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进男频搞基建 作者:封玖
穿进男频搞基建——封玖(218)
他们怕了,怂了,纷纷跪下求饶。
可江波完全不跟他们客气,直接捣毁他们的匪窝,救出大盛百姓。
获救百姓感恩戴德,泪洒衣襟。
朝廷派兵来救他们了!朝廷没有放弃他们!
这些残忍凶戾的海盗,被他们大盛的水师吓破了胆!
他们为自己生在这样一个国家而倍感骄傲。
捷报传至朝廷,朝堂上下尽皆称颂楼喻高瞻远瞩。
水师这些年的军费确实让一些人颇有微词。
在他们看来,水师整日无所事事,却还花费那么多钱财,实在不值得!
这次江波率战船扬眉吐气,狠狠打了那些人的脸。
陛下,臣以为,东部沿海的商路能否保持畅通,水师乃重中之重!范玉笙掷地有声道。
臣附议!
臣附议!
朝堂大半官员都意识到水师的重要性。
楼喻欣慰道:此次水师狠狠打击了那些海盗,海盗短时间内应该不敢再犯。但咱们仅仅捣毁了他们的窝点,那些海盗都来自远洋小国,等风头过去,恐怕又会作乱。
难道他们不怕咱们的坚船利刃?
楼喻摇首道:这些人都是些亡命之徒,而且水师只抓获了据点的海盗,那些本土的匪寇只能知道据点被攻破,说不定恼怒之下,还要寻我大盛报仇呢。
来了岂不更好?让他们有来无回!
楼喻笑道:哪有千日防贼的道理?朕要的是那些远洋小国畏我大盛威风,至少百年内不敢再犯!
范玉笙一怔,旋即反应过来:陛下莫非是想降服那些小国?
他们伤害我大盛子民,难道我大盛不该讨个说法吗?
远洋航行,一直都在楼喻的计划之中,正好趁此机会,将这个计划提上日程。
朝臣还能说什么?干呗!
陛下即位这些年,盛国的变化大家都看在眼里。面对这样能干的陛下,诸臣时常自惭形秽,根本没有反驳的底气。
这也导致楼喻的威势越来越强,朝堂上下无人胆敢忤逆。
一位春秋鼎盛的皇帝,一位圣明昌和的英主,是社稷之幸。
他们还有什么可求的呢?
除了紧紧跟上陛下的步伐,除了尽量不拖陛下的后腿,便只想着能有幸青史留名,一笔带过也好过查无此人。
皇帝说要弘扬国威,朝堂上下全都高效运作起来。
远洋航行的准备工作需要很长时间。
转眼又到一年春闱。
这次春闱与往年颇有些不同,参加会试的举人中,竟然出现了女子身影!
楼喻在昭庆七年下过诏书,言女子可以通过科举入朝为官。
当时民间反对浪潮不算大,不过更多的人是心存不屑。
就算给了女子考科举的机会,又能如何?
她们当真能比得上男人?
所以,当第一位女举人出现在众人眼前时,他们莫名其妙的优越感遭到了剧烈冲击。
科考之难,所有经历过考试的人都深有感触。
缘何圣令不过颁布三年,就有女举人出现了呢?
后来一打听才知道,原来这位女举人从小便接受与男子一样的教育。
虽然女举人依旧稀少,但还是在百姓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京城旬报》甚至还刊载了这位史上第一位女举人。
除此之外,这次的春闱还有一个看点,那就是南方举人高中进士的比例大大增长。
其中以荣献为首。
荣献出身南方陇州,三年前入京考入大学。大学深造期间,他就已经闻名于学院。
别人最多选择一个专业,尽可能拿到学分就毕业,其余时间继续钻研科举。
可他倒好,刚入学就询问教习能否选择多门专业。
教习还没遇上过这样的问题,只好请示唐修,唐修拿不定主意,又请示楼喻。
楼喻顿时就觉得这人有想法,遂同意他可以学习多门专业,但一段时间内只能专心一门课程,等拿满学分,才能继续下一门专业,到大学三年期满为止。
荣献自然叩谢圣恩。
旁人一开始都道他哗众取宠,竟用这种方式引起陛下注意。
但眼见荣献拿满一门又一门学分,众人都傻眼了。
这人是不是疯了?学那么多干什么?
在这三年中,荣献如饥似渴地学习,终于一朝高中,被楼喻钦点为榜眼。
南方那种偏远的地方也能出榜眼了?
不是说以前都是一群山野村夫吗?
楼喻特地在勤政殿召见了荣献。
青年小麦肤色,形貌清正。
当年图书馆见了之后,朕便让人去查了你的身份,倒是让朕惊讶。
荣献恭敬道:当时年少气盛,让陛下见笑了。
哪里见笑?朕倒觉得罗逸将你教得很不错。
楼喻回忆往昔,目中露出淡淡的笑意。
夫子一直敬仰陛下,陛下所思所行皆为他教导学生的标准。荣献满目真挚,毫不掺假。
楼喻不由问:他身体可还好?
前些年不怎么好,族长给他找了各种药材养身体,这两年好些了。
楼喻笑道:看来你们族长对你夫子还挺看重。
荣献噎了一下,心道,岂止是看重?
老族长去世后,荣石少族长成为新族长,只要是学堂相关事情,全都听由夫子。
正因为这样,夫子才能心无旁骛地传道授业,培养出一大批人才,闻名于南方三州。
他们的学堂也从族学变成了面向三州招生的学院。
这些人才不单单是指可以参加春闱的举人,还包括可以参与三州建设的各学科人才。
荣献心中敬佩夫子,起了话头,便讲也讲不完。
但他到底知晓分寸,没有说太久。
楼喻神情略显遗憾:你夫子算得上心性不凡,能有此成就,在朕意料之中。若非命运捉弄,他如今应当也在为朝廷办事。
陛下,夫子说了,他为朝廷培养更多的学子,同样是在为朝廷尽力。荣献不遗余力地说着好话。
楼喻好笑地看他一眼,那你就替朕带个信,让他继续为朝廷效力。
微臣遵命!
听说南方冬天不怎么冷,是不是?
皇帝突然聊到气候,荣献愣了一下,下意识答:确实比北方暖和不少。
以后若有机会,朕一定要去南方看一看。
楼喻心中想着退休后便同霍延去南方度假,彻底躲开这些政务,享受宁静无忧的生活。
楼喻嘱咐荣献:所以你让罗逸多保重,说不定朕去了南方,还能找他唠唠家常。
夫子若得闻陛下这般关怀,定然高兴万分。
荣献回去后便传信给罗逸。
有了高效的物流体系,信很快传到罗逸手中。
看到荣献高中榜眼,罗逸唇角微微上扬。
待看到后半部分的时候,他倏然瞪大眼睛,手指轻颤,眸中竟涌起一层水雾。
原来陛下还记得他这个罪人。
这些年来,越是看到大盛的繁荣,他就越发自责当年的固执。
同时也越发敬佩陛下。
荣石眼尖,见他泪盈于睫,不由蹙眉道:荣献那小子说什么了?
罗逸不答,他便自己瞧。
瞧完之后,不由目露惊喜:这不是好事吗!这小子真是出息了!陛下看这情况也原谅你了,太好了!
罗逸轻笑颔首,如释重负。
是啊,真是太好了。
第一百二十六章
楼喻已经登基十年了。
这十年间, 他励精图治,日理万机,让整个大盛焕然一新。
天下皆称其为圣帝明王, 赞颂他的文章数不胜数。
如此英明的君主, 唯一令人惋惜的是, 他到现在都没有立后纳妃,甚至连一个子嗣都没有。
十年光阴, 人们渐渐忘了青鹤观主的批语。
如今国富民安, 边境无扰, 大臣们没什么大烦恼, 便将目光对准皇帝的后宫。
说句掏心窝子的话,他们是真的觉得陛下一个人太孤单了,而且这样的盛世当然需要一个正经的继任者。
陛下已至而立, 而今风调雨顺, 国泰民安,陛下何不立后纳妃,绵延子嗣?有人忍不住跳出来建议。
杨广怀瞥他一眼:当年青鹤观主的批语忘了吗?
青鹤观主已经仙去,但在民间的影响力还是非常大的。不管怎么样,总会有人牢记这个批语。
倘若皇帝真的立后纳妃,到时候大盛稍微有点灾难,估计老百姓都会怪到楼喻身上, 责任谁来承担?
楼喻近年已经很少动怒,他温和笑道:为了社稷着想, 朕可以一直献身政务,不立后,不纳妃。以后这件事就都别提了。
倒也不是不能说,只是每次一提, 他当晚都会受累。
某人听不得这些话。
当然,这些年也不是没有人给霍延做媒。只可惜,霍延根本不为所动。
后来实在烦了,让紫云观的道士替他算了八字。
最核心的批语为:命中克妻。
这下没人敢送死了。
但到底还是令人扼腕叹息。
楼喻和霍延两个黄金单身汉,有权有势,品貌上佳,不能成亲真的是太可惜了。
陛下,昨日北疆传来军报,言去年十月、今年二月,互市交易所频频发生冲突事件,具体原因目前尚在调查。
霍延的奏报,直接打破了朝臣们的太平美梦。
如今的大盛,的确称得上物阜民安,但暗处的危机依旧存在。
不论是海洋上贪婪残忍的盗匪,还是北境虎视眈眈的阿骨突部,都让人从盛世的美好中惊醒过来。
段衡皱眉:边境安稳十年,又要生乱了吗?
唉,阿骨突部狼子野心,不得不防啊。
交易所发生冲突的原因尚且不明,诸位倒也不必杞人忧天。
什么杞人忧天!分明是北蛮故意挑起事端!
等查清缘由再说不迟。
等查清就迟了,我觉得还是得做好准备,北蛮要是真的自不量力,我等定让他有来无回!
楼喻听着殿中的议论,眸底平静而幽远。
他从不认为北境会一直与大盛保持和平,但他很奇怪,乌帖木不像这么冲动的人。
大盛如今的战力他不可能不知道,何以非要挑起争端?
散朝之后,楼喻动用暗部消息网,令他们迅速查清边境交易所冲突一事。
冯三墨退下后,楼喻不由轻叹一声。
霍延陪他一同入殿,见状便生心疼,安慰道:不必担心,就算北境真有犯边之意,咱们也不惧。
这些年,他一直致力于军队建设和管理,眼下军队战力卓著,物资储备充足,军器经过改进后精良不少,只要北境敢南下,大盛就能将他们杀得片甲不留。
他们有骑兵又如何?大盛也有骑兵!
他们有的,大盛有;他们没有的,大盛还是有。
阿骨突部若真要南下,那就是自取其辱。
楼喻面露讽意道:这些年互市,北境得了不少好处,或许是大盛的财富让他们红了眼。
就算乌帖木有理智,但他控制不了其他人的贪婪。
乌帖木虽然统一了北境,可并非所有的部落都真正顺从屈服于他。先不论更北的阿巴鲁势力,就拿王庭来说,其余部落的贵族高官也有一定的权势。
他们愿意顺服乌帖木,一是因为乌帖木确实势力强横,二是因为乌帖木答应过他们,等时机成熟,必会南下攻取盛国。
但十余年过去,眼看盛国越来越强势,王庭一些贵族高官渐渐坐不住了。
乌帖木当真要一辈子互市吗?
他们想要的根本不是互市,而是物产丰饶的盛国!
可乌帖木始终认为时机未到。
什么才叫时机?难道要等再也打不过盛国的时候才叫时机吗?
只要贪婪之心不死,战争永远都会存在。
不久后,暗部和新的军报几乎同时传来。
楼喻看完之后,俊眉微蹙。
他道:培努这个名字有点耳熟啊。
霍延倒是记得清楚:当年澹州失守,驻守澹州的阿骨突部都尉就叫培努。
你记忆力真好。楼喻赞他一句,接着道,当初培努是阿赤那德麾下大将,阿赤那德死后,他带着一帮人成了草原上的无业游民,不承认乌帖木这个骨突王,未料最后还是投效了乌帖木。
也不知是因为生存压力不得不,还是真的归服。
霍延神色平静道:这几次冲突都是培努故意派人挑衅的,他是自己想犯边还是奉乌帖木之命,咱们暂时还不清楚。但不论如何,北境动乱是迟早的事。
楼喻眯起眼:端看乌帖木如何选择了。先关闭边境交易所,真是惯得他们无法无天了!
他想了想,又道:再以朝廷的名义问责北境王庭,我倒要问问乌帖木,他北境到底想做什么。
皇帝诏令既下,边境交易所立刻关闭,不准盛国百姓出关进行交易。
这么一来,苦的不是盛国百姓,而是北境牧民。
十年来,他们已经习惯与盛国百姓交易粮食、布匹之类的生活必需品,交易所突然关闭,给他们带来极大的恐慌和打击。
他们不种粮食,没有储备粮食的习惯,一旦失去盛国的贸易通道,他们将迅速面临窘境。
这还得了?!
他们纷纷涌进交易所,想要问个明白。
如今的交易所只剩下北境的管事,他们收到了盛国的解释,但不能直截了当地告诉牧民们,只能含糊其辞地糊弄过去。
总不能说是因为有蠢货破坏交易惹怒盛国朝廷了吧?
互市关闭后,消息传到王庭,乌帖木颇感头疼。
他召集各部贵族高官至王帐。
本王收到了盛国朝廷的意见书,你们都看看。
在座的都在两国互市中或多或少赚过钱财,大多对互市抱着积极的态度。
恋耽美
穿进男频搞基建——封玖(218)
穿进男频搞基建——封玖(218)
他们怕了,怂了,纷纷跪下求饶。
可江波完全不跟他们客气,直接捣毁他们的匪窝,救出大盛百姓。
获救百姓感恩戴德,泪洒衣襟。
朝廷派兵来救他们了!朝廷没有放弃他们!
这些残忍凶戾的海盗,被他们大盛的水师吓破了胆!
他们为自己生在这样一个国家而倍感骄傲。
捷报传至朝廷,朝堂上下尽皆称颂楼喻高瞻远瞩。
水师这些年的军费确实让一些人颇有微词。
在他们看来,水师整日无所事事,却还花费那么多钱财,实在不值得!
这次江波率战船扬眉吐气,狠狠打了那些人的脸。
陛下,臣以为,东部沿海的商路能否保持畅通,水师乃重中之重!范玉笙掷地有声道。
臣附议!
臣附议!
朝堂大半官员都意识到水师的重要性。
楼喻欣慰道:此次水师狠狠打击了那些海盗,海盗短时间内应该不敢再犯。但咱们仅仅捣毁了他们的窝点,那些海盗都来自远洋小国,等风头过去,恐怕又会作乱。
难道他们不怕咱们的坚船利刃?
楼喻摇首道:这些人都是些亡命之徒,而且水师只抓获了据点的海盗,那些本土的匪寇只能知道据点被攻破,说不定恼怒之下,还要寻我大盛报仇呢。
来了岂不更好?让他们有来无回!
楼喻笑道:哪有千日防贼的道理?朕要的是那些远洋小国畏我大盛威风,至少百年内不敢再犯!
范玉笙一怔,旋即反应过来:陛下莫非是想降服那些小国?
他们伤害我大盛子民,难道我大盛不该讨个说法吗?
远洋航行,一直都在楼喻的计划之中,正好趁此机会,将这个计划提上日程。
朝臣还能说什么?干呗!
陛下即位这些年,盛国的变化大家都看在眼里。面对这样能干的陛下,诸臣时常自惭形秽,根本没有反驳的底气。
这也导致楼喻的威势越来越强,朝堂上下无人胆敢忤逆。
一位春秋鼎盛的皇帝,一位圣明昌和的英主,是社稷之幸。
他们还有什么可求的呢?
除了紧紧跟上陛下的步伐,除了尽量不拖陛下的后腿,便只想着能有幸青史留名,一笔带过也好过查无此人。
皇帝说要弘扬国威,朝堂上下全都高效运作起来。
远洋航行的准备工作需要很长时间。
转眼又到一年春闱。
这次春闱与往年颇有些不同,参加会试的举人中,竟然出现了女子身影!
楼喻在昭庆七年下过诏书,言女子可以通过科举入朝为官。
当时民间反对浪潮不算大,不过更多的人是心存不屑。
就算给了女子考科举的机会,又能如何?
她们当真能比得上男人?
所以,当第一位女举人出现在众人眼前时,他们莫名其妙的优越感遭到了剧烈冲击。
科考之难,所有经历过考试的人都深有感触。
缘何圣令不过颁布三年,就有女举人出现了呢?
后来一打听才知道,原来这位女举人从小便接受与男子一样的教育。
虽然女举人依旧稀少,但还是在百姓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京城旬报》甚至还刊载了这位史上第一位女举人。
除此之外,这次的春闱还有一个看点,那就是南方举人高中进士的比例大大增长。
其中以荣献为首。
荣献出身南方陇州,三年前入京考入大学。大学深造期间,他就已经闻名于学院。
别人最多选择一个专业,尽可能拿到学分就毕业,其余时间继续钻研科举。
可他倒好,刚入学就询问教习能否选择多门专业。
教习还没遇上过这样的问题,只好请示唐修,唐修拿不定主意,又请示楼喻。
楼喻顿时就觉得这人有想法,遂同意他可以学习多门专业,但一段时间内只能专心一门课程,等拿满学分,才能继续下一门专业,到大学三年期满为止。
荣献自然叩谢圣恩。
旁人一开始都道他哗众取宠,竟用这种方式引起陛下注意。
但眼见荣献拿满一门又一门学分,众人都傻眼了。
这人是不是疯了?学那么多干什么?
在这三年中,荣献如饥似渴地学习,终于一朝高中,被楼喻钦点为榜眼。
南方那种偏远的地方也能出榜眼了?
不是说以前都是一群山野村夫吗?
楼喻特地在勤政殿召见了荣献。
青年小麦肤色,形貌清正。
当年图书馆见了之后,朕便让人去查了你的身份,倒是让朕惊讶。
荣献恭敬道:当时年少气盛,让陛下见笑了。
哪里见笑?朕倒觉得罗逸将你教得很不错。
楼喻回忆往昔,目中露出淡淡的笑意。
夫子一直敬仰陛下,陛下所思所行皆为他教导学生的标准。荣献满目真挚,毫不掺假。
楼喻不由问:他身体可还好?
前些年不怎么好,族长给他找了各种药材养身体,这两年好些了。
楼喻笑道:看来你们族长对你夫子还挺看重。
荣献噎了一下,心道,岂止是看重?
老族长去世后,荣石少族长成为新族长,只要是学堂相关事情,全都听由夫子。
正因为这样,夫子才能心无旁骛地传道授业,培养出一大批人才,闻名于南方三州。
他们的学堂也从族学变成了面向三州招生的学院。
这些人才不单单是指可以参加春闱的举人,还包括可以参与三州建设的各学科人才。
荣献心中敬佩夫子,起了话头,便讲也讲不完。
但他到底知晓分寸,没有说太久。
楼喻神情略显遗憾:你夫子算得上心性不凡,能有此成就,在朕意料之中。若非命运捉弄,他如今应当也在为朝廷办事。
陛下,夫子说了,他为朝廷培养更多的学子,同样是在为朝廷尽力。荣献不遗余力地说着好话。
楼喻好笑地看他一眼,那你就替朕带个信,让他继续为朝廷效力。
微臣遵命!
听说南方冬天不怎么冷,是不是?
皇帝突然聊到气候,荣献愣了一下,下意识答:确实比北方暖和不少。
以后若有机会,朕一定要去南方看一看。
楼喻心中想着退休后便同霍延去南方度假,彻底躲开这些政务,享受宁静无忧的生活。
楼喻嘱咐荣献:所以你让罗逸多保重,说不定朕去了南方,还能找他唠唠家常。
夫子若得闻陛下这般关怀,定然高兴万分。
荣献回去后便传信给罗逸。
有了高效的物流体系,信很快传到罗逸手中。
看到荣献高中榜眼,罗逸唇角微微上扬。
待看到后半部分的时候,他倏然瞪大眼睛,手指轻颤,眸中竟涌起一层水雾。
原来陛下还记得他这个罪人。
这些年来,越是看到大盛的繁荣,他就越发自责当年的固执。
同时也越发敬佩陛下。
荣石眼尖,见他泪盈于睫,不由蹙眉道:荣献那小子说什么了?
罗逸不答,他便自己瞧。
瞧完之后,不由目露惊喜:这不是好事吗!这小子真是出息了!陛下看这情况也原谅你了,太好了!
罗逸轻笑颔首,如释重负。
是啊,真是太好了。
第一百二十六章
楼喻已经登基十年了。
这十年间, 他励精图治,日理万机,让整个大盛焕然一新。
天下皆称其为圣帝明王, 赞颂他的文章数不胜数。
如此英明的君主, 唯一令人惋惜的是, 他到现在都没有立后纳妃,甚至连一个子嗣都没有。
十年光阴, 人们渐渐忘了青鹤观主的批语。
如今国富民安, 边境无扰, 大臣们没什么大烦恼, 便将目光对准皇帝的后宫。
说句掏心窝子的话,他们是真的觉得陛下一个人太孤单了,而且这样的盛世当然需要一个正经的继任者。
陛下已至而立, 而今风调雨顺, 国泰民安,陛下何不立后纳妃,绵延子嗣?有人忍不住跳出来建议。
杨广怀瞥他一眼:当年青鹤观主的批语忘了吗?
青鹤观主已经仙去,但在民间的影响力还是非常大的。不管怎么样,总会有人牢记这个批语。
倘若皇帝真的立后纳妃,到时候大盛稍微有点灾难,估计老百姓都会怪到楼喻身上, 责任谁来承担?
楼喻近年已经很少动怒,他温和笑道:为了社稷着想, 朕可以一直献身政务,不立后,不纳妃。以后这件事就都别提了。
倒也不是不能说,只是每次一提, 他当晚都会受累。
某人听不得这些话。
当然,这些年也不是没有人给霍延做媒。只可惜,霍延根本不为所动。
后来实在烦了,让紫云观的道士替他算了八字。
最核心的批语为:命中克妻。
这下没人敢送死了。
但到底还是令人扼腕叹息。
楼喻和霍延两个黄金单身汉,有权有势,品貌上佳,不能成亲真的是太可惜了。
陛下,昨日北疆传来军报,言去年十月、今年二月,互市交易所频频发生冲突事件,具体原因目前尚在调查。
霍延的奏报,直接打破了朝臣们的太平美梦。
如今的大盛,的确称得上物阜民安,但暗处的危机依旧存在。
不论是海洋上贪婪残忍的盗匪,还是北境虎视眈眈的阿骨突部,都让人从盛世的美好中惊醒过来。
段衡皱眉:边境安稳十年,又要生乱了吗?
唉,阿骨突部狼子野心,不得不防啊。
交易所发生冲突的原因尚且不明,诸位倒也不必杞人忧天。
什么杞人忧天!分明是北蛮故意挑起事端!
等查清缘由再说不迟。
等查清就迟了,我觉得还是得做好准备,北蛮要是真的自不量力,我等定让他有来无回!
楼喻听着殿中的议论,眸底平静而幽远。
他从不认为北境会一直与大盛保持和平,但他很奇怪,乌帖木不像这么冲动的人。
大盛如今的战力他不可能不知道,何以非要挑起争端?
散朝之后,楼喻动用暗部消息网,令他们迅速查清边境交易所冲突一事。
冯三墨退下后,楼喻不由轻叹一声。
霍延陪他一同入殿,见状便生心疼,安慰道:不必担心,就算北境真有犯边之意,咱们也不惧。
这些年,他一直致力于军队建设和管理,眼下军队战力卓著,物资储备充足,军器经过改进后精良不少,只要北境敢南下,大盛就能将他们杀得片甲不留。
他们有骑兵又如何?大盛也有骑兵!
他们有的,大盛有;他们没有的,大盛还是有。
阿骨突部若真要南下,那就是自取其辱。
楼喻面露讽意道:这些年互市,北境得了不少好处,或许是大盛的财富让他们红了眼。
就算乌帖木有理智,但他控制不了其他人的贪婪。
乌帖木虽然统一了北境,可并非所有的部落都真正顺从屈服于他。先不论更北的阿巴鲁势力,就拿王庭来说,其余部落的贵族高官也有一定的权势。
他们愿意顺服乌帖木,一是因为乌帖木确实势力强横,二是因为乌帖木答应过他们,等时机成熟,必会南下攻取盛国。
但十余年过去,眼看盛国越来越强势,王庭一些贵族高官渐渐坐不住了。
乌帖木当真要一辈子互市吗?
他们想要的根本不是互市,而是物产丰饶的盛国!
可乌帖木始终认为时机未到。
什么才叫时机?难道要等再也打不过盛国的时候才叫时机吗?
只要贪婪之心不死,战争永远都会存在。
不久后,暗部和新的军报几乎同时传来。
楼喻看完之后,俊眉微蹙。
他道:培努这个名字有点耳熟啊。
霍延倒是记得清楚:当年澹州失守,驻守澹州的阿骨突部都尉就叫培努。
你记忆力真好。楼喻赞他一句,接着道,当初培努是阿赤那德麾下大将,阿赤那德死后,他带着一帮人成了草原上的无业游民,不承认乌帖木这个骨突王,未料最后还是投效了乌帖木。
也不知是因为生存压力不得不,还是真的归服。
霍延神色平静道:这几次冲突都是培努故意派人挑衅的,他是自己想犯边还是奉乌帖木之命,咱们暂时还不清楚。但不论如何,北境动乱是迟早的事。
楼喻眯起眼:端看乌帖木如何选择了。先关闭边境交易所,真是惯得他们无法无天了!
他想了想,又道:再以朝廷的名义问责北境王庭,我倒要问问乌帖木,他北境到底想做什么。
皇帝诏令既下,边境交易所立刻关闭,不准盛国百姓出关进行交易。
这么一来,苦的不是盛国百姓,而是北境牧民。
十年来,他们已经习惯与盛国百姓交易粮食、布匹之类的生活必需品,交易所突然关闭,给他们带来极大的恐慌和打击。
他们不种粮食,没有储备粮食的习惯,一旦失去盛国的贸易通道,他们将迅速面临窘境。
这还得了?!
他们纷纷涌进交易所,想要问个明白。
如今的交易所只剩下北境的管事,他们收到了盛国的解释,但不能直截了当地告诉牧民们,只能含糊其辞地糊弄过去。
总不能说是因为有蠢货破坏交易惹怒盛国朝廷了吧?
互市关闭后,消息传到王庭,乌帖木颇感头疼。
他召集各部贵族高官至王帐。
本王收到了盛国朝廷的意见书,你们都看看。
在座的都在两国互市中或多或少赚过钱财,大多对互市抱着积极的态度。
恋耽美
穿进男频搞基建——封玖(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