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页
穿书后我和摄政王HE了 作者:乔一水
第365页
夏云桐直接干脆利落的说道:“我不管别人怎么安排,我徒弟这里不可以,对他我有别的安排,刘嬷嬷年龄大了就应该好好的颐养千年,这些事儿你就没必要去操劳了。”
“可是郡主,我家夫君生前是最疼爱小公子的,要不然也不能为了救他,将自己的命给搭进去。”
夏云桐声音依然很平静,但是她的目光很是犀利:“刘嬷嬷。你知道小公子是在什么情况下给我写信,让我派人去找你们吗?”
刘嬷嬷与李氏对视了一眼,这个她们咋能知道呢?
虽然她觉得有救命恩情在,在这府里以后都要归她管。
可是,毕竟是主仆有别。
她也不可能对待小公子,像对待自己的孙子一样随便。
两个人一时没有说话。
“……当时正是战事最激烈的时候,刀剑无眼,生死难料,我徒弟感念老管家救命之恩,他在信里说他很可能再也回不到京城,所以一定要报答老管家的救命之恩,想办法将你们找回来,然后将卖身契还给你们,从此之后你们就是良民了,子孙也可以去科考,他在信里说,这是他们给你们最好的打算。”
刘嬷嬷愣在原地,原来小公子是在那样的情况下写信,让郡主派人找他们吗?
夏云桐仔细的观察这两个人的神色,其实这两个人如果能听懂她这番话,那是最好了。
不管怎么说,没有老管家,也就没有杜玉川的今天,这一点还是要承认的。
做人不能没良心,可是如果对方一直消费着这份救命之恩,那也让人很讨厌。
相信九泉之下的老管家,未必就会同意。
“我派人将你们接回来之后,就安顿在了府里,具体如何处置也要等我徒弟回来之后再说,也或者他真的回不来,那么我就按他信里吩咐去做,但是我徒弟福大命大造化大,立了功,也回了京城,而且也为杜家平反昭雪。”
说到这里,夏云桐直直的盯着刘嬷嬷:“我徒弟刚回来的时候,可是与你们说过,想放你们一家出去?”
刘嬷嬷脸色一下子就变了,站在她旁边的李氏脱口而出:“做什么良民,这么大个宅院,怎么就没有我们住的地方?”
说到这里,李氏也有些理直气壮:“我们本来就是杜府的人,在这里住着也是理所应当的。”
“可是给你们买个宅院,还了你们的卖身契,从此以后你们就是南梁国正儿八经的百姓。以后你们的儿子可以读书参加科考,从而改换门庭,当时为什么不同意?”
李氏还要说什么,被突然回头的刘嬷嬷给狠狠的瞪了一眼。
刘嬷嬷勉强的挤出一丝笑容:“郡主,我这媳妇不大会说话,但她说的有一句是对的,我们本来就是杜府的人,让我们出去,我们也不放心小公子一个人在府里呀。”
“哦,原来是这样啊,这个你们放心吧,我已经在我家安排了一个院子,以后我徒弟可以过去住,那就是他的家,虽然我比他大不上几岁,但我也是玉川名正言顺的师父,都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我就是他的长辈,他住在长辈的家里,没有任何问题。”
刘嬷嬷没有想到小公子以后要住在夏家。
如果是普通人家,她还有话说,可是那夏家也不是个寻常门第,不说家里富的流油,就那大宅子,比他们杜府还要大上许多。
而且郡主说的没错,虽然她年龄比小公子大不上几岁,但她的的确确是小公子的长辈。
夏云桐这么安排完全没问题。
可是,她的心思岂不是落了空。
她是准备小公子通晓人事之后,将自己的孙女小桃推出去的。
尝到了女子的好处之后也就是开了荤,这小公子就放不下了,然后找个机会让他们两个人成了好事,再加上有救命之恩,完全可以逼迫小公子娶了小桃。
可是这该死的郡主竟然说从现在开始小公子去她家住了。
“那怎么行,这可是杜府啊,这是他的家。”
刘嬷嬷有些着急了,这话也是想都不想的就说出来,夏云桐蓦然就变了脸色,人也腾的一下站起来,居高临下的看着站在那里的刘嬷嬷,声音带着严厉:“刘嬷嬷,你是一定要将救命之恩天天挂在嘴边吗?”
夏云桐生气的时候气场十足,尤其那一双眼睛,瞬间让刘嬷嬷觉得心惊胆战。
夏云桐不在试图让他们明白这些道理。
因为很没必要。
她快刀斩乱麻,直接取出了几个人的卖身契,直接说了自己的决定。
刘嬷嬷自然是心不甘情不愿。
也是啊,就算出去做良民,可哪有在杜府过富贵生活好呢?
杜府家大业大的,小公子还没了亲人,本来他们就应该住在这里。
夏云桐让小九去将虎三叫来,以最快的速度让刘嬷嬷一家搬了出去,然后又将卖身契交还给他们。
杜玉川的性命的确是老管家给救来的。
为了不让人诟病,夏云桐悄悄让小九出去做了一件事儿……
然后相熟的人就都知道了,杜玉川也就是杜家仅剩的一个小公子,为了报答老管家的救命之恩,竟然放了他们的卖身契,然后给他们买了宅院,又送两个小孙子去读书,让他们改换门庭,可以说这是大恩情了。
其实这是最光明磊落也是最得人心的一种做法。
第365页
第365页
夏云桐直接干脆利落的说道:“我不管别人怎么安排,我徒弟这里不可以,对他我有别的安排,刘嬷嬷年龄大了就应该好好的颐养千年,这些事儿你就没必要去操劳了。”
“可是郡主,我家夫君生前是最疼爱小公子的,要不然也不能为了救他,将自己的命给搭进去。”
夏云桐声音依然很平静,但是她的目光很是犀利:“刘嬷嬷。你知道小公子是在什么情况下给我写信,让我派人去找你们吗?”
刘嬷嬷与李氏对视了一眼,这个她们咋能知道呢?
虽然她觉得有救命恩情在,在这府里以后都要归她管。
可是,毕竟是主仆有别。
她也不可能对待小公子,像对待自己的孙子一样随便。
两个人一时没有说话。
“……当时正是战事最激烈的时候,刀剑无眼,生死难料,我徒弟感念老管家救命之恩,他在信里说他很可能再也回不到京城,所以一定要报答老管家的救命之恩,想办法将你们找回来,然后将卖身契还给你们,从此之后你们就是良民了,子孙也可以去科考,他在信里说,这是他们给你们最好的打算。”
刘嬷嬷愣在原地,原来小公子是在那样的情况下写信,让郡主派人找他们吗?
夏云桐仔细的观察这两个人的神色,其实这两个人如果能听懂她这番话,那是最好了。
不管怎么说,没有老管家,也就没有杜玉川的今天,这一点还是要承认的。
做人不能没良心,可是如果对方一直消费着这份救命之恩,那也让人很讨厌。
相信九泉之下的老管家,未必就会同意。
“我派人将你们接回来之后,就安顿在了府里,具体如何处置也要等我徒弟回来之后再说,也或者他真的回不来,那么我就按他信里吩咐去做,但是我徒弟福大命大造化大,立了功,也回了京城,而且也为杜家平反昭雪。”
说到这里,夏云桐直直的盯着刘嬷嬷:“我徒弟刚回来的时候,可是与你们说过,想放你们一家出去?”
刘嬷嬷脸色一下子就变了,站在她旁边的李氏脱口而出:“做什么良民,这么大个宅院,怎么就没有我们住的地方?”
说到这里,李氏也有些理直气壮:“我们本来就是杜府的人,在这里住着也是理所应当的。”
“可是给你们买个宅院,还了你们的卖身契,从此以后你们就是南梁国正儿八经的百姓。以后你们的儿子可以读书参加科考,从而改换门庭,当时为什么不同意?”
李氏还要说什么,被突然回头的刘嬷嬷给狠狠的瞪了一眼。
刘嬷嬷勉强的挤出一丝笑容:“郡主,我这媳妇不大会说话,但她说的有一句是对的,我们本来就是杜府的人,让我们出去,我们也不放心小公子一个人在府里呀。”
“哦,原来是这样啊,这个你们放心吧,我已经在我家安排了一个院子,以后我徒弟可以过去住,那就是他的家,虽然我比他大不上几岁,但我也是玉川名正言顺的师父,都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我就是他的长辈,他住在长辈的家里,没有任何问题。”
刘嬷嬷没有想到小公子以后要住在夏家。
如果是普通人家,她还有话说,可是那夏家也不是个寻常门第,不说家里富的流油,就那大宅子,比他们杜府还要大上许多。
而且郡主说的没错,虽然她年龄比小公子大不上几岁,但她的的确确是小公子的长辈。
夏云桐这么安排完全没问题。
可是,她的心思岂不是落了空。
她是准备小公子通晓人事之后,将自己的孙女小桃推出去的。
尝到了女子的好处之后也就是开了荤,这小公子就放不下了,然后找个机会让他们两个人成了好事,再加上有救命之恩,完全可以逼迫小公子娶了小桃。
可是这该死的郡主竟然说从现在开始小公子去她家住了。
“那怎么行,这可是杜府啊,这是他的家。”
刘嬷嬷有些着急了,这话也是想都不想的就说出来,夏云桐蓦然就变了脸色,人也腾的一下站起来,居高临下的看着站在那里的刘嬷嬷,声音带着严厉:“刘嬷嬷,你是一定要将救命之恩天天挂在嘴边吗?”
夏云桐生气的时候气场十足,尤其那一双眼睛,瞬间让刘嬷嬷觉得心惊胆战。
夏云桐不在试图让他们明白这些道理。
因为很没必要。
她快刀斩乱麻,直接取出了几个人的卖身契,直接说了自己的决定。
刘嬷嬷自然是心不甘情不愿。
也是啊,就算出去做良民,可哪有在杜府过富贵生活好呢?
杜府家大业大的,小公子还没了亲人,本来他们就应该住在这里。
夏云桐让小九去将虎三叫来,以最快的速度让刘嬷嬷一家搬了出去,然后又将卖身契交还给他们。
杜玉川的性命的确是老管家给救来的。
为了不让人诟病,夏云桐悄悄让小九出去做了一件事儿……
然后相熟的人就都知道了,杜玉川也就是杜家仅剩的一个小公子,为了报答老管家的救命之恩,竟然放了他们的卖身契,然后给他们买了宅院,又送两个小孙子去读书,让他们改换门庭,可以说这是大恩情了。
其实这是最光明磊落也是最得人心的一种做法。
第36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