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页
清穿之皇太孙躺赢日常 作者:痒痒鼠
第364页
人们脱离家族甚至家庭,没有血缘的陌生人在一起做事,没有情分,不讲道德,律法是最好的方式。”
弘星乐出来:“难得年羹尧看得明白。满朝文武都认为,讼师是妨碍官员断案子处理公务的‘异己’,可是,时代大势就是如此。未来的大清人,也需要有人代为打官司,作为见证等等。”
“无视问题,并不能让大清变得更好。就好比消灭愚弄穷人,并不能消灭愚弄贫困一样。新的问题出来,而我们不能逃避。”
年羹尧沉默。
新的问题出来,有人只求维持稳定,至于后面的大危机,自有后人承受。有人甚至看都不看,只求自己活着的时候活得好就行。
这个世界上,很多很多的人,大多数的人,地球上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包括绝大部分的士人,都无视客观问题,都在并未真实存在的故事里发泄,在现实中苟且。
可他们的皇帝希望做一些事情,希望大清能有一些人,能站出来,能真正地面对问题,解决问题,领着其他人一起变得更好,至少问题不是恶化,至少不是无视。
脚踏实地地做事情,做实事,做正事,且有一点点勇敢,有一点点聪明。
君臣两个一盘棋结束,年羹尧起身告退,目光坚定。
有些事,功成名就也好,千古唾骂也好,总要有人去做。
年羹尧作为世家子弟,高等官员,不是长子有继承家业宗祠的负担,不是纨绔吃喝玩乐,他有才华有能力清廉奉公,可他对于中下层人,骨子里也是人上人的优越,彬彬有礼、疏离冷漠。
可是皇上说,大清国的深入改革,需要匠人站起来,需要医者甚至仵作都站起来,需要普通老百姓都明事理,需要有一波人,不光明事理,还要真的去思考未来。
“站起来,学着站起来,是和小孩子一样蹒跚学步,慢慢地长出来骨头,做个‘人’?”年羹尧回去家里后和他大哥谈心,满腹担忧和惆怅。
“这需要很多很多的资源。大清人口突破两亿,两亿人都接受原来士人的道德识字教育,再有一波人开创新的文明和文化……大哥,弟弟第一次不敢去想。”
年希尧轻轻摇头:“难得你这性子也知道害怕。这是必然的。文明大发展,文化却是依旧继承自前朝,日落黄昏……我们都知道。”
年羹尧眉眼高傲,他不服气。他的内心深处,还是有着汉家人的文化优越感的。
好一会儿,他憋出来一句:“新的文明必然带来新的文化。皇上说可以,弟弟就有信心。大哥不是要去皇家匠艺学院研究新瓷器?”
“新瓷器不着急。等这一次的数学教材编辑完毕再去。”
“数学……弟弟真没想到,数学会有今天。”
“大哥也没想到……”
哥俩聊天说话,对于未来士人地位受到冲击的事儿,有抗拒和排斥,但也有期待和兴奋。
年希尧作为大清新一代文人,对于数学算法新式建筑等等都有研究,接受得还算可以。年羹尧性情骄傲,也不会对自己说“不敢”。李维钧出身贫寒,枭雄性格,自然更没有什么不敢的。
大清士人官员都还在沉默中观望或者谋划,倒是田文镜调到河南做巡抚的时候,和弘星提起。
“皇上,臣知道,士农工商,是国家四大支柱,不能少了谁。现在国家需要匠人发展技艺……臣还是认为,国家稳定第一,士农工商分阶级,乃天下秩序之根本。”
弘星只拍拍他的肩膀:“朕明白。这片土地上几千年的文化传承深入骨髓,你认为百年内我们能走到哪一步?顺其自然,且放心。”
田文镜放了心,可又心疼皇上的苦心。
国家的发展必然需要匠人,匠人起来后,必然不能是现在的地位……而皇上高高在上,却又悲悯慈爱地对每一个大清人,他不希望大清内部发生流血争斗,可他又不能任由士人继续掌控一切资源。
“皇上,吾等忠于皇上,忠于大清,付出一生,无愧于心就是成功。”
“好。到了河南,认真做事,切记不可急躁。”
“臣谨记。臣到河南后给皇上来信。皇上一身系天下,万望龙体保重。”
田文镜行礼退下。弘星静静地看着他的背影,眉眼带笑。
未来如何,弘星真不知道。
几千年来人的愿望就是吃饱穿暖,老有所养,少有所依。目前来看大清国实现一大半儿了——弘星知道山区偏远地区,还是贫困。
各地方发展不均衡,阶级差距又开始拉大;新的问题出来,而我们无从逃避……弘星只知道,他需要去做。
至少试一试,大清人,都可以活成一个人样儿。
不单单是士人。
在大清人的沉默和眼泪中,康熙五十二年的春节来临,大清人擦擦眼泪,绽放笑容,欢喜过节。
人生是苦的,可人生总是有希望的。地方官进京叙职,各国使节之前没赶上恭贺的,都送来隆重的贺礼,京城又是人满,热热闹闹的,举国欢庆。
新的一年开始,少年天子改元建制,弘星一身黑色冠冕大礼服,乖巧地跟着礼仪官,叔伯们走完各种祭祀流程,大宴小宴会……
十四皇叔去东南沿海。大清朝西部派兵,十三皇叔带着傅尔丹、年羹尧、岳钟琪等等年轻将领,开赴西部边境,整顿西部,平定准格尔。
第364页
第364页
人们脱离家族甚至家庭,没有血缘的陌生人在一起做事,没有情分,不讲道德,律法是最好的方式。”
弘星乐出来:“难得年羹尧看得明白。满朝文武都认为,讼师是妨碍官员断案子处理公务的‘异己’,可是,时代大势就是如此。未来的大清人,也需要有人代为打官司,作为见证等等。”
“无视问题,并不能让大清变得更好。就好比消灭愚弄穷人,并不能消灭愚弄贫困一样。新的问题出来,而我们不能逃避。”
年羹尧沉默。
新的问题出来,有人只求维持稳定,至于后面的大危机,自有后人承受。有人甚至看都不看,只求自己活着的时候活得好就行。
这个世界上,很多很多的人,大多数的人,地球上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包括绝大部分的士人,都无视客观问题,都在并未真实存在的故事里发泄,在现实中苟且。
可他们的皇帝希望做一些事情,希望大清能有一些人,能站出来,能真正地面对问题,解决问题,领着其他人一起变得更好,至少问题不是恶化,至少不是无视。
脚踏实地地做事情,做实事,做正事,且有一点点勇敢,有一点点聪明。
君臣两个一盘棋结束,年羹尧起身告退,目光坚定。
有些事,功成名就也好,千古唾骂也好,总要有人去做。
年羹尧作为世家子弟,高等官员,不是长子有继承家业宗祠的负担,不是纨绔吃喝玩乐,他有才华有能力清廉奉公,可他对于中下层人,骨子里也是人上人的优越,彬彬有礼、疏离冷漠。
可是皇上说,大清国的深入改革,需要匠人站起来,需要医者甚至仵作都站起来,需要普通老百姓都明事理,需要有一波人,不光明事理,还要真的去思考未来。
“站起来,学着站起来,是和小孩子一样蹒跚学步,慢慢地长出来骨头,做个‘人’?”年羹尧回去家里后和他大哥谈心,满腹担忧和惆怅。
“这需要很多很多的资源。大清人口突破两亿,两亿人都接受原来士人的道德识字教育,再有一波人开创新的文明和文化……大哥,弟弟第一次不敢去想。”
年希尧轻轻摇头:“难得你这性子也知道害怕。这是必然的。文明大发展,文化却是依旧继承自前朝,日落黄昏……我们都知道。”
年羹尧眉眼高傲,他不服气。他的内心深处,还是有着汉家人的文化优越感的。
好一会儿,他憋出来一句:“新的文明必然带来新的文化。皇上说可以,弟弟就有信心。大哥不是要去皇家匠艺学院研究新瓷器?”
“新瓷器不着急。等这一次的数学教材编辑完毕再去。”
“数学……弟弟真没想到,数学会有今天。”
“大哥也没想到……”
哥俩聊天说话,对于未来士人地位受到冲击的事儿,有抗拒和排斥,但也有期待和兴奋。
年希尧作为大清新一代文人,对于数学算法新式建筑等等都有研究,接受得还算可以。年羹尧性情骄傲,也不会对自己说“不敢”。李维钧出身贫寒,枭雄性格,自然更没有什么不敢的。
大清士人官员都还在沉默中观望或者谋划,倒是田文镜调到河南做巡抚的时候,和弘星提起。
“皇上,臣知道,士农工商,是国家四大支柱,不能少了谁。现在国家需要匠人发展技艺……臣还是认为,国家稳定第一,士农工商分阶级,乃天下秩序之根本。”
弘星只拍拍他的肩膀:“朕明白。这片土地上几千年的文化传承深入骨髓,你认为百年内我们能走到哪一步?顺其自然,且放心。”
田文镜放了心,可又心疼皇上的苦心。
国家的发展必然需要匠人,匠人起来后,必然不能是现在的地位……而皇上高高在上,却又悲悯慈爱地对每一个大清人,他不希望大清内部发生流血争斗,可他又不能任由士人继续掌控一切资源。
“皇上,吾等忠于皇上,忠于大清,付出一生,无愧于心就是成功。”
“好。到了河南,认真做事,切记不可急躁。”
“臣谨记。臣到河南后给皇上来信。皇上一身系天下,万望龙体保重。”
田文镜行礼退下。弘星静静地看着他的背影,眉眼带笑。
未来如何,弘星真不知道。
几千年来人的愿望就是吃饱穿暖,老有所养,少有所依。目前来看大清国实现一大半儿了——弘星知道山区偏远地区,还是贫困。
各地方发展不均衡,阶级差距又开始拉大;新的问题出来,而我们无从逃避……弘星只知道,他需要去做。
至少试一试,大清人,都可以活成一个人样儿。
不单单是士人。
在大清人的沉默和眼泪中,康熙五十二年的春节来临,大清人擦擦眼泪,绽放笑容,欢喜过节。
人生是苦的,可人生总是有希望的。地方官进京叙职,各国使节之前没赶上恭贺的,都送来隆重的贺礼,京城又是人满,热热闹闹的,举国欢庆。
新的一年开始,少年天子改元建制,弘星一身黑色冠冕大礼服,乖巧地跟着礼仪官,叔伯们走完各种祭祀流程,大宴小宴会……
十四皇叔去东南沿海。大清朝西部派兵,十三皇叔带着傅尔丹、年羹尧、岳钟琪等等年轻将领,开赴西部边境,整顿西部,平定准格尔。
第36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