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女王 作者:西三百
第126页
此时听到这话,施柯林也非常无奈给宁宓递了个眼神,宁宓摇摇头微笑,表示不在意。
施柯林的实力她也非常佩服,从她的角度来看,两人擅长的方向各有千秋,但此次命题对二人来说都在把握内,所以究竟鹿死谁手,也未可知。
不如说,他们都在期待对方能给出一份让人满意的答卷。
棋逢对手,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情。
所有人都到位后,闭幕式就要开始。
主席台前的桌子上,放上了金银铜三色奖牌和绶带,领导们陆续就坐,主持人走到了台前。
主持人先是说了一通场面话,宣布闭幕式开始,一阵掌声过后,他开始放ppt进行相应环节,并请领导们轮番上台讲演,这些前置环节结束后,终于来到了激动人心的颁奖时刻。
谁将是第一个上台领奖的人?
宁宓还是施柯林?
谁将得到前六十名的资格,进入国集队,获得保送名额?
这一年的CMO奖牌数目最多者,将花落哪个学校?
所有人都屏息以待,之前因为讲话环节无聊而昏昏欲睡的人也睁大眼坐直身,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关注着台上主持人的一举一动。
“下面我宣布,本次全国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的金牌得主有:来自盛一中的宁宓、班霜月同学;来自H省实验中学的施柯林同学;来自……”
主持人念了一大串名单,人数远超六十人,宁宓头一回参加,有点不明白,边鼓掌边小小声问班霜月:“不是说只有六十个人能进国家集训队吗?”
班霜月稍微偏了偏头,仍面朝前方鼓掌,说道:“那个要等到具体分数出了以后才知道,现在只是初步划定奖项,一等奖也就是金牌的数目视分数线而定,但前六十才能进国家集训队。”
宁宓:“分数都不知道,这样划定奖项会不会出错呀?”
班霜月:“我之前听其他学校的领队老师说起过,好像从下届开始就取消闭幕式了,成绩都等回去后再出。”
不过她们这一届还是能在闭幕式上感受一把领奖的风光的。
被念到名字的人集体被主持人邀请到了台上,然后按照主持人的指示站成几排,不知道这个站位和成绩有没有关系,宁宓和施柯林站在第一排打头阵,班霜月也在第一排,而后几位领导拿着奖牌绶带依次走过来。
给宁宓颁奖的是一位眉目和蔼的老者,看到她之后连连说了几个“好”字,仿佛像是看待学生后辈一样目光亲切,这让宁宓也很感激,双手接过了奖牌。
之后众人便是合照,然后依次进行了二等奖银牌和三等奖铜牌的颁奖、合照。
这个流程结束后,现场变得有点散漫,主持人关了ppt,和一个前排坐的老师鼓捣电脑。
宁宓终于松了一口气,她早上没吃早饭,现在只盼着回去吃东西。
然而左看看右看看,没人有起身的意思,她正想问班霜月,主持人这时下了台,而大屏幕上亮起了新的PPT。
新的主讲者将ppt放到全屏,宁宓看到了ppt的标题。
《欢迎报考P大》
右下还有个P大的Logo,就是那位无人不知的民国时期作家设计的logo。
宁宓恍然,原来还有一个招生环节。
她看了看前排十几位之前都没有动作,和这名主讲老师坐在同一席的老师们,顿感眼前一黑。
班霜月揶揄她:“你不是心心念念要去P大吗?有这个了解的好机会还不好,说不定了解过后就改了主意,要去别的学校呢?”
宁宓非常坚定道:“P大我是一定要去的,全国最好的数学系就在P大,其他学校都不在我的考虑范围内,也正是因为这样,我也没有听宣讲的必要,反正目标已经定好了,不会改变。”
班霜月闻言一怔。
良久她道:“其实也未必,我比你多读一年,和我同届的一些同学以为自己选了想要的专业,其实了解不够,现在同学群中都有商量要降转的。”
而且这其中,原本奔着数学系去的人还不在少数。
数学竞赛和数学研究,是不尽然相同的两条路。
有人将数学竞赛比作马拉松,虽然遥远,但知道目的地,奔着目的地去,即便跑的慢一点,但总有一天能跑到终点。
而数学研究则不同,这是一场漫长的没有终点的征途,这一路上不同分支的研究者甚至都不懂其他人在研究什么,除寥寥几位外,也很少有人能给后来者指出明确的方向,甚至指出的方向也未必是适合本人的。
一切都像未知数,一切都是不确定,也许有的人一生都难有大成就,更多的人在半途就决定离开基础数学,转向概率统计一类,或者直接换了专业。
也许终有一天,他们这些无比热爱数学的人不得不承认,自己原来不适合做数学。
这本身就是最残酷的事情。
只不过,看到宁宓此刻的坚定,班霜月没有将这些话说出口,宁宓终究是和她不同的人,又或许宁宓本身就有某种资质,天然适合数学,这一切,都留待宁宓自己日后去探索、去体会。
而且最重要的一点,在班霜月看来,追梦者本身就是最难能可贵的。
再者,她本人就是这样天真的追梦者,为了一个虚无缥缈的追求,宁可扛着暴风骤雨,也要重来一次。
第126页
第126页
此时听到这话,施柯林也非常无奈给宁宓递了个眼神,宁宓摇摇头微笑,表示不在意。
施柯林的实力她也非常佩服,从她的角度来看,两人擅长的方向各有千秋,但此次命题对二人来说都在把握内,所以究竟鹿死谁手,也未可知。
不如说,他们都在期待对方能给出一份让人满意的答卷。
棋逢对手,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情。
所有人都到位后,闭幕式就要开始。
主席台前的桌子上,放上了金银铜三色奖牌和绶带,领导们陆续就坐,主持人走到了台前。
主持人先是说了一通场面话,宣布闭幕式开始,一阵掌声过后,他开始放ppt进行相应环节,并请领导们轮番上台讲演,这些前置环节结束后,终于来到了激动人心的颁奖时刻。
谁将是第一个上台领奖的人?
宁宓还是施柯林?
谁将得到前六十名的资格,进入国集队,获得保送名额?
这一年的CMO奖牌数目最多者,将花落哪个学校?
所有人都屏息以待,之前因为讲话环节无聊而昏昏欲睡的人也睁大眼坐直身,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关注着台上主持人的一举一动。
“下面我宣布,本次全国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的金牌得主有:来自盛一中的宁宓、班霜月同学;来自H省实验中学的施柯林同学;来自……”
主持人念了一大串名单,人数远超六十人,宁宓头一回参加,有点不明白,边鼓掌边小小声问班霜月:“不是说只有六十个人能进国家集训队吗?”
班霜月稍微偏了偏头,仍面朝前方鼓掌,说道:“那个要等到具体分数出了以后才知道,现在只是初步划定奖项,一等奖也就是金牌的数目视分数线而定,但前六十才能进国家集训队。”
宁宓:“分数都不知道,这样划定奖项会不会出错呀?”
班霜月:“我之前听其他学校的领队老师说起过,好像从下届开始就取消闭幕式了,成绩都等回去后再出。”
不过她们这一届还是能在闭幕式上感受一把领奖的风光的。
被念到名字的人集体被主持人邀请到了台上,然后按照主持人的指示站成几排,不知道这个站位和成绩有没有关系,宁宓和施柯林站在第一排打头阵,班霜月也在第一排,而后几位领导拿着奖牌绶带依次走过来。
给宁宓颁奖的是一位眉目和蔼的老者,看到她之后连连说了几个“好”字,仿佛像是看待学生后辈一样目光亲切,这让宁宓也很感激,双手接过了奖牌。
之后众人便是合照,然后依次进行了二等奖银牌和三等奖铜牌的颁奖、合照。
这个流程结束后,现场变得有点散漫,主持人关了ppt,和一个前排坐的老师鼓捣电脑。
宁宓终于松了一口气,她早上没吃早饭,现在只盼着回去吃东西。
然而左看看右看看,没人有起身的意思,她正想问班霜月,主持人这时下了台,而大屏幕上亮起了新的PPT。
新的主讲者将ppt放到全屏,宁宓看到了ppt的标题。
《欢迎报考P大》
右下还有个P大的Logo,就是那位无人不知的民国时期作家设计的logo。
宁宓恍然,原来还有一个招生环节。
她看了看前排十几位之前都没有动作,和这名主讲老师坐在同一席的老师们,顿感眼前一黑。
班霜月揶揄她:“你不是心心念念要去P大吗?有这个了解的好机会还不好,说不定了解过后就改了主意,要去别的学校呢?”
宁宓非常坚定道:“P大我是一定要去的,全国最好的数学系就在P大,其他学校都不在我的考虑范围内,也正是因为这样,我也没有听宣讲的必要,反正目标已经定好了,不会改变。”
班霜月闻言一怔。
良久她道:“其实也未必,我比你多读一年,和我同届的一些同学以为自己选了想要的专业,其实了解不够,现在同学群中都有商量要降转的。”
而且这其中,原本奔着数学系去的人还不在少数。
数学竞赛和数学研究,是不尽然相同的两条路。
有人将数学竞赛比作马拉松,虽然遥远,但知道目的地,奔着目的地去,即便跑的慢一点,但总有一天能跑到终点。
而数学研究则不同,这是一场漫长的没有终点的征途,这一路上不同分支的研究者甚至都不懂其他人在研究什么,除寥寥几位外,也很少有人能给后来者指出明确的方向,甚至指出的方向也未必是适合本人的。
一切都像未知数,一切都是不确定,也许有的人一生都难有大成就,更多的人在半途就决定离开基础数学,转向概率统计一类,或者直接换了专业。
也许终有一天,他们这些无比热爱数学的人不得不承认,自己原来不适合做数学。
这本身就是最残酷的事情。
只不过,看到宁宓此刻的坚定,班霜月没有将这些话说出口,宁宓终究是和她不同的人,又或许宁宓本身就有某种资质,天然适合数学,这一切,都留待宁宓自己日后去探索、去体会。
而且最重要的一点,在班霜月看来,追梦者本身就是最难能可贵的。
再者,她本人就是这样天真的追梦者,为了一个虚无缥缈的追求,宁可扛着暴风骤雨,也要重来一次。
第12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