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躺不平的女配 作者:作者:朱大概
    朱大概格格党(75)
    宁记者却觉得这顿饭应该自己请小邓明显没有钱, 才会跑到县城求助,让她请客花的,可能是孩子们碗里的粥、身上的衣,宁记者觉得那饭得从自己的肋巴骨下去。
    邓琳琅不是愿意在大厅广众之下与人推让的人,又要保持自己穷出天际的人设,在宁记者买饭的时候,就没有多谦让,只说自己不太饿,吃一碗素面条就行。
    听的宁记者几乎要掉眼泪,以为邓琳琅是不想占自己的便宜才硬装着不饿,除了素面条之外,果断的点了一个红烧肉、一个家常豆腐,劝邓琳琅说:
    小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你要多吃一点长点力气,才能更好的照顾孩子们。要是你累垮了,孩子们可咋办。
    邓琳琅内心觉得愧疚无比,她不该欺骗一个老实人,不该想着狐假虎威,只配自己一个人四下化缘。反思之中,邓琳琅轻轻嗯了一声,一根一根挑着面条吃。
    看在宁记者眼里,就是邓琳琅太过腼腆不好意思挟菜,有心想替她挟点,大家才见过两次面,似乎也不大好。
    小邓?一个人突然站到他们的桌前,叫着邓琳琅。
    抬头一看,是满面红光的李卫党。邓琳琅冲他笑了一下:你也来饭店吃饭?
    李卫党狐疑的看向宁记者问:你啥时候来县城的,竟没去找金环姐,还跑饭店吃上饭了。如果邓琳琅找过杨金环,杨金环是不会让她到饭店解决午饭的。
    刚刚还反思自己不该欺骗老实人的邓琳琅,飞快的向李卫党使了个眼色,笑着介绍说:这是报社的宁记者,就是前两天报道我代为照顾福利院孩子那件事儿的那位。自从宁记者报道之后,很多领导关心我,我今天是特意来感谢领导们的。
    跑了这么些年的黑市,加上多年与邓琳琅合作的默契,李卫党马上听出了邓琳琅没说出口的内容,笑着向宁记者伸出了手:你好宁记者,你的报道我拜读过了。写的可真好,肯定投入了自己的真情实感,所以把我这个读者也感动了。
    如果不是宁记者在看自己,邓琳琅简直想送李卫党一个白眼。宁记者自从李卫党熟稔的和邓琳琅说话,便一直观察着他,想不明白邓琳琅怎么会在县城里认识这么一号人物。
    邓琳琅正在向他介绍:这是日杂店李经理的弟弟,一直帮着李经理给我们大队手工合作社送原料。
    宁记者恍然大悟:原来是小李,你好你好。原来是李经理的弟弟,难怪衣服这么齐整,精神状态也与时下青年们为家事拖累疲于奔命大不一样。
    李卫党不见外的坐到宁记者身边,笑呵呵的问邓琳琅:领导都感谢完了没,要是感谢完了,一会儿一起去金环姐家吧。前两天她还说你好些天没来看她,她跟慕风都想你了。
    邓琳琅只能摇头:我跟宁记者等下午上班,还得到纺织厂去一趟,今天恐怕不能去看金环姐了。
    李卫党觉得有些好奇,自然问邓琳琅去纺织厂干啥。听说她要给孩子们盖房子缺木材,很是看了邓琳琅一眼,才接着听她跟宁记者说着盖房子需要的东西,她要想啥办法解决。
    结合着前几天突然出现的报道,李卫党觉得自己明白了,等宁记者为水泥犯愁的时候突然插入话题:你盖房子想盖成土坯的吗,那能顶几年的事儿,为啥不直接盖成砖房?
    邓琳琅给了李卫党一个肯定的眼神,才不好意思 的说:要是盖土坯房的话,请社员们帮着脱点土坯就行。可是盖砖房的话,就得买砖
    撒谎,睁着眼说瞎话!李卫党用目光谴责着邓琳琅,嘴里却说:我恍惚记得哪个公社的砖厂出了一批次砖,其实就是颜色不好看点儿,不耽误用。你要是不怕难看,我给你问问是哪个公社的,你跟宁记者去那个砖厂问问,说不定能白送给你使。
    邓琳琅直接苦笑:我哪儿来那么大脸。
    宁记者没听出李卫党话里的小玄机,若有所思的说:要是能把次砖要到手,就还差点水泥了。
    李卫党跟着点头:水泥日杂店还有点儿,就是我哥那头得你们两自己跟他去说。
    听着李卫党不动声色的把宁记者跟自己捆到一起,邓琳琅想笑又不好笑,只能低头继续吃面条。这时李卫党点的东西也好了,听到叫号跑去端到他们这桌,笑劝着邓琳琅和宁记者别客气。
    客气个啥,这小子自己就点了一盘子炒米饭,够他自己吃就不错了,谁好意思去抢他那点吃的。
    最可气的是,吃完之后李卫党竟从兜里掏出五十块钱来,当着宁记者的面就递给邓琳琅:小邓,自从看了宁记者的报道之后,我就想着哪天去小庄头的时候,把这钱给你。也不是给你,是给孩子们的,请你一定要代表孩子接受我这份心意,给哪怕只够给孩子们买个鸡蛋吃,我也觉得自己尽了一份力,心里好受点儿。
    以现在这个物价,你这鸡蛋有点太贵了吧?
    对自己的抠搜与对不相识的孩子们十分大方,在李卫党身上形成强烈的对比,可怜的宁记者又感动了,帮着劝邓琳琅收下李卫党的好意。
    正是饭点儿,到国营饭店吃饭的人还是不少的,听到三人的推让、劝说、再推让,就有人忍不住好奇的问是咋回事儿。
    宁记者口才了得,三言两语就让大家明白了邓琳琅以及李卫党的身份,还有两个人全都无私奉献的光荣事迹。对邓琳琅的报道才见报两天,不管饭店工作人员还是食客,都有些印象,看向邓琳琅与李卫党的眼神都变的崇拜起来。
    饭店经理直接包了二十来个馒头送给邓琳琅,让她带给孩子们吃,把邓琳琅弄的哭笑不得:经理同志,孩子最大的才两岁,小的还没过百天,她们吃不了馒头。
    经理还是把馒头塞到邓琳琅怀里:她们吃不了你吃,你吃了有力气,能更好的照顾孩子们。
    经理的这个举动,大大刺激了吃饭的食客,有人指着李卫党问:你照顾孩子们,是不是也得花钱?那个小伙子给钱你收了,我也想出点钱,你收不收?
    福利机构想办好,接收爱心人士捐助是常规途径。可是现在这个事事依靠集体拨款的时代却十分罕见,所以邓琳琅并不敢确定,只能求助的看向宁记者。
    宁记者也是头一次遇到这种情况,却不得不挺身而出:同志们,大家的心意我相信邓琳琅同志和孩子们都感受到了。可是她们能不能接受大家的捐助,还要向上级请示,我们报社也会帮助反映的。
    那个小伙子的钱,她咋收了呢?有些看热闹的自己并不想捐点啥,却站到全方位挑毛病的至高点,无论别人做什么,他都能找出不对的地方。
    任何时代,都不缺这种指点别人的行为,彰显自己存在感的人。他们什么都不做,所以他们永远正义,错误的都是别人。
    我们早就认识,知道小邓为了给孩子们更好的居住环境,却没有钱买砖买水泥,我支援她一点儿咋啦。亲戚朋友有难处了,你不搭把手?李卫党觉得那人就是吃饱了撑的。
    他又没从那人兜里拿钱给邓琳琅。看不惯,你也自己拿钱出来呀,又没见你从兜里拿一分钱出来。
    边上一个干部模样的人则问:没钱买砖买水泥,不会向集体反映,由集体协调解决吗?
    ◎最新评论:
    【打卡】
    【之前听我妈提过,以前的人很朴实。我妈头一个孩子满月的时候因为家里人照顾疏忽出了大问题,我爸妈抱着孩子想送医院 在路边就遇到好心人开着小轿车,帮着送了他们一程。萍水相逢的陌生人也能主动伸出援手。这要是换到现在,没有人会主动停下来帮忙吧?即使有人要帮忙,也不见得被帮的人就能立刻放心地接受帮助吧】
    【撒花】
    完
    ◇ 第 78 章
    ◎化缘◎
    已经决心化缘的邓琳琅, 对于干部模样人的问题,并不认同,她一脸正义的说:我代为照顾孩子们, 就是想替集体分忧。如果事事都向组织伸手,靠集体帮助解决, 那不是分忧而是给集体添麻烦。
    说完,她接过李卫党还攥在手里的五张大团结:李同志, 这五十块钱我代表孩子们收下了,也代表她们谢谢你的帮助。请你放心,等给孩子们的房子建好之后,我会专门在外墙上刻上你的名字,让所有人都知道你的光荣事迹。
    我可谢谢你了。
    李卫党不满的看了邓琳琅一眼, 脸上还得带出荣幸与羞涩的表情,不是不憋屈的, 说出来的话都不利索了:我也没做什么, 不值当特意把我的名字刻到外墙上。
    尽管话说的不利索,声音还是挺大的, 保证在饭店里的人都能听到他捐钱后会得到啥样的待遇。
    邓琳琅觉得李卫党太上道了,满意的看他一眼, 才转身对饭店经理说:经理同志,请您也放心。您捐助孩子们的二十一、二十二个馒头,我们也都会清楚的记在帐上,这些馒头谁吃了, 每人吃了几个, 欢迎你随时到黄土梁公社前进大队小庄头生产队查看。
    只是二十个馒头, 竟然也会记帐, 还不怕人查, 饭店里的人都没想到。刚才指着李卫党,问自己是不是能捐钱的人直接从兜里掏出两块钱来,远远的递给邓琳琅:这是我的一份心意,我也不求你记帐,只希望你真的把钱用到孩子们身上。
    边上跟他一起来吃饭的人,见他的眼圈已经红了,连忙拍了拍他的背,小声劝道:老李,别这样。有些孩子就是讨债来的,讨完债就走了,说明他的心愿完了,你们的心意已经尽到了。
    声音虽然不大,邓琳琅还是听到了,不由抬眼看了眼角微红的男人一眼。
    劝人话里的意思,邓琳琅听明白了,可能递钱的男人刚刚失去孩子,所以才会把一腔爱意转移到弃婴们身上。她双手接过那两块钱,态度比接李卫党的五十块钱郑重多了,还向男人鞠了一躬:
    同志,谢谢你为孩子们的付出。我保证,我们收到的每一分钱,都会用到孩子们的身上。也欢迎你有时间的时候,到黄土梁公社前进大队小庄头生产队,去监督我的工作,检查帐目。
    听着邓琳琅两次把自己的地址报的这么全,还一脸坦然的样子,宁记者便掏出自己的小本子,坐下来先把李卫党捐款五十块写上,下一行是国营饭店捐二十二个馒头,接下来便是那个男人捐的两块钱。
    同志,请你签个名字,最好留个联系方式。宁记者把笔递给男人。
    男人没想到还要签名留联系方式,连连摆手:不用不用,我就是心疼那些没爹没娘的孩子。我是有工作的人,不能亲自去照顾孩子,我还有一大家子人,拿不出更多的钱来,只能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帮一点是一点。
    邓琳琅见他执意推辞,向宁记者摇了下头,又对男人说:您实在不想留联系方式就算了,可是您的名字还是要告诉我一声。我们照顾孩子,最先要教会她们的就是感恩,她们最先要感谢的,当然是我们温暖的集体,可也不能忘记代表集体关心爱护她们的人,您说对不对?
    没办法,现在还是向往高大全的时代,大家平时说话都得上高度见水平,邓琳琅以后又要多方化缘,上升一下语言的高度,是十分有必要的。
    现在的人就是吃这一套,邓琳琅强行上高度的一番话,竟然引起了一阵掌声,掌声中男人干脆利落的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放下笔后,男人紧紧握住邓琳琅的手,摇晃两下说:小邓同志,一定要好好照顾几个孩子。
    邓琳琅认真的点头,环视了一下饭店里的人,高声说:请大家放心,我既然说了要照顾几个孩子,就会把她们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看待。有我一口吃的,就不会让孩子们饿着,有我一块布,就不会让孩子们冻着。
    话语很朴实,却比刚才拔高式的论调更让人认同,大家又是一阵掌声。掌声暂歇,又有人挤上前来,掏出五毛钱递给邓琳琅,还有些羞愧的说:钱不多,就是我的一点心意。
    邓琳琅仍郑重的接过钱,请人在宁记者的小本子上签名,丝毫没有因为五毛钱而不屑:老人家教导我们,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积沙成塔、聚腋成裘,大家的每一分钱,对孩子们来说都是给她们的碗里加了一把米,让她们更加感受集体的温暖。
    一直接地气是不行的,边上还有一个时刻观察着自己的宁记者呢,万一他把自己的话都记下来,直接用到后继报道里怎么办。
    都已经跟着自己见过刘主席,还要帮着自己去纺织厂协调木材,宁记者就算最开始只是顺口找的理由,走到现在也只能深入报道了。
    她狐假虎威这么长时间,就别再难为宁记者后续为美化自己的语言绞尽脑汁了。
    邓琳琅自己也行的。加之饭店里的人不少,此时敢进饭店吃饭的都是有点小钱或是本事的人,是将来的求助对象,得让他们一起上高度见水平,把他们牢牢举到道德高地上。
    看吧,几句话一出,挤上前来的人更多了,你一毛我两毛的,饭店里的人几乎人人掏了腰包,一页纸根本记不下那么多的名字,宁记者手下早已经翻篇了。
    等人群散了,邓琳琅又向饭店经理道过谢后,才跟宁记者、李卫党两人离开。刚一出门,李卫党就咧着嘴笑了起来:小邓,真有你的。大拇指恨不得竖到天上去。
    宁记者也觉得邓琳琅要记帐,以及把捐助人的名字刻下来的方法,十分新颖实用,同样笑看着邓琳琅。
    可是邓琳琅脸上却没有多少笑意:这些钱想买砖和水泥,还差的远呢。
    说的好象你自己没钱一样。
    李卫党要不是看在宁记者在场的份上,一定问问邓琳琅,明明她自己的钱盖几处院子都够了,把自己弄的这么卑微委屈干啥。
    话虽然问不出口,却不耽误李卫党一个下午都跟着邓琳琅和宁记者。三个人在纺织厂协调木材的时候很顺利,在邓琳琅说出要把纺织齐厂长的名字刻在外墙的时候,把齐厂长美的一脸红光:不不不,这都是集体的财产,又是副主任亲自打过电话的,不能只记我一个人的功劳。
    如此一心为领导着想的下属,应该是有前途的,难怪刘主席敢肯定,纺织厂不会为难邓琳琅张口就要木材。
    投桃报李,邓琳琅不会让齐厂长向领导献的忠心落在空地上,笑着点头说:我们都知道,都记着呢。就是不知道,领导的名字,方便不方便刻。
    齐厂长心里打了个突,面上一丝尴尬都没有的把自己的话圆了回来:当然不方便。我们都是人民的公仆,是为人民的服务员,不能搞个人崇拜那一套。
    你属实想的有点多。
    邓琳琅直接表示,虽然不能太过于突出领导,可是纺织厂这个整体,孩子们不应该忘记,她个人也同样忘不了,为了更好的记住纺织厂,厂子的大名还是要刻上的,好让孩子们时刻牢记这份恩情。
    一通商业互吹再告别,邓琳琅几人又转战日杂店。
    跟李卫东说话就自在多了,宁记者看出几人之间的熟稔,想起前进大队的手工活,以为自己明白了什么,没用邓琳琅开口,自己就说出想深入报道邓琳琅照顾弃婴的事迹,所以想看看,她是怎么解决弃婴们居住问题的。
    李卫东跟李卫党的感觉差不多,却比李卫党更明白邓琳琅如此做的用意,面上现出一丝为难:如果量少的话,我们日杂店可以向上申请一下。
    宁记者直接问:是向轻工局申请 ,还是向县革委会申请 ?不管是哪个部门,他跟进协调的话应该好说话点儿。
    恋耽美
    朱大概格格党(75)

章节目录

七零躺不平的女配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屋只为原作者作者:朱大概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作者:朱大概并收藏七零躺不平的女配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