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江山是本宫的了 作者:衣青箬
这江山是本宫的了 第105节
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第093章 试点
开明十三年, 春,三月。
齐尔拉迈步踏入烨京西城门外的聚缘茶楼。
这些年来,烨京城发展得很快, 规模也比以前扩大了一倍不止。城里装不下,自然只能发展到城外,于是围绕着城墙,形成了一个自发的“郭”,其繁华程度并不比城内逊色。
一来城中地皮少, 很多新鲜东西都只能在城外弄,不管是比赛还是戏台, 都是这边更宽敞。二来, 无数外来人口聚集到京城, 城里住不下,自然只能住在城外。三来,这城外还有一桩好处,那就是不要入城费,房屋物价也比城内略低。
齐尔拉早就已经考上了女官, 当然不需要住在这里, 今天到这里来,是为了等人。
当年三人一起入读兰泽书院,但最终学有所成的却只有齐尔拉一个。拉吉和金尔特上了七年才终于通过结业考试,对于入仕也没有兴趣, 索性利用起自己外族的身份搞起了双边贸易。
后来他们更是在齐尔拉的介绍下,跟临州那边张虹管理的纺织工厂建立起了合作关系, 在部落里设置养殖点, 专门为工厂养殖一种价值极高的细毛羊, 大大改善了部落的生活。
除此之外, 金尔特和拉吉也兼职当老师,将自己的所学教给部落里的孩子。
前年大越开始推行村学,每个村子里都会设立一所学堂,请老师来教课,两个部落就想办法把孩子们送去了边境的村庄上学,拉吉和金尔特才终于结束了这份折磨人的工作。
至于年纪比较大,也已经学了一些东西的学生,他们便打算送到大越来,进书院深造。
目前齐尔拉联系的兰泽书院,陆裳联系的挺秀书院都有意招收部落留学生,但都要求必须通过入学考试,所以今年,拉吉和金尔特会把学生们送过来。
齐尔拉前几日收到信,估算了一下他们抵达的日期,便每天派人到城门口来等。今天她休沐,索性自己来了。反正就算等不到人,在城外听戏看比赛,消磨一下假日,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此刻,她就打算先进茶楼里喝一壶茶,听说书先生讲上几段刚刚出炉的新鲜事。
谁知刚进门坐下,茶都还没点,就有人一阵风似的跑进来,大喊,“那边被栏杆和幕布围起来的地方拆了!”
齐尔拉还没反应过来,茶楼里的茶客们已经一边惊呼着,一边呼啦啦地往外跑。她于是也站起身,跟在人群之中往外走。快要走到地方的时候,她终于意识到那人说的是什么了。
工部烧制的水泥已经成功了,而且还分了好几种不同的标号,用途各不相同。
他们本来打算直接动手,对京城的街道进行改造,但陛下说,这种事,还是要先让百姓接受才好,于是就叫工部的人在城外圈一块地方,先做个试点,看看效果。
烨京城四个城门,北门是皇宫专用,自不必说,余下三个城门之外,都新建了一片片的房屋楼宇,但相比起来,东门和南门还是要比西门更加繁华一些。所以工部就在人比较少,地价也便宜的西城门外圈了一处。
这地方,自从拉上幕布,钉上栅栏,不许百姓靠近,就引起了无数人的好奇心。
都知道是工部奉陛下的命令,不知要在这里修建什么,反正只看到沙子和装在袋子里的土一车一车地往里拉。有猜宫中终于要建行宫的,也有猜必然是利民之物的,就连报纸上也因此热闹了好一阵。
不过,那也是几个月之前的事了,百姓们的新鲜劲儿过去了,很多人也不在特意凑过去打探。
不想竟然这就拆了,事先半点消息都没有。
齐尔拉其实也不确切地知道这个“试点”里面会是什么样子,所以这会儿挤在人群之中,也有些兴致勃勃。
聚缘茶楼距离那片地方不远,不一会儿他们就到了。果然,遮挡在外面的幕布已经拆开了,众人也可以一眼看到这片区域的模样。但正因此,他们反而站在入口处踌躇着,不敢随意上前。
这片试点区规模不大,大概只有几万平米,被横平竖直地划分成了几个区域,每个区域之间都是灰白色的水泥路,这道路还分成了两种,中间低,两边高,稍高一些的两边,隔几米就有一棵小树,尚未长成。而道路两侧,则是一排排两层高的红砖瓦房。
现在这片区域里没有住人,也没有任何杂物,一眼看去干干净净、整整齐齐。明明是普通的民居规格,却会让人看了莫名心生敬畏,不敢轻易踏足。
就算没有宫墙,也没有任何逾制之处,可说这是给普通人住的地方,谁会相信?谁敢相信?
正在众人踌躇之际,一个工部的官员不知从哪里冒了出来,大声道,“诸位有感兴趣的,可以上来走一走,看一看,这房屋和路面结实得很,只要不恶意破坏,不用担心会弄坏了!”
人群中有人喊,“大人,这里究竟是做什么用的?”
“这个我也不知道!”工部的官员也跟着喊,“看明天的《世界报》吧!报纸上会说!”
大家都已经习惯了从报纸上获得最新资讯,听他这么说,都纷纷点头,然后试探着迈步走上去。既然是官家说了可以走一走看一看,那他们必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
不仅自己不会错过,回去还得叫上亲朋好友,一起过来参观。
谁知道过了今天,他们还能不能进来了?
齐尔拉依旧跟随着人群,在这片区域里转了一圈。
人们一边走,一边看,一边小心翼翼地伸手去摸地面和房屋的墙面,一边大声赞叹着,极尽自己的语言来夸赞它。
道路坚实,比石板路还平坦,不用担心泥水和灰尘,也不用担心车辙印让道路崎岖不平。至于房屋,他们虽然没有走进去看,但光看外表,就有一种与木屋截然不同的美感,两层的小楼,不提使用面积,看起来就比一层更高级,而且还不用担心火灾。
看着百姓们脸上的笑容和赞叹,齐尔拉有点明白陛下为什么要弄这个试点工程了。
看到这样的好东西,谁会不想要呢?
对于这种没有见过的东西,比起说破嘴皮子的宣讲,还是实物更加一目了然。回头再宣布京城的整改方案,相信百姓都会积极主动地配合,也就能省去了无数沟通的功夫。
她一边想一边走,不防身旁忽然探出来一只手,抓住了她的胳膊,“齐尔拉,你怎么在这里?”
齐尔拉回头一看,也吃了一惊,拉着她的人竟是她要等的拉吉。再往拉吉身后一看,除了金尔特,还有十几个年轻的姑娘小伙,都正目光灼灼地看着她。
于是本来想开口的齐尔拉下意识地挺直了背,到嘴边的话也重新在脑海里过了一圈,变得文雅许多,“我来接你们,听到这边有动静,就跟着过来瞧瞧。你们怎么也在这里?”
“我们也是到了城门口,见人群都往这边涌,就跟上来看看。”拉吉笑着道,“听说是皇后陛下弄的,那必然是好东西,当然要来看一看,要是能弄一些回部落,就更好了。”
不等齐尔拉开口,旁边一个百姓就凑过来道,“小伙子,你这就不厚道了 !这种新鲜东西,京城也是头一回见,咱们都还没有呢,你就想着要弄回部落了?”
拉吉转头一看,是个须发皆白的老太太,也不敢与对方争执,何况人家还叫他小伙子呢,有些年头没听到这称呼了。
他挠了挠头,爽朗一笑,“好东西人人都想要嘛!我也是随口一说,随口一说。”
老太太这才转身,慢吞吞走了。
齐尔拉笑道,“走吧,先去你们住的地方。马上又是春闱了,京城到处都是赶考的考生,客栈和旅店都住满了,幸好我提前订了房。”
他们往外走的时候,还不停有人流涌过来,以至于拥堵了很久,工部的官员不得不又到这里来指挥人流疏散。
好不容易挤出来,金尔特不由得擦了一把额头上的汗,“京城的人怎么比以前更多了!”
“以后只会越来越多的。”齐尔拉笑道。
……
第二日,《世界报》上果然刊登出了关于试点工程的文章,从为什么要做这个工程讲起,一直说到之后这个试点会怎么安排:这里会成为一处新的市场,主要经营各种美食,感兴趣的商家可以前往工部登记租房,感兴趣的百姓请静待美食城开业。
前面这些不过是个引子,后面又讲水泥的好处,以及朝廷打算改造天下道路、加强与各方联系的决心。
毫无疑问,第一期的工程,就是从整个京城的改造开始。
消息一出,百姓们立刻奔走相告。昨天已经去西城门外看过的,都满心盼望着自家门口的道路也能变成那种样子。还没去看过的,自然也必须要挤时间去看一趟。
除了京城的百姓之外,赶考的考生们对这个消息也十分关注。一来这是朝廷的新政,不能不关心。二来,这路将来也会修到他们自家门口,得享方便。于是他们纷纷给家里写信,提起此事。
不过,走官方驿站的《世界报》,可比他们的家书快多了。
和光顾着高兴的京城百姓不同,各地州县官员们听到这个消息,立刻就想到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说是修整天下道路,那必然也会有个先来后到,谁先谁后?
京城先改造,这个大家是没有意见的,毕竟那是天子脚下。但是其他州县么,那就必须要竞争一番了。
怎么争?自然是论政绩,论税收,论教化,论刑案……总之,自家的优点要拼命地吹,自家的劣势要小心藏起,如此才能提升竞争力。
他们卯足了劲儿,贺星回的御案就直接被这些奏折淹没了。
好在,对于这个,工部和贺星回都是早有准备的。
二期工程几乎是跟一期工程同时启动,那就是选择拥有矿产资源,适合建立水泥厂的州县,在当地设厂。这样一来,就可以缓解京城这边的压力了。而有了自己的水泥厂,地方上便也可以同步开始铺设道路。
至于不适合建厂的地方,那就是运气不好,只能等了。
等二期工程结束,这些地方水泥厂有了多余的产量,就可以供应他们了。
要说这其中有什么比较出人意料的地方,那就是山部和直部的领地里,居然还真有适合建立水泥厂的地方。于是在齐尔拉和张虹的撮合下,两个部落和临州又达成了另一项合作,共同开设水泥厂。
拉吉对此笑得合不拢嘴。
当时他真的只是随口一说,毕竟看到好东西,想弄回家里,这也是人之常情嘛!谁知道最后居然真的办成了?
而这个发展,也带动了其他部落的积极性。
大越边境的互市,收购草原上出产的一切,其中矿石是重中之重。但一来草原部落的勘探和开采技术差劲,二来他们也有点防备大越的意思,每次都只卖一点点,不愿意提供太多。
不过蚊子腿再小也是肉,只要他们送来,再少大越这边都是照收不误。
他们自觉这种应对很聪明,可此刻看到山部和直部得了好处,心里难免不是滋味。从一开始,山部和直部就是最亲近大越的两个部落,所以,他们是不是也应该转变思想了?
对于很多小部落而言,依附大越,或许会是比自己发展更好的一条路。所以他们组成联盟,开始与边境的几个州县进行更加深入的交流。
倒是几个大部落,尚在观望之中。
不过,以后他们就会发现,小心谨慎未必就是一件好事,自视甚高更有可能错过机会。大越正走在一条高速发展的道路上,拖延的时间越长,自己就越是落后。
……
虽然总说朝廷也有管不到的地方,但与其说是管不到,不如说是不想管,或者确切地说,是与这件事相比,还有其他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去管,暂时腾不出手来,索性听之任之。
是一个优先级的问题。
在贺星回看来,自古以来,大部分的朝廷官员,都将绝大多数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了政治斗争上。
或许对于身处其中的他们而言,这确实是比政绩更重要的事。光是能干没用,想要平步青云,站对位置更重要。很多皇帝自己也很认可这个规则,于是也将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了“制衡”上。
对他们来说,治理天下只是掌权之后的顺手为之,是为自己增加手里的砝码。
又或者,朝堂就是他们的天下。
所以有时候,朝政糜烂是因为没有能臣,一群庸人将朝堂拖入了泥潭之中。但有时候,满朝都是能臣干将,可精力没有放在正事上,朝政也未必会好多少。
斗争当然是不可避免、随时存在、难以消泯的,所以贺星回要做的,只不过是用利益推动和裹挟所有人,让他们至少将七成的精力都放在办正事上。
只是这样,就能给人一种朝堂上下齐心协力的感觉,就没有什么事情是办不成的。
在道路建设这件事上,尤其如此。
因为好处是肉眼可见的,每个人都能从中得利,再加上严格的监管,自然不会有人伸手阻挠,于是整个过程都显得十分迅速高效,不到一年的时间,所有的道路都改造铺设完成了。
改造之后的道路,跟试点工程一样分了人行道和车行道,宽阔而流畅,之前那种时不时拥堵一番的情形,得到了巨大的改善。
而有了平坦的道路,甚至不需要朝廷去组织,就有人看到了商机,很快,公共马车和能拉人拉货的人力车的身影就出现在了街头巷尾,极大地方便了想要出行的人群。
其中有脑子转得快的散户,也有瞄准了这块市场的商人。
为了避免行业垄断,贺星回一听到消息,就立刻让工部加强了对这一块的管理,出台了相应的政策,确保那些实际上更需要这份工作的散户能够在竞争之中存活下来,而不是沦为资本的劳力。
开明十四年的春天,一项更加让贺星回吃惊的发明出现在了她面前。
这东西是皇帝带来的。
一辆自行车。
这江山是本宫的了 第105节
这江山是本宫的了 第105节
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第093章 试点
开明十三年, 春,三月。
齐尔拉迈步踏入烨京西城门外的聚缘茶楼。
这些年来,烨京城发展得很快, 规模也比以前扩大了一倍不止。城里装不下,自然只能发展到城外,于是围绕着城墙,形成了一个自发的“郭”,其繁华程度并不比城内逊色。
一来城中地皮少, 很多新鲜东西都只能在城外弄,不管是比赛还是戏台, 都是这边更宽敞。二来, 无数外来人口聚集到京城, 城里住不下,自然只能住在城外。三来,这城外还有一桩好处,那就是不要入城费,房屋物价也比城内略低。
齐尔拉早就已经考上了女官, 当然不需要住在这里, 今天到这里来,是为了等人。
当年三人一起入读兰泽书院,但最终学有所成的却只有齐尔拉一个。拉吉和金尔特上了七年才终于通过结业考试,对于入仕也没有兴趣, 索性利用起自己外族的身份搞起了双边贸易。
后来他们更是在齐尔拉的介绍下,跟临州那边张虹管理的纺织工厂建立起了合作关系, 在部落里设置养殖点, 专门为工厂养殖一种价值极高的细毛羊, 大大改善了部落的生活。
除此之外, 金尔特和拉吉也兼职当老师,将自己的所学教给部落里的孩子。
前年大越开始推行村学,每个村子里都会设立一所学堂,请老师来教课,两个部落就想办法把孩子们送去了边境的村庄上学,拉吉和金尔特才终于结束了这份折磨人的工作。
至于年纪比较大,也已经学了一些东西的学生,他们便打算送到大越来,进书院深造。
目前齐尔拉联系的兰泽书院,陆裳联系的挺秀书院都有意招收部落留学生,但都要求必须通过入学考试,所以今年,拉吉和金尔特会把学生们送过来。
齐尔拉前几日收到信,估算了一下他们抵达的日期,便每天派人到城门口来等。今天她休沐,索性自己来了。反正就算等不到人,在城外听戏看比赛,消磨一下假日,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此刻,她就打算先进茶楼里喝一壶茶,听说书先生讲上几段刚刚出炉的新鲜事。
谁知刚进门坐下,茶都还没点,就有人一阵风似的跑进来,大喊,“那边被栏杆和幕布围起来的地方拆了!”
齐尔拉还没反应过来,茶楼里的茶客们已经一边惊呼着,一边呼啦啦地往外跑。她于是也站起身,跟在人群之中往外走。快要走到地方的时候,她终于意识到那人说的是什么了。
工部烧制的水泥已经成功了,而且还分了好几种不同的标号,用途各不相同。
他们本来打算直接动手,对京城的街道进行改造,但陛下说,这种事,还是要先让百姓接受才好,于是就叫工部的人在城外圈一块地方,先做个试点,看看效果。
烨京城四个城门,北门是皇宫专用,自不必说,余下三个城门之外,都新建了一片片的房屋楼宇,但相比起来,东门和南门还是要比西门更加繁华一些。所以工部就在人比较少,地价也便宜的西城门外圈了一处。
这地方,自从拉上幕布,钉上栅栏,不许百姓靠近,就引起了无数人的好奇心。
都知道是工部奉陛下的命令,不知要在这里修建什么,反正只看到沙子和装在袋子里的土一车一车地往里拉。有猜宫中终于要建行宫的,也有猜必然是利民之物的,就连报纸上也因此热闹了好一阵。
不过,那也是几个月之前的事了,百姓们的新鲜劲儿过去了,很多人也不在特意凑过去打探。
不想竟然这就拆了,事先半点消息都没有。
齐尔拉其实也不确切地知道这个“试点”里面会是什么样子,所以这会儿挤在人群之中,也有些兴致勃勃。
聚缘茶楼距离那片地方不远,不一会儿他们就到了。果然,遮挡在外面的幕布已经拆开了,众人也可以一眼看到这片区域的模样。但正因此,他们反而站在入口处踌躇着,不敢随意上前。
这片试点区规模不大,大概只有几万平米,被横平竖直地划分成了几个区域,每个区域之间都是灰白色的水泥路,这道路还分成了两种,中间低,两边高,稍高一些的两边,隔几米就有一棵小树,尚未长成。而道路两侧,则是一排排两层高的红砖瓦房。
现在这片区域里没有住人,也没有任何杂物,一眼看去干干净净、整整齐齐。明明是普通的民居规格,却会让人看了莫名心生敬畏,不敢轻易踏足。
就算没有宫墙,也没有任何逾制之处,可说这是给普通人住的地方,谁会相信?谁敢相信?
正在众人踌躇之际,一个工部的官员不知从哪里冒了出来,大声道,“诸位有感兴趣的,可以上来走一走,看一看,这房屋和路面结实得很,只要不恶意破坏,不用担心会弄坏了!”
人群中有人喊,“大人,这里究竟是做什么用的?”
“这个我也不知道!”工部的官员也跟着喊,“看明天的《世界报》吧!报纸上会说!”
大家都已经习惯了从报纸上获得最新资讯,听他这么说,都纷纷点头,然后试探着迈步走上去。既然是官家说了可以走一走看一看,那他们必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
不仅自己不会错过,回去还得叫上亲朋好友,一起过来参观。
谁知道过了今天,他们还能不能进来了?
齐尔拉依旧跟随着人群,在这片区域里转了一圈。
人们一边走,一边看,一边小心翼翼地伸手去摸地面和房屋的墙面,一边大声赞叹着,极尽自己的语言来夸赞它。
道路坚实,比石板路还平坦,不用担心泥水和灰尘,也不用担心车辙印让道路崎岖不平。至于房屋,他们虽然没有走进去看,但光看外表,就有一种与木屋截然不同的美感,两层的小楼,不提使用面积,看起来就比一层更高级,而且还不用担心火灾。
看着百姓们脸上的笑容和赞叹,齐尔拉有点明白陛下为什么要弄这个试点工程了。
看到这样的好东西,谁会不想要呢?
对于这种没有见过的东西,比起说破嘴皮子的宣讲,还是实物更加一目了然。回头再宣布京城的整改方案,相信百姓都会积极主动地配合,也就能省去了无数沟通的功夫。
她一边想一边走,不防身旁忽然探出来一只手,抓住了她的胳膊,“齐尔拉,你怎么在这里?”
齐尔拉回头一看,也吃了一惊,拉着她的人竟是她要等的拉吉。再往拉吉身后一看,除了金尔特,还有十几个年轻的姑娘小伙,都正目光灼灼地看着她。
于是本来想开口的齐尔拉下意识地挺直了背,到嘴边的话也重新在脑海里过了一圈,变得文雅许多,“我来接你们,听到这边有动静,就跟着过来瞧瞧。你们怎么也在这里?”
“我们也是到了城门口,见人群都往这边涌,就跟上来看看。”拉吉笑着道,“听说是皇后陛下弄的,那必然是好东西,当然要来看一看,要是能弄一些回部落,就更好了。”
不等齐尔拉开口,旁边一个百姓就凑过来道,“小伙子,你这就不厚道了 !这种新鲜东西,京城也是头一回见,咱们都还没有呢,你就想着要弄回部落了?”
拉吉转头一看,是个须发皆白的老太太,也不敢与对方争执,何况人家还叫他小伙子呢,有些年头没听到这称呼了。
他挠了挠头,爽朗一笑,“好东西人人都想要嘛!我也是随口一说,随口一说。”
老太太这才转身,慢吞吞走了。
齐尔拉笑道,“走吧,先去你们住的地方。马上又是春闱了,京城到处都是赶考的考生,客栈和旅店都住满了,幸好我提前订了房。”
他们往外走的时候,还不停有人流涌过来,以至于拥堵了很久,工部的官员不得不又到这里来指挥人流疏散。
好不容易挤出来,金尔特不由得擦了一把额头上的汗,“京城的人怎么比以前更多了!”
“以后只会越来越多的。”齐尔拉笑道。
……
第二日,《世界报》上果然刊登出了关于试点工程的文章,从为什么要做这个工程讲起,一直说到之后这个试点会怎么安排:这里会成为一处新的市场,主要经营各种美食,感兴趣的商家可以前往工部登记租房,感兴趣的百姓请静待美食城开业。
前面这些不过是个引子,后面又讲水泥的好处,以及朝廷打算改造天下道路、加强与各方联系的决心。
毫无疑问,第一期的工程,就是从整个京城的改造开始。
消息一出,百姓们立刻奔走相告。昨天已经去西城门外看过的,都满心盼望着自家门口的道路也能变成那种样子。还没去看过的,自然也必须要挤时间去看一趟。
除了京城的百姓之外,赶考的考生们对这个消息也十分关注。一来这是朝廷的新政,不能不关心。二来,这路将来也会修到他们自家门口,得享方便。于是他们纷纷给家里写信,提起此事。
不过,走官方驿站的《世界报》,可比他们的家书快多了。
和光顾着高兴的京城百姓不同,各地州县官员们听到这个消息,立刻就想到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说是修整天下道路,那必然也会有个先来后到,谁先谁后?
京城先改造,这个大家是没有意见的,毕竟那是天子脚下。但是其他州县么,那就必须要竞争一番了。
怎么争?自然是论政绩,论税收,论教化,论刑案……总之,自家的优点要拼命地吹,自家的劣势要小心藏起,如此才能提升竞争力。
他们卯足了劲儿,贺星回的御案就直接被这些奏折淹没了。
好在,对于这个,工部和贺星回都是早有准备的。
二期工程几乎是跟一期工程同时启动,那就是选择拥有矿产资源,适合建立水泥厂的州县,在当地设厂。这样一来,就可以缓解京城这边的压力了。而有了自己的水泥厂,地方上便也可以同步开始铺设道路。
至于不适合建厂的地方,那就是运气不好,只能等了。
等二期工程结束,这些地方水泥厂有了多余的产量,就可以供应他们了。
要说这其中有什么比较出人意料的地方,那就是山部和直部的领地里,居然还真有适合建立水泥厂的地方。于是在齐尔拉和张虹的撮合下,两个部落和临州又达成了另一项合作,共同开设水泥厂。
拉吉对此笑得合不拢嘴。
当时他真的只是随口一说,毕竟看到好东西,想弄回家里,这也是人之常情嘛!谁知道最后居然真的办成了?
而这个发展,也带动了其他部落的积极性。
大越边境的互市,收购草原上出产的一切,其中矿石是重中之重。但一来草原部落的勘探和开采技术差劲,二来他们也有点防备大越的意思,每次都只卖一点点,不愿意提供太多。
不过蚊子腿再小也是肉,只要他们送来,再少大越这边都是照收不误。
他们自觉这种应对很聪明,可此刻看到山部和直部得了好处,心里难免不是滋味。从一开始,山部和直部就是最亲近大越的两个部落,所以,他们是不是也应该转变思想了?
对于很多小部落而言,依附大越,或许会是比自己发展更好的一条路。所以他们组成联盟,开始与边境的几个州县进行更加深入的交流。
倒是几个大部落,尚在观望之中。
不过,以后他们就会发现,小心谨慎未必就是一件好事,自视甚高更有可能错过机会。大越正走在一条高速发展的道路上,拖延的时间越长,自己就越是落后。
……
虽然总说朝廷也有管不到的地方,但与其说是管不到,不如说是不想管,或者确切地说,是与这件事相比,还有其他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去管,暂时腾不出手来,索性听之任之。
是一个优先级的问题。
在贺星回看来,自古以来,大部分的朝廷官员,都将绝大多数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了政治斗争上。
或许对于身处其中的他们而言,这确实是比政绩更重要的事。光是能干没用,想要平步青云,站对位置更重要。很多皇帝自己也很认可这个规则,于是也将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了“制衡”上。
对他们来说,治理天下只是掌权之后的顺手为之,是为自己增加手里的砝码。
又或者,朝堂就是他们的天下。
所以有时候,朝政糜烂是因为没有能臣,一群庸人将朝堂拖入了泥潭之中。但有时候,满朝都是能臣干将,可精力没有放在正事上,朝政也未必会好多少。
斗争当然是不可避免、随时存在、难以消泯的,所以贺星回要做的,只不过是用利益推动和裹挟所有人,让他们至少将七成的精力都放在办正事上。
只是这样,就能给人一种朝堂上下齐心协力的感觉,就没有什么事情是办不成的。
在道路建设这件事上,尤其如此。
因为好处是肉眼可见的,每个人都能从中得利,再加上严格的监管,自然不会有人伸手阻挠,于是整个过程都显得十分迅速高效,不到一年的时间,所有的道路都改造铺设完成了。
改造之后的道路,跟试点工程一样分了人行道和车行道,宽阔而流畅,之前那种时不时拥堵一番的情形,得到了巨大的改善。
而有了平坦的道路,甚至不需要朝廷去组织,就有人看到了商机,很快,公共马车和能拉人拉货的人力车的身影就出现在了街头巷尾,极大地方便了想要出行的人群。
其中有脑子转得快的散户,也有瞄准了这块市场的商人。
为了避免行业垄断,贺星回一听到消息,就立刻让工部加强了对这一块的管理,出台了相应的政策,确保那些实际上更需要这份工作的散户能够在竞争之中存活下来,而不是沦为资本的劳力。
开明十四年的春天,一项更加让贺星回吃惊的发明出现在了她面前。
这东西是皇帝带来的。
一辆自行车。
这江山是本宫的了 第105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