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把你的手给我》 作者:海姆·G·吉诺特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8)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 作者:海姆·G·吉诺特

    芭芭拉九岁,她妈妈不知道该如何不使用批评去回答女儿。

    有一天,芭芭拉从学校回来,激动地抱怨说:“今天什么倒霉的事都让我遇上了。我的书掉进了水坑里,男生不停地作弄我,运动鞋也被人偷了。”她的妈妈没有给予女儿同情,而是劝诫她,批评她:“为什么什么事都让你遇上了?你为什么就不能像其他孩子那样?你怎么了?”芭芭拉哭了起来。怎么才能让芭芭拉感觉好受点呢?要对她不顺利的一天报以同情的承认:“哦,亲爱的,你这一天一定过得糟糕透了!”

    辱骂会伤害孩子

    辱骂性的字眼,就像一根根毒箭,不应该用在孩子身上。当一个人说“这把椅子很难看”时,这句话对椅子毫无影响,它既不会觉得受辱,也不会觉得尴尬。它还是那样,完全不顾加在它身上的形容词。但是,当孩子被说难看、愚蠢或者笨拙时,这些话会对孩子造成影响,他们的身体和心灵都会有反应,厌恶、愤怒、憎恨就这样产生了,报复的幻想出现了,于是就可能发生一些让人不高兴的举止,一些惹麻烦的行为。口头抨击会产生一连串的连锁反应,会让孩子和父母都很不愉快。

    当一个孩子被说成笨拙时,他的第一个反击可能是:“不,我不笨。”但是,大多数情况不是这样,他可能会相信父母的话,认为自己的确是一个笨拙的人,如果他碰巧绊倒或跌倒,他可能在心里对自己大声说:“你真是笨手笨脚的!”从那个时候起,他可能会避开需要灵活性的事情,因为他确信自己太笨拙了,无法成功。

    如果老师或父母不断重复说一个孩子愚蠢,渐渐地,孩子就会相信,他会认为自己的确是愚蠢的,然后就会放弃智力上的努力,认为避免愚蠢的方法就在于避开比赛和竞争。他的安全感依赖于不去努力,他生活的座右铭变成:“如果我不去试,我就不会失败。”

    父母对孩子说了很多否定、贬损的话,而没有意识到这些话的伤害和破坏性的后果,这多么让人惊讶啊!举个例子:

    “从他出生的那一刻起,他就是个麻烦,他什么也不是,从来就是个麻烦。”

    “她就像她妈妈一样,固执,随心所欲,我们完全无法控制她。”

    “她只知道给我,给我,但是她从来不会满足,不管你给了她多少。”

    “那个可爱的小家伙完全占据了我生活的每一分钟,他不需要负责任,我必须像鹰一样地盯着他。”

    不幸的是,孩子们会把这些话当真,特别是小孩子,他们依靠父母来告诉他们自己是什么样的人,能成为怎样的人。对孩子来说,培养对自己的信心需要听到或者无意中听到对他们的积极评价。

    对于许多父母来说,指出孩子的错误比指出他们的正确要容易得多,这很具有讽刺性。但是,如果我们希望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对自己有信心,我们就需要利用每个机会强调他们积极的一面,避免使用贬低性的言辞。

    一致的交流:让言语和心情相符

    孩子会急躁,会发怒。我们努力尝试忍耐和理解。不过我们还是会不可避免地大发脾气,可能是对孩子的房间:“你甚至连住在猪圈里都不配!”说出之后又非常后悔,于是试图道歉:“我不是那个意思,你适合住在猪圈里。”

    我们相信忍耐是一种美德,但是真的是这样吗?如果它要求我们在生气的时候假装平静,要求我们言行不一致,要求我们的行为隐藏我们真实的感觉,而不是反应我们的感觉,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忍耐就不是美德。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一直被教导不要表露自己真正的情感,当我们在严重的混乱中不动声色时,我们感到非常骄傲。有些人把这个称作忍耐。

    但是孩子从父母那里需要的、感激的是符合心情的反应。他们希望听到反应父母真实心情的言语。

    在父母发怒时,孩子为了保护自己,愤慨地说出最有力的谴责:“你不爱我。”这样的话,即使是一个很小的孩子说出这样的话也不是不寻常的。“但是我当然爱你!”父母生气地大叫,使得心情和言语不相符,无法让孩子相信。父母在生气的时候是不会感觉到爱的。孩子把“爱”抬出来,把父母送上了被告席的位置,非常聪明地把争吵的焦点从他身上转移到了父母身上。

    只有那些同意自己在生气时感觉不到爱的父母才会回应孩子的指责,而不是一味辩解:“现在不是讨论爱的时候,现在讨论的是什么让我这么生气。”

    父母越生气,孩子要求的保障就越多,但是用生气的语调表达爱是起不到安慰作用的,它不会让孩子感觉被爱,只能让他产生困惑,因为他听到的不是充满爱意的话,而是沙哑的声音里传达的愤怒。对孩子来说更有用的是,要让他知道,父母的愤怒不会带来自己被抛弃的后果。失去爱的感觉只是暂时的,一旦怒气平息了,爱自然会回来。

    如何处理我们自己的愤怒

    在我们自己的童年时代,没有人告诉我们如何处理生活中不可避免的愤怒情绪。我们受到的教育让我们对自己的愤怒感到内疚,在表达愤怒时有一种罪恶感。我们相信愤怒是不好的,愤怒并不只是不好的行为,它还是一种重罪。对待我们自己的孩子时,我们努力忍耐,事实上,忍得太久,迟早我们必然会爆发出来。我们担心自己的怒气会伤害孩子,所以我们忍着,就像一个潜泳者屏住呼吸一样。但是在这两种情况下,忍耐力都是相当有限的。

    愤怒,就像普通的感冒一样,是种周期性复发的麻烦。我们可能不喜欢它,但是我们无法忽略它。我们可能很了解它,但是无法阻止它的发生。愤怒发生后的后果和情形都是可以预见的,但是它看上去总是那么突然,意想不到。而且,尽管发怒的时间可能持续的不长,但在当时看来彷佛会没完没了似的。

    当我们发怒时,我们的行为就像完全失去了理智,我们对孩子说出的话,做出的事,哪怕是在打击敌人时都会犹豫一下。我们大喊大叫、辱骂、抨击。当这一切结束时,我们会感到内疚,我们郑重地决定,以后绝不重复这样的行为了。但是,愤怒会无可避免地再次来袭,破坏了我们良好的愿望。我们再一次猛烈攻击那些我们为了其幸福愿意献出生命和财富的人。

    而试图不再生气的决心不但没用,甚至更糟糕。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火上加油。愤怒就像飓风,是生活中的一部分,你不得不承认,而且还要准备好。安宁的家庭,就像希望中的和平的世界,并不是依靠人性中突然的善的改变,而是依靠周密计划的程序,可以在爆发前有系统地减轻紧张情绪。

    精神上健康的父母并不是圣人,他们能意识到自己的愤怒,并且重视它,他们把愤怒当成一种信息资源,是他们关心孩子的表示。他们的言语和他们的心情一致,他们不会隐藏自己的情绪。下面这件事就说明了一个母亲在释放她的怒气时是如何鼓励合作的,而不是辱骂或羞辱自己的女儿。

    简十一岁,一回到家都大叫:“我无法打棒球,我没有衬衣!”她的妈妈可以给女儿一个可行的建议:“穿那件宽松的上衣。”或者,如果希望提供帮助,她可以帮助简找一件衬衣,但是简的妈妈没有这样做,而是决定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我很生气,我真的很生气。我给你买了六件棒球衬衣,你不是放错了地方,就是丢了。你的衬衣应该放在你的抽屉里,这样,当你需要的时候,你就知道该到哪儿找到它们了。”

    简的妈妈表达了她的愤怒,但是没有辱骂女儿。她后来说道:“我一次也没有提过去的牢骚,没有翻旧帐,我也没有提到我女儿的名字,我没有说她是没有条理的人,也没有说她不负责任。我只是描述了我的心情,以及以后该怎么做才能避免不愉快。”

    简的妈妈的话帮助简自己想出了一个解决办法。她马上跑到朋友家里以及体育馆的衣帽间去找放错了地方的衬衣。

    在对孩子的教育中,父母的愤怒也可以起到一定作用。事实上,在某些时刻,不生气并不会给孩子带来好处,反而给孩子一种漠不关心的感觉,因为那些关心孩子的人很难做到一直不生气。不过这并不说明孩子能经受得住愤怒和暴力,只是说明孩子们能够理解这样的愤怒:“我的忍耐是有限度的。”

    恋耽美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8)

章节目录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屋只为原作者海姆·G·吉诺特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海姆·G·吉诺特并收藏《孩子,把你的手给我》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