皇帝不出深宫,又素来有个不学无术的暴虐名声,怎么会想到改革官制,定然是谢明月借着天子诏令大做文章。
有朝臣在看见策题时便猜到了皇帝的打算,然而不想明旨得如此迅速。
谢明月竟然同意。
有人悄然看谢明月的脸色,从中却什么都看不出。
还是说,谢侯只是暂且不驳小皇帝面子,对于改革只是阳奉阴违?
有人心思活络,想探一探谢明月的意思,再做打算。
太监接过谢明月手中的诏书。
谢明月站在丹陛之下,群臣之前。
改革诸令已汇总成文书发下,今日即行。谢明月道,目光平静地扫过惊疑的人群,秦博约。
秦博约从人群走出。
诸进士大多授官,然而他这个一甲第一与顾无隅却始终没有动静,兰台多有议论,猜测着到底是选来的人不合了谁的心思,一甲第一与第三竟始终没有授官。
不曾想,却是为了今日。
陛下有谕,秦博约持重,怀毓秀才,鲲鹏志,今官制初改,阻力重重,孤怀惜才重才之心,授秦博约淮州守,愿尔昃食宵衣,视民如子,不复孤之期许。
淮州守!
谁人不知淮州乃是朝廷赋税重地,为皇帝所看重,是周朝最为繁华,最风花雪月,也是最能损折官员傲骨志向之地,今日小皇帝居然肯让秦博约出任淮州守?
这到底,这到底是皇帝的意思,还是谢明月已经按捺不住,欲染指淮州了?
不少人不约而同地想。
秦博约也被这个官职砸懵了,他知道皇帝对他多有看重,却不曾想到被看重到这般程度。
秦博约深深叩首,平日里沉稳极了的人声音中居然也有颤抖,臣,叩谢陛下恩泽,定不辜负陛下期许。
谢明月的目光在秦博约脸上落了下便转到别处。
李成绮说自己此时不宜亲政上朝,诏书虽不假手于人,却要谢明月念。
谢明月在这种事上对李成绮可谓千依百顺,自无不从。
在他看来,李成绮无论想哪日亲政都好,无论是今日,还是永不亲政,只要李成绮想,那么他绝无置喙。
谢明月又取了另一份,是关于顾无隅,内容于秦博约那份无甚区别,只是淮州变成了扬州。
且两人并非孤身前往,而是由皇帝和各部长官共同挑选官员,共二百四十人,一并带去淮扬二州。
念过之后,大殿中骤然安静,众人面面相觑,相顾无言。
改官制势在必行,关乎万世,请诸位大人务与陛下一心。谢明月道。
他说的淡淡,谁也看不出这到底是他出于真心,还是应付小皇帝的场面话。
众人心中嘀咕,只等看到改革文书后再行事。
若无其他事,便散了罢。
除却这桩宛如晴日霹雷般突如其来的改革诏令,眼下诸位官员们确实也没有其他要操心的大事了,遂皆道:臣等告退。
对着的,是那张空荡荡的椅子。
朝中震动,长乐宫那位使朝中风起云涌的始作俑者,却悠闲地摆弄着一份文书改革文书。
民少吏多,则精简机构。
官员懒怠,则设置考成法。
国库空虚,地方陈欠多年不还,则将收缴陈欠纳入地方考核中,完成好则奖,不好则罚。
设官员巡查监视,若有官员贪污盘剥被查出,则令查办出其情状的官员顶替其职位。
李成绮令顾无隅和秦博约带二百地位不高的官吏辅政,就是为着这个缘故。
即便是为了做官,他们也会盯紧地方官吏有无贪赃枉法。
凡此种种,还有十数条。
李成绮放下文书。
这份文书字不多,拿起来很轻,却凝练着不知多少人的心血,倘若行之有效,这张轻飘飘的纸张,则重可比山河。
他不用想,都知道,这份文书,将会在朝中激起多少风波。
李成绮半阖着眼睛,唇角似有淡淡笑意。
从前他没有来得及,现在,他有很多的时间,将朝中积弊,一点一点,清扫干净。
这份文书诚如李成绮所料,在朝野激起千层浪!
原以为这不过做做样子的官员们看见了这详细齐备的文书规制,顿觉苦不堪言。
若非顾及隔墙有耳,早就大骂设置制度之人,其中最要命的莫过于被人顶替那条。
监察官员若是发现了当地官员贪污舞弊,查明之后即可取而代之,叫人怎么不恨得牙痒痒?
谁甘心自己多年经营毁于一旦!
不出两日,即有人明抗旨。
谢明月将文书递给李成绮。
此人与李氏宗族有些姻亲,不过早就极淡,父辈有功而得恩荫,授实职重职位,官制一变,他这等收受贿赂尸位素餐的官员自然无法容忍自己父亲留下的基业为人所取代,本以为小皇帝做样子。
不曾想真等来了朝廷剥夺官印的文书,在小朝会上陈其父亲之功绩声泪俱下,又上书给皇帝。
其中最后一句,陛下此举,莫不是寒了功臣之心吗?
李成绮一目十行地扫过,无甚趣味,随手扔了回去,谢卿,待有人写讨李氏檄文时再来给孤看。
他一生受的威胁太多,这位功臣之后的威胁于李成绮而言实在不痛不痒,甚至十分好笑。
恋耽美
免费阅读笔趣阁(64)
免费阅读笔趣阁(64)
后来李昭隐隐约约猜到灼灼境遇,带人出城去追,却被李言隐下令一箭射下马,他坠马时摔断了胳膊,回府便高烧不醒,十几日半梦半醒,得来了灼灼自尽的消息。
有时连崔桃奚都惊讶,在灼灼死后的日子里,李成绮面对着李言隐时表现得照旧恭谨孝顺,他那时,究竟在想什么。
太不像了,这样看,就一点都不像了。
少年像十八岁的李昭,眼中的鲜活却不是李昭曾拥有的。
崔桃奚自己都没有注意到,自己不经意间眯了下眼睛,仿佛有些不适应这样的眼神似的。
李成绮放下茶杯,此是太皇太后家事。
崔桃奚略一颔首。
更是国事。李成绮淡淡补充,拜崔愬所赐,他对崔氏族人没有任何好感,当然,他对李氏都没有,他向来一视同仁,太皇太后说了,若是将牵涉舞弊案中的人都杀了,流出来的血足够染红半个长街,既然如此,何妨再多崔颖仪一个?
他微微凑近,像是怕崔桃奚听不清似的,慢慢地、柔和地、谦卑地说:舞弊一事乃是死罪,何况崔颖仪并非只是牵涉其中,他是主谋,太皇太后,您明白孤的意思吗?
崔桃奚抬眼看他。
她有双浓墨重彩的眼睛,不笑时冷冽而威严,叫人只想在她脚边叩拜,而不敢有一丝一毫的忤逆。
李成绮与她相望时眼神平静。
那就,涂着暗红蔻丹的指尖轻轻划过案面,女人声音不高不低,还含着点如常的笑意,劳烦陛下,给他留具全尸。
话音既落,少年皇帝果不其然看她,眼中闪过惊讶。
崔桃奚语气淡淡,这样,方才不算辱没了我命人挑的好棺木。
少年人正襟危坐,然而崔桃奚注意到,他的肩膀有一瞬间的放松。
因为她不为崔颖仪求情放松吗?
崔桃奚觉得有点好笑,相识不过短短数个时辰,崔桃奚却已经知道这少年人绝不会因为她求情而不处置崔颖仪,既然她的意见无用,那么何必在乎?
李成绮唇角似乎有一丝笑意,是。他道:多谢太皇太后。
以李成绮之冷情,与皇室亲族内部之凉薄,李成绮与崔桃奚能表现得如此体面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便是他们母子二人,永远都能在要紧的事情上达成共识。
譬如说,崔愬该死。
在这点上,他们的默契无言,一拍即合。
崔桃奚目光在他脸上扫了一瞬,嗤笑一声,似是嘲弄,又似是戏谑道:该是我谢陛下才对。
李成绮立刻起身,不敢。
崔桃奚看起来很是索然,但也懒得挥手阻止。
小皇帝愿意拜,那就让他拜。
孤无意于为难崔氏一族,这当然不是真的,崔氏族人当年因为崔愬的缘故飞扬跋扈横行一时,时人称天下分二姓,其中所说的一姓自然是李氏,另一姓便是崔氏,李成绮对于崔氏的厌恶可谓根深蒂固,他登基后,一是人心不稳,二是崔氏是崔桃奚娘家,也是他外祖家,故而没有将事情做绝,舞弊一事,孤亦十分痛心。
少年垂着眼睛,面上流露出了悲恸之色,崔氏名门望族,累世公卿,竟出了此等人,一定是孤疏忽了缘故。
崔桃奚似笑非笑地看了装模作样的李成绮一眼,很是疑惑地问:治家不严,陛下何辜?我竟不知,陛下身上也流有崔氏的血。
太皇太后说的半点不客气,李成绮垂首,回答得有理有据,孤是先帝之子,崔氏与陛下相连,自然也与我有关。
这孩子是真一点脸都不要。
从这点上看,还颇像李昭。
有宫人上来换了数碟茶点,样样精致。
崔桃奚挑了碗桃汁酥酪,酥酪入口绵软,奶香淡淡,桃味清甜,桃肉先前糖渍过,保留了桃子本身的甜味,又去掉了其中的酸涩。
李成绮见她吃了两勺才放下,心里想着晚上就把做这道茶点的厨子送到北苑。
然后尝了块金丝糕,她不喜欢,只尝了一点。
青霭站在珠帘外,轻声唤了句,陛下。
李成绮示意他进来。
青霭到李成绮身侧,声音放得很低,章大人来了,陛下可要宣见吗?
李成绮看向太皇太后,崔桃奚知道他就是象征般地征求一下她的意见,无可无不可,陛下是天下之主。她笑道,像是在笑李成绮多余还不得不做的行止。
李成绮道:让他过来。
章逐薮大步进来。
看见有女眷在脚步顿住,停在珠帘外。
崔桃奚兴致缺缺。
他下拜,里面的任何一个人都不敢抬头看,道:陛下
太皇太后。李成绮提醒。
章逐薮面色不变。
谁人都知道崔颖仪与太皇太后的关系,半个时辰前刚刚抓了人家侄子,现在要当着这整个周朝最尊贵的女人面前说,陛下,崔县侯已经被抓了。
幸而章逐薮干的就是除了皇帝都要得罪人的事,叩首道:陛下。
他在等李成绮让他说。
李成绮道:讲。
章逐薮。
欲侯首领。
崔桃奚有一息惊讶。
赵上行是李言隐一手提拔上来的,却在李成绮逼宫那夜倒戈向李成绮。
纵然于李成绮而言有功,李成绮却从未全然信任过他,虽然仍令他做禁军首领,但后来设欲侯,分禁军权。
这位欲侯首领是李昭豢养的疯狗,如今毕恭毕敬跪在小皇帝眼前,难得让崔桃奚感受到了何为世事巨变。
臣已按陛下吩咐,人犯俱已送到刑部候审。其中考生一百二十人,卢生被人杀了,所以少一人,也正因为他被杀,章逐薮找到杀人者。
逼问之下,方问出他受崔颖仪嘱托杀人,因为卢生,是一百二十一种,唯一一个见过崔颖仪的。
或许卢生根本不知道舞弊案主谋就是崔颖仪,但为无患,他必须死。
这些人犯中,自然包括崔颖仪。
崔桃奚将一块绵软的糖糕放入口中,神情淡淡,浑然不在意。
在崔氏是先帝眼中钉肉中刺,眼前这位新帝口口声声称三年无改父志的情况下,崔颖仪此举,无意于想带着全族一起死。
先帝对崔氏打压却没有赶尽杀绝,仍旧保障了崔氏表面上的荣华,因为他是崔桃奚的儿子,与崔氏血脉相连。
然而新帝不同。
新帝和崔氏可一点关系都没有。
崔桃奚虽性格凉薄,但还不愿意因为一个蠢货葬送全族,族中有些人是该死,但大部分人确实无辜。
孤知道了。李成绮道:文书送到长宁殿。
章逐薮道:是。
他见过礼之后起身出去。
长宁殿是谢明月办公所在,崔桃奚挑了下眉。
她听闻小皇帝亲近谢明月而远李旒,今日一见他所为,果然如此。
崔桃奚道:陛下日理万机,我不叨扰了。
李成绮起来送她,太皇太后不多留几刻?他想了想,御膳房新来的厨子有几道菜做的尚好。
面对崔桃奚,除却公事,他连其他话都找不出。
崔桃奚笑眯眯道:菜虽好,茶却难喝。
李成绮无言以对,送崔桃奚出殿。
昨夜下过大雨,今日碧空如洗,阳光落在这个着华贵宫装的女子身上,她满身的珠翠耀得李成绮眼睛有一瞬间的刺痛。
这样的阳光,李成绮看不清她的脸,只看得清那些耀目的珠翠。
女子偏头,忽对李成绮道:吾子李昭,生而聪慧。
李成绮没想到自己死过再活一次能听到崔桃奚如此评价,沉默半晌,笑着道:先帝之事,孤亦有所耳闻,先前宫中的先生还说陛下是救世的神仙。
早慧早亡,也算不得什么好事。崔桃奚的声音冷漠。
自她入长乐宫以来,还从未用这样的语调说话过,简直像是一块坚冰,刺得人又冷又疼,寒意砭骨。
李成绮一时语塞。
他想笑,想解释,却又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他想,孤也不想早死。
生死有命,孤掌天下之权,也难以勉之。
于是揉了揉鼻子,颔首苦笑道:是。
所以,崔桃奚似乎看了他一眼,也好像根本就是阳光太刺眼,李成绮产生的错觉,小皇帝,你好自为之。
作者有话说:
母子感情有,但不是很多。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76章
翌日。
这桩调查起来并不大张旗鼓, 却牵动着无数人的舞弊案终于落下帷幕,崔颖仪利诱学士, 得到策题卖出, 后又为保全自身买凶灭口,为国法所不容,念其父祖忠心为国,不牵连家人, 于秋后问斩, 耿恬玩忽职守, 泄露策题, 罢官流放三千里充军,其余一百二十人, 除却已葬身鱼腹的卢姓考生,皆流放充军,革除功名, 永不录用。
诏令既出,天下震惊, 尤为惊崔颖仪, 其出身甚高, 又有一太皇太后姑姑,竟落得个身死的下场, 各级考试中有异心者皆收敛,生怕下一个就轮到自己。
余者则拍手称快,除了处置得当的缘故外, 还因为皇帝要在明年春加开恩科, 再行举士。
而这件事的结果, 并没有使朝中多么震动, 朝中官员此刻关注的俱是第二道诏书。
第二道,据说由新帝亲手写就,谢明月于大朝会时念出的诏书。
孤自御极以来,夙夜兢业,弗敢怠慢,以期四海永乐,海清河晏。先帝治时,昆悦积恶,于我朝怀觊觎之心,人神共怒,是以兴兵,摧枯拉朽,昆悦须臾而灭众臣跪聆旨,大殿之中呼吸声都不闻,所回荡的唯有谢明月的声音,孤今视之,朝廷之弊不在西南,而在群臣之中。先帝所遗之多忠贞怀德之士,然后小人奸邪荫蔽,隐于朝中,怙恶不悛,为万姓所不容,孤于百代计,挽迂荒积弊,今即变诸制,求太平之治。布告朝野,咸使闻之。
诏书不过寥寥百余言,却砸得众人眼前发黑。
新帝的意思,竟是要改官制!
还未亲政,即要改官制,到底是小皇帝的意思,还是谢明月的意思?
那小皇帝不出深宫,又素来有个不学无术的暴虐名声,怎么会想到改革官制,定然是谢明月借着天子诏令大做文章。
有朝臣在看见策题时便猜到了皇帝的打算,然而不想明旨得如此迅速。
谢明月竟然同意。
有人悄然看谢明月的脸色,从中却什么都看不出。
还是说,谢侯只是暂且不驳小皇帝面子,对于改革只是阳奉阴违?
有人心思活络,想探一探谢明月的意思,再做打算。
太监接过谢明月手中的诏书。
谢明月站在丹陛之下,群臣之前。
改革诸令已汇总成文书发下,今日即行。谢明月道,目光平静地扫过惊疑的人群,秦博约。
秦博约从人群走出。
诸进士大多授官,然而他这个一甲第一与顾无隅却始终没有动静,兰台多有议论,猜测着到底是选来的人不合了谁的心思,一甲第一与第三竟始终没有授官。
不曾想,却是为了今日。
陛下有谕,秦博约持重,怀毓秀才,鲲鹏志,今官制初改,阻力重重,孤怀惜才重才之心,授秦博约淮州守,愿尔昃食宵衣,视民如子,不复孤之期许。
淮州守!
谁人不知淮州乃是朝廷赋税重地,为皇帝所看重,是周朝最为繁华,最风花雪月,也是最能损折官员傲骨志向之地,今日小皇帝居然肯让秦博约出任淮州守?
这到底,这到底是皇帝的意思,还是谢明月已经按捺不住,欲染指淮州了?
不少人不约而同地想。
秦博约也被这个官职砸懵了,他知道皇帝对他多有看重,却不曾想到被看重到这般程度。
秦博约深深叩首,平日里沉稳极了的人声音中居然也有颤抖,臣,叩谢陛下恩泽,定不辜负陛下期许。
谢明月的目光在秦博约脸上落了下便转到别处。
李成绮说自己此时不宜亲政上朝,诏书虽不假手于人,却要谢明月念。
谢明月在这种事上对李成绮可谓千依百顺,自无不从。
在他看来,李成绮无论想哪日亲政都好,无论是今日,还是永不亲政,只要李成绮想,那么他绝无置喙。
谢明月又取了另一份,是关于顾无隅,内容于秦博约那份无甚区别,只是淮州变成了扬州。
且两人并非孤身前往,而是由皇帝和各部长官共同挑选官员,共二百四十人,一并带去淮扬二州。
念过之后,大殿中骤然安静,众人面面相觑,相顾无言。
改官制势在必行,关乎万世,请诸位大人务与陛下一心。谢明月道。
他说的淡淡,谁也看不出这到底是他出于真心,还是应付小皇帝的场面话。
众人心中嘀咕,只等看到改革文书后再行事。
若无其他事,便散了罢。
除却这桩宛如晴日霹雷般突如其来的改革诏令,眼下诸位官员们确实也没有其他要操心的大事了,遂皆道:臣等告退。
对着的,是那张空荡荡的椅子。
朝中震动,长乐宫那位使朝中风起云涌的始作俑者,却悠闲地摆弄着一份文书改革文书。
民少吏多,则精简机构。
官员懒怠,则设置考成法。
国库空虚,地方陈欠多年不还,则将收缴陈欠纳入地方考核中,完成好则奖,不好则罚。
设官员巡查监视,若有官员贪污盘剥被查出,则令查办出其情状的官员顶替其职位。
李成绮令顾无隅和秦博约带二百地位不高的官吏辅政,就是为着这个缘故。
即便是为了做官,他们也会盯紧地方官吏有无贪赃枉法。
凡此种种,还有十数条。
李成绮放下文书。
这份文书字不多,拿起来很轻,却凝练着不知多少人的心血,倘若行之有效,这张轻飘飘的纸张,则重可比山河。
他不用想,都知道,这份文书,将会在朝中激起多少风波。
李成绮半阖着眼睛,唇角似有淡淡笑意。
从前他没有来得及,现在,他有很多的时间,将朝中积弊,一点一点,清扫干净。
这份文书诚如李成绮所料,在朝野激起千层浪!
原以为这不过做做样子的官员们看见了这详细齐备的文书规制,顿觉苦不堪言。
若非顾及隔墙有耳,早就大骂设置制度之人,其中最要命的莫过于被人顶替那条。
监察官员若是发现了当地官员贪污舞弊,查明之后即可取而代之,叫人怎么不恨得牙痒痒?
谁甘心自己多年经营毁于一旦!
不出两日,即有人明抗旨。
谢明月将文书递给李成绮。
此人与李氏宗族有些姻亲,不过早就极淡,父辈有功而得恩荫,授实职重职位,官制一变,他这等收受贿赂尸位素餐的官员自然无法容忍自己父亲留下的基业为人所取代,本以为小皇帝做样子。
不曾想真等来了朝廷剥夺官印的文书,在小朝会上陈其父亲之功绩声泪俱下,又上书给皇帝。
其中最后一句,陛下此举,莫不是寒了功臣之心吗?
李成绮一目十行地扫过,无甚趣味,随手扔了回去,谢卿,待有人写讨李氏檄文时再来给孤看。
他一生受的威胁太多,这位功臣之后的威胁于李成绮而言实在不痛不痒,甚至十分好笑。
恋耽美
免费阅读笔趣阁(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