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明史 作者:闪烁
正文 第 224 章
新明史 作者:闪烁
第 224 章
邓茂将这五百多不战的日寇先集中了起来,然后让军队入城抢劫。
因为守城的日寇并没有进行抵抗,所以这次邓茂没有屠城,而是很“礼貌”的让城内那些有钱人把钱财这些都先交了出来,同时,他也想出了解决占领城市的办法。
当日,邓茂就将五百日寇中的普通士兵与军官都分开了,然后将城内的十多户有钱人,包括贵族,官员,地主以及他们的奴隶也都分看了。在查明了哪些士兵与奴隶有子女,特别是儿子之后,邓茂下令,让这些有儿子的士兵与奴隶去杀了他们的军官以及以前的主子。然后,邓茂再将这些日寇的儿子全都派人送回了冈山,最后将这近千个被彻底“制服”的日寇充当城市的守卫,发给他们最基本的武器,将明见所有的武器都收缴上来,这才带着第一军继续前进!
在日本野史中,邓茂第一军在借前所做的事情是记得很清楚的,这是明军在日本本土犯下的最严重的“罪行”之一。显然,这些杀了军官的士兵是没有任何退路的,即使他们反叛,他们逃回去,也避免不了一死,那些杀了官员,贵族与地主的奴隶也是一样。他们不可能反叛,而且他们的血脉都掌握在明军的手里。这就是邓茂在逼迫日本人互相残杀,这对后来的日本产生了极为严重的影响,甚至可以说是日本战乱的一个主要原因吧!
在借前玩了这手,发现没有问题之后,邓茂一路上就继续使用这个办法,先后在龙野,姬路,生野三地搞了同样的一手出来,其中,以姬路的规模最大!
姬路是播磨的首府,是一座有近八万人口的大城,而当时镇守该城的日寇也有三千多人,虽然比起周围的城市来讲,这已经不少了,不过,在第一军三万多兵马面前,这确实还少了一点。日寇只做了稍微的抵抗,在邓茂命令建造弩炮,准备攻城的时候,日寇投降了,第一军迅速的杀入了城内,控制了局面,将那些逃到城外的日本人也全都赶了回来。当然,明军在姬路也发了一笔横财,抢劫到的财物难以计数,后来竟然需要由李舜臣的舰队帮助他们将这些财物运回去!
结果,姬路城的一百多名日本武士军官,一百多官员,贵族,地主与大商人都掉了脑袋,五千多日寇被邓茂“组织”了起来。形成了当时最大的一股伪军。为了加强对这些伪寇的控制,邓茂还加上了一手,让他们与那些军官,官员,贵族,地主与大商人的女人发生了关系。后来,李舜臣甚至派了十多艘运输船过来,才将这五千多日寇的所有子女给运回了马关。
其实,在日本历史上,这种大规模组建伪军的例子并不多,因此才被很多人研究。为什么一向以武士道精神著称的日本,竟然也会出现这么多的伪军呢?如果抛开历史真面目上面的那层薄薄的细纱的话,就会发现,在这个时代,并不是所有的日本人都拥有武士道的精神。
在当时,武士是日本地主贵族阶级中最底层的,其地位仅仅在农民之上。而日本绝大部分人还是农民,奴隶。显然,这两类人是没有任何武士道精神的。他们的唯一目的就是生存下去,为地主种地,为贵族服务,乃至成为伪军,这都是为了生活。而在当时,日本军队中,除了军官是武士之外,士兵基本上都是农民与农奴。显然,这就是伪军的基础,他们不会因为受到了侮辱而剖腹自杀,不会因为投靠了明军而感到羞耻,他们的目的就只有一个,在这个乱世中生存下来!
虽然,这些都不被后来的日本学者所承认,毕竟这是对日本人的侮辱,不过抛开这一因素的话,还真无法解释当时为什么日本会出现这么多的伪军。显然,真相本身是无法被否认的,即使日本学者都认为,战国时代的日本是一个武士道精神大放光彩的日本。可是事实上,真正拥有武士道精神的只是少部分地主贵族而已。而真正让武士道精神发扬光大的,那还是几百年之后的事情了!
当第一军打到生野的时候,其实就已经截断了津山日寇的补给通道。不过,生野在内陆,第一军离开了沿海地区,开始在内陆活动了。
这一路上,抢劫这些是少不了的,对邓茂来说,在没有收到朱祁钰新的命令之前,他绝不可能收手。
邓茂这边打得热闹的时候,陈豫那边也没有闲着,虽然陈豫分到的是一个没有那么多油水的任务,不过,聪明的将军是能够化腐朽为神奇的,而陈豫就是那种聪明的将军,他决心要将这次的作战行动变得炙手可热,绝不输于第一军!
第二军在到达了津山城外的时候,陈豫没有下令扎营,而是让三万骑兵在城外转了一圈,算是炫耀武力。而城内的明智光秀见明军有三万多骑兵,根本就不敢出城迎战,只能龟缩城内,依托坚固的城墙,挡住明军的进攻。陈豫并没有进攻,这津山城就一道城门,在城市的南面,北面靠着一座悬崖,东面是一条巨大的瀑布。日寇就这一道出口,而明军要攻城的话,也就只有这一道入口,第二军没有炮兵,要打下这座城市并不容易。
明军在城外炫耀了一天,见到城内日寇不敢出城作战之后,陈豫也有了信心。当天晚上,他让骑兵后撤五里,留下了几股侦察骑兵在城市外围活动,接着陈豫就展开了他创造神奇的行动。
两日之内,除了留下牵制城内日寇的五千骑兵之外,第二军的两万多骑兵分头出击,连续扫荡了津山城周围五十里范围之内的所有日寇城镇,村落,没有落下一处,且每到之处,绝不留情。其中加茂,新庄,落台,神乡等地都被明军攻破,数千日寇被歼灭,第二军也是大有收获,虽然比起第一军少了许多,不过,这却一下拓展了明军的活动范围,将津山变成了一座孤城!
明军的这次军事行动就如同台风刮过一般,没有给日寇一点机会,因此后来的战史中也称明军的这次进攻战役为“台风”战役。不过,这还只是一股弱小的台风,真正的台风,还没有到来呢!
明军这股攻势,虽然并没有威胁到津山城内的日寇,不过,却极大的改变了战场态势。第一军切断了津山的后路,第二军则在加紧时间扫荡津山城西面的日寇据点。短短数日之内,备中,出云以西各地都已经落入明军之手,日寇西进的通道也被彻底地封死了,明军取得了进军本州岛的第一阶段作战行动的巨大胜利!
被围困在津山城内的明智光秀也是头大不已。当生野被明军占领之后,津山的补给通道就已经被切断了,而在城外,一直有明军骑兵活动,明智光秀判断,明军骑兵扫荡周围地区是假,而引他出城作战是真。如果他出城作战的话,那就必然遭到明军优势骑兵的攻击,他没有任何胜算!更让明智光秀恼火的是,津山城内原本就没有太多的粮食,后来织田信长又带走了一批,留下来的非常少。而织田信长答应要给他送来的粮食却迟迟没有到达(明智光秀并不知道,运送粮草的船队已经被明军截获了)这下,明智光秀也动摇了,死守津山虽然能够暂时阻挡住明军的进攻步伐,可是,他能够坚持多久?现在,城外活动的只是明军骑兵,而等到明军的炮兵赶到的时候,他还能守得住吗?
让明智光秀为难的事情还有很多,比如织田信长一直没有再送来命令,到底是守,还是撤,织田信长并没有任何的吩咐。明智光秀的判断是,津山成为孤城之后,以无任何防御的价值,如果城里的几万军队能够撤到丹后一线防御,那价值更大。可是,织田信长之前给他的命令是死守津山,为后方的防御准备赢得时间!
显然,明智光秀矛盾了,他相信自己的判断没有错,津山已经毫无防守价值,可是,他能够违背织田信长的命令吗?江户一战,织田信长就对他很是恼火。可是,当时明智光秀也是被迫撤退的,如果他不撤,那就会被明军歼灭,也就没有了回到尾张重新组织军队抵抗的能力。而丰田城遭到洗劫,织田信长也怪罪明智光秀,认为他没有准确的判断明军的动机,造成丰田城空虚,结果被明军杀了进去!此时此刻,明智光秀很是矛盾,如果他率军撤退的话,那么织田信长会怎么看他?
也就在这一矛盾之中,明智光秀没有能够及时的做出决定,时间也被耽搁了。而战国一代智将,竟然被左右为难,也可见当时西军的情况有多么的糟糕!
第六卷 渡海东征
第三十八节 重生
第一军与第二军大打出手的时候,第三军与第六军则继续留在了马关港。马关一战,这两军损失相当惨重,减员都在九成以上,且军官不是阵亡,就是重伤残废,几乎都只剩下了个空壳子而已。
陈懋的情况也逐渐好了起来,作为西军主帅,陈懋等到伤稍微好了一点之后,立即就开始部署战役行动。作为大明唯一一个元帅(朱祁钰与于谦都是荣誉性质的),且皇帝将指挥西路大军的事情又全权委托给了他,陈懋不拼命才是怪事。还好,他的伤不算太严重,只要不上战场,尽量注意休息就好了。而陈懋在伤好之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以最快的速度从济州岛与釜山,蔚山等港口调遣兵力,前来补充第三军与第六军。
在明帝国军事改制中,朱祁钰第一批成立的只有第一集团军与第二集团军的六个军,以及近卫军。显然,这根本就无法完全利用上帝国的兵力。为此,朱祁钰在远征之前,让于谦着手组建第三集团军以及第四集团军,另外,还将淘汰下来的一些官兵分派到了新控制的朝鲜租地上,由他们负责这些地方的建设,以及守卫工作。
这次,朱祁钰东征的地面军队就十五万左右,把正在组建的另外两个集团军算上的话,那也就最多只有三十万人。而在此之前,明帝国的总兵力远不止这么一点!当初,朱祁钰北伐的兵力,在巅峰时期就达到了三十五万,再加上镇守大同,宣府,开平等地的卫戍部队。卫平率领入朝的军队,在京城留守的军队,帝国中央军算起来至少就有七十万了!而这还没有算上各地方的军队。即使,这七十万中央军,也远远地超过了朱祁钰率领东征的军队数量!
在军队改制中,七十万中央军裁减了大概二十万,同时,又新征了大概十八万,变化并不大。那么,其他的军队去哪了呢?很简单,这就是朱祁钰给自己留的预备队。而且从当时的情况来讲,朱祁钰能率领十五万地面部队进攻日本,这已经是帝国承受能力的极限了!
这几年,帝国虽然粮食丰收,不过连年发动战争,国内的粮草供应实际上是很紧缺的。这才有了后来,朱祁钰让丁用,柴汇等人在出口帝国物资的同时,尽量从海外运粮食回来的事情。另外,当时的军费预算中,帝国也就最多保持一支大概五十万人左右的中央军而已。最关键的是,这次渡海东征,能带多少兵力是由帝国的海运力量决定的。而在朱祁钰北伐之前,帝国政府几乎没有海运力量,完全依靠南方的海商支持。即使有几年的建设时间,这也远远满足不了军事上的所有需要。
当时,朱祁钰能够搞到的海运船只,也就最多能支持十五万地面部队在日作战。所以,这才有了明军在日本大肆抢掠粮草,朱祁钰在日本搞殖民,就地解决粮草问题的事情发生!
明显的,限制一场战争规模的因素是很多的。这十五万地面部队是不敷使用的,朱祁钰不得不将更多的部队留在后面充当预备队。当时,明军在济州岛,以及朝鲜那几个港口留下了大概十五万的部队,而这就是朱祁钰手里最强大的一支预备队!
这些军人,名义上是被“削减”下来的,由作战部队变为了海外卫戍部队,其实,他们的战斗力一点都不差,其中很多都跟随朱祁钰参加了北伐战争,或者是跟随卫平入朝作战。虽然,这些军人的年纪都偏大,不过并没有到打不动的地步。这次,东西两军连番受到重创,而陈懋与朱祁钰两人的目光也都落到了这些军人手上。
从济州岛以及朝鲜港口调遣兵力不是问题,运输线路近,而且这些部队都已经做好了战斗准备,且个个身经百战,只需要调到前线,编入新的部队就可以投入战争了。不过,问题是,这些人马被调走了之后,那谁来守卫这些明帝国的军事基地呢?这就导致后来明军在朝鲜大量征用雇佣军的事情发生,由朝鲜军人来顶替明军,让朝鲜军队帮助明军镇守后方的重要基地!
这也算不上什么新鲜事。这次东征,朱祁钰最初的理由是两个,一是解救被日寇扣押的太上皇,二是反击侵朝日寇。而且,第二个理由才是公开理由,第一个理由,朱祁钰是大军到了日本,将朱祁镇找到之后才公布的。显然,这场战争也有朝鲜一份。虽然朝鲜军队的战斗力不怎么样,不过留在后方帮明军控制占领区,这还不是问题。因此,早在西路大军登陆对马岛的时候,第一批朝鲜军队就已经加入了这场战争,并且一路上为明军提供后勤保障,负责后方的镇守工作,虽然不参加前线的作战行动,但是也给明军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从此时战场的情况来看,很明显的,明军要继续东进,就必须要让第三军与第六军迅速恢复战斗力。也就在马关防御战结束五日之后,运输船队将第一批明军生力军送到了马关港,这是一批两万五千人的部队,按照计划,陈懋先将这批新兵编入了第六军,由严广儒负责整编,然后迅速东进,支援第二军攻占津山城。而此时,第一军已经杀到了姬路,而第二军则正在津山外围抢劫呢!
第三军因为编制大,且损失更大,全军军官几乎无一幸免,所以补充第三军的新兵要五日之后才能赶到。卫广并不甘心先让第六军恢复战斗力,作为交换条件,陈懋答应给第三军增添三千骑兵,并且补充一批优秀的年轻军官,结果,当第三军恢复战斗力的时候,其满员编制达到了创纪录的三万八千人,而且有很多年轻军官,且都是非常优秀的年轻军官!后来,明帝国在二十年之内出的将军,有三分之一是第三军出身,这也让第三军有了“将军摇篮”的美称!
在马关遭受了日寇重创,自己都差点牺牲在了战场上,严广儒憋着口气。这次,他奉命东进支援第二军进攻津山,严广儒抓住了复仇的机会,在离开马关时,他不仅将新送到的所有弹药物资都带上了,而且还将第三军剩下的火炮也全都给带走了。用后来严广儒的话来说,他要用炮弹彻底埋葬津山的日寇,为死去的兄弟报仇!当然,最终津山是被埋葬了。只不过,并不是用炮弹埋葬的,那太浪费了!
仅仅两天时间,第六军就急行军数百里。到达了津山城外,而在附近活动的第二军骑兵也是大吃一惊。当初,他们解了马关之围的时候,第六军连骨头都没有剩下几块了,现在竟然又有了两万多的兵力。而且装备好了许多,士气更是高昂!这些骑兵一方面协助第六军围困津山城,一面立即去统治了陈豫。
陈豫正在津山城西面的落合抢劫呢,一听到第六军到达津山城外,立即就率第二军赶了过来,在第六军外围建立骑兵防线,彻底地封死了津山城,并且赶去与严广儒商量进攻津山的问题。
这两人也算得上是老朋友了。当初在开平抵抗蒙古骑兵的时候,一个负责在城外与蒙古骑兵作战,一个负责在城内抵抗,两人配合得天衣无缝,结果打得蒙古骑兵闻风丧胆,好几个月都不敢进入开平附近数十里范围之内。现在,两人再次合作,只不过,他们不再是防御的一方,而是进攻的一方。
“严兄,你也看到了,这津山城确实有点变态!”因为严广儒长了陈豫十多岁,所以陈豫以小辈自居。“当初的瓦刺城堡,还有好几个出口,可这津山城就一道城门,而且南面的城墙高达八丈,一般的办法还真爬不上去。另外,据我们抓获的日寇交代,这些城墙都是用后面山里最坚硬的岩石建造地,恐怕火炮都难以轰开!这几日,我的骑兵在附近探查了一下情况,城后面是一道搞数十丈的悬崖,就算人下得去,恐怕也将被日寇击溃,这个方向是不用考虑了。而东面的瀑布水流湍急,也根本进不去!另外,日寇引瀑布的水,在南面搞了条护城河,宽四,五丈,深三丈以上,人马难以通过。我让骑兵去试了一下,日寇还在城内建了大量的弩炮,虽然都是用石头做炮弹,不过威胁也不小,就算要渡过这条护城河,都非常困难!”
严广儒看着地图点了点头。这津山城是一座三角型的城市,依山而建,更像是一座军事堡垒,城内的居民不是很多,主要就是日寇的军人。显然,这是一座军事堡垒,而且是一座非常坚固的堡垒,而攻占这样的堡垒,是最为困难的!
“津山城确实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这样吧,明日我们先让炮兵试一试,也算是热身活动吧,如果轰不开城墙,那我们再想其他办法!”
陈豫点了点头,这是没办法的办法,如果能够用火炮轰开城墙的话,那就是最好不过的事情了,不过,他并不抱太大的希望(当初,瓦刺城堡就是用花岗岩建造的,明军的火炮根本就没有办法,如果不是瓦刺内乱,那些怕死的贵族杀了也先的话,恐怕明军围困瓦刺城堡数年都不会有结果。这次,情况不会好到哪里去!
第二日,严广儒把炮兵拉了上来,开始在津山城的护城河旁边建立阵地,然后开始炮击。结果,让严广儒大为失望,只有陈豫没有感到失望,这是他早就预料到了的!炮击了两个时辰,根本就没有什么收获,而且在城内日寇弩炮的反击中,还损失了两门火炮与一些炮兵,严广儒最后不得不下令停止炮击。
“听闻当年,日寇织田信长率五万大军围攻津山城,城内三千人,硬是守住了半年,最后,织田信长不得不假装粮草不足,仓皇撤军,引城内的日寇出城追击,然后埋伏一奇兵突然攻城,这才占领了津山!”
陈豫边摇着头,边喝着酒,“这次,城内日寇有五万之多,我们不占兵力优势,恐怕一时之间,还真难以打下啊!”
严广儒苦笑了一下,说道:“那我们来个故伎重演,怎么样?”
“假装撤军?”陈豫愣了一下,就苦笑了起来,“现在邓茂在东面杀得正欢呢,日寇会相信我们因为粮草不及而撤军吗?听说城内的日将叫明智光秀,是织田信长手下,与丰臣秀吉齐名的另外一员大将。在江户城,他就给皇上制造了麻烦,如不是皇上亲率近卫军及时回援,且水军及时杀到的话,恐怕江户城就已经落入他的手里了。而且,在损失惨重之下,这日寇还不慌不忙的撤退,并没有出现混乱。我们可不能小看他,如果我们偷鸡不成的话,那反倒中了他的道!”
第 224 章
恋耽美
正文 第 224 章
正文 第 224 章
新明史 作者:闪烁
第 224 章
邓茂将这五百多不战的日寇先集中了起来,然后让军队入城抢劫。
因为守城的日寇并没有进行抵抗,所以这次邓茂没有屠城,而是很“礼貌”的让城内那些有钱人把钱财这些都先交了出来,同时,他也想出了解决占领城市的办法。
当日,邓茂就将五百日寇中的普通士兵与军官都分开了,然后将城内的十多户有钱人,包括贵族,官员,地主以及他们的奴隶也都分看了。在查明了哪些士兵与奴隶有子女,特别是儿子之后,邓茂下令,让这些有儿子的士兵与奴隶去杀了他们的军官以及以前的主子。然后,邓茂再将这些日寇的儿子全都派人送回了冈山,最后将这近千个被彻底“制服”的日寇充当城市的守卫,发给他们最基本的武器,将明见所有的武器都收缴上来,这才带着第一军继续前进!
在日本野史中,邓茂第一军在借前所做的事情是记得很清楚的,这是明军在日本本土犯下的最严重的“罪行”之一。显然,这些杀了军官的士兵是没有任何退路的,即使他们反叛,他们逃回去,也避免不了一死,那些杀了官员,贵族与地主的奴隶也是一样。他们不可能反叛,而且他们的血脉都掌握在明军的手里。这就是邓茂在逼迫日本人互相残杀,这对后来的日本产生了极为严重的影响,甚至可以说是日本战乱的一个主要原因吧!
在借前玩了这手,发现没有问题之后,邓茂一路上就继续使用这个办法,先后在龙野,姬路,生野三地搞了同样的一手出来,其中,以姬路的规模最大!
姬路是播磨的首府,是一座有近八万人口的大城,而当时镇守该城的日寇也有三千多人,虽然比起周围的城市来讲,这已经不少了,不过,在第一军三万多兵马面前,这确实还少了一点。日寇只做了稍微的抵抗,在邓茂命令建造弩炮,准备攻城的时候,日寇投降了,第一军迅速的杀入了城内,控制了局面,将那些逃到城外的日本人也全都赶了回来。当然,明军在姬路也发了一笔横财,抢劫到的财物难以计数,后来竟然需要由李舜臣的舰队帮助他们将这些财物运回去!
结果,姬路城的一百多名日本武士军官,一百多官员,贵族,地主与大商人都掉了脑袋,五千多日寇被邓茂“组织”了起来。形成了当时最大的一股伪军。为了加强对这些伪寇的控制,邓茂还加上了一手,让他们与那些军官,官员,贵族,地主与大商人的女人发生了关系。后来,李舜臣甚至派了十多艘运输船过来,才将这五千多日寇的所有子女给运回了马关。
其实,在日本历史上,这种大规模组建伪军的例子并不多,因此才被很多人研究。为什么一向以武士道精神著称的日本,竟然也会出现这么多的伪军呢?如果抛开历史真面目上面的那层薄薄的细纱的话,就会发现,在这个时代,并不是所有的日本人都拥有武士道的精神。
在当时,武士是日本地主贵族阶级中最底层的,其地位仅仅在农民之上。而日本绝大部分人还是农民,奴隶。显然,这两类人是没有任何武士道精神的。他们的唯一目的就是生存下去,为地主种地,为贵族服务,乃至成为伪军,这都是为了生活。而在当时,日本军队中,除了军官是武士之外,士兵基本上都是农民与农奴。显然,这就是伪军的基础,他们不会因为受到了侮辱而剖腹自杀,不会因为投靠了明军而感到羞耻,他们的目的就只有一个,在这个乱世中生存下来!
虽然,这些都不被后来的日本学者所承认,毕竟这是对日本人的侮辱,不过抛开这一因素的话,还真无法解释当时为什么日本会出现这么多的伪军。显然,真相本身是无法被否认的,即使日本学者都认为,战国时代的日本是一个武士道精神大放光彩的日本。可是事实上,真正拥有武士道精神的只是少部分地主贵族而已。而真正让武士道精神发扬光大的,那还是几百年之后的事情了!
当第一军打到生野的时候,其实就已经截断了津山日寇的补给通道。不过,生野在内陆,第一军离开了沿海地区,开始在内陆活动了。
这一路上,抢劫这些是少不了的,对邓茂来说,在没有收到朱祁钰新的命令之前,他绝不可能收手。
邓茂这边打得热闹的时候,陈豫那边也没有闲着,虽然陈豫分到的是一个没有那么多油水的任务,不过,聪明的将军是能够化腐朽为神奇的,而陈豫就是那种聪明的将军,他决心要将这次的作战行动变得炙手可热,绝不输于第一军!
第二军在到达了津山城外的时候,陈豫没有下令扎营,而是让三万骑兵在城外转了一圈,算是炫耀武力。而城内的明智光秀见明军有三万多骑兵,根本就不敢出城迎战,只能龟缩城内,依托坚固的城墙,挡住明军的进攻。陈豫并没有进攻,这津山城就一道城门,在城市的南面,北面靠着一座悬崖,东面是一条巨大的瀑布。日寇就这一道出口,而明军要攻城的话,也就只有这一道入口,第二军没有炮兵,要打下这座城市并不容易。
明军在城外炫耀了一天,见到城内日寇不敢出城作战之后,陈豫也有了信心。当天晚上,他让骑兵后撤五里,留下了几股侦察骑兵在城市外围活动,接着陈豫就展开了他创造神奇的行动。
两日之内,除了留下牵制城内日寇的五千骑兵之外,第二军的两万多骑兵分头出击,连续扫荡了津山城周围五十里范围之内的所有日寇城镇,村落,没有落下一处,且每到之处,绝不留情。其中加茂,新庄,落台,神乡等地都被明军攻破,数千日寇被歼灭,第二军也是大有收获,虽然比起第一军少了许多,不过,这却一下拓展了明军的活动范围,将津山变成了一座孤城!
明军的这次军事行动就如同台风刮过一般,没有给日寇一点机会,因此后来的战史中也称明军的这次进攻战役为“台风”战役。不过,这还只是一股弱小的台风,真正的台风,还没有到来呢!
明军这股攻势,虽然并没有威胁到津山城内的日寇,不过,却极大的改变了战场态势。第一军切断了津山的后路,第二军则在加紧时间扫荡津山城西面的日寇据点。短短数日之内,备中,出云以西各地都已经落入明军之手,日寇西进的通道也被彻底地封死了,明军取得了进军本州岛的第一阶段作战行动的巨大胜利!
被围困在津山城内的明智光秀也是头大不已。当生野被明军占领之后,津山的补给通道就已经被切断了,而在城外,一直有明军骑兵活动,明智光秀判断,明军骑兵扫荡周围地区是假,而引他出城作战是真。如果他出城作战的话,那就必然遭到明军优势骑兵的攻击,他没有任何胜算!更让明智光秀恼火的是,津山城内原本就没有太多的粮食,后来织田信长又带走了一批,留下来的非常少。而织田信长答应要给他送来的粮食却迟迟没有到达(明智光秀并不知道,运送粮草的船队已经被明军截获了)这下,明智光秀也动摇了,死守津山虽然能够暂时阻挡住明军的进攻步伐,可是,他能够坚持多久?现在,城外活动的只是明军骑兵,而等到明军的炮兵赶到的时候,他还能守得住吗?
让明智光秀为难的事情还有很多,比如织田信长一直没有再送来命令,到底是守,还是撤,织田信长并没有任何的吩咐。明智光秀的判断是,津山成为孤城之后,以无任何防御的价值,如果城里的几万军队能够撤到丹后一线防御,那价值更大。可是,织田信长之前给他的命令是死守津山,为后方的防御准备赢得时间!
显然,明智光秀矛盾了,他相信自己的判断没有错,津山已经毫无防守价值,可是,他能够违背织田信长的命令吗?江户一战,织田信长就对他很是恼火。可是,当时明智光秀也是被迫撤退的,如果他不撤,那就会被明军歼灭,也就没有了回到尾张重新组织军队抵抗的能力。而丰田城遭到洗劫,织田信长也怪罪明智光秀,认为他没有准确的判断明军的动机,造成丰田城空虚,结果被明军杀了进去!此时此刻,明智光秀很是矛盾,如果他率军撤退的话,那么织田信长会怎么看他?
也就在这一矛盾之中,明智光秀没有能够及时的做出决定,时间也被耽搁了。而战国一代智将,竟然被左右为难,也可见当时西军的情况有多么的糟糕!
第六卷 渡海东征
第三十八节 重生
第一军与第二军大打出手的时候,第三军与第六军则继续留在了马关港。马关一战,这两军损失相当惨重,减员都在九成以上,且军官不是阵亡,就是重伤残废,几乎都只剩下了个空壳子而已。
陈懋的情况也逐渐好了起来,作为西军主帅,陈懋等到伤稍微好了一点之后,立即就开始部署战役行动。作为大明唯一一个元帅(朱祁钰与于谦都是荣誉性质的),且皇帝将指挥西路大军的事情又全权委托给了他,陈懋不拼命才是怪事。还好,他的伤不算太严重,只要不上战场,尽量注意休息就好了。而陈懋在伤好之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以最快的速度从济州岛与釜山,蔚山等港口调遣兵力,前来补充第三军与第六军。
在明帝国军事改制中,朱祁钰第一批成立的只有第一集团军与第二集团军的六个军,以及近卫军。显然,这根本就无法完全利用上帝国的兵力。为此,朱祁钰在远征之前,让于谦着手组建第三集团军以及第四集团军,另外,还将淘汰下来的一些官兵分派到了新控制的朝鲜租地上,由他们负责这些地方的建设,以及守卫工作。
这次,朱祁钰东征的地面军队就十五万左右,把正在组建的另外两个集团军算上的话,那也就最多只有三十万人。而在此之前,明帝国的总兵力远不止这么一点!当初,朱祁钰北伐的兵力,在巅峰时期就达到了三十五万,再加上镇守大同,宣府,开平等地的卫戍部队。卫平率领入朝的军队,在京城留守的军队,帝国中央军算起来至少就有七十万了!而这还没有算上各地方的军队。即使,这七十万中央军,也远远地超过了朱祁钰率领东征的军队数量!
在军队改制中,七十万中央军裁减了大概二十万,同时,又新征了大概十八万,变化并不大。那么,其他的军队去哪了呢?很简单,这就是朱祁钰给自己留的预备队。而且从当时的情况来讲,朱祁钰能率领十五万地面部队进攻日本,这已经是帝国承受能力的极限了!
这几年,帝国虽然粮食丰收,不过连年发动战争,国内的粮草供应实际上是很紧缺的。这才有了后来,朱祁钰让丁用,柴汇等人在出口帝国物资的同时,尽量从海外运粮食回来的事情。另外,当时的军费预算中,帝国也就最多保持一支大概五十万人左右的中央军而已。最关键的是,这次渡海东征,能带多少兵力是由帝国的海运力量决定的。而在朱祁钰北伐之前,帝国政府几乎没有海运力量,完全依靠南方的海商支持。即使有几年的建设时间,这也远远满足不了军事上的所有需要。
当时,朱祁钰能够搞到的海运船只,也就最多能支持十五万地面部队在日作战。所以,这才有了明军在日本大肆抢掠粮草,朱祁钰在日本搞殖民,就地解决粮草问题的事情发生!
明显的,限制一场战争规模的因素是很多的。这十五万地面部队是不敷使用的,朱祁钰不得不将更多的部队留在后面充当预备队。当时,明军在济州岛,以及朝鲜那几个港口留下了大概十五万的部队,而这就是朱祁钰手里最强大的一支预备队!
这些军人,名义上是被“削减”下来的,由作战部队变为了海外卫戍部队,其实,他们的战斗力一点都不差,其中很多都跟随朱祁钰参加了北伐战争,或者是跟随卫平入朝作战。虽然,这些军人的年纪都偏大,不过并没有到打不动的地步。这次,东西两军连番受到重创,而陈懋与朱祁钰两人的目光也都落到了这些军人手上。
从济州岛以及朝鲜港口调遣兵力不是问题,运输线路近,而且这些部队都已经做好了战斗准备,且个个身经百战,只需要调到前线,编入新的部队就可以投入战争了。不过,问题是,这些人马被调走了之后,那谁来守卫这些明帝国的军事基地呢?这就导致后来明军在朝鲜大量征用雇佣军的事情发生,由朝鲜军人来顶替明军,让朝鲜军队帮助明军镇守后方的重要基地!
这也算不上什么新鲜事。这次东征,朱祁钰最初的理由是两个,一是解救被日寇扣押的太上皇,二是反击侵朝日寇。而且,第二个理由才是公开理由,第一个理由,朱祁钰是大军到了日本,将朱祁镇找到之后才公布的。显然,这场战争也有朝鲜一份。虽然朝鲜军队的战斗力不怎么样,不过留在后方帮明军控制占领区,这还不是问题。因此,早在西路大军登陆对马岛的时候,第一批朝鲜军队就已经加入了这场战争,并且一路上为明军提供后勤保障,负责后方的镇守工作,虽然不参加前线的作战行动,但是也给明军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从此时战场的情况来看,很明显的,明军要继续东进,就必须要让第三军与第六军迅速恢复战斗力。也就在马关防御战结束五日之后,运输船队将第一批明军生力军送到了马关港,这是一批两万五千人的部队,按照计划,陈懋先将这批新兵编入了第六军,由严广儒负责整编,然后迅速东进,支援第二军攻占津山城。而此时,第一军已经杀到了姬路,而第二军则正在津山外围抢劫呢!
第三军因为编制大,且损失更大,全军军官几乎无一幸免,所以补充第三军的新兵要五日之后才能赶到。卫广并不甘心先让第六军恢复战斗力,作为交换条件,陈懋答应给第三军增添三千骑兵,并且补充一批优秀的年轻军官,结果,当第三军恢复战斗力的时候,其满员编制达到了创纪录的三万八千人,而且有很多年轻军官,且都是非常优秀的年轻军官!后来,明帝国在二十年之内出的将军,有三分之一是第三军出身,这也让第三军有了“将军摇篮”的美称!
在马关遭受了日寇重创,自己都差点牺牲在了战场上,严广儒憋着口气。这次,他奉命东进支援第二军进攻津山,严广儒抓住了复仇的机会,在离开马关时,他不仅将新送到的所有弹药物资都带上了,而且还将第三军剩下的火炮也全都给带走了。用后来严广儒的话来说,他要用炮弹彻底埋葬津山的日寇,为死去的兄弟报仇!当然,最终津山是被埋葬了。只不过,并不是用炮弹埋葬的,那太浪费了!
仅仅两天时间,第六军就急行军数百里。到达了津山城外,而在附近活动的第二军骑兵也是大吃一惊。当初,他们解了马关之围的时候,第六军连骨头都没有剩下几块了,现在竟然又有了两万多的兵力。而且装备好了许多,士气更是高昂!这些骑兵一方面协助第六军围困津山城,一面立即去统治了陈豫。
陈豫正在津山城西面的落合抢劫呢,一听到第六军到达津山城外,立即就率第二军赶了过来,在第六军外围建立骑兵防线,彻底地封死了津山城,并且赶去与严广儒商量进攻津山的问题。
这两人也算得上是老朋友了。当初在开平抵抗蒙古骑兵的时候,一个负责在城外与蒙古骑兵作战,一个负责在城内抵抗,两人配合得天衣无缝,结果打得蒙古骑兵闻风丧胆,好几个月都不敢进入开平附近数十里范围之内。现在,两人再次合作,只不过,他们不再是防御的一方,而是进攻的一方。
“严兄,你也看到了,这津山城确实有点变态!”因为严广儒长了陈豫十多岁,所以陈豫以小辈自居。“当初的瓦刺城堡,还有好几个出口,可这津山城就一道城门,而且南面的城墙高达八丈,一般的办法还真爬不上去。另外,据我们抓获的日寇交代,这些城墙都是用后面山里最坚硬的岩石建造地,恐怕火炮都难以轰开!这几日,我的骑兵在附近探查了一下情况,城后面是一道搞数十丈的悬崖,就算人下得去,恐怕也将被日寇击溃,这个方向是不用考虑了。而东面的瀑布水流湍急,也根本进不去!另外,日寇引瀑布的水,在南面搞了条护城河,宽四,五丈,深三丈以上,人马难以通过。我让骑兵去试了一下,日寇还在城内建了大量的弩炮,虽然都是用石头做炮弹,不过威胁也不小,就算要渡过这条护城河,都非常困难!”
严广儒看着地图点了点头。这津山城是一座三角型的城市,依山而建,更像是一座军事堡垒,城内的居民不是很多,主要就是日寇的军人。显然,这是一座军事堡垒,而且是一座非常坚固的堡垒,而攻占这样的堡垒,是最为困难的!
“津山城确实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这样吧,明日我们先让炮兵试一试,也算是热身活动吧,如果轰不开城墙,那我们再想其他办法!”
陈豫点了点头,这是没办法的办法,如果能够用火炮轰开城墙的话,那就是最好不过的事情了,不过,他并不抱太大的希望(当初,瓦刺城堡就是用花岗岩建造的,明军的火炮根本就没有办法,如果不是瓦刺内乱,那些怕死的贵族杀了也先的话,恐怕明军围困瓦刺城堡数年都不会有结果。这次,情况不会好到哪里去!
第二日,严广儒把炮兵拉了上来,开始在津山城的护城河旁边建立阵地,然后开始炮击。结果,让严广儒大为失望,只有陈豫没有感到失望,这是他早就预料到了的!炮击了两个时辰,根本就没有什么收获,而且在城内日寇弩炮的反击中,还损失了两门火炮与一些炮兵,严广儒最后不得不下令停止炮击。
“听闻当年,日寇织田信长率五万大军围攻津山城,城内三千人,硬是守住了半年,最后,织田信长不得不假装粮草不足,仓皇撤军,引城内的日寇出城追击,然后埋伏一奇兵突然攻城,这才占领了津山!”
陈豫边摇着头,边喝着酒,“这次,城内日寇有五万之多,我们不占兵力优势,恐怕一时之间,还真难以打下啊!”
严广儒苦笑了一下,说道:“那我们来个故伎重演,怎么样?”
“假装撤军?”陈豫愣了一下,就苦笑了起来,“现在邓茂在东面杀得正欢呢,日寇会相信我们因为粮草不及而撤军吗?听说城内的日将叫明智光秀,是织田信长手下,与丰臣秀吉齐名的另外一员大将。在江户城,他就给皇上制造了麻烦,如不是皇上亲率近卫军及时回援,且水军及时杀到的话,恐怕江户城就已经落入他的手里了。而且,在损失惨重之下,这日寇还不慌不忙的撤退,并没有出现混乱。我们可不能小看他,如果我们偷鸡不成的话,那反倒中了他的道!”
第 224 章
恋耽美
正文 第 224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