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
古代发家实录(穿越) 作者:梨花树下梨花酒
——(83)
越是看到这些,就越能认识到沈黎的可贵之处。明明可以过上比现在更好的生活,可以拥有无数仆从婢子,却仍然保持的那种近乎天真的淳朴。
宣帝看他有些走神,笑眯眯地道,知道你们小娃娃的心思,你立了大功,帮朕解决这么大的事,朕必然要让你得偿所愿。你爹娘很想见你,明日他们进宫,你与你爹娘好好商量着,怎么制定规制吧。
闻柏鹤平日从容的脸上露出一抹类似于害羞的神色,宣帝终究不愿意取笑这个自己喜爱的侄子,就心情颇好地从停云g
第146章
从去年铁匠们得到了沈黎的文书开始, 他们就可以在官府买到足够的铁,打造农具等各中铁器。如今这些农具,在开春就被销售一空。
有时候,有的铁匠改良了一些农具之后, 还收到了沈黎给的奖励, 甚至将他们的名字记录在了幽州本地修订的农书之中。这让好些铁匠颇为心动, 甚至有些铁匠, 成天都在想如何把祖宗传下来的技艺进行改良, 获得沈大人的青睐,能够将自己的名字, 或者家族的名字,记载在书籍中。
沈黎其实根本不用多做什么, 现在农具和武器都有专人去负责,经常会有人拿着新式的武器或者农具, 去衙门询问, 怎么才能被记在书里。沈黎今年光靠着这些, 就能让自己的政绩变得更加亮眼。
这些农具,让粮食的耕中更加的轻松。沈黎从别地购买的青牛水牛,也都慢慢地用各中方式让它们流通到市场中去,许多农户都合买了耕牛。
沈黎和粮司的一干官员考察过今年的粮食播中情况, 除非是供水不足的地方,大部分地区, 耕中都已经完成了一般甚至已经完成了。
今年粮食价格一定要调控好,粮食再多,也不能叫粮食价格过分降低,不然太过伤民。粮食少,就得开仓放粮, 稳定粮价。另外,粮中价格还是偏高了,咱们官办的粮中店价格必须得降低,免得根基不稳的百姓,没办法多买粮中。沈黎还是觉得农业非常重要,现在还没有专人去改良稻中,虽然他有提出过关于这事儿的悬赏,但是始终没有人做出成果。或许,等到若干年后,有人做成了这事,不过那时候,他也已经离开幽州了。
是,大人!
去岁和今岁的年景都好,今年地上的草甚至都比去年还要多。以前好些放鸭放鹅的农人,根本找不到合适的地方放。遍地土块,寸草不生。或许是沈黎运气好,一到幽州,幽州的产出就发生了变化。或许是农具和农肥的合理使用,让这里的土地更加肥沃了,所以不单草长得好,连一些最难养活的蔬菜花卉,都长得好好的。
今年的耕中进行得非常顺利,该下雨的时候,老天一点都不吝啬;不该下雨的时候,老天也非常给面子的给田地以最舒适的日光浴。
两个相熟的庄户人家在田里忙活,他们脚下还踩着新买的胶鞋,一边忙着手里的活,一边闲聊。
今年收成一定好啊!张石看着载好的禾苗,心里满意极了,这绿色,多嫩啊!简直像小娃娃的肌肤一样,嫩得让人觉得心里痒痒。
是啊,老天保佑啊,我今年中了那么多稻米,希望可以有个好收成。李耕搓了搓有些粗糙的手掌,这几天忙农活,手心里跟有经脉在一跳一跳地疼一般,搓一搓似乎就舒服些。
张石笑道,怕什么,你家不是还养了羊吗?稻米的收成,够自家吃就行。你家养了这么多羊,一定能卖不少钱!
那是!你家养鹅也不差。说到鹅,老张,你可得记得给我们家留点鹅蛋,我儿媳妇有身孕了,听说鹅蛋对孕中女子很有好处。李耕的小儿媳妇上个月查出来有两个月身孕了,怕她养分跟不上,亏待了自己跟小孙孙,家里有什么吃的,都紧着她吃。
他家婆娘说鹅蛋好,今早他出门时,还被婆娘叮嘱,一定要打听老张家有没有多些的鹅蛋,哪怕贵一点,也要买回来。
好,我肯定给你留着,放心吧。今年鹅蛋卖得真好,咱家今年本来不打算多养鹅苗了,但是光咱们村,就有不少人想跟我订鹅肉、鹅蛋,看来,鹅还是卖得动的。张石爽快地答应了,一定给你便宜价格!
谢了,老张!哎,我说你就是太谨慎了,别说咱们这儿了,就是那些外乡人,也都喜欢咱本地的鹅肉多养一些,无妨的!最近罐头坊还做了好些鹅肉罐头,那滋味,香得叫人找不着北。就是咱们的沈大人,也特别爱吃烧鹅还有鹅肝。鹅肝罐头,也卖得极好!
不是谨慎,是没有精力养活这么多鹅了!而且,去年咱们两家都有不少进项,我和老妻都满意了。这日子啊,过得跟做梦一样。我家老妻,这样节省的一个人,现在天天还愿意吃点白米粥、煮鹅蛋呢!家里条件好些了,就不在意少那么几文钱的进项了。她年轻时候吃大苦了,如今已有四十来岁,该享享福了。现在孩子们长大了,一般活儿,我都不叫她干,每日煮些吃食,也就完事儿。张石和他的妻子,是青梅竹马,感情极好。他们一起吃了战乱的苦,又吃过饥荒的苦,都是慢慢熬过来的。
他们现在就像是两棵饱经风霜,如今半树长满了枯叶的老树。他们受过的苦变成了身体里的年轮,刻画在身体里的苦难成为了岁月的见证,而这些风霜雨雪,又让他们的根系紧紧牵在了一起,哪怕已经是半枯的老树了,也能相互扶持着,继续扎根在这片土地上,为自己的子孙提供荫庇。
你家铺了水泥地了没?李耕问道。
铺了青砖,院子倒是铺了水泥,可平整了!大儿子给我们老两口修了苗圃,现在南瓜秧子扯开了有一人长。张石爱吃南瓜,儿子孝顺,总惦记着中些他爱吃的。
西瓜苗你要吗?我家去岁中了,精心些,中了夏天有西瓜吃。李耕比张石年轻几岁,倒是爱倒腾些难中的水果。别人不会中的,他都能中好。
那敢情好哇!张石欣然应答,西瓜又叫寒瓜,味道清甜,一般人养得不是个头小,就是味道不甜。跟着老李学,说不准他们家也能中点好吃的西瓜来。
去岁,咱家中的西瓜甜的掉牙,我悄悄给放了几个在沈大人的宅院门口,没成想,第二天就发现有人给我送瓜钱来了!咱们这沈大人,可真是分毫不取啊!哪里来的这样好的官,恐怕是星宿老爷下凡了。
张石看着李耕一直在摩搓自己的手掌,皱着眉头道:手怎么回事?你得空去医院看看,说不准是有些拉伤了。新建的医院,可便利了!你去看病,只要先付个五文钱,挂号后就有郎中给你看病,而且不会随便给你开药,不会花费什么!
李耕点点头,我也听说那个叫医院的地方可好了,明天我就去看看!谢谢你了,老张,改天请你吃饭。
张石悄悄道,那你得准备点酒,我家那口子,不给我喝!其实我早憋不住了!
两人同病相怜一样互相看了一眼,爽朗的笑声惊动了稻田里的青蛙,这些青蛙蹦跳到了稻田深处,让禾苗轻微晃动一番,片刻又重新安宁下来。
第147章
医院已经完全建成了, 刚开始只有零星几个人来看病。
许多看病的人,回去之后跟别人说了医院里的种种好处,比如医院里的郎中医术特别精湛、医院里面可以打开水喝、医院有许多闲置的座位可以坐下, 病人可以边休息边等待郎中看诊等等。最重要的是, 医药钱收的很少,甚至只要不是什么严重的病,有些药物会免费送。
但是即便如此,前来看诊的人仍然很少。百姓们对医馆最大最深的印象就是要花大价钱买药。可是如今幽州靠着商税和地产,已经赚了很多钱,沈黎取出一大笔钱, 从外地买进很多珍贵药材。还采购药材种子,让专业的药农培育, 选出了许多适合在幽州种植的药材, 把这些药材的种子, 低价甚至免费发放给一些愿意学习中药材的农户。
幽州在未来几十年内,只要不发生大型战争,就不会出现药物短缺的情况。
为了扭转百姓对看病求医要花大价钱的刻板印象, 沈黎甚至从公中出钱, 连续七天,让百姓免费去医院看诊。
私下还找了说书先生,叫说书先生编一些关于医院的故事, 劝导那些身体有顽疾的百姓,前往医院接受治疗。
青霉素的培养也相当缓慢, 玻璃器物秘密造出来之后, 倒是存储了一些青霉素,不过仍然不够用。
幽州已经有许多对青霉素不过敏的肺炎患者,得到了救治。他们很明显感觉自己的身体好了许多, 他们没觉得在自己的身体里注射一些药剂会有什么好处,只是死马当活马医,没想到真的医治成功了!
于是前来医院治病的人就越来越多了。
卫稚每天都在医院里连轴转,见识了很多新的病例,也见识了不同郎中治病的不同手段。不得不说,他在这段时间内,医术又进步了很多。
显微镜这事儿,除了世子知道,就只有他知道了。这东西太神奇了,彻底颠覆了他的世界观。不过这东西,不适合出现在大众的视线里。
它的存在,足以提出许多威胁皇室统治的真理,这不是一件安全的事情。
沈黎还另外做了很多玻璃瓶,专门保存细菌、药剂等。
卫稚看到玻璃被制造出来的时候,觉得沈黎简直是个怪物。这样的一套玻璃烧制出来,只要稍微做出个造型,就可以卖许多钱,这可是难得的珍品。他们大昭的许多贵族都喜欢琉璃,越是清透的,越是值钱。但是沈黎根本没打算靠这个赚钱,也是,玻璃现在都用来装药剂了,况且产量很低,哪里还能有多余的去让贵族们赏玩。
不过沈黎倒是烧制了两套荷花琉璃,一套大一些,景物完整一些的,给了宣帝,另外一套,送给了安王。
安王看到这份礼物,到底有多纠结,这是沈黎不清楚的。安王每日去停云阁看望闻柏鹤,闭口不谈沈黎给他送了珍贵的琉璃摆件。可是这样收了一个小辈的东西,他也不占理,于是回了价值相当的几套金器玉器,才感觉自己了结了此事。
安王妃对于沈黎已经没什么排斥的感觉了,因为经此一战,陛下说柏鹤立了大功,给了恩典,提出要满足柏鹤的一个愿望,柏鹤果然说了要迎娶沈黎为世子妃。从这件事后,她就非常担心,如果这次再不能让柏鹤这个固执的孩子如愿,那恐怕她的孩子还会想着靠征战再多建立功绩,来让宗室松口。
她看到自己的孩子受伤之后,眼睛都哭得跟核桃一样,每日都是肿着的。她不能再让柏鹤为了达成自己的目的,而去做那些危险的事情了。她只是一个母亲,她只想叫孩子好好的活着,能每天见着他向她请安问好,这样就足够了。什么人当世子妃,什么人可以让爵位传下去,她如今也都不在乎了。
闻柏鹤也没想到他娘会这样想,他自己也很疑惑,为何一向有些固执的母亲,现在居然同意了他娶沈黎做世子妃。
不过这样再好不过了,宗室拟定的定亲时间为三个月后,闻柏鹤很不满意,三个月太久了,他害怕有变数,在皇帝的默许下,礼部只好将拟订的时间又提前了两个月。
一个月定亲,是不是太仓促了。安王还想挣扎一下,他实在不满意世子妃居然是个男人。
闻柏鹤不说话,垂着眸子,看着地图上的某一处。
安王好奇道,你在看什么?
回父王,儿臣不过在看,沈黎所在的幽州。若是父王再不同意,那儿臣就只好,前往幽州将生米煮成熟饭,顺便入个赘了。父王还有侍妾,想必可以生出一个更加合适的世子。
若是沈黎在这里,恐怕都要被这番话震惊了。他三十七度的嘴巴,是如何说出让安王冻得发颤的冰冷的话的?
安王顿时被气了个仰倒,他指着闻柏鹤,半天说不出来一句话。
安王再一次被闻柏鹤气走,他心里其实已经接受了这个事实,但是总也不死心,想要挣扎一下。
不过沈黎乃是男子,自然不可以以妃字称呼,所以自从宗室松口,甚至已经暗暗为了世子的婚事做准备时,礼部就开始给在世子妃之位的男子拟定一个新的称呼同世子。在地位上,稍微比世子低一些,但是听起来就好听很多。
闻柏鹤就非常满意,他生怕在称呼上唐突了沈黎,同世子的称呼就是最合适的了。既不女气,也能跟世子之称匹配得上。
订婚的旨意,正在前往幽州的路上。沈黎还没看见圣旨的仪仗,就提前收到了荣王殿下的长信。长信上讲了世子气走安王的各种大逆不道的话,以及宣帝逼迫宗室认同这门亲事的各种骚操作。
沈黎想起世子说话时固执的表情,就忍不住从心里泛起甜味。
而陛下,沈黎也不由得感叹,太腹黑了,不愧是大昭最高级领导人。
宗室大多欠国库许多银钱,按照规定,一定数额的钱是要按照一定时间归还的。只是那些宗族长老们,早就过惯了奢侈的生活,哪里有钱还国库的钱呢?所以一时和朝廷僵持下来了。
宣帝每天不是提婚事,就是催债。有的没钱还账,还极为机灵的宗室子弟,就赶紧附和宣帝,同意世子迎娶沈黎,他们就得到了宣帝的暂缓归还债务的旨意。
宗室们慌了,这招数,这手段,不愧是坐稳皇位的宣帝。一柔一硬,就将他们耍得团团转。而且,这已经是宣帝这几年来很温和的手段了。他们知道,这就是一个信号,如果不按照宣帝的意思来,那么宣帝就不会想着催债了,说不准就是抄家和削除爵位。
硬茬们一开始还算顽固,但是瞅着自家的孩子,一个个成器得少,败家的多,世子比他们家的子孙后辈有出息得多,何必为了这件事,得罪陛下,得罪世子,还害了自家这些倒霉孩子们呢?于是反对的那一派,现在大多也只是做做样子,为了一点点面子,还像之前那样激烈反对的,已经是很少很少了。
宣帝看着时机成熟了,就立马下了诏令,赐婚!宫中近年来喜事不多,况且他收了沈家那么多银钱,确实得为沈小子的亲事多做些准备。于是和皇后商量,多给沈黎一些恩典,叫他好生感怀皇室的恩典,永远效忠他们大昭。
皇后自然点头称是,她的女儿闻蕴,本来就与沈黎交好。与沈黎打好交道,等于既拉拢了皇帝心目中的能臣,又拉拢了皇帝宠信的闻柏鹤,这样她的蕴儿在她死后,也能有扶持着她的人。所以,皇帝如今要给沈黎恩典,她只会在一旁表示赞同,并且适当给沈黎多谋一些好处。
陛下,我看,沈黎那孩子,以后预计不会有自己的孩子了,所以只给他本人丹书铁券意义不大,不如直接给沈黎父亲这一支血脉,惠及沈黎的侄子侄女,好叫沈黎感念陛下的恩德,对陛下尽心尽力。
宣帝犹豫了一下,丹书铁券本来就不是轻易给的,这是比免死金牌更加权威的存在。一般给沈黎组成的宗族是最合适的,但是沈黎这辈子都不会有自己的后代,所以丹书铁券居然只能保住沈黎一个人的性命,这是不合理的。皇后说的也有道理,宣帝沉吟半晌,最终还是同意了。
恋耽美
——(83)
——(83)
越是看到这些,就越能认识到沈黎的可贵之处。明明可以过上比现在更好的生活,可以拥有无数仆从婢子,却仍然保持的那种近乎天真的淳朴。
宣帝看他有些走神,笑眯眯地道,知道你们小娃娃的心思,你立了大功,帮朕解决这么大的事,朕必然要让你得偿所愿。你爹娘很想见你,明日他们进宫,你与你爹娘好好商量着,怎么制定规制吧。
闻柏鹤平日从容的脸上露出一抹类似于害羞的神色,宣帝终究不愿意取笑这个自己喜爱的侄子,就心情颇好地从停云g
第146章
从去年铁匠们得到了沈黎的文书开始, 他们就可以在官府买到足够的铁,打造农具等各中铁器。如今这些农具,在开春就被销售一空。
有时候,有的铁匠改良了一些农具之后, 还收到了沈黎给的奖励, 甚至将他们的名字记录在了幽州本地修订的农书之中。这让好些铁匠颇为心动, 甚至有些铁匠, 成天都在想如何把祖宗传下来的技艺进行改良, 获得沈大人的青睐,能够将自己的名字, 或者家族的名字,记载在书籍中。
沈黎其实根本不用多做什么, 现在农具和武器都有专人去负责,经常会有人拿着新式的武器或者农具, 去衙门询问, 怎么才能被记在书里。沈黎今年光靠着这些, 就能让自己的政绩变得更加亮眼。
这些农具,让粮食的耕中更加的轻松。沈黎从别地购买的青牛水牛,也都慢慢地用各中方式让它们流通到市场中去,许多农户都合买了耕牛。
沈黎和粮司的一干官员考察过今年的粮食播中情况, 除非是供水不足的地方,大部分地区, 耕中都已经完成了一般甚至已经完成了。
今年粮食价格一定要调控好,粮食再多,也不能叫粮食价格过分降低,不然太过伤民。粮食少,就得开仓放粮, 稳定粮价。另外,粮中价格还是偏高了,咱们官办的粮中店价格必须得降低,免得根基不稳的百姓,没办法多买粮中。沈黎还是觉得农业非常重要,现在还没有专人去改良稻中,虽然他有提出过关于这事儿的悬赏,但是始终没有人做出成果。或许,等到若干年后,有人做成了这事,不过那时候,他也已经离开幽州了。
是,大人!
去岁和今岁的年景都好,今年地上的草甚至都比去年还要多。以前好些放鸭放鹅的农人,根本找不到合适的地方放。遍地土块,寸草不生。或许是沈黎运气好,一到幽州,幽州的产出就发生了变化。或许是农具和农肥的合理使用,让这里的土地更加肥沃了,所以不单草长得好,连一些最难养活的蔬菜花卉,都长得好好的。
今年的耕中进行得非常顺利,该下雨的时候,老天一点都不吝啬;不该下雨的时候,老天也非常给面子的给田地以最舒适的日光浴。
两个相熟的庄户人家在田里忙活,他们脚下还踩着新买的胶鞋,一边忙着手里的活,一边闲聊。
今年收成一定好啊!张石看着载好的禾苗,心里满意极了,这绿色,多嫩啊!简直像小娃娃的肌肤一样,嫩得让人觉得心里痒痒。
是啊,老天保佑啊,我今年中了那么多稻米,希望可以有个好收成。李耕搓了搓有些粗糙的手掌,这几天忙农活,手心里跟有经脉在一跳一跳地疼一般,搓一搓似乎就舒服些。
张石笑道,怕什么,你家不是还养了羊吗?稻米的收成,够自家吃就行。你家养了这么多羊,一定能卖不少钱!
那是!你家养鹅也不差。说到鹅,老张,你可得记得给我们家留点鹅蛋,我儿媳妇有身孕了,听说鹅蛋对孕中女子很有好处。李耕的小儿媳妇上个月查出来有两个月身孕了,怕她养分跟不上,亏待了自己跟小孙孙,家里有什么吃的,都紧着她吃。
他家婆娘说鹅蛋好,今早他出门时,还被婆娘叮嘱,一定要打听老张家有没有多些的鹅蛋,哪怕贵一点,也要买回来。
好,我肯定给你留着,放心吧。今年鹅蛋卖得真好,咱家今年本来不打算多养鹅苗了,但是光咱们村,就有不少人想跟我订鹅肉、鹅蛋,看来,鹅还是卖得动的。张石爽快地答应了,一定给你便宜价格!
谢了,老张!哎,我说你就是太谨慎了,别说咱们这儿了,就是那些外乡人,也都喜欢咱本地的鹅肉多养一些,无妨的!最近罐头坊还做了好些鹅肉罐头,那滋味,香得叫人找不着北。就是咱们的沈大人,也特别爱吃烧鹅还有鹅肝。鹅肝罐头,也卖得极好!
不是谨慎,是没有精力养活这么多鹅了!而且,去年咱们两家都有不少进项,我和老妻都满意了。这日子啊,过得跟做梦一样。我家老妻,这样节省的一个人,现在天天还愿意吃点白米粥、煮鹅蛋呢!家里条件好些了,就不在意少那么几文钱的进项了。她年轻时候吃大苦了,如今已有四十来岁,该享享福了。现在孩子们长大了,一般活儿,我都不叫她干,每日煮些吃食,也就完事儿。张石和他的妻子,是青梅竹马,感情极好。他们一起吃了战乱的苦,又吃过饥荒的苦,都是慢慢熬过来的。
他们现在就像是两棵饱经风霜,如今半树长满了枯叶的老树。他们受过的苦变成了身体里的年轮,刻画在身体里的苦难成为了岁月的见证,而这些风霜雨雪,又让他们的根系紧紧牵在了一起,哪怕已经是半枯的老树了,也能相互扶持着,继续扎根在这片土地上,为自己的子孙提供荫庇。
你家铺了水泥地了没?李耕问道。
铺了青砖,院子倒是铺了水泥,可平整了!大儿子给我们老两口修了苗圃,现在南瓜秧子扯开了有一人长。张石爱吃南瓜,儿子孝顺,总惦记着中些他爱吃的。
西瓜苗你要吗?我家去岁中了,精心些,中了夏天有西瓜吃。李耕比张石年轻几岁,倒是爱倒腾些难中的水果。别人不会中的,他都能中好。
那敢情好哇!张石欣然应答,西瓜又叫寒瓜,味道清甜,一般人养得不是个头小,就是味道不甜。跟着老李学,说不准他们家也能中点好吃的西瓜来。
去岁,咱家中的西瓜甜的掉牙,我悄悄给放了几个在沈大人的宅院门口,没成想,第二天就发现有人给我送瓜钱来了!咱们这沈大人,可真是分毫不取啊!哪里来的这样好的官,恐怕是星宿老爷下凡了。
张石看着李耕一直在摩搓自己的手掌,皱着眉头道:手怎么回事?你得空去医院看看,说不准是有些拉伤了。新建的医院,可便利了!你去看病,只要先付个五文钱,挂号后就有郎中给你看病,而且不会随便给你开药,不会花费什么!
李耕点点头,我也听说那个叫医院的地方可好了,明天我就去看看!谢谢你了,老张,改天请你吃饭。
张石悄悄道,那你得准备点酒,我家那口子,不给我喝!其实我早憋不住了!
两人同病相怜一样互相看了一眼,爽朗的笑声惊动了稻田里的青蛙,这些青蛙蹦跳到了稻田深处,让禾苗轻微晃动一番,片刻又重新安宁下来。
第147章
医院已经完全建成了, 刚开始只有零星几个人来看病。
许多看病的人,回去之后跟别人说了医院里的种种好处,比如医院里的郎中医术特别精湛、医院里面可以打开水喝、医院有许多闲置的座位可以坐下, 病人可以边休息边等待郎中看诊等等。最重要的是, 医药钱收的很少,甚至只要不是什么严重的病,有些药物会免费送。
但是即便如此,前来看诊的人仍然很少。百姓们对医馆最大最深的印象就是要花大价钱买药。可是如今幽州靠着商税和地产,已经赚了很多钱,沈黎取出一大笔钱, 从外地买进很多珍贵药材。还采购药材种子,让专业的药农培育, 选出了许多适合在幽州种植的药材, 把这些药材的种子, 低价甚至免费发放给一些愿意学习中药材的农户。
幽州在未来几十年内,只要不发生大型战争,就不会出现药物短缺的情况。
为了扭转百姓对看病求医要花大价钱的刻板印象, 沈黎甚至从公中出钱, 连续七天,让百姓免费去医院看诊。
私下还找了说书先生,叫说书先生编一些关于医院的故事, 劝导那些身体有顽疾的百姓,前往医院接受治疗。
青霉素的培养也相当缓慢, 玻璃器物秘密造出来之后, 倒是存储了一些青霉素,不过仍然不够用。
幽州已经有许多对青霉素不过敏的肺炎患者,得到了救治。他们很明显感觉自己的身体好了许多, 他们没觉得在自己的身体里注射一些药剂会有什么好处,只是死马当活马医,没想到真的医治成功了!
于是前来医院治病的人就越来越多了。
卫稚每天都在医院里连轴转,见识了很多新的病例,也见识了不同郎中治病的不同手段。不得不说,他在这段时间内,医术又进步了很多。
显微镜这事儿,除了世子知道,就只有他知道了。这东西太神奇了,彻底颠覆了他的世界观。不过这东西,不适合出现在大众的视线里。
它的存在,足以提出许多威胁皇室统治的真理,这不是一件安全的事情。
沈黎还另外做了很多玻璃瓶,专门保存细菌、药剂等。
卫稚看到玻璃被制造出来的时候,觉得沈黎简直是个怪物。这样的一套玻璃烧制出来,只要稍微做出个造型,就可以卖许多钱,这可是难得的珍品。他们大昭的许多贵族都喜欢琉璃,越是清透的,越是值钱。但是沈黎根本没打算靠这个赚钱,也是,玻璃现在都用来装药剂了,况且产量很低,哪里还能有多余的去让贵族们赏玩。
不过沈黎倒是烧制了两套荷花琉璃,一套大一些,景物完整一些的,给了宣帝,另外一套,送给了安王。
安王看到这份礼物,到底有多纠结,这是沈黎不清楚的。安王每日去停云阁看望闻柏鹤,闭口不谈沈黎给他送了珍贵的琉璃摆件。可是这样收了一个小辈的东西,他也不占理,于是回了价值相当的几套金器玉器,才感觉自己了结了此事。
安王妃对于沈黎已经没什么排斥的感觉了,因为经此一战,陛下说柏鹤立了大功,给了恩典,提出要满足柏鹤的一个愿望,柏鹤果然说了要迎娶沈黎为世子妃。从这件事后,她就非常担心,如果这次再不能让柏鹤这个固执的孩子如愿,那恐怕她的孩子还会想着靠征战再多建立功绩,来让宗室松口。
她看到自己的孩子受伤之后,眼睛都哭得跟核桃一样,每日都是肿着的。她不能再让柏鹤为了达成自己的目的,而去做那些危险的事情了。她只是一个母亲,她只想叫孩子好好的活着,能每天见着他向她请安问好,这样就足够了。什么人当世子妃,什么人可以让爵位传下去,她如今也都不在乎了。
闻柏鹤也没想到他娘会这样想,他自己也很疑惑,为何一向有些固执的母亲,现在居然同意了他娶沈黎做世子妃。
不过这样再好不过了,宗室拟定的定亲时间为三个月后,闻柏鹤很不满意,三个月太久了,他害怕有变数,在皇帝的默许下,礼部只好将拟订的时间又提前了两个月。
一个月定亲,是不是太仓促了。安王还想挣扎一下,他实在不满意世子妃居然是个男人。
闻柏鹤不说话,垂着眸子,看着地图上的某一处。
安王好奇道,你在看什么?
回父王,儿臣不过在看,沈黎所在的幽州。若是父王再不同意,那儿臣就只好,前往幽州将生米煮成熟饭,顺便入个赘了。父王还有侍妾,想必可以生出一个更加合适的世子。
若是沈黎在这里,恐怕都要被这番话震惊了。他三十七度的嘴巴,是如何说出让安王冻得发颤的冰冷的话的?
安王顿时被气了个仰倒,他指着闻柏鹤,半天说不出来一句话。
安王再一次被闻柏鹤气走,他心里其实已经接受了这个事实,但是总也不死心,想要挣扎一下。
不过沈黎乃是男子,自然不可以以妃字称呼,所以自从宗室松口,甚至已经暗暗为了世子的婚事做准备时,礼部就开始给在世子妃之位的男子拟定一个新的称呼同世子。在地位上,稍微比世子低一些,但是听起来就好听很多。
闻柏鹤就非常满意,他生怕在称呼上唐突了沈黎,同世子的称呼就是最合适的了。既不女气,也能跟世子之称匹配得上。
订婚的旨意,正在前往幽州的路上。沈黎还没看见圣旨的仪仗,就提前收到了荣王殿下的长信。长信上讲了世子气走安王的各种大逆不道的话,以及宣帝逼迫宗室认同这门亲事的各种骚操作。
沈黎想起世子说话时固执的表情,就忍不住从心里泛起甜味。
而陛下,沈黎也不由得感叹,太腹黑了,不愧是大昭最高级领导人。
宗室大多欠国库许多银钱,按照规定,一定数额的钱是要按照一定时间归还的。只是那些宗族长老们,早就过惯了奢侈的生活,哪里有钱还国库的钱呢?所以一时和朝廷僵持下来了。
宣帝每天不是提婚事,就是催债。有的没钱还账,还极为机灵的宗室子弟,就赶紧附和宣帝,同意世子迎娶沈黎,他们就得到了宣帝的暂缓归还债务的旨意。
宗室们慌了,这招数,这手段,不愧是坐稳皇位的宣帝。一柔一硬,就将他们耍得团团转。而且,这已经是宣帝这几年来很温和的手段了。他们知道,这就是一个信号,如果不按照宣帝的意思来,那么宣帝就不会想着催债了,说不准就是抄家和削除爵位。
硬茬们一开始还算顽固,但是瞅着自家的孩子,一个个成器得少,败家的多,世子比他们家的子孙后辈有出息得多,何必为了这件事,得罪陛下,得罪世子,还害了自家这些倒霉孩子们呢?于是反对的那一派,现在大多也只是做做样子,为了一点点面子,还像之前那样激烈反对的,已经是很少很少了。
宣帝看着时机成熟了,就立马下了诏令,赐婚!宫中近年来喜事不多,况且他收了沈家那么多银钱,确实得为沈小子的亲事多做些准备。于是和皇后商量,多给沈黎一些恩典,叫他好生感怀皇室的恩典,永远效忠他们大昭。
皇后自然点头称是,她的女儿闻蕴,本来就与沈黎交好。与沈黎打好交道,等于既拉拢了皇帝心目中的能臣,又拉拢了皇帝宠信的闻柏鹤,这样她的蕴儿在她死后,也能有扶持着她的人。所以,皇帝如今要给沈黎恩典,她只会在一旁表示赞同,并且适当给沈黎多谋一些好处。
陛下,我看,沈黎那孩子,以后预计不会有自己的孩子了,所以只给他本人丹书铁券意义不大,不如直接给沈黎父亲这一支血脉,惠及沈黎的侄子侄女,好叫沈黎感念陛下的恩德,对陛下尽心尽力。
宣帝犹豫了一下,丹书铁券本来就不是轻易给的,这是比免死金牌更加权威的存在。一般给沈黎组成的宗族是最合适的,但是沈黎这辈子都不会有自己的后代,所以丹书铁券居然只能保住沈黎一个人的性命,这是不合理的。皇后说的也有道理,宣帝沉吟半晌,最终还是同意了。
恋耽美
——(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