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在办公室 作者:水淼
正文 第 24 章
赢在办公室 作者:水淼
第 24 章
第5章 巧妙赢取上级认可(20)
把握机会:慈禧站街入帝宫
在职场上,经常听到有人抱怨世无伯乐,发现不了自己这匹千里马。或者怪领导偏私、不公,不给自己提供机会。社会不公的现象永远存在,实在没什么好抱怨的。关键是自己是否能够学会把握机遇,扩大战果,将自己展示给老板。
老板不是瞎子。老板睁大眼睛,也希望发现一些什么。如果自己的公司有出类拔萃的人才,他不会不知道,不会看不见。当然,作为人才,不能日日默默无闻,自我埋没。要学会把握机遇显示自己的能力,让上司记住你,适时、恰当地把自己的业绩摆到“桌面上”,甚至有意无意地在公众和上司面前制造一些有影响的事件,使老板对你的形象和业绩心中有数。
汤是某公司的首席摄影师,可以说老总心目中的“台柱子”。谢来之后,主要负责一些比较琐细的摄影任务,难度比较高、比较艰巨的任务仍然由汤完成。
一次,本地一家四星级酒店让公司拍摄菜品广告。按照惯例,汤背着相机前往酒店拍摄。由于汤使用数码相机时对光线把握出现偏差,一直都拍不出满意的照片,酒店方面颇有微词。眼看生意就要泡汤,谢临危授命接下了拍摄的任务,结果漂亮地完成了任务。
这件事后,谢渐渐成了公司主要拍摄任务的执行者。不久,汤辞职走人,首席摄影师的位置就由谢来担任了。
在职场竞争激烈的氛围中,一个人的光彩难免被掩盖。但每个人总有出头露面的机会,把握机会展示自己,就可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胜利者。即便一时不能带来显著的效果,积累下来必然会为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慈禧太后是一个影响中国半个世纪的女强人。从这个角度看,慈禧入宫也算一个历史事件了。关于这个事件的版本很多,很多带有传奇色彩。但无论哪个版本,都体现了慈禧善于把握机遇的一面。
慈禧乳名兰儿,其父惠征。慈禧生性乖巧,聪明果敢。她心高志大,总想要听选入宫,梦想得到皇帝宠爱。十七岁那年,父亲在芜湖任道员,恰巧咸丰皇帝南巡来到芜湖。她从父亲那里得到这一消息,喜得彻夜难眠,正愁无机会晋见皇帝,如今天赐良缘,岂能错过。这天天刚亮,慈禧便赶紧起床,精心打扮一番,然后不顾家规闺训,也不带使女,只身一人,偷偷地溜出后门,来到大街去看皇帝。
咸丰皇帝坐着龙车,前呼后拥,走在大街中心。看到沿街百姓挨挨挤挤,站列两旁,心中好是得意。突然,他眼前一亮,发现有一绝色佳人亭亭玉立站在人群前面,此刻,这女子也正微笑着,一双美目紧盯咸丰。咸丰看得痴了,本想停车,又怕失了尊严,只能暂记心中。
第5章 巧妙赢取上级认可(21)
咸丰皇帝回到寓所,念念不忘街上见到那个佳人,便将惠征传到跟前,叫他四处查访。但差役们几乎查遍全城,也没有下落。惠征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长吁短叹不已。慈禧见父亲满脸愁容,便问为何事。惠征叹道:“女儿哪里知道,不知哪家女子,上街卖弄风骚、竟被皇上看中,命我查找,这可苦坏了我!这么大的城廓,这么多的人口,叫我哪里去找?”
慈禧一听,笑着说:“父亲不必担忧,皇上见到的那个女子正是女儿。你赶紧备个轿子,把女儿献给皇上。”惠征登时转忧为喜,马上派了一顶大轿,亲自把慈禧送到咸丰面前。咸丰一看,正是街头看见的那个美女,十分高兴,当即重赏惠征,留慈禧随驾南巡。就这样,慈禧圆了她的进宫梦。
“幽兰在山谷,本自无人识”,“酒香也怕巷子深”,都是说好东西也会被埋没。慈禧站街“自荐”最终让咸丰发现了自己,实现了进入深宫权利中心的美梦。
职场中,同样要学会把握机缘,制造机缘,展示自己优秀的一面,给上司留下好的印象。暂时屈居人下时可积累实力,将目光放长远,不必急于一时。待机缘成熟,一切自然水到渠成。
名人推崇:左宗棠的“非正常”仕途
在职场中出人头地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若非有文凭、有学历、有关系,一步步熬下来还真需要不短的时日。尤其是在一些大公司,直接接触上层的机会少,想在老板面前露一下脸都不容易。
但如果身边有牵线搭桥的人就不同了。如果一个得到一个深得老板倚重的人推荐,那就可能青云直上,一举改变自己的地位,完成人生的飞跃。这个前提是,一方面有这种可依赖的人脉关系,一方面确实完成了自己的能力积累,显示出卓越的个人才能。此时需要的机缘,只是一句话或一纸荐书。
金在深圳的一个家具公司找了份做木工的工作,这家公司在业内颇有名气。公司采取流水线作业,生产的欧式家具全部销往国外。
一日,金无意之中踏进工厂的设计室,认识了一位来自台湾的设计师林,并对家具设计图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此他有空就往设计室跑,为设计师端茶递烟,陪他聊天。林需要跑腿办事的,金几乎全部包办,关系处得越来越近。终于有一天,金提出想当林的徒弟,学习家具设计,一时让林感到很意外。毕业于意大利设计学院的林认为,欧式家具设计非常烦琐复杂,只有小学三年级文化程度的金要学这门技术几乎太难了。但金很倔强,软磨硬泡,终于让林同意了。但是林提出了条件,只管饭没工资,三年学不会就得走人。金一口答应下来。
刚开始的两个月,林就是让他在一旁看,笔都不让他动一下。第三个月后,在林的指导下,对家具设计颇有天分的金很快就能放样制图了。这回林可轻松了,他常常坐在旁边喝茶,偶尔指点金一下,几乎笔都不用拿了。看到金可以独当一面后,林就正式向老板推荐了他,老板看了金画的图纸也感到很满意。从此,金从一个小木匠一跃成为设计师,工资也翻了几倍。
第5章 巧妙赢取上级认可(22)
金的成功与他的刻苦是分不开的。以小学三年级的水平学习家具设计,短短几个月就能上手,可见具有很强的领悟能力。更重要的是,他拜的老师是公司的重量级人物——为老板所倚重的设计师。果然,学艺有成之后,设计师一句话就改变了一个小木匠的地位。
左宗棠少负大志,但屡屡科场失利,不得沿着“正途”进入社会上层。但左宗棠不断显露的才干使他得到了当时许多名流显宦的赏识和推重。
早在1830年,年仅18岁的左宗棠拜访长沙的著名务实派官员和经世致用学者贺长龄,贺氏“以国士见待”。赫赫有名的封疆大吏陶澍也以一代名臣之尊主动提议与他结为儿女亲家。更值得一提的是,名满天下的林则徐也对左宗棠十分器重,两人曾在长沙彻夜长谈,共论治理国家的根本大计,特别是关于西北军政的见解不谋而合。林则徐认定将来“西定新疆”,非左宗棠莫属,并将自己在新疆整理的宝贵资料全部交付给左宗棠。后来左宗棠果然不负众望,在国家危难之际带兵收复新疆,建立千秋功业。
1852年(咸丰二年),太平天国大军围攻长沙,省城危急。左宗棠经不住老朋友郭嵩焘等人的劝勉,应湖南巡抚张亮基之聘出山,来到抵抗太平军的前线。左宗棠“昼夜调军食,治文书”、“区画守具”,最终使太平军围攻长沙3月不下,撤围北去。1854年3月,左宗棠又应湖南巡抚骆秉章之邀,第二次入佐湖南巡抚幕府,长达6年之久。左宗棠焦思竭虑,日夜策划,辅佐骆秉章“内清四境”、“外援五省”,苦力支撑大局,不但湖南军政形势转危为安,出省作战连连奏捷,其他各项工作也取得显著成效。
左宗棠出佐湘幕,初露峥嵘,引起朝野关注,时人有“天下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之语,一些高官显贵在皇帝面前竞相举荐,引起咸丰皇帝的极大关注。
左宗棠是一个真正锋芒毕露的大才,未入仕途,已经身兼经国大任,并且“政绩”斐然。在这种幕府环境下,在这种备受推崇的舆论中,声名鹤起,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了,为下一步正式获取朝廷任命铺平了道路。
可见,借名人推崇是实现职场晋升的捷径。名人是有威望的人,他们推崇的自然不是等闲之辈。仅凭这份威望,就足让上层对这位被推荐者不敢小觑。这样,只要确为真材实料,距飞黄腾达之日就不远了。
第5章 巧妙赢取上级认可(23)
注意细节:陈毅一条军规赢民心
历史上,有多少文人墨客、将军战士以不拘小节自诩,认为这是能做大事的表现。实际上这种性情上的表现过于刻意了。做大事诚然要目光远大,也并不是不需要注重细节问题。在特定的情况下,细节往往被放大,成为影响事情成败的关键因素。
在职场中,注重工作中的细节问题,是一种良好责任心和个人素质的体现。不可想象,一个人桌面上乱糟糟的人,他的工作会安排得井井有条。一个人不讲究衣着穿戴,他会给公司客户带来什么样的印象?在一些活动安排中,不考虑可能发生的小问题,可能会给整件事情造成很大的影响。
某公司要搞一个大型庆典活动,在庆典活动之前是一个剪彩仪式,其中两位剪彩嘉宾是地方上的重要官员。可是在庆典的前一天,公司接到电话说,两位重要官员因为有事来不了。
庆典活动是由公司的办公室主任负责的。这位主任是做这方面工作的老手,而负责直接操办的办公室职员也是一个工作细心的人,所以一切布置得井井有条。
第二天,剪彩仪式马上就要开始,各位嘉宾已站起身上台。就在这时,一辆汽车匆匆驶来。车上下来的正是前一天电话中说不来的官员之一。办公室职员反应很快,马上上前引领到前台准备剪彩。可到了前台却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剪彩用的剪刀少一把!
就在这位职员心急火燎的时候,办公室主任已不知何时来到了他身旁,从容的从口袋里掏出了一把剪刀。
在晚上的庆功宴上,办公室职员给主任敬酒,表达自己的钦佩之情,同时也说出了自己的疑问:如果两个官员都来怎么办?
办公室主任不慌不忙,从另一个口袋拿出了另一把剪刀。
从这一案例中,我们不得不佩服办公室主人的经验老道。他在安排事情的时候考虑到一种可能发生的情况:说不来的两位官员也可能突然来到。因此,预先准备了两把剪刀,为应付这种突发事件提供了充分的后勤保障,保证了活动的顺利进行。
第5章 巧妙赢取上级认可(24)
1949年4月,解放军进入南京时发生了一起误闯美国大使馆的“入宅”事件,为西方媒体所渲染利用。此后,解决军在入城时就非常注意影响问题。
1949年5月3日,陈毅和饶漱石率领一支即将开往上海的10万人的部队和接收干部暂住丹阳。晚饭后,陈毅两次徒步走上街巡视,不断发现有战士到处闲逛的情况。陈毅想,要是数十万部队进驻上海,这样满街逛着,非出大乱子不可!因此,总前委在讨论制定《入城守则》时,陈毅严格地强调两条:一是市区作战不许使用重武器;二是部队入城后一律不准进入民宅。
有些干部想不通,就问:遇到下雨、有病号怎么办?陈毅坚持说:“这一条要无条件执行,说不入民宅,就是不准入。天王老子也不行!这是我们人民解放军送给上海人民的‘见面礼’!”
总前委讨论《入城守则》时也一致肯定有此必要。毛泽东听后,高兴地连说了四个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
这样,当三野九兵团夜里攻入上海市区,第二天居民晨起开门而发现解放军官兵全部露宿街头时,对中外舆论产生了极为强烈的震撼,连“美国之音”也不得不做了报道。
三野官兵露宿街头的照片、纪录片,成了极为珍贵的历史镜头。据说,蒙哥马利元帅看了之后感慨地说:“我这才明白了,这支军队为什么能够打败经美国武装起来的蒋介石数百万大军。”
军纪严明是解放军一致以来的传统,“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每一条都是一个对军队细节问题的注意;《入城守则》特别强调的两条也是这种思想传统的认真贯彻;而在上海这个特别的环境中,这个看似细节的问题却产生了非常令人震撼的力量,可见细节被放大后就会有不可忽视的力量。
设想,你在某次会议或某个特定场合因为领导的一个小小失误而为他解了围,老板心中会有何种感想?会产生何种良性结果?说不定就是一次好运临头的晋级呢!
第 24 章
恋耽美
正文 第 24 章
正文 第 24 章
赢在办公室 作者:水淼
第 24 章
第5章 巧妙赢取上级认可(20)
把握机会:慈禧站街入帝宫
在职场上,经常听到有人抱怨世无伯乐,发现不了自己这匹千里马。或者怪领导偏私、不公,不给自己提供机会。社会不公的现象永远存在,实在没什么好抱怨的。关键是自己是否能够学会把握机遇,扩大战果,将自己展示给老板。
老板不是瞎子。老板睁大眼睛,也希望发现一些什么。如果自己的公司有出类拔萃的人才,他不会不知道,不会看不见。当然,作为人才,不能日日默默无闻,自我埋没。要学会把握机遇显示自己的能力,让上司记住你,适时、恰当地把自己的业绩摆到“桌面上”,甚至有意无意地在公众和上司面前制造一些有影响的事件,使老板对你的形象和业绩心中有数。
汤是某公司的首席摄影师,可以说老总心目中的“台柱子”。谢来之后,主要负责一些比较琐细的摄影任务,难度比较高、比较艰巨的任务仍然由汤完成。
一次,本地一家四星级酒店让公司拍摄菜品广告。按照惯例,汤背着相机前往酒店拍摄。由于汤使用数码相机时对光线把握出现偏差,一直都拍不出满意的照片,酒店方面颇有微词。眼看生意就要泡汤,谢临危授命接下了拍摄的任务,结果漂亮地完成了任务。
这件事后,谢渐渐成了公司主要拍摄任务的执行者。不久,汤辞职走人,首席摄影师的位置就由谢来担任了。
在职场竞争激烈的氛围中,一个人的光彩难免被掩盖。但每个人总有出头露面的机会,把握机会展示自己,就可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胜利者。即便一时不能带来显著的效果,积累下来必然会为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慈禧太后是一个影响中国半个世纪的女强人。从这个角度看,慈禧入宫也算一个历史事件了。关于这个事件的版本很多,很多带有传奇色彩。但无论哪个版本,都体现了慈禧善于把握机遇的一面。
慈禧乳名兰儿,其父惠征。慈禧生性乖巧,聪明果敢。她心高志大,总想要听选入宫,梦想得到皇帝宠爱。十七岁那年,父亲在芜湖任道员,恰巧咸丰皇帝南巡来到芜湖。她从父亲那里得到这一消息,喜得彻夜难眠,正愁无机会晋见皇帝,如今天赐良缘,岂能错过。这天天刚亮,慈禧便赶紧起床,精心打扮一番,然后不顾家规闺训,也不带使女,只身一人,偷偷地溜出后门,来到大街去看皇帝。
咸丰皇帝坐着龙车,前呼后拥,走在大街中心。看到沿街百姓挨挨挤挤,站列两旁,心中好是得意。突然,他眼前一亮,发现有一绝色佳人亭亭玉立站在人群前面,此刻,这女子也正微笑着,一双美目紧盯咸丰。咸丰看得痴了,本想停车,又怕失了尊严,只能暂记心中。
第5章 巧妙赢取上级认可(21)
咸丰皇帝回到寓所,念念不忘街上见到那个佳人,便将惠征传到跟前,叫他四处查访。但差役们几乎查遍全城,也没有下落。惠征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长吁短叹不已。慈禧见父亲满脸愁容,便问为何事。惠征叹道:“女儿哪里知道,不知哪家女子,上街卖弄风骚、竟被皇上看中,命我查找,这可苦坏了我!这么大的城廓,这么多的人口,叫我哪里去找?”
慈禧一听,笑着说:“父亲不必担忧,皇上见到的那个女子正是女儿。你赶紧备个轿子,把女儿献给皇上。”惠征登时转忧为喜,马上派了一顶大轿,亲自把慈禧送到咸丰面前。咸丰一看,正是街头看见的那个美女,十分高兴,当即重赏惠征,留慈禧随驾南巡。就这样,慈禧圆了她的进宫梦。
“幽兰在山谷,本自无人识”,“酒香也怕巷子深”,都是说好东西也会被埋没。慈禧站街“自荐”最终让咸丰发现了自己,实现了进入深宫权利中心的美梦。
职场中,同样要学会把握机缘,制造机缘,展示自己优秀的一面,给上司留下好的印象。暂时屈居人下时可积累实力,将目光放长远,不必急于一时。待机缘成熟,一切自然水到渠成。
名人推崇:左宗棠的“非正常”仕途
在职场中出人头地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若非有文凭、有学历、有关系,一步步熬下来还真需要不短的时日。尤其是在一些大公司,直接接触上层的机会少,想在老板面前露一下脸都不容易。
但如果身边有牵线搭桥的人就不同了。如果一个得到一个深得老板倚重的人推荐,那就可能青云直上,一举改变自己的地位,完成人生的飞跃。这个前提是,一方面有这种可依赖的人脉关系,一方面确实完成了自己的能力积累,显示出卓越的个人才能。此时需要的机缘,只是一句话或一纸荐书。
金在深圳的一个家具公司找了份做木工的工作,这家公司在业内颇有名气。公司采取流水线作业,生产的欧式家具全部销往国外。
一日,金无意之中踏进工厂的设计室,认识了一位来自台湾的设计师林,并对家具设计图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此他有空就往设计室跑,为设计师端茶递烟,陪他聊天。林需要跑腿办事的,金几乎全部包办,关系处得越来越近。终于有一天,金提出想当林的徒弟,学习家具设计,一时让林感到很意外。毕业于意大利设计学院的林认为,欧式家具设计非常烦琐复杂,只有小学三年级文化程度的金要学这门技术几乎太难了。但金很倔强,软磨硬泡,终于让林同意了。但是林提出了条件,只管饭没工资,三年学不会就得走人。金一口答应下来。
刚开始的两个月,林就是让他在一旁看,笔都不让他动一下。第三个月后,在林的指导下,对家具设计颇有天分的金很快就能放样制图了。这回林可轻松了,他常常坐在旁边喝茶,偶尔指点金一下,几乎笔都不用拿了。看到金可以独当一面后,林就正式向老板推荐了他,老板看了金画的图纸也感到很满意。从此,金从一个小木匠一跃成为设计师,工资也翻了几倍。
第5章 巧妙赢取上级认可(22)
金的成功与他的刻苦是分不开的。以小学三年级的水平学习家具设计,短短几个月就能上手,可见具有很强的领悟能力。更重要的是,他拜的老师是公司的重量级人物——为老板所倚重的设计师。果然,学艺有成之后,设计师一句话就改变了一个小木匠的地位。
左宗棠少负大志,但屡屡科场失利,不得沿着“正途”进入社会上层。但左宗棠不断显露的才干使他得到了当时许多名流显宦的赏识和推重。
早在1830年,年仅18岁的左宗棠拜访长沙的著名务实派官员和经世致用学者贺长龄,贺氏“以国士见待”。赫赫有名的封疆大吏陶澍也以一代名臣之尊主动提议与他结为儿女亲家。更值得一提的是,名满天下的林则徐也对左宗棠十分器重,两人曾在长沙彻夜长谈,共论治理国家的根本大计,特别是关于西北军政的见解不谋而合。林则徐认定将来“西定新疆”,非左宗棠莫属,并将自己在新疆整理的宝贵资料全部交付给左宗棠。后来左宗棠果然不负众望,在国家危难之际带兵收复新疆,建立千秋功业。
1852年(咸丰二年),太平天国大军围攻长沙,省城危急。左宗棠经不住老朋友郭嵩焘等人的劝勉,应湖南巡抚张亮基之聘出山,来到抵抗太平军的前线。左宗棠“昼夜调军食,治文书”、“区画守具”,最终使太平军围攻长沙3月不下,撤围北去。1854年3月,左宗棠又应湖南巡抚骆秉章之邀,第二次入佐湖南巡抚幕府,长达6年之久。左宗棠焦思竭虑,日夜策划,辅佐骆秉章“内清四境”、“外援五省”,苦力支撑大局,不但湖南军政形势转危为安,出省作战连连奏捷,其他各项工作也取得显著成效。
左宗棠出佐湘幕,初露峥嵘,引起朝野关注,时人有“天下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之语,一些高官显贵在皇帝面前竞相举荐,引起咸丰皇帝的极大关注。
左宗棠是一个真正锋芒毕露的大才,未入仕途,已经身兼经国大任,并且“政绩”斐然。在这种幕府环境下,在这种备受推崇的舆论中,声名鹤起,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了,为下一步正式获取朝廷任命铺平了道路。
可见,借名人推崇是实现职场晋升的捷径。名人是有威望的人,他们推崇的自然不是等闲之辈。仅凭这份威望,就足让上层对这位被推荐者不敢小觑。这样,只要确为真材实料,距飞黄腾达之日就不远了。
第5章 巧妙赢取上级认可(23)
注意细节:陈毅一条军规赢民心
历史上,有多少文人墨客、将军战士以不拘小节自诩,认为这是能做大事的表现。实际上这种性情上的表现过于刻意了。做大事诚然要目光远大,也并不是不需要注重细节问题。在特定的情况下,细节往往被放大,成为影响事情成败的关键因素。
在职场中,注重工作中的细节问题,是一种良好责任心和个人素质的体现。不可想象,一个人桌面上乱糟糟的人,他的工作会安排得井井有条。一个人不讲究衣着穿戴,他会给公司客户带来什么样的印象?在一些活动安排中,不考虑可能发生的小问题,可能会给整件事情造成很大的影响。
某公司要搞一个大型庆典活动,在庆典活动之前是一个剪彩仪式,其中两位剪彩嘉宾是地方上的重要官员。可是在庆典的前一天,公司接到电话说,两位重要官员因为有事来不了。
庆典活动是由公司的办公室主任负责的。这位主任是做这方面工作的老手,而负责直接操办的办公室职员也是一个工作细心的人,所以一切布置得井井有条。
第二天,剪彩仪式马上就要开始,各位嘉宾已站起身上台。就在这时,一辆汽车匆匆驶来。车上下来的正是前一天电话中说不来的官员之一。办公室职员反应很快,马上上前引领到前台准备剪彩。可到了前台却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剪彩用的剪刀少一把!
就在这位职员心急火燎的时候,办公室主任已不知何时来到了他身旁,从容的从口袋里掏出了一把剪刀。
在晚上的庆功宴上,办公室职员给主任敬酒,表达自己的钦佩之情,同时也说出了自己的疑问:如果两个官员都来怎么办?
办公室主任不慌不忙,从另一个口袋拿出了另一把剪刀。
从这一案例中,我们不得不佩服办公室主人的经验老道。他在安排事情的时候考虑到一种可能发生的情况:说不来的两位官员也可能突然来到。因此,预先准备了两把剪刀,为应付这种突发事件提供了充分的后勤保障,保证了活动的顺利进行。
第5章 巧妙赢取上级认可(24)
1949年4月,解放军进入南京时发生了一起误闯美国大使馆的“入宅”事件,为西方媒体所渲染利用。此后,解决军在入城时就非常注意影响问题。
1949年5月3日,陈毅和饶漱石率领一支即将开往上海的10万人的部队和接收干部暂住丹阳。晚饭后,陈毅两次徒步走上街巡视,不断发现有战士到处闲逛的情况。陈毅想,要是数十万部队进驻上海,这样满街逛着,非出大乱子不可!因此,总前委在讨论制定《入城守则》时,陈毅严格地强调两条:一是市区作战不许使用重武器;二是部队入城后一律不准进入民宅。
有些干部想不通,就问:遇到下雨、有病号怎么办?陈毅坚持说:“这一条要无条件执行,说不入民宅,就是不准入。天王老子也不行!这是我们人民解放军送给上海人民的‘见面礼’!”
总前委讨论《入城守则》时也一致肯定有此必要。毛泽东听后,高兴地连说了四个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
这样,当三野九兵团夜里攻入上海市区,第二天居民晨起开门而发现解放军官兵全部露宿街头时,对中外舆论产生了极为强烈的震撼,连“美国之音”也不得不做了报道。
三野官兵露宿街头的照片、纪录片,成了极为珍贵的历史镜头。据说,蒙哥马利元帅看了之后感慨地说:“我这才明白了,这支军队为什么能够打败经美国武装起来的蒋介石数百万大军。”
军纪严明是解放军一致以来的传统,“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每一条都是一个对军队细节问题的注意;《入城守则》特别强调的两条也是这种思想传统的认真贯彻;而在上海这个特别的环境中,这个看似细节的问题却产生了非常令人震撼的力量,可见细节被放大后就会有不可忽视的力量。
设想,你在某次会议或某个特定场合因为领导的一个小小失误而为他解了围,老板心中会有何种感想?会产生何种良性结果?说不定就是一次好运临头的晋级呢!
第 24 章
恋耽美
正文 第 24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