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技术备件下局部战争战役后勤保障研究 作者:余高达+陈曙东等
第192页
三、高技术条件下外军战役勤保障方式的变化 在高技术条件下,随着作战样式的变化和后勤装备的现代化,战役后勤 保障方式也发生了变化。 (一)以立体直接保障为主的物资保障方式代替逐 级补给为主的传统物资保障方式外军认为,在高速度、高消耗的现代非线形 战场上,无论较大的作战部队还是较小的战斗分队,都必须保持高度的机动 性,不允许有沉重的后勤作累赘;同时又必须保持物资供应的不间断性,不 允许出现较长时间的物资供应中断,特别是油料、弹药和修理零部件等作战 必需品的供应一时也不能中断。为了解决这个矛盾,作到适时、适地、适量 地保障部队作战的需要,外军战役后勤对师以下部队主要采取了空中与地 上、前送与伴随、固定与机动相结合的立体直接保障方式。 (二)以现场换件修理为主的技术保障方式代替后送修理为主的传统技 术保障方式 在现代战场上,随着高技术装备的增多和损坏率的增高,技术保障的作 用越来越重要。外军普遍采用了以现场快速换件修理为主的技术保障方式: 简单的换件由武器装备的操作人员实施,较复杂的换件由维修专业人员实 施;替换下来的可修损坏零部件,后送到有修理能力的修理所修理,修好后 列入储备待用。为此,外军主要采取了四条措施。 第一条是对武器装备系统实施全寿命管理。在设计和研制每项新武器装 备系统时,一开始就把是否便于检测和换件修理考虑在内。 第二条是研制快速故障诊断、检测器材和战地抢修装备。如携便式故障 诊断仪和具有一定自卫能力的履带式装甲抢修车。 第三条是实现武器装备零部件的标准化和组装化,以便于零部件的补给 和现场快速换件修理。 第四条是解决好技术保障的通信系统和完好零部件的前送及可修损坏零 部件的后送运输工具。 四、高技术条件下外军战役后勤指挥和保障手段的变化 高速度、高消耗是高技术战争的突出特点。因此,外军对高技术条件下 战役后勤指挥和保障手段的提高和研制极为重视。 (一)提高后勤自动化指挥管理手段 高技术战争不仅是交战双方综合国力的较量,同时也是双方 智能的较 量。所谓 智能的较量,既包括双方指挥官指挥艺术的较量,也包括帮 助指挥官迅速定下正确决心并将其迅速变为部队行动的指挥手段的较量。在 高速度、高消耗的高技术战场上,提高自动化指挥手段的作用更加突出。据 外军估计,后勤指挥管理工作在运用手工作业方式进行时,指挥人员要花费 85%的时间去处理和计算繁杂的信息和数据,只有15%的时间考虑后勤指挥 问题;而实现计算机自动化系统作业后,指挥人员至少可以有85%的时间进 行创造性的指挥活动。 在海湾战争中,美军在战役级自动化指挥信息司令部下,专门增设了一 个由1500人组成的负责后勤自动化指挥系统的分司令部,并在国防数据通信 网上开设了 标准信息管理系统,对大量繁杂的后勤数据进行迅速传输和 处理,使数十万兵员的调动、数百亿美元的开支,以及各种型号的武器装备、 弹药、零部件和其它军需品的供应得以顺利进行。就拿急需的修理零部件来 说,是属于本土到师两级自动化直接补给的物资。各野战师的需要量,由师 后勤每天通过战役级自动化指挥管理系统向本土全国物资库存控制站提出一
次申请。全国物资库存控制站经过向各仓库或生产厂家的查询定位后,在 24 小时之内即可将所申请的零部件空运到沙特达兰机场,然后由战役后勤运输 工具直接运往申请师。 (二)研制保障机动作战的高技术后勤装备 自70年代第四次中东战争后,各国军事家就认识到,如何解决机动作战 后勤保障问题,是未来高技术战场上后勤保障的中心问题。自那时起,外军 一直潜心研究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美军经过多年的研究和试验,在 沙漠 风暴100小时作战中第一次试用了高技术 隐蔽储运机动保障装备。研 制这一保障装备的基本构想是:以机动补给基地代替传统的固定补给所。 美军这次在实战中试用的 隐蔽储运机动保障装备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集装装运车辆,主要包括高机动牵引卡车和拖车及载重16.5 吨的集装架。司机不用吊车和叉车就能在2分钟之内装卸卡车和拖车上的集 装架。这一装备融机动能力和物资装卸技术为一体,目标小,易伪装,并始 终处于不停的运动中,因而提高了安全性和生存能力。 第二部分是安装在集装装运车辆上的导航卫星计时与测距全球定位仪, 通过接收全球定位系统的卫星信号,对集装装运车辆进行准确的导航定位。 第三部分是微型无线电收发两用机和微型查询装置。前者安装在集装架 上,后者由战斗分队指挥官携带,两者可以在一定距离内对话,进行有关集 装架当前位置和载货种类等方面的信息传递。 战后,美国陆军器材部部长塔特尔总结说,实践证明,由战役后勤每天 分批派出4060台这样的集装装运车辆,就可以保障 1个5营制战斗旅(辖 3个机动战斗营、 1个155毫米炮兵营和1个工作营)实施机动作战;每天 有 1支46台集装装运车辆组成的小型后勤补给运输队,即可保障 1个坦 克连的机动作战。 据报导,这种 隐蔽储运机动保障装备,不仅是战役后勤直接保障战 术分队机动作战的理想后勤装备,而且还具有减少后勤人员和修理零部件, 取代其它后勤装备,降低补给和维修费用等优点。因此,美军在海湾战争后 立即批准了一项为期5年、耗资8.6亿美元的生产合同,其中包括生产2626 辆集装装运卡车和1050辆拖车。
第192页
第192页
三、高技术条件下外军战役勤保障方式的变化 在高技术条件下,随着作战样式的变化和后勤装备的现代化,战役后勤 保障方式也发生了变化。 (一)以立体直接保障为主的物资保障方式代替逐 级补给为主的传统物资保障方式外军认为,在高速度、高消耗的现代非线形 战场上,无论较大的作战部队还是较小的战斗分队,都必须保持高度的机动 性,不允许有沉重的后勤作累赘;同时又必须保持物资供应的不间断性,不 允许出现较长时间的物资供应中断,特别是油料、弹药和修理零部件等作战 必需品的供应一时也不能中断。为了解决这个矛盾,作到适时、适地、适量 地保障部队作战的需要,外军战役后勤对师以下部队主要采取了空中与地 上、前送与伴随、固定与机动相结合的立体直接保障方式。 (二)以现场换件修理为主的技术保障方式代替后送修理为主的传统技 术保障方式 在现代战场上,随着高技术装备的增多和损坏率的增高,技术保障的作 用越来越重要。外军普遍采用了以现场快速换件修理为主的技术保障方式: 简单的换件由武器装备的操作人员实施,较复杂的换件由维修专业人员实 施;替换下来的可修损坏零部件,后送到有修理能力的修理所修理,修好后 列入储备待用。为此,外军主要采取了四条措施。 第一条是对武器装备系统实施全寿命管理。在设计和研制每项新武器装 备系统时,一开始就把是否便于检测和换件修理考虑在内。 第二条是研制快速故障诊断、检测器材和战地抢修装备。如携便式故障 诊断仪和具有一定自卫能力的履带式装甲抢修车。 第三条是实现武器装备零部件的标准化和组装化,以便于零部件的补给 和现场快速换件修理。 第四条是解决好技术保障的通信系统和完好零部件的前送及可修损坏零 部件的后送运输工具。 四、高技术条件下外军战役后勤指挥和保障手段的变化 高速度、高消耗是高技术战争的突出特点。因此,外军对高技术条件下 战役后勤指挥和保障手段的提高和研制极为重视。 (一)提高后勤自动化指挥管理手段 高技术战争不仅是交战双方综合国力的较量,同时也是双方 智能的较 量。所谓 智能的较量,既包括双方指挥官指挥艺术的较量,也包括帮 助指挥官迅速定下正确决心并将其迅速变为部队行动的指挥手段的较量。在 高速度、高消耗的高技术战场上,提高自动化指挥手段的作用更加突出。据 外军估计,后勤指挥管理工作在运用手工作业方式进行时,指挥人员要花费 85%的时间去处理和计算繁杂的信息和数据,只有15%的时间考虑后勤指挥 问题;而实现计算机自动化系统作业后,指挥人员至少可以有85%的时间进 行创造性的指挥活动。 在海湾战争中,美军在战役级自动化指挥信息司令部下,专门增设了一 个由1500人组成的负责后勤自动化指挥系统的分司令部,并在国防数据通信 网上开设了 标准信息管理系统,对大量繁杂的后勤数据进行迅速传输和 处理,使数十万兵员的调动、数百亿美元的开支,以及各种型号的武器装备、 弹药、零部件和其它军需品的供应得以顺利进行。就拿急需的修理零部件来 说,是属于本土到师两级自动化直接补给的物资。各野战师的需要量,由师 后勤每天通过战役级自动化指挥管理系统向本土全国物资库存控制站提出一
次申请。全国物资库存控制站经过向各仓库或生产厂家的查询定位后,在 24 小时之内即可将所申请的零部件空运到沙特达兰机场,然后由战役后勤运输 工具直接运往申请师。 (二)研制保障机动作战的高技术后勤装备 自70年代第四次中东战争后,各国军事家就认识到,如何解决机动作战 后勤保障问题,是未来高技术战场上后勤保障的中心问题。自那时起,外军 一直潜心研究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美军经过多年的研究和试验,在 沙漠 风暴100小时作战中第一次试用了高技术 隐蔽储运机动保障装备。研 制这一保障装备的基本构想是:以机动补给基地代替传统的固定补给所。 美军这次在实战中试用的 隐蔽储运机动保障装备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集装装运车辆,主要包括高机动牵引卡车和拖车及载重16.5 吨的集装架。司机不用吊车和叉车就能在2分钟之内装卸卡车和拖车上的集 装架。这一装备融机动能力和物资装卸技术为一体,目标小,易伪装,并始 终处于不停的运动中,因而提高了安全性和生存能力。 第二部分是安装在集装装运车辆上的导航卫星计时与测距全球定位仪, 通过接收全球定位系统的卫星信号,对集装装运车辆进行准确的导航定位。 第三部分是微型无线电收发两用机和微型查询装置。前者安装在集装架 上,后者由战斗分队指挥官携带,两者可以在一定距离内对话,进行有关集 装架当前位置和载货种类等方面的信息传递。 战后,美国陆军器材部部长塔特尔总结说,实践证明,由战役后勤每天 分批派出4060台这样的集装装运车辆,就可以保障 1个5营制战斗旅(辖 3个机动战斗营、 1个155毫米炮兵营和1个工作营)实施机动作战;每天 有 1支46台集装装运车辆组成的小型后勤补给运输队,即可保障 1个坦 克连的机动作战。 据报导,这种 隐蔽储运机动保障装备,不仅是战役后勤直接保障战 术分队机动作战的理想后勤装备,而且还具有减少后勤人员和修理零部件, 取代其它后勤装备,降低补给和维修费用等优点。因此,美军在海湾战争后 立即批准了一项为期5年、耗资8.6亿美元的生产合同,其中包括生产2626 辆集装装运卡车和1050辆拖车。
第19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