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弱白月光(快穿) 作者:千里孤鸿
第184页
将郭萍的名字改成郭安,这本书甚至不会受到过多的影响。
仿佛这不是两个人,而是一个人。
如果这书,存在人物原型的话。
也许自始至终,和程生认识的只有郭安一人。
又说当初郭安身死之时,可以说是书中的神来一笔,不仅没有铺垫,甚至身死之缘由都可以说极为不合理,回家路上遇上土匪,可是按照作者写的兄妹二人上香,书生程君泽住的寺庙,都离京城不能说是很远。
既是京城,警卫森严,兵将充实。落土为寇,只能说太过稀奇。
就算真的有不少土匪,那也不敢在京城周围当土匪。
可以说,郭安身死这段情节好似硬生生加入,十分突兀。
而且后文郭安之死,对于郭家,对于程生的影响,仿佛都只有短短的一瞬间。
一旦过了,便从未被提起过。
有一个细节,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过,程生和郭萍大婚前夕,竟然没有一个人提起过郭安,包括郭父。
好似,郭家只有郭萍一人,郭父从来就只有郭萍一个女儿,又或者说只有一个儿子。
所以,郭安之死这段情节过了,便过了。并未对郭府产生过多的影响。
书中后二十回中,郭萍和程生成婚已有十余年,夫妻两人同为一体,恩爱如初。
郭安是郭萍的长兄,又是程生的知己,甚至从书中的隐晦处,可以看出,其实郭安和程生之间并不单单是知己。
可是,这世上,和郭安联系最为紧密的二人,竟然后期也未曾提起过郭安。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如此的匪夷所思,令人纳闷,让人不禁想穿越到千年前,亲自去问一问作者本人,究竟有何用意。
但还有一个猜测,也是我在研究晋朝历史时脑洞大开的猜测。
如果,郭安和郭萍本是一人,那么一切就可以完美解释了。
包括后期,郭萍与程生之间的相处的特殊,其实他们二人的相处,完全可以说处于一种分裂状态。
有时压根就不像是夫妻一般,而是如同上下级的关系,郭萍在上,程生在下。程生虽掌握郭府大权,却也还要时不时询问郭萍的意见。
甚至在下人的视角中,两人的服饰,座次,都有十分明显的尊卑关系。
但有时二人,又真的如同全天下的恋人一般,爱意绵绵,情深意重,一举一动,一言一语完全是情侣之间的相处模式。而且这种感情十分特别,不同于普通的男女关系。
书中多次描述程生受到郭萍的厚待,但程生对于这段感情,仿佛又带着很深的挣扎。
招婿这段情节,很特殊,结局也令人出乎意料,也许就是挣扎的体现。
也许,化男身,化女身,其实写的都是程生与结识的一人之间的感情。
性别只是外相,作者真正想写的也许只是一段感情。
只是,这段感情,或许有些复杂,不被外人所知,甚至不容于世,甚至不能明写。
作者只能曲写,变幻人物的性别,模糊书中的朝代,事件,隐秘地写这段发生在千年前的爱情。
如果说,郭家真的指的是晋朝,那么郭府的继承人郭萍,或者说真正的郭安又是谁呢
当然,我一直保持着一个观点,《紫钗记》很有可能是两个人合写而成。
前期程生和郭安的相识相知片段是一个人所写,后期程生和郭萍在郭府的相处则是另一个人所写。
关于我为何如此判定的原因,是因为我发现作者对于人物的态度问题有所不同。
前期作者十分偏向书生程生,并且作者是带着一种轻松欢快的状态来写的。
作者如同一个老人,在年老之时边写边回忆年轻时期的悠闲和惬意,他是如此的高兴,对程生大加赞赏,对郭安则维持着保留态度,不偏不倚。
而后期作者则十分偏向郭萍,或者郭安。他在一个又一个场景之中,极尽的写郭萍的真善美,写她的仁慈,写她的宽厚,作者无疑带着一种推崇的态度。而对于在郭萍支持下掌管郭府大权的程生,则是有些微词。
至于书中谈论的家国天下,则是两人共同创作,经历了多次的修改删订。
而作者,我相信应该是书中程生和郭安身边的人。
因为全书一直都以一种旁观者的角度来写,从不过多描写主人公的心情,心理,而是只描述事件,描述对话。
也许,他们见证了这段感情,见证了这段人生,并想留下些什么。
就像作者自云一般,是为人而写,为历史上程生和郭安的真实原型而写。
楚瑛想到当初自己看到导师的这篇文章后,得到的震撼,不由得一笑。
过了千年,一切繁华的,热闹的,美好的,都已消失。
初衷,真相,辉煌,早已被曲解,甚至被遗忘。
流传的越久,差别就越大。
但她没想到,居然还能有人发现所谓的真相,或者说发现大部分的真相。
这可真是一件不简单的事情。
当年,她是看着这本书慢慢定稿的,她甚至也知道这本书谁所写。
确实如同导师猜测的那样,是二人合写。
一个是朝中的老人,一个是宫中的老人。
一个是正统科举出生的知名文人,一个是宫闺之中自学成才的侍者。
第184页
第184页
将郭萍的名字改成郭安,这本书甚至不会受到过多的影响。
仿佛这不是两个人,而是一个人。
如果这书,存在人物原型的话。
也许自始至终,和程生认识的只有郭安一人。
又说当初郭安身死之时,可以说是书中的神来一笔,不仅没有铺垫,甚至身死之缘由都可以说极为不合理,回家路上遇上土匪,可是按照作者写的兄妹二人上香,书生程君泽住的寺庙,都离京城不能说是很远。
既是京城,警卫森严,兵将充实。落土为寇,只能说太过稀奇。
就算真的有不少土匪,那也不敢在京城周围当土匪。
可以说,郭安身死这段情节好似硬生生加入,十分突兀。
而且后文郭安之死,对于郭家,对于程生的影响,仿佛都只有短短的一瞬间。
一旦过了,便从未被提起过。
有一个细节,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过,程生和郭萍大婚前夕,竟然没有一个人提起过郭安,包括郭父。
好似,郭家只有郭萍一人,郭父从来就只有郭萍一个女儿,又或者说只有一个儿子。
所以,郭安之死这段情节过了,便过了。并未对郭府产生过多的影响。
书中后二十回中,郭萍和程生成婚已有十余年,夫妻两人同为一体,恩爱如初。
郭安是郭萍的长兄,又是程生的知己,甚至从书中的隐晦处,可以看出,其实郭安和程生之间并不单单是知己。
可是,这世上,和郭安联系最为紧密的二人,竟然后期也未曾提起过郭安。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如此的匪夷所思,令人纳闷,让人不禁想穿越到千年前,亲自去问一问作者本人,究竟有何用意。
但还有一个猜测,也是我在研究晋朝历史时脑洞大开的猜测。
如果,郭安和郭萍本是一人,那么一切就可以完美解释了。
包括后期,郭萍与程生之间的相处的特殊,其实他们二人的相处,完全可以说处于一种分裂状态。
有时压根就不像是夫妻一般,而是如同上下级的关系,郭萍在上,程生在下。程生虽掌握郭府大权,却也还要时不时询问郭萍的意见。
甚至在下人的视角中,两人的服饰,座次,都有十分明显的尊卑关系。
但有时二人,又真的如同全天下的恋人一般,爱意绵绵,情深意重,一举一动,一言一语完全是情侣之间的相处模式。而且这种感情十分特别,不同于普通的男女关系。
书中多次描述程生受到郭萍的厚待,但程生对于这段感情,仿佛又带着很深的挣扎。
招婿这段情节,很特殊,结局也令人出乎意料,也许就是挣扎的体现。
也许,化男身,化女身,其实写的都是程生与结识的一人之间的感情。
性别只是外相,作者真正想写的也许只是一段感情。
只是,这段感情,或许有些复杂,不被外人所知,甚至不容于世,甚至不能明写。
作者只能曲写,变幻人物的性别,模糊书中的朝代,事件,隐秘地写这段发生在千年前的爱情。
如果说,郭家真的指的是晋朝,那么郭府的继承人郭萍,或者说真正的郭安又是谁呢
当然,我一直保持着一个观点,《紫钗记》很有可能是两个人合写而成。
前期程生和郭安的相识相知片段是一个人所写,后期程生和郭萍在郭府的相处则是另一个人所写。
关于我为何如此判定的原因,是因为我发现作者对于人物的态度问题有所不同。
前期作者十分偏向书生程生,并且作者是带着一种轻松欢快的状态来写的。
作者如同一个老人,在年老之时边写边回忆年轻时期的悠闲和惬意,他是如此的高兴,对程生大加赞赏,对郭安则维持着保留态度,不偏不倚。
而后期作者则十分偏向郭萍,或者郭安。他在一个又一个场景之中,极尽的写郭萍的真善美,写她的仁慈,写她的宽厚,作者无疑带着一种推崇的态度。而对于在郭萍支持下掌管郭府大权的程生,则是有些微词。
至于书中谈论的家国天下,则是两人共同创作,经历了多次的修改删订。
而作者,我相信应该是书中程生和郭安身边的人。
因为全书一直都以一种旁观者的角度来写,从不过多描写主人公的心情,心理,而是只描述事件,描述对话。
也许,他们见证了这段感情,见证了这段人生,并想留下些什么。
就像作者自云一般,是为人而写,为历史上程生和郭安的真实原型而写。
楚瑛想到当初自己看到导师的这篇文章后,得到的震撼,不由得一笑。
过了千年,一切繁华的,热闹的,美好的,都已消失。
初衷,真相,辉煌,早已被曲解,甚至被遗忘。
流传的越久,差别就越大。
但她没想到,居然还能有人发现所谓的真相,或者说发现大部分的真相。
这可真是一件不简单的事情。
当年,她是看着这本书慢慢定稿的,她甚至也知道这本书谁所写。
确实如同导师猜测的那样,是二人合写。
一个是朝中的老人,一个是宫中的老人。
一个是正统科举出生的知名文人,一个是宫闺之中自学成才的侍者。
第18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