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是主角?[穿书]——落日云歌(69)
我真不是主角?[穿书] 作者:落日云歌
&我真不是主角?[穿书]——落日云歌(69)
京畿卫新任首领李常威原本是大内侍卫首领,虽然一直以来都是皇上信任之人,但事有万一,京畿卫守皇宫九门,是最重要的兵力,放外人手里我不放心,我会找机会让他不参与宴会的。
不用,夏侯灵渊拒绝道,李常威可信。
他解释道:母后当年对李常威有恩,他可信。
言正还想再说,夏侯灵渊打断他,把一年前明宣帝因中毒昏迷然后让人侍疾的事情说了出来。
那时,明宣帝深夜召见了林瀚海、李常威,方庭之三人,询问侍疾的人选,林瀚海是老臣,对血脉正统看的尤其的重,便推荐了当时还是太子的夏侯灵渊,而一向中立的李常威却是不赞同。
也因此,太子没有一个人侍疾,不然,若是当时镇远侯府想孤注一掷至皇上于死地,那么情况就糟了,李常威这事还是方庭之告诉他的,因为方庭之以为他与李常威暗中也有来往,他细想之后才明白,李常威想帮的不是他,而是他的母后,皇后娘娘。因为当时贤妃毒害皇后的事情正好被皇帝知晓,虽然消息被封锁,但李常威身为大内侍卫首领,定然也是知道的。后来想想李常威不赞同的原因可能就是因为这事。
听了这件事,言正对李常威也放了八分的心,细想,如今最危险的就是贤妃身边的那些人,还有临近的京城的江南卫了。
当年夏侯修延因为漕运一事出使江南,与驻扎在江南地区的江南卫有过接触,若说二者没有关系,那是不可能的,可惜夏侯修延在江南卫中待的时间很短,而且他很是聪明,关于江南卫的事情他事先禀明皇帝,依着皇帝的指示一一照办,所以江南卫到底谁是他的人,什么职位,什么关系,任凭他调查半年了,也没查出什么东西来。
虽然太子倒台了,但难保那人不会与镇远侯府联手,或者说那人本就是镇远侯府的人。
夏侯澜的生辰是十一月十三日,因为连同着立储之宴一起举办,所以提前半月,礼部的人就开始着手准备了,夏侯灵渊在礼部任职,平日是轻松的很,可逢到这特别重要的事情,礼部官员们各各忙的脚不沾地,即使他身为王爷,平日冷漠无情也照旧被许多官员抖着胆子拽住不让他撂挑子。
一切都是因为这次宴会很有深意,在这当口被立为太子,那皇位几乎十有八九就是夏侯澜的了,对着未来皇上的宴会,当然所有人都要力保让明宣帝开心,让太子高兴。
忙到日暮西沉,夏侯灵渊才被一众官员放了行,宫门外王府的马车早已等候在那里,他上车,却见车里依旧坐了一个人。
哥。苏家宝高兴道:惊不惊喜?
惊喜,苏苏怎么会在这?他问。
我来是想带你去看一样东西。苏家宝盘腿坐在夏侯灵渊对面,特别兴奋,娘听爹说你推掉了婚事,就准我见你了,可你最近很忙,我就你天天窝在万宝阁,苏家宝笑了两声,然后今天终于把那件宝贝制造出来了。
见人这么兴奋,夏侯灵渊很是好奇,什么宝贝?
不能说,苏家宝摇头,要保持神秘。
见状,夏侯灵渊不问了,苏家宝从旁边的食盒里拿出点心,递给他,让他垫垫肚子。
马车停在了万宝阁门口,夏侯灵渊跟着人上了三楼,见这东西竟然能摆放在万宝阁三楼的位置,他心里大致有了个估计,看来又是一件稀奇的东西,也许是这世界独一份的了。
三楼的设计室中央停着一个比较奇怪的东西,比马车轮子稍小一点的两个圆滑木轮子前后并列排着,上面还镶着几根木头,看起来奇奇怪怪的。
这是?
这叫自行车,苏家宝把车撑子收起,然后半拖着车就要下楼,下楼,我试给你看。
夏侯灵渊伸手接过车提到了楼下,万宝阁的伙计也知道今天万宝阁又有一间宝贝出世了,见小公子打算亲自测试的模样,所有人都聚拢了过来。
天色已经有些黑了,正好是晚膳时间,而且还有夜市,所以街道上灯火明亮,但万宝阁前这条街不是最繁华的,所以人很少,稀稀落落的。
苏家宝把车停在路中间,深呼吸一口气,眼里有着难以抑制的兴奋,他双手抓着车头,一脚踏着脚踏,两步助推,然后人就骑上了车,刚开始骑的有些歪歪扭扭,但马上他就熟悉了起来,两只脚踩的越来越快,就这样,在身后一众人的眼里,他骑到了街道尽头,半响又骑了回来,速度很快。
他停在夏侯灵渊面前,眨眨大眼睛,半喘着气紧张道:哥,你觉得怎么样?
夏侯灵渊点头,很厉害,这东西确实很方便。
他一眼便看出这东西怕又是要掀起京城的一波狂买热潮了,虽然没有马车舒服,但马车需要车夫,马,车厢,马儿还要专人养着,出门还要提前叫人准备着,遇到集市更是堵塞的很,而这东西同马车一比,减少了不必要的开销,又小巧、便携,一人一车想走就走,当真是方便的很。
万宝阁的人睁大眼睛盯着车,想上手摸又不敢,怕弄坏了,刚才看着苏家宝骑的轻松欢快,一个个也想试试,但他们也知道这东西能放在三楼,便不是他们现在买得起的。
苏家宝骑的这辆车也只是造了大致出来,木头就是木头,铁条就是铁条,丑的很,车架上的花纹,脚踏的雕刻还没有细致的去做,若是雕刻好了,再漆上颜色,那才能算是真正的成品。
其实这东西有了细致的设计图,造起来技术上没有太大问题,只是古代不比现代,这车上的每一个支架每一个轮子都要人手工一点点的切磨出来,所以费时又费力,但想着以后的利润,他大手一挥,让师傅优先造出来五辆,作为万宝阁工人出行的工具,谁都可以骑,至于这辆八分成品的车,苏家宝没让师傅继续细致的工作,而是留着工人们练习用,由此也可以检测一下使用寿命是多长时间,期间还有没有别的问题,有的话,早发现早解决。
看完了自行车,苏家宝拉着人又上了楼,但这次不是三楼,而是四楼。
苏家宝从四楼架子上拿出了一个半米方的盒子,然后把里面东西倒了出来,他手脚麻利的开始组装,大概一刻钟过去,他才组装完成。
夏侯灵渊见着东西觉得很像小型的弩,只不过比好似比弩多了一点东西,下方多了一个又薄又宽的方盒子。
整件东西的零件都是铁质的,包括那个薄方的盒子,桌子上还有十几支铁制的短箭,苏家宝把铁盒从弩上拿下,把短箭一一放在里面,又安装了上去。
夏侯灵渊隐约知道这东西什么用处了,这东西和苏苏手腕上的袖箭有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不同的是,这东西杀伤力更大,也许还能两发十几支利箭。
哥,苏家宝把东西放到夏侯灵渊手上,介绍说:这个东西叫连弩,你看这
连弩上安装着小型倍镜,是用琉璃片打磨出来的放大镜,技术有限,目前上面安装的是四倍不到,两倍有余的倍镜,他教夏侯灵渊使用方法,然后在对面墙上挂了一个靶子,让人试试威力。
夏侯灵渊面上已经没有了笑意,他瞄准靶子上的红心,唰!唰!唰!唰!唰!手指动了十二下,十二支箭瞬间连射完,根根穿透过靶心大半箭身插进了墙里,足以见威力之大。
这东西若是运用与战场,那便像是死神降临般,悄无声息便能瞬间主宰战场。
他放下手中东西,没有评价一句话,而是转身一把拥住苏家宝,嗓音沉重:苏苏,这东西千万不要和别人讲,袖箭、连弩,一个字都不要和人提,包括你的爹娘,知道吗?
知道了,苏家宝点头,我知道其中利害,只是......只是我知道你和言大哥之后肯定要有动作了,我担心你,那镇远侯不是简单的人,你怕......怕你受伤。
苏家宝声音弱弱的,其中的害怕和担忧一听便知。
没事,不用担心,我答应你我一定会好好的,夏侯灵渊安慰他。
嗯,苏家宝点头,忽然又想什么,抬起头道:你们最近要注意一下边境,尤其是东临国那边。
一池白莲的小说,第五十章 左右描述东临国使臣的语句尤其的多,而且那灵妃也是东临国的人,明宣帝中的毒也是东灵国的,甚至他哥的亲生父亲还是东临国的前任太子,若按照关系,东临三年前上任的新皇还是前任太子的亲弟弟,他哥的堂兄,什么事都与东临有关,他就不信这东临国没有任何的剧情,只是不相干的国家。
好。
夏侯灵渊让言正把注意力放一点在边境上面,除了东临国边境,百晋的边境也没有放过,东临如今太过神秘,有没有插手夏启的事还有待确定,但百晋无疑不是省油的灯,如今镇远侯府被逼到如此境地,百晋安插在夏启的暗探,军内的奸细皆被拔除一空,百晋一定不会安稳的待着。
果不其然,临近宴会,某日的金銮殿上忽然传来一道八百里边关急报,东临国出动了三十万大军压境,来势汹汹。
第90章
果不其然, 临近宴会,某日的金銮殿上忽然传来一道八百里边关急报, 东临国出动了三十万大军压境, 来势汹汹。
东临国犹如沉寂多年的雄狮, 一朝醒来便把利爪伸向了夏启。
消息以八百里加急传送进京城,情况已经是火烧眉毛了, 因为东临的突入起来的进攻,边境守军来不及防守, 如今已是伤亡惨重,明宣帝没想到军情如此的紧急, 待到了勤政殿, 仔细看了军报之后,他的心又往下沉了一沉。
他把奏报拍在案桌上,挥手让人招来议事的几位大臣, 左相林瀚海、右相左宗齐、大理寺卿方庭之、京畿卫首领吴宗、平南王萧郸、关西将军言正, 因为守护东临边境的长风卫一直是镇远侯的麾下, 所以此番即使再不愿意,明宣帝也还是让人把镇远侯也叫来了。
这些人中, 除了继承其父衣钵的言正是新臣,其余的都是自他登基便在朝的老臣了,老的老、病的病, 大都接近知非花甲之年,须发苍苍,不复当年之勇。
在加上他自己的身体每况愈下, 是到了该换新的时候了,明宣帝这么想,但现在却不是感叹考虑这个的时候,眼下还有更重要的事情等着他。明宣帝把奏报递给他们看过后,然后询问这几个人:这事,你们怎么看?
因为东临突然出兵,什么缘由都不知道,又因为东临国力强大,所以屋里的几位文官主张先派使者前去合谈,若是情况不对,也可拖延时间做好对敌的准备,明宣帝没说话,沉吟半响后看向言正,问他有什么看法。
言正因为提前听了夏侯灵渊的话,早几日就已经让人盯着东临和百晋的边境,此番东临突然发难,他其实比朝廷更早收到消息,不但如此,他还知道百晋国其实也不安稳,他和夏侯灵渊一举把百晋国十几年安排进来的暗探全部拔出,这事情百晋绝对不会当没发生过,此番就是不知道东临和百晋有没有联手,不过不管有没有联手,百晋都不会放过这次机会的,只是,他提前关注两国边境还有拔出暗探的事情不能说,因为镇远侯这个老狐狸就在这里,他怕他不经意的几句话就会让这老狐狸起疑心。
他想了想,直接对明宣帝说主攻,夏侯灵渊说过,宴会之前,镇远侯会把他调离京城,果然。
明宣帝问他为何主攻,他回答道,因为他觉得东临这次不会却轻易撤兵,东临这次明显是想借着这事再次宣扬他霸主的地位,毕竟东临沉寂几十年,其余三国都渐渐的不像之前那般畏惧他了,而且东临新皇刚登基,亦是极需要一场功绩稳固他的地位。
明宣帝想了想,也同意了他的观点,其余人听了他的话,都有些沉默起来,明宣帝抬眼看那一直不曾说话的镇远侯,微微皱眉又松开,沉声询问道:镇远侯,这事你怎么看?
臣同意言将军的看法,镇远侯垂首道:东临此次来者不善,不会轻易退兵。
林翰海等人皱眉,也觉得言正说的对,但考虑到了国库、粮草问题还有领兵人选不定之后,几人还是不太赞同即时迎战,几人在勤政殿商议了一整晚,第二日天刚刚亮时才商讨出办法,就是,可以先行派人去合谈,试探东临的态度,尽量多拖延些时日,同时趁机派人去拉拢东临和夏启边境地区的周边小国,夏启这边也开始集结兵力、粮草,等待时机。
东临因血煞之气沉寂的这些年,东临边境大军的首领镇远侯被调回了京城,如今那边大军群龙无首,明宣帝看向言正,问他敢不敢接这个位置。
言正早被夏侯灵渊知会过,此番身上豪情肆起,他拱了拱手,声音铿锵有力:臣领命。
然后就是讨论行驶周边小国的人,这人不但要能胆大还要有谋略,明宣帝本是要萧肃去的,但想到即将到来的宴会,萧肃他还有重用,而其余大臣推荐的他亦是不满意,就在这时言正上前推荐他手下的两人方瑞和董森。
他仔细介绍了两人后,明宣帝大喜,觉得这二人可担此大任。
十一月初始,寒风凛冽,宴会近在眼前,言正却要动身前往东北边境,在此期间,朝廷派过去合谈的官员虽进了东临的军帐却什么也没谈拢,只一日就被赶了回来,边境如今情势危急,东临短短几日已经攻下了一座城池,下一座城池也不知道能不能坚持到言正赶过去。
借此机会,明宣帝也暗中逼压镇远侯要东北边境长风卫的兵符从他手中夺回来,却每每被镇远侯装傻充楞糊弄掉,明宣帝虽气的倒仰,却也忍住不与镇远侯撕破脸。
言正此番前往亦是有替代镇远侯的意思,当年跟随镇远侯的兵士如今也是年老,这场战争也是把镇远侯从青年一代兵士心中抹掉的机会。明宣帝给了言正一个盛大的送行礼,高头大马上,言正顾盼飞扬,一身袍子迎风猎猎作响,英姿勃发的少年情景令明宣帝又是一阵大笑,朗声夸了一句:少年英雄当如此。
十万大军飞速前行,行至中途,方瑞和董森秘密带领一批千人卫队与大军分道,先行一步朝着周边小国而去,此次大军的监军是一位中年将领,属于镇远侯的麾下,因为长风卫毕竟一直归属于镇远侯麾下,所以明宣帝和言正都同意他跟上来,以便能及时了解长风卫的情况。
监军见方瑞和董森两人带兵离开也没有疑惑,他二人的任务虽是秘密,但言正对他却是没有隐瞒,而在此之前,镇远侯也同他说过拉拢周边小国的事,但他不知道的是,方瑞和董森一行人行了一日后又秘密分成了两批,方瑞带领八百多人继续前行,而董森则是率领剩下的一百多人秘密的又返回了夏启京城。
唯一能够与他抗衡的言正被调离了京城,镇远侯冷笑,挥手对柳成业道:去准备吧,成败在此一举了。虽说着成败,但他的面上却已经能窥见那野心得以实现的疯狂。
恋耽美
&我真不是主角?[穿书]——落日云歌(69)
&我真不是主角?[穿书]——落日云歌(69)
京畿卫新任首领李常威原本是大内侍卫首领,虽然一直以来都是皇上信任之人,但事有万一,京畿卫守皇宫九门,是最重要的兵力,放外人手里我不放心,我会找机会让他不参与宴会的。
不用,夏侯灵渊拒绝道,李常威可信。
他解释道:母后当年对李常威有恩,他可信。
言正还想再说,夏侯灵渊打断他,把一年前明宣帝因中毒昏迷然后让人侍疾的事情说了出来。
那时,明宣帝深夜召见了林瀚海、李常威,方庭之三人,询问侍疾的人选,林瀚海是老臣,对血脉正统看的尤其的重,便推荐了当时还是太子的夏侯灵渊,而一向中立的李常威却是不赞同。
也因此,太子没有一个人侍疾,不然,若是当时镇远侯府想孤注一掷至皇上于死地,那么情况就糟了,李常威这事还是方庭之告诉他的,因为方庭之以为他与李常威暗中也有来往,他细想之后才明白,李常威想帮的不是他,而是他的母后,皇后娘娘。因为当时贤妃毒害皇后的事情正好被皇帝知晓,虽然消息被封锁,但李常威身为大内侍卫首领,定然也是知道的。后来想想李常威不赞同的原因可能就是因为这事。
听了这件事,言正对李常威也放了八分的心,细想,如今最危险的就是贤妃身边的那些人,还有临近的京城的江南卫了。
当年夏侯修延因为漕运一事出使江南,与驻扎在江南地区的江南卫有过接触,若说二者没有关系,那是不可能的,可惜夏侯修延在江南卫中待的时间很短,而且他很是聪明,关于江南卫的事情他事先禀明皇帝,依着皇帝的指示一一照办,所以江南卫到底谁是他的人,什么职位,什么关系,任凭他调查半年了,也没查出什么东西来。
虽然太子倒台了,但难保那人不会与镇远侯府联手,或者说那人本就是镇远侯府的人。
夏侯澜的生辰是十一月十三日,因为连同着立储之宴一起举办,所以提前半月,礼部的人就开始着手准备了,夏侯灵渊在礼部任职,平日是轻松的很,可逢到这特别重要的事情,礼部官员们各各忙的脚不沾地,即使他身为王爷,平日冷漠无情也照旧被许多官员抖着胆子拽住不让他撂挑子。
一切都是因为这次宴会很有深意,在这当口被立为太子,那皇位几乎十有八九就是夏侯澜的了,对着未来皇上的宴会,当然所有人都要力保让明宣帝开心,让太子高兴。
忙到日暮西沉,夏侯灵渊才被一众官员放了行,宫门外王府的马车早已等候在那里,他上车,却见车里依旧坐了一个人。
哥。苏家宝高兴道:惊不惊喜?
惊喜,苏苏怎么会在这?他问。
我来是想带你去看一样东西。苏家宝盘腿坐在夏侯灵渊对面,特别兴奋,娘听爹说你推掉了婚事,就准我见你了,可你最近很忙,我就你天天窝在万宝阁,苏家宝笑了两声,然后今天终于把那件宝贝制造出来了。
见人这么兴奋,夏侯灵渊很是好奇,什么宝贝?
不能说,苏家宝摇头,要保持神秘。
见状,夏侯灵渊不问了,苏家宝从旁边的食盒里拿出点心,递给他,让他垫垫肚子。
马车停在了万宝阁门口,夏侯灵渊跟着人上了三楼,见这东西竟然能摆放在万宝阁三楼的位置,他心里大致有了个估计,看来又是一件稀奇的东西,也许是这世界独一份的了。
三楼的设计室中央停着一个比较奇怪的东西,比马车轮子稍小一点的两个圆滑木轮子前后并列排着,上面还镶着几根木头,看起来奇奇怪怪的。
这是?
这叫自行车,苏家宝把车撑子收起,然后半拖着车就要下楼,下楼,我试给你看。
夏侯灵渊伸手接过车提到了楼下,万宝阁的伙计也知道今天万宝阁又有一间宝贝出世了,见小公子打算亲自测试的模样,所有人都聚拢了过来。
天色已经有些黑了,正好是晚膳时间,而且还有夜市,所以街道上灯火明亮,但万宝阁前这条街不是最繁华的,所以人很少,稀稀落落的。
苏家宝把车停在路中间,深呼吸一口气,眼里有着难以抑制的兴奋,他双手抓着车头,一脚踏着脚踏,两步助推,然后人就骑上了车,刚开始骑的有些歪歪扭扭,但马上他就熟悉了起来,两只脚踩的越来越快,就这样,在身后一众人的眼里,他骑到了街道尽头,半响又骑了回来,速度很快。
他停在夏侯灵渊面前,眨眨大眼睛,半喘着气紧张道:哥,你觉得怎么样?
夏侯灵渊点头,很厉害,这东西确实很方便。
他一眼便看出这东西怕又是要掀起京城的一波狂买热潮了,虽然没有马车舒服,但马车需要车夫,马,车厢,马儿还要专人养着,出门还要提前叫人准备着,遇到集市更是堵塞的很,而这东西同马车一比,减少了不必要的开销,又小巧、便携,一人一车想走就走,当真是方便的很。
万宝阁的人睁大眼睛盯着车,想上手摸又不敢,怕弄坏了,刚才看着苏家宝骑的轻松欢快,一个个也想试试,但他们也知道这东西能放在三楼,便不是他们现在买得起的。
苏家宝骑的这辆车也只是造了大致出来,木头就是木头,铁条就是铁条,丑的很,车架上的花纹,脚踏的雕刻还没有细致的去做,若是雕刻好了,再漆上颜色,那才能算是真正的成品。
其实这东西有了细致的设计图,造起来技术上没有太大问题,只是古代不比现代,这车上的每一个支架每一个轮子都要人手工一点点的切磨出来,所以费时又费力,但想着以后的利润,他大手一挥,让师傅优先造出来五辆,作为万宝阁工人出行的工具,谁都可以骑,至于这辆八分成品的车,苏家宝没让师傅继续细致的工作,而是留着工人们练习用,由此也可以检测一下使用寿命是多长时间,期间还有没有别的问题,有的话,早发现早解决。
看完了自行车,苏家宝拉着人又上了楼,但这次不是三楼,而是四楼。
苏家宝从四楼架子上拿出了一个半米方的盒子,然后把里面东西倒了出来,他手脚麻利的开始组装,大概一刻钟过去,他才组装完成。
夏侯灵渊见着东西觉得很像小型的弩,只不过比好似比弩多了一点东西,下方多了一个又薄又宽的方盒子。
整件东西的零件都是铁质的,包括那个薄方的盒子,桌子上还有十几支铁制的短箭,苏家宝把铁盒从弩上拿下,把短箭一一放在里面,又安装了上去。
夏侯灵渊隐约知道这东西什么用处了,这东西和苏苏手腕上的袖箭有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不同的是,这东西杀伤力更大,也许还能两发十几支利箭。
哥,苏家宝把东西放到夏侯灵渊手上,介绍说:这个东西叫连弩,你看这
连弩上安装着小型倍镜,是用琉璃片打磨出来的放大镜,技术有限,目前上面安装的是四倍不到,两倍有余的倍镜,他教夏侯灵渊使用方法,然后在对面墙上挂了一个靶子,让人试试威力。
夏侯灵渊面上已经没有了笑意,他瞄准靶子上的红心,唰!唰!唰!唰!唰!手指动了十二下,十二支箭瞬间连射完,根根穿透过靶心大半箭身插进了墙里,足以见威力之大。
这东西若是运用与战场,那便像是死神降临般,悄无声息便能瞬间主宰战场。
他放下手中东西,没有评价一句话,而是转身一把拥住苏家宝,嗓音沉重:苏苏,这东西千万不要和别人讲,袖箭、连弩,一个字都不要和人提,包括你的爹娘,知道吗?
知道了,苏家宝点头,我知道其中利害,只是......只是我知道你和言大哥之后肯定要有动作了,我担心你,那镇远侯不是简单的人,你怕......怕你受伤。
苏家宝声音弱弱的,其中的害怕和担忧一听便知。
没事,不用担心,我答应你我一定会好好的,夏侯灵渊安慰他。
嗯,苏家宝点头,忽然又想什么,抬起头道:你们最近要注意一下边境,尤其是东临国那边。
一池白莲的小说,第五十章 左右描述东临国使臣的语句尤其的多,而且那灵妃也是东临国的人,明宣帝中的毒也是东灵国的,甚至他哥的亲生父亲还是东临国的前任太子,若按照关系,东临三年前上任的新皇还是前任太子的亲弟弟,他哥的堂兄,什么事都与东临有关,他就不信这东临国没有任何的剧情,只是不相干的国家。
好。
夏侯灵渊让言正把注意力放一点在边境上面,除了东临国边境,百晋的边境也没有放过,东临如今太过神秘,有没有插手夏启的事还有待确定,但百晋无疑不是省油的灯,如今镇远侯府被逼到如此境地,百晋安插在夏启的暗探,军内的奸细皆被拔除一空,百晋一定不会安稳的待着。
果不其然,临近宴会,某日的金銮殿上忽然传来一道八百里边关急报,东临国出动了三十万大军压境,来势汹汹。
第90章
果不其然, 临近宴会,某日的金銮殿上忽然传来一道八百里边关急报, 东临国出动了三十万大军压境, 来势汹汹。
东临国犹如沉寂多年的雄狮, 一朝醒来便把利爪伸向了夏启。
消息以八百里加急传送进京城,情况已经是火烧眉毛了, 因为东临的突入起来的进攻,边境守军来不及防守, 如今已是伤亡惨重,明宣帝没想到军情如此的紧急, 待到了勤政殿, 仔细看了军报之后,他的心又往下沉了一沉。
他把奏报拍在案桌上,挥手让人招来议事的几位大臣, 左相林瀚海、右相左宗齐、大理寺卿方庭之、京畿卫首领吴宗、平南王萧郸、关西将军言正, 因为守护东临边境的长风卫一直是镇远侯的麾下, 所以此番即使再不愿意,明宣帝也还是让人把镇远侯也叫来了。
这些人中, 除了继承其父衣钵的言正是新臣,其余的都是自他登基便在朝的老臣了,老的老、病的病, 大都接近知非花甲之年,须发苍苍,不复当年之勇。
在加上他自己的身体每况愈下, 是到了该换新的时候了,明宣帝这么想,但现在却不是感叹考虑这个的时候,眼下还有更重要的事情等着他。明宣帝把奏报递给他们看过后,然后询问这几个人:这事,你们怎么看?
因为东临突然出兵,什么缘由都不知道,又因为东临国力强大,所以屋里的几位文官主张先派使者前去合谈,若是情况不对,也可拖延时间做好对敌的准备,明宣帝没说话,沉吟半响后看向言正,问他有什么看法。
言正因为提前听了夏侯灵渊的话,早几日就已经让人盯着东临和百晋的边境,此番东临突然发难,他其实比朝廷更早收到消息,不但如此,他还知道百晋国其实也不安稳,他和夏侯灵渊一举把百晋国十几年安排进来的暗探全部拔出,这事情百晋绝对不会当没发生过,此番就是不知道东临和百晋有没有联手,不过不管有没有联手,百晋都不会放过这次机会的,只是,他提前关注两国边境还有拔出暗探的事情不能说,因为镇远侯这个老狐狸就在这里,他怕他不经意的几句话就会让这老狐狸起疑心。
他想了想,直接对明宣帝说主攻,夏侯灵渊说过,宴会之前,镇远侯会把他调离京城,果然。
明宣帝问他为何主攻,他回答道,因为他觉得东临这次不会却轻易撤兵,东临这次明显是想借着这事再次宣扬他霸主的地位,毕竟东临沉寂几十年,其余三国都渐渐的不像之前那般畏惧他了,而且东临新皇刚登基,亦是极需要一场功绩稳固他的地位。
明宣帝想了想,也同意了他的观点,其余人听了他的话,都有些沉默起来,明宣帝抬眼看那一直不曾说话的镇远侯,微微皱眉又松开,沉声询问道:镇远侯,这事你怎么看?
臣同意言将军的看法,镇远侯垂首道:东临此次来者不善,不会轻易退兵。
林翰海等人皱眉,也觉得言正说的对,但考虑到了国库、粮草问题还有领兵人选不定之后,几人还是不太赞同即时迎战,几人在勤政殿商议了一整晚,第二日天刚刚亮时才商讨出办法,就是,可以先行派人去合谈,试探东临的态度,尽量多拖延些时日,同时趁机派人去拉拢东临和夏启边境地区的周边小国,夏启这边也开始集结兵力、粮草,等待时机。
东临因血煞之气沉寂的这些年,东临边境大军的首领镇远侯被调回了京城,如今那边大军群龙无首,明宣帝看向言正,问他敢不敢接这个位置。
言正早被夏侯灵渊知会过,此番身上豪情肆起,他拱了拱手,声音铿锵有力:臣领命。
然后就是讨论行驶周边小国的人,这人不但要能胆大还要有谋略,明宣帝本是要萧肃去的,但想到即将到来的宴会,萧肃他还有重用,而其余大臣推荐的他亦是不满意,就在这时言正上前推荐他手下的两人方瑞和董森。
他仔细介绍了两人后,明宣帝大喜,觉得这二人可担此大任。
十一月初始,寒风凛冽,宴会近在眼前,言正却要动身前往东北边境,在此期间,朝廷派过去合谈的官员虽进了东临的军帐却什么也没谈拢,只一日就被赶了回来,边境如今情势危急,东临短短几日已经攻下了一座城池,下一座城池也不知道能不能坚持到言正赶过去。
借此机会,明宣帝也暗中逼压镇远侯要东北边境长风卫的兵符从他手中夺回来,却每每被镇远侯装傻充楞糊弄掉,明宣帝虽气的倒仰,却也忍住不与镇远侯撕破脸。
言正此番前往亦是有替代镇远侯的意思,当年跟随镇远侯的兵士如今也是年老,这场战争也是把镇远侯从青年一代兵士心中抹掉的机会。明宣帝给了言正一个盛大的送行礼,高头大马上,言正顾盼飞扬,一身袍子迎风猎猎作响,英姿勃发的少年情景令明宣帝又是一阵大笑,朗声夸了一句:少年英雄当如此。
十万大军飞速前行,行至中途,方瑞和董森秘密带领一批千人卫队与大军分道,先行一步朝着周边小国而去,此次大军的监军是一位中年将领,属于镇远侯的麾下,因为长风卫毕竟一直归属于镇远侯麾下,所以明宣帝和言正都同意他跟上来,以便能及时了解长风卫的情况。
监军见方瑞和董森两人带兵离开也没有疑惑,他二人的任务虽是秘密,但言正对他却是没有隐瞒,而在此之前,镇远侯也同他说过拉拢周边小国的事,但他不知道的是,方瑞和董森一行人行了一日后又秘密分成了两批,方瑞带领八百多人继续前行,而董森则是率领剩下的一百多人秘密的又返回了夏启京城。
唯一能够与他抗衡的言正被调离了京城,镇远侯冷笑,挥手对柳成业道:去准备吧,成败在此一举了。虽说着成败,但他的面上却已经能窥见那野心得以实现的疯狂。
恋耽美
&我真不是主角?[穿书]——落日云歌(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