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页
太甲 作者:竹下寺中一老翁
第112页
贺太后吓得花容失色,被人捏住下巴往里灌了一碗黑乎乎的汤药,随即眼睛一翻,便晕厥过去。
“陛下,你这是弑母,大不孝!”轩辕荣不知哪里来的勇气,对着殿外大喊了一声。
本想招来一阵兵荒马乱,却发觉宫禁之内,依旧是一片死寂。
轩辕曜讥诮地看他,“我朝以孝治天下,朕怎么会做那等大逆不道之事呢?这不过是补药罢了。”
轩辕荣两股战战,极度惊愕之下,竟然手脚并用地向殿门爬去。
“大失朕望,”轩辕曜摇了摇头,“恐怕贺党看中的就是他的庸碌和愚蠢吧。”
他将身上湿透的衮服褪去,身后的宦官想要接过,却被他挥退,脸上依旧是那副淡漠而又倦怠的神情,“轩辕荣,你为何想做皇帝?”
“臣不敢,臣僭越!这都是贺氏的主意,臣……”轩辕荣一见周遭全副甲胄的侍卫,早就吓得魂不附体、拼命磕头,额上血迹滴落在嘉寿殿光洁如镜的地砖上,那场景颇有几分滑稽。
轩辕曜看着那片红色,想起烈祖厚待宗室的遗命,自嘲般笑笑——宗室包括他自己,都是一群怪物,满嘴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孝悌为天下表率,可兄弟相争、父子相残、叔侄相杀,乃至于母子、姑侄间不死不休你死我活,几千年下来,难道少见了?
就如现在,外戚专政、朝局不稳到了如斯地步,竟还有骨肉至亲想着乘虚而入,踩着他的尸骨爬上去,天家的血脉亲情,实在是可笑又可叹。
“贺鞅、贺鞘与他稔熟么?”轩辕曜举步向外走去。
他身后暗卫低声道:“只隔了十余步见过一次,只要容颜有六七分相似,应当认不出来。”
轩辕曜点头,“他不是想常住宫中,做朕的养子么?将含凉殿地牢收拾一间出来,让他好好在里头学学礼义廉耻。”
最冷不过雪后寒,轩辕曜一走出宫门便觉冰凉刺骨,回头看了眼琼楼玉宇般的嘉寿殿。
作者有话要说: 新年快乐~
希望大家都能被新的一年善待,学生们天天向上,工作党钱多事少离家近\(^o^)/~
第97章 第六章:不记前仇
承明十五年是丁未年,整个长安灾祸连连,钦天监后知后觉地上了个折子,说丁属火,未属羊,今年乃是一甲子一遇的红羊劫年,不可不早做打算。
据闻大将军在那折子上批了两个字,废话。头一回轩辕曜竟对大将军隐隐附和,觉得他总算说了句人话。
除夕刚过,先是数百年未见的雪灾,大雪还未停,又有倭寇犯边,皇帝好不容易求来了个大雪初霁,刚从圜丘回宫三日,整个启朝最尊崇的女人——贺太后竟然得了风疾,曾经的帝都第一美人竟口眼歪斜、言语不利,半瘫在床上,哪里还有曾经艳压群芳、独宠后宫的半分风姿?
皇帝痛彻心扉地哭了一场,不眠不休地在太后身侧侍疾。
诸贺入宫时,见到的便是眼眶通红的轩辕曜为太后拭去唇角涎水,再小心翼翼地喂她汤药。
“舅舅。”一见他们,轩辕曜便立时起身,憔悴道,“朕今日刚从太学回来,便有小黄门前来报信。太医院所有太医都已经前来诊治过了……”
“怎么好好的竟得了风疾?”贺鞅虎目泛着冷光,“娘娘久居深宫,又很是畏寒,若是到了冬日,就连嘉寿殿都不愿意出,臣看着风疾来的甚是蹊跷,务必要严查到底。”
他甚至都懒得掩饰眼中的猜疑和恨意,周围诸人心内均是一阵寒意。
轩辕曜长叹一声,“当时伺候的宫人朕都让人押下了,舅舅们亲自审问便是。”
虽充满疑窦,但贺鞅自然不会在宫内用刑审问,而是将人带走,真相倒是很快便问了出来——本来太后在宫内好好的,郑王三子轩辕荣提出要一同去蓬莱殿散心赏雪,结果在蓬莱池时,轩辕荣进了一例酥蜜寒具,乘龙舫游赏了一番风光,贺太后午憩后,就成了这副模样。
太医院医正林杏春还引经据典,说是太后上了春秋,吃了这些油腻甜腻的膳食,又在隆冬腊月登山乘船受了风凉,得了风疾也是情理之中。
他话说的耿直,当场贺鞅便变了脸色,可太医院主官太医丞也是这等看法,又对了脉案,查了那日太后用的寒具,也未发觉有毒。
贺鞅气急败坏,命人继续严查此事,又寻了个由头,命人弹劾郑王府鱼肉百姓、横行乡里,请旨降爵。
皇帝难得不曾偏袒宗室,极其干脆地将轩辕荣废为庶人,又命宗正寺对郑王府上下加以申饬。
此事处理毕,离皇帝亲政之期,只剩下整整一个月。
此刻的轩辕曜却无心为亲政事宜筹谋,因为他收到一封密信——贺熙华离广回京的路上,路遇倭人行刺,被挟持而去,倭人索要黄金万两,否则贺熙华的首级便会出现在天、朝皇帝案上。
“消息已被贺鞅授意岭南道按下,故而就连三省宰相都一无所知。属下乃是收到了江湖密信,随即差人查探,才得知消息属实。”阶下跪着一相貌普通的麻衣男子,扔到人海中怕也再挑不出他来,“那群倭寇行踪诡谲,属下已将所有暗卫尽数派出,定会拼死将贺大人救回。”
轩辕曜已从初始时的心惊胆裂慢慢平静下来,沉声道:“贺熙华定不会是被倭寇劫持,所谓倭寇,要么是被人授意,更有甚者,压根就是有人假扮。至于说是谁挟持了贺熙华……”
第112页
第112页
贺太后吓得花容失色,被人捏住下巴往里灌了一碗黑乎乎的汤药,随即眼睛一翻,便晕厥过去。
“陛下,你这是弑母,大不孝!”轩辕荣不知哪里来的勇气,对着殿外大喊了一声。
本想招来一阵兵荒马乱,却发觉宫禁之内,依旧是一片死寂。
轩辕曜讥诮地看他,“我朝以孝治天下,朕怎么会做那等大逆不道之事呢?这不过是补药罢了。”
轩辕荣两股战战,极度惊愕之下,竟然手脚并用地向殿门爬去。
“大失朕望,”轩辕曜摇了摇头,“恐怕贺党看中的就是他的庸碌和愚蠢吧。”
他将身上湿透的衮服褪去,身后的宦官想要接过,却被他挥退,脸上依旧是那副淡漠而又倦怠的神情,“轩辕荣,你为何想做皇帝?”
“臣不敢,臣僭越!这都是贺氏的主意,臣……”轩辕荣一见周遭全副甲胄的侍卫,早就吓得魂不附体、拼命磕头,额上血迹滴落在嘉寿殿光洁如镜的地砖上,那场景颇有几分滑稽。
轩辕曜看着那片红色,想起烈祖厚待宗室的遗命,自嘲般笑笑——宗室包括他自己,都是一群怪物,满嘴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孝悌为天下表率,可兄弟相争、父子相残、叔侄相杀,乃至于母子、姑侄间不死不休你死我活,几千年下来,难道少见了?
就如现在,外戚专政、朝局不稳到了如斯地步,竟还有骨肉至亲想着乘虚而入,踩着他的尸骨爬上去,天家的血脉亲情,实在是可笑又可叹。
“贺鞅、贺鞘与他稔熟么?”轩辕曜举步向外走去。
他身后暗卫低声道:“只隔了十余步见过一次,只要容颜有六七分相似,应当认不出来。”
轩辕曜点头,“他不是想常住宫中,做朕的养子么?将含凉殿地牢收拾一间出来,让他好好在里头学学礼义廉耻。”
最冷不过雪后寒,轩辕曜一走出宫门便觉冰凉刺骨,回头看了眼琼楼玉宇般的嘉寿殿。
作者有话要说: 新年快乐~
希望大家都能被新的一年善待,学生们天天向上,工作党钱多事少离家近\(^o^)/~
第97章 第六章:不记前仇
承明十五年是丁未年,整个长安灾祸连连,钦天监后知后觉地上了个折子,说丁属火,未属羊,今年乃是一甲子一遇的红羊劫年,不可不早做打算。
据闻大将军在那折子上批了两个字,废话。头一回轩辕曜竟对大将军隐隐附和,觉得他总算说了句人话。
除夕刚过,先是数百年未见的雪灾,大雪还未停,又有倭寇犯边,皇帝好不容易求来了个大雪初霁,刚从圜丘回宫三日,整个启朝最尊崇的女人——贺太后竟然得了风疾,曾经的帝都第一美人竟口眼歪斜、言语不利,半瘫在床上,哪里还有曾经艳压群芳、独宠后宫的半分风姿?
皇帝痛彻心扉地哭了一场,不眠不休地在太后身侧侍疾。
诸贺入宫时,见到的便是眼眶通红的轩辕曜为太后拭去唇角涎水,再小心翼翼地喂她汤药。
“舅舅。”一见他们,轩辕曜便立时起身,憔悴道,“朕今日刚从太学回来,便有小黄门前来报信。太医院所有太医都已经前来诊治过了……”
“怎么好好的竟得了风疾?”贺鞅虎目泛着冷光,“娘娘久居深宫,又很是畏寒,若是到了冬日,就连嘉寿殿都不愿意出,臣看着风疾来的甚是蹊跷,务必要严查到底。”
他甚至都懒得掩饰眼中的猜疑和恨意,周围诸人心内均是一阵寒意。
轩辕曜长叹一声,“当时伺候的宫人朕都让人押下了,舅舅们亲自审问便是。”
虽充满疑窦,但贺鞅自然不会在宫内用刑审问,而是将人带走,真相倒是很快便问了出来——本来太后在宫内好好的,郑王三子轩辕荣提出要一同去蓬莱殿散心赏雪,结果在蓬莱池时,轩辕荣进了一例酥蜜寒具,乘龙舫游赏了一番风光,贺太后午憩后,就成了这副模样。
太医院医正林杏春还引经据典,说是太后上了春秋,吃了这些油腻甜腻的膳食,又在隆冬腊月登山乘船受了风凉,得了风疾也是情理之中。
他话说的耿直,当场贺鞅便变了脸色,可太医院主官太医丞也是这等看法,又对了脉案,查了那日太后用的寒具,也未发觉有毒。
贺鞅气急败坏,命人继续严查此事,又寻了个由头,命人弹劾郑王府鱼肉百姓、横行乡里,请旨降爵。
皇帝难得不曾偏袒宗室,极其干脆地将轩辕荣废为庶人,又命宗正寺对郑王府上下加以申饬。
此事处理毕,离皇帝亲政之期,只剩下整整一个月。
此刻的轩辕曜却无心为亲政事宜筹谋,因为他收到一封密信——贺熙华离广回京的路上,路遇倭人行刺,被挟持而去,倭人索要黄金万两,否则贺熙华的首级便会出现在天、朝皇帝案上。
“消息已被贺鞅授意岭南道按下,故而就连三省宰相都一无所知。属下乃是收到了江湖密信,随即差人查探,才得知消息属实。”阶下跪着一相貌普通的麻衣男子,扔到人海中怕也再挑不出他来,“那群倭寇行踪诡谲,属下已将所有暗卫尽数派出,定会拼死将贺大人救回。”
轩辕曜已从初始时的心惊胆裂慢慢平静下来,沉声道:“贺熙华定不会是被倭寇劫持,所谓倭寇,要么是被人授意,更有甚者,压根就是有人假扮。至于说是谁挟持了贺熙华……”
第1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