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少年游 作者:明月倾

    长安少年游——明月倾(95)

    而他手中的□□如龙,一如传言中一样,是担得起他的威名的。

    据说很多人,私底下悄悄叫他小李广,但他不喜欢这外号。

    他让别人叫他小骠骑。

    他说那是他父亲的外号。

    第156章 丹心总归是一片丹心

    叶庆经过将军营帐的时候,敖云还在外面顶着香炉。

    将军也是舍得,最近频繁换防,一声令下就得开拔,俗话说三搬如一烧。叶庆帐中连个喝水的杯子都没了,这香炉是每月祭天要用的,也舍得给他来顶。倒也没多沉,还没有一身轻甲重,关键是要他不好意思。

    但以这家伙的脸皮之厚,根本不怕这个。看他顶着香炉站得笔直的样子,哪里像是不好意思。

    哟,又在这街头卖艺呢?叶庆按着腰间跨刀,不紧不慢地嘲笑道。

    敖云倒没说什么,旁边几个看热闹的副将忍不住了,虎贲骑自己整天互相打架,对外还是团结的。当即就有人嚷道:娘娘腔,你说什么呢?

    叶庆顿时眉毛一竖,刚要再骂,但他是来复命的,没必要惹事,而且看了敖云朝他笑眯眯使眼色的样子,暂且忍下了。

    他和敖云也交手过几次,各有短长。叶庆是家传功夫,三四岁开始练的,又比他大整整五岁,敖云打不过他。但敖云也不强在功夫,主要是枪法的立意,叶庆也破解不了,倒被他说了两句你不能老是只照着别人创的招数学,自己也要思考。这些和兵法都是相通的,你试着把自己的兵法化用进去

    叶庆盖不住脸,骂了他两句。敖云倒好说,虽然也聪明,但脾气挺好。他那个先锋卫章最烦人,骂人也刻薄,叶庆说敖云是猴子,爱耍枪弄棒,他就说叶庆用刀,是请关二爷上身。

    他们的梁子就这样结下了,叶庆这大半年来升得也快,渐渐得到将军青睐,不然也不会当副将了。他们东营的将军叫魏海,五十来岁,正是壮年,是老靖北侯收的义子,算起来是靖北侯的叔父辈了。兵法虽然四平八稳不甚出奇,但胜在心胸宽广,不像一般的主将独断善妒,爱包揽下属的功劳,又爱打压出头的年轻将领。叶庆军功出身,从小听父兄讲军中上下级斗法的故事,如何不懂珍惜。

    不过再宽广的胸怀,也扛不住敖云这家伙。人人都知道虎贲骑中有个人,半年从士兵升到将军,虽然他是王侯,又带着上百家兵来的,相当于从个百夫长升到了副将,这速度也够快了。但以他的军功,如果不作妖,决定不是现在这个副将军衔。这还幸亏遇见的是魏将军,换了个狭隘点的上级,早被人整死了。

    如果说上个月他救叶庆那次是雪中送炭,连镇守断龙口的泰远将军都亲自问了敖云名字,送了他一身铠甲以示嘉奖,可以将功抵过。那他这两次就是妥妥的临阵抗命了。本来他手下那一千五的精骑兵被他练得可以和靖北侯的亲兵对抗,完成自己的任务很快,偶尔干点别的也没人说他。但他是次次都有新意,上次直接偷袭后方,还算是卫章这家伙自作主张,替他挨了十军棍。这次他自己跟魏将军争执,死不改口:我不在白龙山上故布疑阵的话,他们绝对会越过流玉河的。

    越过流玉河又如何?魏将军被他气得头疼。

    流玉河下方的村庄本来就有很多胡人,如果被他们安插下探子,用鱼鹰传讯,到时候整个靖北的重骑动向都会被窥探!

    那你就守一辈子不成?

    不用守一辈子,守过这半个月就行了。等幽州那边再夺回兖州,察云朔的重心就转移了。他还振振有词。

    魏将军说他不过,只能让他顶香炉,他倒也乖乖顶了,站在帐门口,卫章也跟着他,两人像一对门神。本来虎贲骑也笑他们,一则因为他们新来,年纪又小,二则敖云身份尊贵,也是侯府世子,虽然是个江南没听过的什么平津侯,到底不一般,来的时候还带着一百多的家兵,里面有个脸上带疤的中年人更是高手中的高手,所以一来就立下了斩首西戎长官的功劳。卫章更是索性承认了,自己就是敖云的小厮,把虎贲骑的副将们都逗笑了,叫敖云少爷叫了半个月。

    不过等敖云自己崭露头角之后,这些嘲笑就渐渐变了。连外号也变成了小骠骑,要不是他总是自作主张,估计还要更得重用。靖北侯的三万重骑兵中,一万亲兵常年镇守玉门关,还有一万放在北营中与幽州守望相助,剩下这一万,就是虎贲骑。敖云手下兵虽少,却是精锐中的精锐。他这个副将,也比叶庆的要有分量得多。

    与其说魏将军偏心,不如说是有心栽培他,靖北军的将军都是些大老粗,懂兵法的少,所以敖云年纪虽小,说话却很有分量。年初幽州沦陷,不知道多少年轻将领罹难,靖北的青年将领也断了层,正是用人的时候。等敖云历练两年,执掌虎贲骑也指日可待。

    所以叶庆等人散了,又问他:你是不是脑子不好,忍一忍,等升到大将军,你就可以自己施展才能了。

    我也忍过的,敖云认真告诉他:但这些都是忍一忍就要出大事的,我衡量过得失的,其实魏将军也知道我是对的,只是明面上不能承认罢了。

    那你就等着有一天这个副将都丢了吧。

    不会的。

    什么不会?你天天战场抗命,迟早出大事。

    等监军来了,一切都会不一样的。敖云眼睛亮亮地说道:用兵应当疾如风,侵掠如火,如今真是关键时刻,一定会有旨意下来,解开我们的手脚的。

    叶庆真不知道他的信心从何而来。

    难道你还真等着一个青天大老爷的监军,把你提拔成大将军不成?你别做梦了,就算你百战百胜,也要慢慢升上去,再说了,你怎么知道监军来就一定有用呢?

    朝中派监军的事,是从新帝登基后就有了计划了,先是在燕北小试牛刀,据说很有成效,有几个倚老卖老的老将直接被告老还乡,大快人心。随之幽州也派下了监军,靖北的倒迟迟未来。叶庆离京时新帝刚登基,一直与家中音讯无通,只是听说当今圣上高瞻远瞩,肃清朝野风气,最显而易见的就是军费充足,新兵也源源不断补充了过来。

    也不知道敖云这家伙从哪听到这些消息的,还激动了起来,一双眼睛又黑又亮,面容也漂亮得很,目光灼灼,星辰一般。

    我就是知道。他斩钉截铁地道。

    叶庆懒得理他,知道这个人有时候是看起来像脑子不太好的。说了句我去见将军了,就进了营帐。

    朝堂最近安静得有些让人心慌。

    小叶相自从出宫建府后,渐渐在宫中留宿得也少了,朝事一少,说媒的人就来了。叶家是凌烟阁上第一名的王侯,如今更是包揽了前朝后宫,可以说风头一时无俩。连云岚也收到不少消息,据说如今在京都贵女的名单上,唯一能与之匹敌的,也只有新鲜出炉的状元郎沐凤驹了。

    不过状元郎的官职不高,目前看来,还是小叶相更胜一筹。

    除却边疆战事外,近来天下太平,把燕北和幽州的监军选好后,更是了却一桩大事。又听见净卫消息,说京中百姓赞扬圣上高瞻远瞩,称之圣明天子还不算,还私下呼之为萧家二郎,萧景衍和大周□□一样,都行二,是暗喻天子圣明,有□□遗风。

    所以云岚心情大好,见到沐凤驹早早到明政殿点卯,难得戏谑道:状元郎休沐日都来得这样早,是存心不让我们安生了。

    圣上勤政,官员休沐日照样在明政殿起卧,这半年来,他连寝宫也回去得少。其实先庆德帝和明懿太后都是好风雅的,萧景衍更是在宫中浸染大的,春狩秋猎,赏桃花,夏日避暑,曲水流觞,秋有登高赏菊,冬日梅花酿酒,饮宴赏雪作诗,边关战事也安稳,又正是二十五岁的年纪,却像是对一切全无兴致。

    云岚没经过情字,不知道其实只要那个人没在身边,无边美景也一瞬间失去颜色。

    难得沐凤驹,春试的状元郎,不过十七八岁的年纪,也陪着圣上熬。和他同科的举人都外派了,他却一直留在京中,虽说圣上有意扶持江南,但也是他用心。当初琼林宴上,天珩帝笑问殿试三甲,日后想做什么官,榜眼想去翰林院修书,探花郎想去边疆,问到沐凤驹,状元郎却道:愿为中书舍人,随陛下驱驰。

    中书舍人不过从七品,唯一的好处是在御前供奉的时间多,相当于充当圣上的笔墨,起草诏书政令,但大周另设丞相,所以没什么实权。沐凤驹愿做这个,是愿意跟着圣上,做天子门生。

    他有这个心,天珩帝就成全了他,如今来了半年,成长非常迅速。他本来就天资聪慧,又极好学,难得是要强,一旦有什么搞不懂,宁愿废寝忘食。他父母都在江南,也是心尖上的独子,担心得很。一年两季送了名医来请脉,只是不敢明说如此早慧,又生得这样漂亮,怕是早夭相,所以家人日夜牵挂,也不敢早娶。

    他的脾气倒跟云岚投缘,锋芒毕露,是江南锦绣乡中养出的习气,难免让她想起故人。

    沐凤驹祖籍江宁,比容皓更像江南人。活脱脱是戏台上的小生,一双桃花眼,连骄矜的神气也似曾相识,笑道:云岚姑姑比我还早,看来靖北侯要头疼了。

    往幽燕派监军,倒不关云岚的事,圣上万般都好,就是对边疆战事有点过分关注,连玄同甫也有点害怕,有天散朝后,悄悄与庆亲王道:圣上不会是真想出击西戎吧。

    蒙苍死后,西戎消停了许久,虽然时不时有小战役,但很少见像当初幽州那样雷厉风行动兵数十万的大战,但圣上却始终把战事握在手心里。紧要军机都是枢密院与明政殿各一份,又把平西王世子容衡安插进了枢密院,独掌军事,甚至给了他关键时候代圣上否决枢密院决定的权力。虽然看起来是扶持容家与叶家抗衡,但未免也太看重军事了。

    不怪他们害怕,守成之君也有守成的好,像天珩帝这样,年纪又轻,格局又大,难免担忧他会效秦皇汉武的后尘,穷兵黩武,虽然功在千秋,也有伤民生。

    庆亲王也不知道这里面的故事,自然答不出来。他们也不会知道为什么是容衡掌军事。

    除了也有一个家人陷在西戎的容衡,谁还能在紧急时做出接近他的决定呢?

    连派监军这件事也是一样,圣明如天子,也控制不了战场上的生死,只能派下最得用的大臣,肃清边疆风气,至少来自身后的内耗会小一点。

    燕北王是在东宫时就开始经营的,自不用说。敖仲也向来温和,靖北侯那边的人选却迟迟没敲定,靖北侯年轻,锐气重,手握重兵,不愿意受人掣肘也是正常的事。好在东宫时就已经安插了人,这时候正适合派个知分寸的老人下去。

    今日圣上去给太后请安,来得稍晚,沐凤驹在明政殿把政务先过一遍,云岚现在相当于他半个师父,偶尔也指点一二,见他忽然把个奏章放到一边,问道:什么事?

    恭亲王请缨,要去监军,这不是胡闹吗?怎么不经过枢密院就递上来了。

    这就看出他来得晚的坏处了,再聪明,对宫闱里一些连小太监都心知肚明的事,却一点概念都没有。这些事也急不来的,都要慢慢自己学。不止谥号讲究,封号里也往往带着功过评定,皇家兄弟,最高的称赞莫过于一句兄友弟恭,连庆亲王当年都没得到的封号,圣上给了自己的七弟萧栩。

    虽然当年最凶险时也没有人有夺嫡的资格,但七皇子确实是比其他人都安分得多。况且恭亲王跟着明懿太后长大,和天珩帝是至亲兄弟,沐凤驹还是不够敏锐,不知道这封奏章有千斤重。

    御辇到哪了?云岚问身边宫女。

    刚出了慈安宫。

    给圣上传一句话,就说恭亲王想去靖北监军,问圣上要不要宣他进宫?

    恭亲王进宫时已经是午后了。

    这个年纪,这个封号,已经算是位高权重了。但萧栩是宗室中有名的低调,他其实年纪刚刚够封王建府,但还是搬出了宫。这大半年几乎是销声匿迹,也难怪沐凤驹把他当作寻常亲王。

    一朝天子一朝臣,随着庆德帝葬入宣陵,庆德一朝,三十多年的故事,也成了褪色的旧画卷。帝后的遗憾,长春宫的故事,都会随着岁月被静静掩埋。

    沐凤驹这还是第一次近距离见到萧栩,惊讶于他的样子,年纪倒是其次,难得相貌气度都是出类拔萃的存在,只是五官过于张扬了些,是利剑一般的美貌。配合着内敛到漠然的神色,更有一分好看。

    皇室子弟也不是个个都有这种贵气,但他是帝后亲自教养,几乎和圣上有几分相似。

    萧景衍在内室见的他。

    年轻英俊的帝王,还在孝中,一身白色龙袍,清贵安静,书案上堆着奏章,写字的样子温和矜贵,沐凤驹是见惯了的。而萧栩掀起袍子下摆潇洒下拜的动作,又是另一种皇室风度了。

    君有君的威仪,臣也有臣的体统。

    真要去?天珩帝问他。

    真要去。

    怎么非要等到只剩下靖北,才来问朕要?怪不得玄同甫怕他,年轻的帝王有着最敏锐的眼睛,再幽暗的心思也被轻易看穿,朝政在他看来也许会无聊,所以担心他会沉迷战争,穷兵黩武。

    靖北是最难的地方,至亲莫过兄弟,臣弟愿为皇兄分忧。跪在地上的青年背脊像一柄笔直的剑,这样回答。

    至亲莫过兄弟,是明懿太后说的话。御书房教他的陈夫子今年夏天已经去世了,生平最喜欢的皇子就是萧栩,他教的东西,萧栩都记住了。生在皇室,《郑伯克段于鄢》固然要学,《触龙说赵太后》,也是要倒背如流的。

    况且他们彼此都知道,他去监军不只是为了这个。

    锁在柱子上的龙,是否愿意放别人出去遨游呢?去自己去不了的地方,找自己找不到的人。

    他赌的就是他的兄长有这个胸襟。

    而萧景衍也确实有。

    幽燕三个守边重臣,封疆大吏,靖北的监军最后一个出发,却是最位高权重的一位。恭亲王萧栩,从京中出发,持圣上的印信,带亲兵数千人,不仅可以行监军之事,更可以事急从权,以将军衔,调动数目不小的军队协同作战。

    出发那天,萧景衍仍然送到了朱雀门,宫中以四象命名四门,但玄武门寓意不吉,所以礼部改成了从朱雀门走。临行前天珩帝唤回恭亲王,连起居郎也没能知道圣上最后和他说了什么。

    他说:□□晚年作诗,金戈铁马今何在,万里江山一梦中,让人心驰神往,如今你有机会去看看万里江山,正是建功立业的时候,戒骄戒躁,万事小心。

    他语气这样亲和,仿佛他不是高高在上的帝王,只是人世间的普通兄长。萧栩说不出话来,行了个礼,道声皇兄保重,翻身上马而去。

    恋耽美

    长安少年游——明月倾(95)

章节目录

长安少年游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屋只为原作者明月倾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明月倾并收藏长安少年游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