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泪 作者:书自清
锦衣泪——书自清(172)
腊月十五日清晨,李如松焚香求签,希望接下来的战事对己方有利。这一日云开日明,伴随着进攻的号角声,明军向着平壤城北、西、南三面的城门同时发起攻城。诸军鳞次渐进,马蹄踩碎路面上的冰,扬起碎花冰晶,又如薄雾浮升入半空之中,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快靠近城墙时,他们看到了倭军沿着城头站成一排,严阵以待。他们在城墙之上插了很多彩旗,将长/枪大刀绑在一起,枪尖刀刃对外,作为守城之策。这看上去像是黔驴技穷之后的虚张声势,不禁让明军暗自发笑。
明军绕着城墙徐徐展开队势,杨元的中军负责攻城北,张世爵的右军负责攻城西,李如柏的左军负责攻东南,李镒与金应瑞的朝鲜军队负责攻西南。只有东墙紧挨着大同江,成为了倭军唯一的不归路。
在一声轰然的炮火声中,所有部队在震天的呐喊声中开始攻城。明军和朝鲜军中大批的弓箭手向城内发射点燃了的火箭,密密麻麻的箭矢轻松越过城墙,如同漫天流星一般打入平壤城中,并迅速引燃了城内的蓬草屋顶、木质建筑。大炮轰击城门,砰然的震动声响不断回荡在整个战场之上。只可惜炮火精度太低,一时半会儿只能作为攻城的助攻,若不慎发炮,甚至有可能击中自己方的军队。
在炮火的掩护之下,士兵们抬着攻城器械冲向城墙,迅速搭建起云梯。紧接着,他们冒着铅弹、箭矢和上方砸下来的石块,前赴后继地攀梯而上,最后还要翻过城墙上方密布的枪尖刀刃,虽然极为困难,但这些战士们看上去却像是杀红了眼一般,前仆后继,连绵不绝。
倭军不曾见到过这样猛烈的攻势,为了保命更是激发出了歇斯底里的勇气和力量,拼了命地阻挡联军的进攻。开始攻城后一个时辰,联军进攻的势头逐渐减弱,伤亡也开始激增。坐镇中军指挥的李如松见战况有变,即刻纵马上前,抓住一名试图逃跑的明军士兵,将其斩首,首级传阅各个攻城点,同时发出悬赏令:先登城者,赏银五千两!
在赏金的激励之下,联军再度组织起攻势。一马当先的明军将领吴惟忠不幸胸口中弹,其副将的脚被石块砸伤。但是攻城部队没有动摇,在一番艰苦的登城拉锯战中,明军终于找到了突破口,少数几个士兵顽强地攀爬到了城墙之上,与倭军展开白刃战,并占据了立足点。后续的明军利用这个突破口迅速跟进,大批涌上城头。几乎与此同时,火炮不停轰击的七星门终于洞开,城门塔楼被轰塌,明军和朝鲜军队一拥而入。
倭军早就预料到有此一刻的到来,并事先做好了准备。他们放弃了坚守外墙,退守至最后一道防线位于城市狭窄北角、利用平壤的三角墙建成的练光亭土窟。这是他们的杀手锏,为明军准备的最恐怖的攻城陷阱。
而平壤城北地区,恰是锦衣卫未曾侦查完全的地区,锦衣卫只是听朝鲜人提及,知道城里有一道内城防御工事,也都上报了,但上头的李如松等将领没有当回事,认为不过是类似瓮城一般的存在。所以当明军一拥而入时,他们瞬间就被圈进了凹凸不平的内城土窟,人、马、军旗挤在一起,一下施展不开,顿时进退失据。小西军士兵立刻将铁炮架在土窟中早已挖好的数百个射击孔上,开始向窟下的联军射击。最终这演变成了一场屠杀,铅弹箭矢呼啸着打向蜂拥而来的联军士兵,数百人瞬间死亡,更多的人身负重伤。后续试图进城的部队见状,顿时慌忙撤退,从七星门惶然而出,退至城外。
平壤战役首站告一段落,李如松鸣金收兵。此战达成了攻破平壤城墙的初步计划,但付出的伤亡代价超出了意料,也未能对城中的倭军造成决定性的击溃。李如松决定转变攻打的思路,避免更大的伤亡代价。
第225章 平壤捷(二)
是夜,在中军大营内召集众将开会之后的李如松,于帐中奋笔疾书,写成一封书信,交由传令兵,与叫阵的将领,利用箭矢射入平壤城内,递交给小西行长。
这是一封劝降书,李如松在信中十分直接了当地告诉小西行长,以自己的兵力,歼灭小西军只是时间问题。吾不忍尽杀人命,姑为退舍,开你生路,速领将来诣辕门,听我分付,不但饶命,当有厚赏。
拿到劝降书的小西行长虽然极度愤恨不甘,却也不得不开始权衡利弊。这第一日的战斗,他就损兵两千三百余人,他总共不过一万五千人的部队,承受不起这样的人员损耗和牺牲,如今粮草殆尽。如若联军再度发起攻击,他和他的部下们或许可以坚持一个早晨、一天,甚至两三天,但五万人的攻城部队,他们此后是无论如何都抵挡不住的。防线终究要崩溃,正如李如松所说,所有人都要亡命于此。那么,与其鱼死网破,不若给自己留出退路。
经过艰难的决断,小西行长终究放下了一切赌气和鲁莽的心思,决意撤退。于是就在这封劝降书投入平壤城后不过一个时辰,平壤城中一位倭军传信兵出城,向明军传话,回复李如松倭军情愿撤军,请不要拦截或追击他们。李如松很爽快地同意了,并且不顾朝鲜将领的反对,命令全军不得追击。
约莫凌晨时分,倭军开始大批撤离平壤,他们自平壤城南的含球门出,向东渡过冰封的大同江,一路往汉城撤退。这一路撤退可谓仓惶,不少伤员直接被遗弃不顾,一些没有受伤、但体力消耗殆尽尚未休整充足的士兵,几乎是匍匐在地上爬过了大同江。
平壤城就在这一日不出意外地顺利收复,清晨时分,明军和朝军就开入平壤城中,对城内进行了清洗。对于朝鲜人而言,收复平壤可谓是苦乐参半。他们如预想的那样夺回了自己的城池,但是胜利并不只属于他们。随着李如松麾下大批明军的到来,朝军将领李镒和金应瑞的部队只能成为陪衬和协助,听从明军号令。而李如松却并不想全歼倭寇,只想着将倭寇赶到半岛南端。他允许小西行长部队安全撤离平壤的决定,使得朝鲜人极度的沮丧,他们渴望复仇,渴望倭寇为他们的侵略行为付出代价。然而他们的这种复仇心理却不曾得到满足,因而这种愤恨,就转移到了李如松的身上。
入平壤城后,明军对于城中留守人员的清洗也实在是过于残酷,不区分究竟是倭寇还是朝鲜平民,所有逗留人员全部斩杀,首级被割下以充军功。这也引起了朝军之中的诸多不满。这些不满交织在一处,渐渐就有流言蜚语传出,说李如松很有可能收受倭寇贿赂,与倭寇勾结。
放屁!这帮子朝鲜小人,老子带着兵来帮他们打仗,半句好话没得到,竟然还敢往我头上扣屎盆子!狗娘养的东西,活该被倭寇斩尽杀绝!李如松在入平壤城后的第三日,得知城中所传流言蜚语后,在参将会议之上破口大骂,怒不可遏。
提督息怒,眼下这事儿已有朝鲜官员书信发往北京了,不日几个阁部都会看到。您看,这事儿要不要咱们也书信一封去解释一下?一旁的张世爵劝说道。
解释个屁!老子要是解释,就不姓李!我辽东李氏在这地头上打了五十多年仗了,没有我们在这里镇守,哪有北京城里的歌舞升平?我看朝廷那帮老不休的能耐我何?李如松根本还在气头上,这时候没人能劝得动他。张世爵不打算再开口,他也不是辽东军将领,于是抬眸望了一眼不远处的李如柏,希望他能劝说他的大哥。
没想到李如柏却趁机拱火:提督说的是,这帮朝鲜小人,不知道我们来这里帮他们打仗乃是天/朝上恩。我等军队好儿郎,都是一饭一水养了几十年养出来的,哪能无缘无故就拿命去堆,能让倭寇不战而屈,乃是我们的本事,却不合了朝鲜小人复仇之意。有本事,他们自己打去,咱们还操这份心?
此话顿时引得满场辽东军将领连声附和称赞,其余各地将领也觉得有理,并不再出言劝说。
陪居末座的调粮官赵子央暗自抹了把汗,心道:现在你们在这嚣张跋扈,梗着脖子不解释,后头便有人来跟你算账了。罢了罢了,我也不去惹你们这帮武夫。只是我可难也!
最难的人确实就是赵子央,为了筹备全军的粮草,他三十岁的年纪竟然双鬓徒染了白霜。与朝鲜人的沟通实属困难,如今又生了罅隙,更是让他的工作难上加难。明军后勤粮草如今确实大部头要靠辽东大后方源源不断地往前运,因而青黄不接时,朝鲜当地的补给就显得相当重要,能解燃眉之急。如若此时和朝鲜人闹矛盾,撕破了脸皮,这粮草唉殊不知这粮草都是朝鲜老百姓捐的口粮啊,他们自己都吃不饱肚子,还要拿出口粮来喂养明军。明军为了获得军功,斩杀了一部分无辜的朝鲜百姓确实是事实,这让朝鲜百姓对明军的信任大打折扣。
你们这些将领可长点心吧!
参将会议结束后,赵子央从平壤府衙的议事堂出来。这里暂做明、朝联军的指挥部,也是诸多将领暂住的地方。赵子央虽然位阶不高,但好歹是朝廷官员,又管着后勤粮草,故而被许了两间屋子居住以及安置家属。他快步往暂住的屋子去,刚走到屋门口,就见到孟子修和罗道长二人立在屋外,正等着他。
怎么了,这么冷的天出来作甚?你这么弱的身子,冻坏了怎么办?罗道长你也不劝劝他。赵子央上前,对孟子修道。
有急事,入屋再谈。孟子修简短道,随即三人一起钻进了孟子修、赵子央和罗道长合住那一屋,却没想到白玉吟和孟暧也候在里面。
几人围坐一圈,孟子修从怀中取出一个已经打开了的机关加密信筒,里面塞着一封卷着的书信,递给赵子央,道:
你去开会的间隙,有一个小卒送来的,是罗洵麾下的前线锦衣卫那里传来的密信,用加密信筒封装,我仔细检查过了,没有开封痕迹。信筒下面刻了个诱捕二字的反切码,我照着转换成算筹编码,就打开了。
赵子央抽出了那封信,便见其上写道:
众亲谨启:
朝地万里冰寒,伏福躬无恙。
近期吾部已查明詹宇所帅部署与倭军交战之具体位置,经多方打听,顺藤摸瓜,已大致摸清白狐所处,位置正处朝鲜王京之中,詹宇亦随同其侧,胁为人质。白狐暂未有异动,吾等安插之眼线日以继夜监视王京数门,以免打草惊蛇。不日,吾部即将南下王京侦查,请诸亲再等消息,届时依计行事。
吾与妻穗均安,可释远念。临书仓卒,不尽欲言。
敬请礼安
旷字
信是孟旷写的,乍一看似乎只是一封很寻常的家书,但内容却极度机密,以至于必须要用最高加密的方式进行传书。此次事关最后的诱捕成败与否,断不可泄露半点消息。所以哪怕是如此加密,信中也未曾点明张允修的身份,而是用白狐作为指代。狐狸乃奸猾之生灵,白狐以一身雪白的皮毛藏于冰天雪地之间,恰好用以比喻藏匿于朝鲜战场之上图谋不轨的张允修。如今白狐已成为锦衣卫军方对张允修的正式代号,诱捕张允修的行动,也被称作猎狐。
詹宇失踪之事,数日前孟子修就以书信的形式告知给前线的孟旷、郭大友和穗儿了。此后,郭大友、孟旷等人就针对此事展开了调查,他们特意赶去了一趟咸兴地区做了实地调查,寻找线索,并顺藤摸瓜查找张允修的下落。这几日,便有了回音。而孟子修制定的张允修的诱捕计划也早已上报给李如松了,李如松当然希望能抓住这个家伙,因而表示同意将通信资源向他们倾斜,甚至拨了一个五十人的队伍供孟子修调遣。但他对自己受胁迫派遣詹宇出去的行为,始终也没有表示歉意。
李如松,包括整个辽东李氏因为张允修手握的万兽百卉图而投鼠忌器,虽对张允修充满恨意,却也一时间没有办法处置此子。李如松比之其父更重视名望地位,妥协心理也就更严重,在张允修的胁迫下,不得不按照他的意思将詹宇派了出去,这些对于孟子修等人来说并不难理解。
但是张允修究竟为何会点名要求詹宇前去咸兴与其会面?这一点众人百思不得其解。孟子修思索很久,只是有一个朦胧的猜测。在京中时,詹宇抓捕九指王、破坏了鞑靼人暗杀李如松的计划,很是出了风头,也必然引起了当时还在京中的舒尔哈齐的注意。此后,詹宇得到李如松提携,一路平步青云,更是成为了前线杀敌的一员出色的青年将领。如若假以时日悉心培养,必将为辽东李氏再添一员虎将。加之,詹宇与孟家过从甚密,且还和当朝次辅张位有着亲缘关系,身份非常特殊,很有可能也知道万兽百卉图之秘。一旦他成长起来,在朝中站稳脚跟,很有可能会对未来的辽东局势造成微妙的影响。
张允修的打算,有可能是打先手,剃除对于建州女真发展最为不利的因素。不仅如此,他还很有可能想策反詹宇,使其成为自己的内应。如此一来,张允修就等于往辽东李氏之中再安插了一根楔子。这根楔子甚至有可能通过次辅张位的权势网络撬动大明朝廷此后的决策走向。
是不是这样,还未可知。但孟子修还有一个更为大胆的猜测,那就是对方也在试图诱捕穗儿,而詹宇其实就是诱饵。
诱饵,是必须要有伪装性质的,不能让人一眼就看出来这是诱饵。故而,对方没有选择抓捕孟子修、孟暧、白玉吟等等这些对于孟旷和穗儿来说更为重要的亲人家属,而是选择了与他们关系不近不远的詹宇。如此,自然就产生了一层迷惑性,既能勾着孟旷等人探查接近,又可以始终让孟旷等人不解自己的意图,不至于让对方一下反应过来而避免直接咬饵。并且,抓捕身为前线作战军人的詹宇可操作性更大,可以绕过孟子修等人直接通过李如松进行调派,让孟子修的人在毫无察觉的情况下就被迫失去了识破并挽回詹宇的时机。
这招棋一举多得,不可谓不高明,但却正中孟子修下怀。张允修黑子先行,占尽先机,而眼下捏着白子的孟子修,已经看清了这棋盘之上一个最致命的漏洞之处,他捏子探指,一旦落子,这盘围绕万兽百卉图而起的博弈大棋,将彻底终局。
第226章 平壤捷(三)
詹宇初上战场,得胜尚且不多,却没想到自己竟然大意入了圈套,耻辱地做了他人的俘虏。此时此刻他无比后悔自己那样轻率地离开了辽东,只身带队前往咸兴。他虽然在出发之前就察觉到此次行动的不对劲,却不曾想到自己竟会落入一个明朝叛徒的手中。
那些倭寇称呼他为玄无先生,詹宇却知道此子乃是张居正第五子张允修,真正的大明叛徒。这张允修倒是十分坦率,在詹宇沦落为他的俘虏之后,他与詹宇彻夜长谈,将自己的一切都告诉了詹宇,包括与孟家人的瓜葛,真可谓是掏心掏肺。他恳求詹宇的理解,并对詹宇照顾得无微不至,除了不能放他自由之外,几乎将他如菩萨一般供了起来。
詹宇的态度始终是不咸不淡,他的原则是尽量为自己求得长久的生存,故而不能对张允修表现出明显的对抗态度,但也不能全然接纳张允修所说的一切。实际上,詹宇内心深处对张允修的话嗤之以鼻,在他告诉自己万兽百卉图的事时,詹宇就明确了自己的立场此子狼子野心,乃是我辈毕生之敌,必要除之而后快。他相信以张允修的聪慧,必然也能看出他内心的不以为然,詹宇自小也算是接受过正统的儒学正统教育,是很难接受张允修这种叛国的做法的,至少短时间内绝对不会轻易转变思想。如果太快地对张允修表现出妥协,反倒会引起张允修的怀疑。
恋耽美
锦衣泪——书自清(172)
锦衣泪——书自清(172)
腊月十五日清晨,李如松焚香求签,希望接下来的战事对己方有利。这一日云开日明,伴随着进攻的号角声,明军向着平壤城北、西、南三面的城门同时发起攻城。诸军鳞次渐进,马蹄踩碎路面上的冰,扬起碎花冰晶,又如薄雾浮升入半空之中,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快靠近城墙时,他们看到了倭军沿着城头站成一排,严阵以待。他们在城墙之上插了很多彩旗,将长/枪大刀绑在一起,枪尖刀刃对外,作为守城之策。这看上去像是黔驴技穷之后的虚张声势,不禁让明军暗自发笑。
明军绕着城墙徐徐展开队势,杨元的中军负责攻城北,张世爵的右军负责攻城西,李如柏的左军负责攻东南,李镒与金应瑞的朝鲜军队负责攻西南。只有东墙紧挨着大同江,成为了倭军唯一的不归路。
在一声轰然的炮火声中,所有部队在震天的呐喊声中开始攻城。明军和朝鲜军中大批的弓箭手向城内发射点燃了的火箭,密密麻麻的箭矢轻松越过城墙,如同漫天流星一般打入平壤城中,并迅速引燃了城内的蓬草屋顶、木质建筑。大炮轰击城门,砰然的震动声响不断回荡在整个战场之上。只可惜炮火精度太低,一时半会儿只能作为攻城的助攻,若不慎发炮,甚至有可能击中自己方的军队。
在炮火的掩护之下,士兵们抬着攻城器械冲向城墙,迅速搭建起云梯。紧接着,他们冒着铅弹、箭矢和上方砸下来的石块,前赴后继地攀梯而上,最后还要翻过城墙上方密布的枪尖刀刃,虽然极为困难,但这些战士们看上去却像是杀红了眼一般,前仆后继,连绵不绝。
倭军不曾见到过这样猛烈的攻势,为了保命更是激发出了歇斯底里的勇气和力量,拼了命地阻挡联军的进攻。开始攻城后一个时辰,联军进攻的势头逐渐减弱,伤亡也开始激增。坐镇中军指挥的李如松见战况有变,即刻纵马上前,抓住一名试图逃跑的明军士兵,将其斩首,首级传阅各个攻城点,同时发出悬赏令:先登城者,赏银五千两!
在赏金的激励之下,联军再度组织起攻势。一马当先的明军将领吴惟忠不幸胸口中弹,其副将的脚被石块砸伤。但是攻城部队没有动摇,在一番艰苦的登城拉锯战中,明军终于找到了突破口,少数几个士兵顽强地攀爬到了城墙之上,与倭军展开白刃战,并占据了立足点。后续的明军利用这个突破口迅速跟进,大批涌上城头。几乎与此同时,火炮不停轰击的七星门终于洞开,城门塔楼被轰塌,明军和朝鲜军队一拥而入。
倭军早就预料到有此一刻的到来,并事先做好了准备。他们放弃了坚守外墙,退守至最后一道防线位于城市狭窄北角、利用平壤的三角墙建成的练光亭土窟。这是他们的杀手锏,为明军准备的最恐怖的攻城陷阱。
而平壤城北地区,恰是锦衣卫未曾侦查完全的地区,锦衣卫只是听朝鲜人提及,知道城里有一道内城防御工事,也都上报了,但上头的李如松等将领没有当回事,认为不过是类似瓮城一般的存在。所以当明军一拥而入时,他们瞬间就被圈进了凹凸不平的内城土窟,人、马、军旗挤在一起,一下施展不开,顿时进退失据。小西军士兵立刻将铁炮架在土窟中早已挖好的数百个射击孔上,开始向窟下的联军射击。最终这演变成了一场屠杀,铅弹箭矢呼啸着打向蜂拥而来的联军士兵,数百人瞬间死亡,更多的人身负重伤。后续试图进城的部队见状,顿时慌忙撤退,从七星门惶然而出,退至城外。
平壤战役首站告一段落,李如松鸣金收兵。此战达成了攻破平壤城墙的初步计划,但付出的伤亡代价超出了意料,也未能对城中的倭军造成决定性的击溃。李如松决定转变攻打的思路,避免更大的伤亡代价。
第225章 平壤捷(二)
是夜,在中军大营内召集众将开会之后的李如松,于帐中奋笔疾书,写成一封书信,交由传令兵,与叫阵的将领,利用箭矢射入平壤城内,递交给小西行长。
这是一封劝降书,李如松在信中十分直接了当地告诉小西行长,以自己的兵力,歼灭小西军只是时间问题。吾不忍尽杀人命,姑为退舍,开你生路,速领将来诣辕门,听我分付,不但饶命,当有厚赏。
拿到劝降书的小西行长虽然极度愤恨不甘,却也不得不开始权衡利弊。这第一日的战斗,他就损兵两千三百余人,他总共不过一万五千人的部队,承受不起这样的人员损耗和牺牲,如今粮草殆尽。如若联军再度发起攻击,他和他的部下们或许可以坚持一个早晨、一天,甚至两三天,但五万人的攻城部队,他们此后是无论如何都抵挡不住的。防线终究要崩溃,正如李如松所说,所有人都要亡命于此。那么,与其鱼死网破,不若给自己留出退路。
经过艰难的决断,小西行长终究放下了一切赌气和鲁莽的心思,决意撤退。于是就在这封劝降书投入平壤城后不过一个时辰,平壤城中一位倭军传信兵出城,向明军传话,回复李如松倭军情愿撤军,请不要拦截或追击他们。李如松很爽快地同意了,并且不顾朝鲜将领的反对,命令全军不得追击。
约莫凌晨时分,倭军开始大批撤离平壤,他们自平壤城南的含球门出,向东渡过冰封的大同江,一路往汉城撤退。这一路撤退可谓仓惶,不少伤员直接被遗弃不顾,一些没有受伤、但体力消耗殆尽尚未休整充足的士兵,几乎是匍匐在地上爬过了大同江。
平壤城就在这一日不出意外地顺利收复,清晨时分,明军和朝军就开入平壤城中,对城内进行了清洗。对于朝鲜人而言,收复平壤可谓是苦乐参半。他们如预想的那样夺回了自己的城池,但是胜利并不只属于他们。随着李如松麾下大批明军的到来,朝军将领李镒和金应瑞的部队只能成为陪衬和协助,听从明军号令。而李如松却并不想全歼倭寇,只想着将倭寇赶到半岛南端。他允许小西行长部队安全撤离平壤的决定,使得朝鲜人极度的沮丧,他们渴望复仇,渴望倭寇为他们的侵略行为付出代价。然而他们的这种复仇心理却不曾得到满足,因而这种愤恨,就转移到了李如松的身上。
入平壤城后,明军对于城中留守人员的清洗也实在是过于残酷,不区分究竟是倭寇还是朝鲜平民,所有逗留人员全部斩杀,首级被割下以充军功。这也引起了朝军之中的诸多不满。这些不满交织在一处,渐渐就有流言蜚语传出,说李如松很有可能收受倭寇贿赂,与倭寇勾结。
放屁!这帮子朝鲜小人,老子带着兵来帮他们打仗,半句好话没得到,竟然还敢往我头上扣屎盆子!狗娘养的东西,活该被倭寇斩尽杀绝!李如松在入平壤城后的第三日,得知城中所传流言蜚语后,在参将会议之上破口大骂,怒不可遏。
提督息怒,眼下这事儿已有朝鲜官员书信发往北京了,不日几个阁部都会看到。您看,这事儿要不要咱们也书信一封去解释一下?一旁的张世爵劝说道。
解释个屁!老子要是解释,就不姓李!我辽东李氏在这地头上打了五十多年仗了,没有我们在这里镇守,哪有北京城里的歌舞升平?我看朝廷那帮老不休的能耐我何?李如松根本还在气头上,这时候没人能劝得动他。张世爵不打算再开口,他也不是辽东军将领,于是抬眸望了一眼不远处的李如柏,希望他能劝说他的大哥。
没想到李如柏却趁机拱火:提督说的是,这帮朝鲜小人,不知道我们来这里帮他们打仗乃是天/朝上恩。我等军队好儿郎,都是一饭一水养了几十年养出来的,哪能无缘无故就拿命去堆,能让倭寇不战而屈,乃是我们的本事,却不合了朝鲜小人复仇之意。有本事,他们自己打去,咱们还操这份心?
此话顿时引得满场辽东军将领连声附和称赞,其余各地将领也觉得有理,并不再出言劝说。
陪居末座的调粮官赵子央暗自抹了把汗,心道:现在你们在这嚣张跋扈,梗着脖子不解释,后头便有人来跟你算账了。罢了罢了,我也不去惹你们这帮武夫。只是我可难也!
最难的人确实就是赵子央,为了筹备全军的粮草,他三十岁的年纪竟然双鬓徒染了白霜。与朝鲜人的沟通实属困难,如今又生了罅隙,更是让他的工作难上加难。明军后勤粮草如今确实大部头要靠辽东大后方源源不断地往前运,因而青黄不接时,朝鲜当地的补给就显得相当重要,能解燃眉之急。如若此时和朝鲜人闹矛盾,撕破了脸皮,这粮草唉殊不知这粮草都是朝鲜老百姓捐的口粮啊,他们自己都吃不饱肚子,还要拿出口粮来喂养明军。明军为了获得军功,斩杀了一部分无辜的朝鲜百姓确实是事实,这让朝鲜百姓对明军的信任大打折扣。
你们这些将领可长点心吧!
参将会议结束后,赵子央从平壤府衙的议事堂出来。这里暂做明、朝联军的指挥部,也是诸多将领暂住的地方。赵子央虽然位阶不高,但好歹是朝廷官员,又管着后勤粮草,故而被许了两间屋子居住以及安置家属。他快步往暂住的屋子去,刚走到屋门口,就见到孟子修和罗道长二人立在屋外,正等着他。
怎么了,这么冷的天出来作甚?你这么弱的身子,冻坏了怎么办?罗道长你也不劝劝他。赵子央上前,对孟子修道。
有急事,入屋再谈。孟子修简短道,随即三人一起钻进了孟子修、赵子央和罗道长合住那一屋,却没想到白玉吟和孟暧也候在里面。
几人围坐一圈,孟子修从怀中取出一个已经打开了的机关加密信筒,里面塞着一封卷着的书信,递给赵子央,道:
你去开会的间隙,有一个小卒送来的,是罗洵麾下的前线锦衣卫那里传来的密信,用加密信筒封装,我仔细检查过了,没有开封痕迹。信筒下面刻了个诱捕二字的反切码,我照着转换成算筹编码,就打开了。
赵子央抽出了那封信,便见其上写道:
众亲谨启:
朝地万里冰寒,伏福躬无恙。
近期吾部已查明詹宇所帅部署与倭军交战之具体位置,经多方打听,顺藤摸瓜,已大致摸清白狐所处,位置正处朝鲜王京之中,詹宇亦随同其侧,胁为人质。白狐暂未有异动,吾等安插之眼线日以继夜监视王京数门,以免打草惊蛇。不日,吾部即将南下王京侦查,请诸亲再等消息,届时依计行事。
吾与妻穗均安,可释远念。临书仓卒,不尽欲言。
敬请礼安
旷字
信是孟旷写的,乍一看似乎只是一封很寻常的家书,但内容却极度机密,以至于必须要用最高加密的方式进行传书。此次事关最后的诱捕成败与否,断不可泄露半点消息。所以哪怕是如此加密,信中也未曾点明张允修的身份,而是用白狐作为指代。狐狸乃奸猾之生灵,白狐以一身雪白的皮毛藏于冰天雪地之间,恰好用以比喻藏匿于朝鲜战场之上图谋不轨的张允修。如今白狐已成为锦衣卫军方对张允修的正式代号,诱捕张允修的行动,也被称作猎狐。
詹宇失踪之事,数日前孟子修就以书信的形式告知给前线的孟旷、郭大友和穗儿了。此后,郭大友、孟旷等人就针对此事展开了调查,他们特意赶去了一趟咸兴地区做了实地调查,寻找线索,并顺藤摸瓜查找张允修的下落。这几日,便有了回音。而孟子修制定的张允修的诱捕计划也早已上报给李如松了,李如松当然希望能抓住这个家伙,因而表示同意将通信资源向他们倾斜,甚至拨了一个五十人的队伍供孟子修调遣。但他对自己受胁迫派遣詹宇出去的行为,始终也没有表示歉意。
李如松,包括整个辽东李氏因为张允修手握的万兽百卉图而投鼠忌器,虽对张允修充满恨意,却也一时间没有办法处置此子。李如松比之其父更重视名望地位,妥协心理也就更严重,在张允修的胁迫下,不得不按照他的意思将詹宇派了出去,这些对于孟子修等人来说并不难理解。
但是张允修究竟为何会点名要求詹宇前去咸兴与其会面?这一点众人百思不得其解。孟子修思索很久,只是有一个朦胧的猜测。在京中时,詹宇抓捕九指王、破坏了鞑靼人暗杀李如松的计划,很是出了风头,也必然引起了当时还在京中的舒尔哈齐的注意。此后,詹宇得到李如松提携,一路平步青云,更是成为了前线杀敌的一员出色的青年将领。如若假以时日悉心培养,必将为辽东李氏再添一员虎将。加之,詹宇与孟家过从甚密,且还和当朝次辅张位有着亲缘关系,身份非常特殊,很有可能也知道万兽百卉图之秘。一旦他成长起来,在朝中站稳脚跟,很有可能会对未来的辽东局势造成微妙的影响。
张允修的打算,有可能是打先手,剃除对于建州女真发展最为不利的因素。不仅如此,他还很有可能想策反詹宇,使其成为自己的内应。如此一来,张允修就等于往辽东李氏之中再安插了一根楔子。这根楔子甚至有可能通过次辅张位的权势网络撬动大明朝廷此后的决策走向。
是不是这样,还未可知。但孟子修还有一个更为大胆的猜测,那就是对方也在试图诱捕穗儿,而詹宇其实就是诱饵。
诱饵,是必须要有伪装性质的,不能让人一眼就看出来这是诱饵。故而,对方没有选择抓捕孟子修、孟暧、白玉吟等等这些对于孟旷和穗儿来说更为重要的亲人家属,而是选择了与他们关系不近不远的詹宇。如此,自然就产生了一层迷惑性,既能勾着孟旷等人探查接近,又可以始终让孟旷等人不解自己的意图,不至于让对方一下反应过来而避免直接咬饵。并且,抓捕身为前线作战军人的詹宇可操作性更大,可以绕过孟子修等人直接通过李如松进行调派,让孟子修的人在毫无察觉的情况下就被迫失去了识破并挽回詹宇的时机。
这招棋一举多得,不可谓不高明,但却正中孟子修下怀。张允修黑子先行,占尽先机,而眼下捏着白子的孟子修,已经看清了这棋盘之上一个最致命的漏洞之处,他捏子探指,一旦落子,这盘围绕万兽百卉图而起的博弈大棋,将彻底终局。
第226章 平壤捷(三)
詹宇初上战场,得胜尚且不多,却没想到自己竟然大意入了圈套,耻辱地做了他人的俘虏。此时此刻他无比后悔自己那样轻率地离开了辽东,只身带队前往咸兴。他虽然在出发之前就察觉到此次行动的不对劲,却不曾想到自己竟会落入一个明朝叛徒的手中。
那些倭寇称呼他为玄无先生,詹宇却知道此子乃是张居正第五子张允修,真正的大明叛徒。这张允修倒是十分坦率,在詹宇沦落为他的俘虏之后,他与詹宇彻夜长谈,将自己的一切都告诉了詹宇,包括与孟家人的瓜葛,真可谓是掏心掏肺。他恳求詹宇的理解,并对詹宇照顾得无微不至,除了不能放他自由之外,几乎将他如菩萨一般供了起来。
詹宇的态度始终是不咸不淡,他的原则是尽量为自己求得长久的生存,故而不能对张允修表现出明显的对抗态度,但也不能全然接纳张允修所说的一切。实际上,詹宇内心深处对张允修的话嗤之以鼻,在他告诉自己万兽百卉图的事时,詹宇就明确了自己的立场此子狼子野心,乃是我辈毕生之敌,必要除之而后快。他相信以张允修的聪慧,必然也能看出他内心的不以为然,詹宇自小也算是接受过正统的儒学正统教育,是很难接受张允修这种叛国的做法的,至少短时间内绝对不会轻易转变思想。如果太快地对张允修表现出妥协,反倒会引起张允修的怀疑。
恋耽美
锦衣泪——书自清(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