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再不女装大汉就要亡了! 作者:大团团

    &[历史同人]再不女装大汉就要亡了!——大团

    末了,他深深看了一眼曹操道:原来父皇早已安排好了一切,母后临死前令朕前来寻曹操,言明天下除曹操者无人可救朕,竟是因为这个!

    朝堂之中寂静无声到几乎针落可闻的地步,距离最近站着的曹操耳朵敏锐,可以清晰听见刘协粗重了几分的呼吸声。

    身后,是朝臣跪拜曹操的场景,曹营文武官员坚定不移地站在曹操身后,成为他的推力,将他一步一步推到刘协的对面。

    曹操观察刘协,不得不承认,这少年人可一点都不像刘宏,反而与王美人更像一些。刘协若能得到好好教导,若是生于太平盛世,或许不失为一个好的继任者,现在走到这个地步,是形势使然,亦是他亲父的推波助澜。

    到底是刘宏的儿子,曹操有几分将他当做后辈来看待、教育的心思。刘协不是他心目中的君,他心中的君唯有刘宏一人,虽然现在成了他儿子

    曹操想到现在这一团乱麻的关系,就一阵气息短促。

    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他是不可能还政于刘协的。

    曹操看着刘协,眼神一如既往地坚定、锐利,他沉声道:先灵帝圣旨是真是假,相信陛下已经看到了。臣将是唯一,也是最后一位丞相,待臣死后,即废除丞相之职。

    刘协:

    少年天子眼中平静无波,握在身侧的拳头却越掐越紧,最终,在一片气氛凝固的寂静之中,响起了刘协清冷的嗓音:父皇封您为魏王,做摄政大臣,圣旨为真,旨意有效。

    朕将遵从父皇遗命,尊您为,皇叔。

    自此,属于曹操的掌权时代正式降临!

    史书记载:建安六年初,操以灵帝圣旨,任丞相,封摄政王,封号魏。

    曹操办公的府邸由原先的司空府变为了魏王府,出入尊亲王仪仗,官袍也换上了属于魏王专属的黑色。

    衣裳从金边绣龙,到金丝绣蟒,无一不显示着地位,冕九珠,出入宫廷马车亦尊亲王规格。

    就连帝王都亲口叫了曹操为皇叔,承认曹操与先灵帝的关系,肯定了先灵帝圣旨真实性,还有谁敢跳出来反对?想要骂曹操,首先要有立足的理由,以汉室忠臣自居,以帝王刘协为由的那批人,现在全都成了哑巴。

    汉室旧脉被打压地所剩无己,曹营众人逐步侵蚀着新的朝堂,各家氏族纷纷收敛了自身,避开曹操的锋芒,等待着下一次抱团来撼动这一尊看似难以扳倒的大山。

    他们相信那一天不会遥远,没有谁的势力是一直都处于鼎盛的,盛极必衰的道理放到曹营也是存在的,他们只能等待这个机会,等待着曹操如先人般昙花绽放,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等待着一击必杀的好时机,再次聚拢到帝王身边,将曹操拉下马了来。只要家族还在,利益还在,他们不会输给强权,只要当权者还倚赖他们的家族子弟,就不得不妥协于他们的家族。

    这些人注定要失望了。

    建安六年二月,新的选士制度诞生,由魏王下达《求贤令》,号召天下人前来做官,而做官的途径不再是通过察举、举荐,而是通过科举,用真材实料在各州郡脱颖而出,不必经营自己的名声,不必处处与人结交,不必攀比家室,不必四处求人。

    只要是良民,都可前来报考,科目分科精细,考核章程成熟,就连管理秩序,捉拿舞弊的后手都准备了,说曹操此前毫无准备,恐怕也是无人相信的。

    连朝堂格局都已经被改变了,三公九卿都被废除,再搞个科举举士好像也没什么。

    曹操动作太多,操作之猛烈令人应接不暇,建安五年到建安六年是一个多事之秋,谁都没有想到,这人人都不看好的科举举士,大部分人都难以理解的三省六部之制,一实行,那是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在适宜的土壤之中不断改良,足足延续了千年之久!

    另一边,司马朗以家主的权力将司马一族迁徙到了许昌,家中子弟多数都会跟过来安置,为了让弟弟们能够接受到时下最好的教育,司马朗果断抓住主公给予的机遇,将年幼的弟弟们一一安排入幼学。

    若是进不去的,那也要去往附近最好的州学堂,等待着小学考、大学考的到来。

    司马朗还给自己的二弟司马懿去了一封信,为了这位从小就聪慧的二弟,做大哥的司马朗可谓是操碎了心。

    他特意向曹操提了一嘴自己二弟帮助自己整顿族内事物井井有条,帮助他安排同族滴水不漏,而司马懿帮他做事的那一年,年仅八岁!

    曹操听罢,沉默片刻,对司马朗道:截止至今为止,你是孤最后一个征辟来的人了,科举制是孤颁布的,孤将严格遵守这一选材制度,令弟若想要出仕,可不能通过你的举荐来了,唯有用真材实料通过考核,方能有机会进入朝堂。

    司马朗忙道:臣亦是如此想的,只是想请主公给个恩典,令二弟可以有机会进许昌太学进学。

    曹操沉吟片刻,问司马朗道:他年岁多少?

    过了年刚好十六。

    十六该上大学了,曹操皱眉道:不可,大学入学本该是所有学堂中最为严格的,岂能随意送人进去。

    司马朗诚恳道:去小学也成,臣想让二弟参加大考。

    曹操抚摸胡须,点了点头:既然如此,就让他去小学五年,上毕业班,可参加年末的大学考。

    司马朗眼睛发亮,激动道:臣替二弟先谢过主公恩典!

    二月一过,又到了许昌太学开学的日子了,天气乍暖还寒,学子们穿着厚厚的棉衣,一个个包裹成小团子,纷纷走进焕然一新的许昌学堂。

    诸葛亮十四岁了,即将升入小学的最后一年,也是他们这一届学子运气不好,因政令影响,若想要继续深造,去往人才辈出的太学进一步修学,必须通过严厉的考核,拿到高分,到达分数线才行。

    分数不到的人则含恨退离许昌太学,进入其余州郡学堂进学。

    许昌太学聚集了四州最为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导他们的先生出自朝堂,文武先生有的甚至是高官、将领,学堂藏书阁藏书丰富,教学质量是所有学堂之中最好的,交出来的学子也是所有学堂里最为优秀的一批。

    面临升学考试的这一年并不平静,诸葛亮本以为自己学业已经很优秀了,可放到到处都是精英的许昌太学,他此前的才能在同龄人之间竟不是最为突出的!

    他们这一届学子之中,混入了一个比他们小了三岁的孩童,本该去上一年纪的年岁,竟在毕业班里名列前茅,如何不令人心生忌惮?

    他是冲着第一名去的,目的是为了第一名可以保送大学,现在好了,半路杀出个曹丕,竟将所有班中学子的风头都压了下去。

    除此以外,班中优秀的学子数不胜数,这让从小就对自己聪明的头脑有些自得的诸葛亮紧绷着神经,在环境的压力下更加努力地挑灯夜读。

    这一天,诸葛亮听说班里突然又加入了学生,学子们窃窃私语:他年纪已经超了,是为了参加年末的大学考才来的,据闻家里人与魏王有关系,破例将他安排在了这里。

    大家都是十四岁,唯独这人十六岁,比他们大了足足两岁!他们这个神奇的班,不仅有年纪小的跳级生,还有年龄大的留级生!

    那十六岁的学子个子比其他人都高,站在一圈十四岁的少年面前,俨然是大人的模样。这样的人被安排来此,难道是冲着那第一名的保送去的?这未免也太不公平了!

    诸葛亮听见了学子们的窃窃私语,他竖起耳朵听那新来的学子自我介绍:来自河内,司马懿。

    无论是谁,都阻止不了他获得第一名!

    开学后的第一个月有一场全年级的考核,考的是小学前四年的所有知识,涉猎之广,卷子之难,就是将它拿回去给家中长辈来做都不一定能够完全答出。诸葛亮就其中几个疑问去问了在朝堂中任职高官的叔父诸葛玄,不仅没问到问题,反而将诸葛玄成年人的自信打击地体无完肤。

    煎熬地等待了七天,终于出成绩了。

    对自己答题没什么把握的诸葛亮早早就等候在放榜处,待先生将成绩排名贴出,诸葛亮愣住了。

    第四名。

    他盯着那第一名的名字看了许久,疑惑道:曹宏?他们班有这个人吗?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00415 22:46:11~20200416 23:57:58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小咩是只大精分 30瓶;木兮 3瓶;南敦先生 2瓶;萌萌哒的路人甲、树树竹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一百二三章

    他们班中还真有一位叫做曹宏的!

    只不过人家因为太过优秀, 学业考核全优,又地位超然,特许能够进出太学罢了。

    从开学至今, 这位名为曹宏学子正式来课堂的次数屈指可数,多数时间是在外头。

    诸葛亮竖起耳朵听同窗们说起曹宏的事迹,恍然大悟。

    原来如此, 那曹宏是魏王曹操的次子,已经接触政务了, 人不来学堂也不是为了逃课,而是太过优秀,多数时间跟在尚书令身边做事, 虽没有官职在身,却有实权,尚书府的官吏们许多都听他指挥,是名副其实的天之骄子。

    这就没什么可比性了, 是魏王次子, 那日后的起点就与他们这些学子不同, 至于魏王为何会将儿子们送到太学来上课,而不是单独请优秀的先生教导, 也许是为了推广他那一套科举举才制度?

    从舆论上而言,就连魏王的子嗣都是通过考试入朝为官的,相信有许多人会为此而更加信任魏王想要推广科举选才制度的决心。

    第一名曹宏,那是用铁一样的实力将第二名吊打,远远甩开第二名许多分。

    诸葛亮又琢磨起了第二名曹丕, 这孩子年岁比他们这些人都小,却能拿出这样优秀的成绩来,魏王家的孩子,一个个都那么优秀的吗?

    至于第三名司马懿,分数与诸葛亮明明是一样的,二人本应并列第三,偏偏这考试排名以笔画来排,司字比诸字笔画少,导致了诸葛亮被司马懿压了一头,这就让他不服气了。

    诸葛亮低叹一声,只觉得那毕业第一名的保送名额距离他越来越遥远,而第五名的成绩与他相差不了多少,让他有一种随时会被追上的紧迫感。

    同样不满意自己成绩的司马懿念叨着压他一头的曹丕名字,还有同样对他紧追不舍的诸葛亮就在后头,只觉得这小小的许昌太学之中藏龙卧虎,任何一位同窗都不容小视。

    放榜以后,先生会在课堂上为学子们分析此次考核的考点与解析,这次考的难,许多学子都挂了红,也就造成了分数差距变大,真正优秀的第一梯队人名字瞬间变得万众瞩目起来,也成了接下去一年先生们会重点压榨、培养的对象。

    上课的铜锣声在外头敲起,学子们纷纷回到自己的课堂,诸葛亮刚一走到课堂门口,就见里面有一学子身边众星捧月地围着一圈人,那学子内敛谦和,笑容温和,看似平易近人,实则那温和假象之中是与同窗们疏离的隔阂,那就是此次考核的第二名,魏王曹操第三子曹丕了。

    魏王家的孩子姓氏特殊,在许昌太学万众瞩目,却从不拉帮结派,也从不参与任何太学之中的学子小团体。这曹丕也挺有意思,虽众星捧月,却满脑子都是学习,就那恨不得将时间都花在看书上的劲儿,也难怪他会有那样的成绩了。

    学风这东西,需要有人去带动,有人来做标杆,许昌太学的学风刚开始是由先生的严厉教育而立下的,之后的维持却要看学子们的表现。

    先生们有意促进学子之间的良性竞争,于是就用魏王的子嗣来做标杆,就连出身比他们高的人都那么努力,他们这些出身逊色的还有什么理由去偷懒?

    诸葛亮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发现课堂之中时常空着的那个位置上已经布置上了笔墨纸砚。

    那是曹宏的位置。

    他肯定地在心里想着,一抬头,果真见先生领着一少年人从外头走来。

    只看那风姿卓绝的气度,就与寻常学子们不同,隐隐约约还有一丝上位者的气势,令人心生尊敬,不敢轻易与之对视。

    诸葛亮识人极准,只一眼,就能从中分析出许多信息来。

    比如,与曹丕同龄的曹宏,本身要比曹丕优秀得多,照他这样的底子,显然是魏王作为继承人来培养的。

    想到魏王嫡长子在军中任职武将,至今还未接触朝堂事物,这就很耐人寻味了。

    曹丕一见兄长到来,整个人感觉都变了,机敏地竖起耳朵,眼巴巴瞅着曹宏,倒是半点都没有被兄长光芒笼罩下的不甘与自卑。

    悄悄观察他们的可不止诸葛亮一人,只从曹丕与曹宏两兄弟的相处模式看就能看出他们关系特别好。

    先生见学子们都坐下后,宣告了即将进行军政实践学习的事。

    待从这里毕业,你们上到大学的第一堂课将会由一位将军来教,授课先生说道:现在是给你们的预习,成绩稍差对考上大学没有把握的学生可要好好珍惜这个难得的机会。

    给一群十四岁、十五岁的少年人以军政课收心养体魄,是曹操定下来的。想要锻炼的则是学子们刻苦耐劳的品质、坚强毅力的心智,以及锻炼他们的体魄,在已经学习够了大部分知识的毕业班里进行这门课,既可以对他们的精神进行锤炼,更可以为大学的教育做准备。

    先生很满意自己造成的效果,抚摸胡须告知众人接下去要准备一些什么。

    一群适龄少年人呆呆地望着先生,显然没从这巨雷之中缓过神来。

    似乎是怕吓到他们,那位先生还笑呵呵地说道:你们放心,小学的军政实课要求并不高,没有大学那么严格,大部分人都能在这门课中收获许多。

    学子们一片哗然,而被骗回课堂的曹宏脸色也不好看。

    他就说为什么阿瞒笑得那么灿烂,为什么荀彧将交给他手中的政务又拿了回去,还劝他回来上学,原来在这儿等着他呢!

    曹丕倒是跃跃欲试:父亲当年在洛阳太学就接受过段颖将军的教导,也不知会是哪一位将军来教我们。

    今年刚加入班级,一点都不知道太学规矩的司马懿感觉还挺新鲜,他倒是不惧怕军政,更不怕锻炼,他的先生胡昭注重文武兼修的培养,从小就紧盯他学剑法,自律的司马懿每天也有早起锻炼的习惯,体魄素质在同龄人之中算好的。

    倒是诸葛亮只觉得眼前一黑,让一个很少锻炼的文人每天晨起锻炼跑步,那会要了他小命的!

    可只要跑了步,就能学习骑马、射箭、排兵、布阵

    前者练起来痛苦,后者正是他感兴趣的内容。

    这堂课的酸甜苦辣令他记忆犹新,恐怕这辈子都忘不掉那全身肌肉酸痛,晚上回到营地倒头就睡的感觉。

    恋耽美

    &[历史同人]再不女装大汉就要亡了!——大团

章节目录

[历史同人]再不女装大汉就要亡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屋只为原作者大团团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大团团并收藏[历史同人]再不女装大汉就要亡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