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页
顾大人宠妻如命(重生) 作者:草莓酸甜
第197页
她说完,怜惜的看了顾策一眼,就起身走人,不掺和了。
顾文博气的干瞪眼,却不敢真的追出去招惹那个凶婆娘,范姨娘却是被宇文明月讽刺惯了,浑不在意这些话,反而是想到宇文明月刚才的话,踌躇了片刻,咬唇劝顾文博道:“侯爷,策哥儿大了,有了自己的主意,也不是一时半刻能劝得动的,咱们不如再给他一些时间吧。说不定过两日,这孩子就想通了呢。再说,荣儿雅儿那里,也该先给他们说一说才好。”
她这话说完,顾策就抬头似笑非笑的看了她一眼,看得范姨娘心中一跳,本能的低下头,避过了那目光。
苏娘子看了看范姨娘,再看了看顾策背在身后紧握着的拳头,突然就想明白了范姨娘说这番话是为了哪般,她这是怕阿策回去和她心爱的儿子抢东西吧?
一向老实的女人难得发了怒,竟然起身轰起人来,还唤来刚子,让他帮着陈大勇一起,把这对夫妻两个带来的东西都抬出去。
“虽说阿策是你们生的,却也是我和相公的儿子,我们养自己的儿子疼自己的儿子乐意,用不着别人给东西,赶紧把这些带走,回家哄孩子去吧。”
还不等顾文博又发火,范姨娘就将人劝住了,这人到底将策哥儿养大了,这会儿闹僵了传出去好说不好听,有什么事还是日后再计较吧。她倒不是好心,只是想早点回去和顾文博商量那世子之位的事呢。
这边不欢而散,打发走了让人心塞的那两位,苏染染一家子心疼得不行,变着法的想要哄顾策开心,一时倒忽略了宇文明月留下的荷包。
直到晚上,苏娘子回屋才想起打开荷包看了看,结果吓了好大一跳,里面竟然装了三千两的银票,和一座京郊庄子的契约,吓得她赶紧捧着东西给顾策送了过去,却正好遇上了苏染染去给顾策送她亲手做的夜宵。
被自家娘亲逮了一个正着,苏染染放下托盘,不等她娘开口说话,就红着脸跑走了。
苏娘子没空搭理她,赶紧把来意说了。顾策收了那荷包,笑道:“无碍的,那位夫人不过是求一份心安,待来日真相大白,我再将东西还她就是了。”
腊月,有青州学子顾策恳请青州知府墨玉书代为上书太成帝,代寒门学子向太成帝请愿求恩赏,恳求太成帝增加下一科寒门学子取士名额。
他在上书中,言词恳切的细述了普通人家要供养出一个读书人的艰辛不易,又以青州府为例,列举了天下寒门学子之多,更大谈特谈寒门学子对百姓生活及所求的了解,以及他们一心报效国家为君效忠为百姓谋福祉的拳拳之心。
最后,他才在末尾,简述了自己的身世来历,恳请太成帝额外恩准,允他独自立府,仍以寒门学子的身份参加科考,和昔日的同窗一起,凭本事过五关斩六将,希冀有一日能谋一方官职,将来做一个为百姓做实事的好官,并表示了愿意同时对生身父母及养父母尽孝的心意。
通篇上书,没有半字直言对世家大族霸据科举名额及各地官职的不满,却又处处透着不满之意。
这封上书,其实除了字迹分外漂亮,通篇都带着一股少年人的傻气和书生意气,并不是很有说服力,看在老谋深算的太成帝眼里,实在太过稚嫩了一些,却是看得他哈哈大笑。
笑过之后,太成帝还让心腹总管太监传了他的口谕,跑去墨家,将回京述职的墨玉书臭骂了一通,骂他纵着小孩子胡闹。
然而,三日之后的大朝会上,太成帝就让人当堂诵读了这封上书,引起满朝哗然。
第114章 再也不分离。
太成帝让人在大朝会上宣读完顾策那封请愿书, 对要不要增加进士名额的事只字不提,倒是兴致很高的和大臣们讨论起了这生恩养恩如何兼顾之事,还让他的大太监刘江在散朝后去找顾文博, 与他“闲聊”了几句。
刘江一脸笑的对顾文博道:“您家孩子放不下那边, 说明他重情重义,这是好事。他想在外面住上一段日子, 侯爷不如就随他去吧。咱们陛下都说了, 年轻人嘛, 就该有些自己的想法,才能有出息。不过到底是侯爷的亲生骨肉,年纪又小, 这在外面住着,您心里肯定也是一百个不放心吧?我看侯爷也别把慈父心肠闷在自己心里无人知晓, 孩子若有难处, 您该帮就帮, 该宠着还是得宠着,那宅子银子仆人的,尊夫人肯定早早都备好了吧?”
顾文博想说, 他放心,他太放心了,一百个放心。
他前日刚在府里下了令, 谁也不许去见顾策那个臭小子, 都冷着他,等他什么时候想明白了求上门来再说, 为此,范姨娘还和他哭了一场,说他狠心。
可是, 现在皇帝陛下身边第一人都这样说了,那妥妥就是皇帝陛下的意思啊,他也只能“不放心”了,不但不能再冷着那边,还要好好表示一下他的关怀。
顾文博不敢说什么,憋着气回了府,板着脸吩咐范姨娘,让她赶紧选一处好点的宅子,把房契拿过来,准备给顾策送过去。还让她提前派人把那宅子都打理了,家具都备上新的,人手也都安排好了。其他东西也多备一些,等他过两日休沐的时候,亲自带着人大张旗鼓的抬着送过去,也好让陛下知道他的一番“慈父心肠”。
他这边憋着火吩咐了一大通,范姨娘惊得张大了嘴巴,还没想好怎么应对,那边他们的一双儿女就先闹上了。
第197页
第197页
她说完,怜惜的看了顾策一眼,就起身走人,不掺和了。
顾文博气的干瞪眼,却不敢真的追出去招惹那个凶婆娘,范姨娘却是被宇文明月讽刺惯了,浑不在意这些话,反而是想到宇文明月刚才的话,踌躇了片刻,咬唇劝顾文博道:“侯爷,策哥儿大了,有了自己的主意,也不是一时半刻能劝得动的,咱们不如再给他一些时间吧。说不定过两日,这孩子就想通了呢。再说,荣儿雅儿那里,也该先给他们说一说才好。”
她这话说完,顾策就抬头似笑非笑的看了她一眼,看得范姨娘心中一跳,本能的低下头,避过了那目光。
苏娘子看了看范姨娘,再看了看顾策背在身后紧握着的拳头,突然就想明白了范姨娘说这番话是为了哪般,她这是怕阿策回去和她心爱的儿子抢东西吧?
一向老实的女人难得发了怒,竟然起身轰起人来,还唤来刚子,让他帮着陈大勇一起,把这对夫妻两个带来的东西都抬出去。
“虽说阿策是你们生的,却也是我和相公的儿子,我们养自己的儿子疼自己的儿子乐意,用不着别人给东西,赶紧把这些带走,回家哄孩子去吧。”
还不等顾文博又发火,范姨娘就将人劝住了,这人到底将策哥儿养大了,这会儿闹僵了传出去好说不好听,有什么事还是日后再计较吧。她倒不是好心,只是想早点回去和顾文博商量那世子之位的事呢。
这边不欢而散,打发走了让人心塞的那两位,苏染染一家子心疼得不行,变着法的想要哄顾策开心,一时倒忽略了宇文明月留下的荷包。
直到晚上,苏娘子回屋才想起打开荷包看了看,结果吓了好大一跳,里面竟然装了三千两的银票,和一座京郊庄子的契约,吓得她赶紧捧着东西给顾策送了过去,却正好遇上了苏染染去给顾策送她亲手做的夜宵。
被自家娘亲逮了一个正着,苏染染放下托盘,不等她娘开口说话,就红着脸跑走了。
苏娘子没空搭理她,赶紧把来意说了。顾策收了那荷包,笑道:“无碍的,那位夫人不过是求一份心安,待来日真相大白,我再将东西还她就是了。”
腊月,有青州学子顾策恳请青州知府墨玉书代为上书太成帝,代寒门学子向太成帝请愿求恩赏,恳求太成帝增加下一科寒门学子取士名额。
他在上书中,言词恳切的细述了普通人家要供养出一个读书人的艰辛不易,又以青州府为例,列举了天下寒门学子之多,更大谈特谈寒门学子对百姓生活及所求的了解,以及他们一心报效国家为君效忠为百姓谋福祉的拳拳之心。
最后,他才在末尾,简述了自己的身世来历,恳请太成帝额外恩准,允他独自立府,仍以寒门学子的身份参加科考,和昔日的同窗一起,凭本事过五关斩六将,希冀有一日能谋一方官职,将来做一个为百姓做实事的好官,并表示了愿意同时对生身父母及养父母尽孝的心意。
通篇上书,没有半字直言对世家大族霸据科举名额及各地官职的不满,却又处处透着不满之意。
这封上书,其实除了字迹分外漂亮,通篇都带着一股少年人的傻气和书生意气,并不是很有说服力,看在老谋深算的太成帝眼里,实在太过稚嫩了一些,却是看得他哈哈大笑。
笑过之后,太成帝还让心腹总管太监传了他的口谕,跑去墨家,将回京述职的墨玉书臭骂了一通,骂他纵着小孩子胡闹。
然而,三日之后的大朝会上,太成帝就让人当堂诵读了这封上书,引起满朝哗然。
第114章 再也不分离。
太成帝让人在大朝会上宣读完顾策那封请愿书, 对要不要增加进士名额的事只字不提,倒是兴致很高的和大臣们讨论起了这生恩养恩如何兼顾之事,还让他的大太监刘江在散朝后去找顾文博, 与他“闲聊”了几句。
刘江一脸笑的对顾文博道:“您家孩子放不下那边, 说明他重情重义,这是好事。他想在外面住上一段日子, 侯爷不如就随他去吧。咱们陛下都说了, 年轻人嘛, 就该有些自己的想法,才能有出息。不过到底是侯爷的亲生骨肉,年纪又小, 这在外面住着,您心里肯定也是一百个不放心吧?我看侯爷也别把慈父心肠闷在自己心里无人知晓, 孩子若有难处, 您该帮就帮, 该宠着还是得宠着,那宅子银子仆人的,尊夫人肯定早早都备好了吧?”
顾文博想说, 他放心,他太放心了,一百个放心。
他前日刚在府里下了令, 谁也不许去见顾策那个臭小子, 都冷着他,等他什么时候想明白了求上门来再说, 为此,范姨娘还和他哭了一场,说他狠心。
可是, 现在皇帝陛下身边第一人都这样说了,那妥妥就是皇帝陛下的意思啊,他也只能“不放心”了,不但不能再冷着那边,还要好好表示一下他的关怀。
顾文博不敢说什么,憋着气回了府,板着脸吩咐范姨娘,让她赶紧选一处好点的宅子,把房契拿过来,准备给顾策送过去。还让她提前派人把那宅子都打理了,家具都备上新的,人手也都安排好了。其他东西也多备一些,等他过两日休沐的时候,亲自带着人大张旗鼓的抬着送过去,也好让陛下知道他的一番“慈父心肠”。
他这边憋着火吩咐了一大通,范姨娘惊得张大了嘴巴,还没想好怎么应对,那边他们的一双儿女就先闹上了。
第19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