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逢宋代 作者:陈峰
第84页
战报送达京师后,朝廷赐给瞎乐包约之名,以与其弟包顺的名字相联,同时赐予这位首领与其他大小降将不同官爵,至于赏赐的金帛财物自不用说。不久,朝廷宣布将武胜改为镇洮军,任命高遵裕为守将。
武胜之役结束几个月后,中央又将镇洮军改为熙州,又以此为中心成立包括河州(今甘肃临夏市)、洮州(今甘肃临潭县)、岷州(今甘肃岷县)及通远军(今甘肃陇西县)等地在内的熙河路,任命王韶为熙河路都总管、经略安抚使兼熙州知州,并特赐予龙图阁待制的加衔,全权负责开拓西部边疆事务。要说新设立的熙河路行政区,地域辽阔,人烟稀少,朝廷直接掌握的只有分散于关隘要道上的一些城寨,广大山区和草原仍由归顺的部族首领实际统治,而河州及洮州等地,名义上虽属熙河路管辖,其实还远没有进入官方的有效控制之下。
翌年(1073)二月中,王韶指挥军队先攻破香子城(今甘肃和政县),再一度攻占河州城,迫使木征出逃,抛下妻室做了俘虏。不久,王经略使班师,暂时放弃河州,但香子城等地却已成为西进的桥头堡。
西陲不断取得的重大战绩,令庙堂上下欢欣鼓舞,群臣入朝庆贺,天子为之振奋。神宗高兴地对王安石说:若不是你在朝中主谋,哪里会有如此斩获?
香子城战后,王韶与部下将士都获得重赏,其中受到奖赏的有功军人就有三千之多,而王韶本人除了获赏3000匹绢外,还越级升迁为礼部郎中、枢密直学士,这自然都属于名义上的官衔,他的实际职务依旧是熙河路的最高长官。难得的是,天子还与王安石达成共识,确保王经略使作为熙河统帅的权威不受他人制约,包括亲信宦官李宪也须服从调遣。为了增强熙河路的兵力,还下令将原属秦凤路百分之六十的军队划归王韶麾下,包括近三万名士兵和三千数百匹战马,其中多半军人都是战斗力极强的西北土兵。
河州再捷
自第一次河州战火消散后,朝廷收复了唐末以来丧失的河陇许多地区,并在此重建了统治秩序。凭借在西陲赢得的威名和增强的军力,王韶从此行动更为主动大胆,在积极实施进一步西进计划的过程中,恩威并施,所向披靡。接下来的目标,该轮到了河州要地。
时隔两个月后,王韶派军攻占香子城西北的踏白城要塞(在今甘肃东乡族自治县西),又大败当地部族势力。有意思的是,本次前线的指挥官王宁原本是一员庸将,素来缺乏战绩,这一回却取得不小的战果,要说原因的话,实在应归功于高涨的士气,令庸人也因此获得升华。天子获悉这一消息后,相当感慨,就对宰臣王安石说:作战士兵精勇无比,虽一介庸将亦能获胜。王安石答道:人无勇怯,关键在于调度安排是否妥当。自我朝太宗皇帝以后,因朝廷各方的猜忌和束缚,像曹彬那样曾平定过江南的名将,也不免兵败幽州城下,如杨业、郭进及狄青那样的猛将,终究死不得其所。是故昔日的朝政环境下,也只能产出王超、傅潜之流的庸懦武臣。朝廷唯有治军有方,才能无往而不胜。君臣的这段对话值得关注,因为正道出以往武备不振的症结所在。
当年七月份,王韶决定派将军景思立率偏师从熙州正面出动,扬言要修筑河州城池,利用对手主力被吸住的机会,自己再暗中带领八千士卒南下翻越露骨山,然后先开拓洮州疆域,再绕道北上夹攻河州。当他将用兵部署报送京城时,神宗因不了解战场形势和行军路线,颇为忧虑,认为王韶应当直接支援景思立部,而不是绕远路行动。王安石到底站得高看得远,他对如此大胆举动深表赞赏,便一面给前线回信表示支持,一面安慰天子。王丞相对神宗指出:王韶极有智谋,绝不会轻举妄动。他还以下棋为例说明王韶的动机,即用兵如下棋,如果只考虑一招棋,必然无法取胜,只有出一着而收二三步之效,才能稳操胜券。
露骨山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衔接地带,位于今天甘肃渭源县与漳县、卓尼县交界处,山顶常年积雪,山势陡峭,主峰海拔达3941米,至今还流传着漳县有个露骨山,比天还高三尺三的民谣。像这样的山岭,即使有路也不过是崎岖小道,自然不利于大规模军队通行。
兵法从来讲究的是虚虚实实,千变万化,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在出其不意中打击敌手。如王安石所预料,王韶的这次大胆行动,完全出乎对手意料,下的是一着应几着的好棋。但在翻越露骨山的过程中,行军也颇为艰难,常常只能牵着马攀登。当大军终于翻越山岭突入洮州境内时,当地部族势力毫无戒备,留守的本征的兄弟巴毡角只得落荒出逃,山南各部遂一举被收服。消息传到河州,本征为了夺回失地,便留下一部分人应付,自己亲率精锐军队尾随王经略使身后,伺机发动进攻。在如此危急的形势下,诸将都请求直接开赴河州,与景将军会合,王韶却认为:若就此进抵河州城下,木征必然尾随而至,成为守城者的外援,而周围的势力也会赶来参战,里应外合,其结果不堪设想。于是,他暗中派出一部分军队支援景思立,令他们立即对河州发动进攻,他自己则引诱木征出战,随之大败对手,迫使木征溃败撤退。在此举获得成功之后,王韶才挥师赶往河州,与景思立部会合,大军兵临城下。如此一来,绝望的守城者只好开门出降。
第84页
第84页
战报送达京师后,朝廷赐给瞎乐包约之名,以与其弟包顺的名字相联,同时赐予这位首领与其他大小降将不同官爵,至于赏赐的金帛财物自不用说。不久,朝廷宣布将武胜改为镇洮军,任命高遵裕为守将。
武胜之役结束几个月后,中央又将镇洮军改为熙州,又以此为中心成立包括河州(今甘肃临夏市)、洮州(今甘肃临潭县)、岷州(今甘肃岷县)及通远军(今甘肃陇西县)等地在内的熙河路,任命王韶为熙河路都总管、经略安抚使兼熙州知州,并特赐予龙图阁待制的加衔,全权负责开拓西部边疆事务。要说新设立的熙河路行政区,地域辽阔,人烟稀少,朝廷直接掌握的只有分散于关隘要道上的一些城寨,广大山区和草原仍由归顺的部族首领实际统治,而河州及洮州等地,名义上虽属熙河路管辖,其实还远没有进入官方的有效控制之下。
翌年(1073)二月中,王韶指挥军队先攻破香子城(今甘肃和政县),再一度攻占河州城,迫使木征出逃,抛下妻室做了俘虏。不久,王经略使班师,暂时放弃河州,但香子城等地却已成为西进的桥头堡。
西陲不断取得的重大战绩,令庙堂上下欢欣鼓舞,群臣入朝庆贺,天子为之振奋。神宗高兴地对王安石说:若不是你在朝中主谋,哪里会有如此斩获?
香子城战后,王韶与部下将士都获得重赏,其中受到奖赏的有功军人就有三千之多,而王韶本人除了获赏3000匹绢外,还越级升迁为礼部郎中、枢密直学士,这自然都属于名义上的官衔,他的实际职务依旧是熙河路的最高长官。难得的是,天子还与王安石达成共识,确保王经略使作为熙河统帅的权威不受他人制约,包括亲信宦官李宪也须服从调遣。为了增强熙河路的兵力,还下令将原属秦凤路百分之六十的军队划归王韶麾下,包括近三万名士兵和三千数百匹战马,其中多半军人都是战斗力极强的西北土兵。
河州再捷
自第一次河州战火消散后,朝廷收复了唐末以来丧失的河陇许多地区,并在此重建了统治秩序。凭借在西陲赢得的威名和增强的军力,王韶从此行动更为主动大胆,在积极实施进一步西进计划的过程中,恩威并施,所向披靡。接下来的目标,该轮到了河州要地。
时隔两个月后,王韶派军攻占香子城西北的踏白城要塞(在今甘肃东乡族自治县西),又大败当地部族势力。有意思的是,本次前线的指挥官王宁原本是一员庸将,素来缺乏战绩,这一回却取得不小的战果,要说原因的话,实在应归功于高涨的士气,令庸人也因此获得升华。天子获悉这一消息后,相当感慨,就对宰臣王安石说:作战士兵精勇无比,虽一介庸将亦能获胜。王安石答道:人无勇怯,关键在于调度安排是否妥当。自我朝太宗皇帝以后,因朝廷各方的猜忌和束缚,像曹彬那样曾平定过江南的名将,也不免兵败幽州城下,如杨业、郭进及狄青那样的猛将,终究死不得其所。是故昔日的朝政环境下,也只能产出王超、傅潜之流的庸懦武臣。朝廷唯有治军有方,才能无往而不胜。君臣的这段对话值得关注,因为正道出以往武备不振的症结所在。
当年七月份,王韶决定派将军景思立率偏师从熙州正面出动,扬言要修筑河州城池,利用对手主力被吸住的机会,自己再暗中带领八千士卒南下翻越露骨山,然后先开拓洮州疆域,再绕道北上夹攻河州。当他将用兵部署报送京城时,神宗因不了解战场形势和行军路线,颇为忧虑,认为王韶应当直接支援景思立部,而不是绕远路行动。王安石到底站得高看得远,他对如此大胆举动深表赞赏,便一面给前线回信表示支持,一面安慰天子。王丞相对神宗指出:王韶极有智谋,绝不会轻举妄动。他还以下棋为例说明王韶的动机,即用兵如下棋,如果只考虑一招棋,必然无法取胜,只有出一着而收二三步之效,才能稳操胜券。
露骨山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衔接地带,位于今天甘肃渭源县与漳县、卓尼县交界处,山顶常年积雪,山势陡峭,主峰海拔达3941米,至今还流传着漳县有个露骨山,比天还高三尺三的民谣。像这样的山岭,即使有路也不过是崎岖小道,自然不利于大规模军队通行。
兵法从来讲究的是虚虚实实,千变万化,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在出其不意中打击敌手。如王安石所预料,王韶的这次大胆行动,完全出乎对手意料,下的是一着应几着的好棋。但在翻越露骨山的过程中,行军也颇为艰难,常常只能牵着马攀登。当大军终于翻越山岭突入洮州境内时,当地部族势力毫无戒备,留守的本征的兄弟巴毡角只得落荒出逃,山南各部遂一举被收服。消息传到河州,本征为了夺回失地,便留下一部分人应付,自己亲率精锐军队尾随王经略使身后,伺机发动进攻。在如此危急的形势下,诸将都请求直接开赴河州,与景将军会合,王韶却认为:若就此进抵河州城下,木征必然尾随而至,成为守城者的外援,而周围的势力也会赶来参战,里应外合,其结果不堪设想。于是,他暗中派出一部分军队支援景思立,令他们立即对河州发动进攻,他自己则引诱木征出战,随之大败对手,迫使木征溃败撤退。在此举获得成功之后,王韶才挥师赶往河州,与景思立部会合,大军兵临城下。如此一来,绝望的守城者只好开门出降。
第8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