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是一枚月亮 作者:沈文婷
正文 第 12 章
诗经,是一枚月亮 作者:沈文婷
第 12 章
在很深、很深的海底,有一座雄伟的城堡,里面住着六位人鱼公主,她们都十分美丽……对,我要说的就是安徒生的童话《美人鱼的故事》。
人鱼公主为了能守在王子身边不惜将尾巴变成了脚,每走一步都刀割一样地疼;她把自己美好的嗓音送给了魔女,再多的爱意也不能亲口向王子表达;即使这般牺牲,她也换不来一生的相守,一旦王子与别人结婚,她就要变成泡泡而死去。
在王子新婚的前夜,她的姐姐们给了她一把利剑,只要她杀了王子,就可以重新做回人鱼公主。可我们都知道,她最终没有那么做,她宁愿自己变成五彩斑斓的泡泡,最终消失在天空中,也不愿意伤害心上人一丝一毫。
人鱼公主的心情恐怕就是《蒹葭》中主人公的念头了。他们都没有想过要怎样独占这样一份感情,可是他们却甘愿为之付出和牺牲,即使苦、即使难,也都不怕。
开篇的场景是我一厢情愿的《蒹葭》的故事,时光退回到三千年
前,也许这在河边等待之人是个女子也未可知。然而那么多年过去,
争论性别又有什么意义呢,只要我们读了《蒹葭》,知道世间还
有这样一种没有欲求的找寻也就足够了。
5
无欲求地从对方身上找寻自己的爱,古往今来,女子表现得更甚,鲜有听说,哪个男子也这般动情而迷恋地找寻一个女子。
历史上的才子佳人的故事听多了,也就知道这样的故事动人之处,往往是女子在唱主角,电影中感人的地方,也是哪个女子的痴情相守相恋。
对男子的痴情,中国历代文人中,还真是可以找到几位足以让女子眷恋的,比如潘岳、苏轼、贺铸、纳兰性德,都是很痴情的人,是痴情丈夫。他们在夫人离去后的悼念一直成为后人口口相传的佳话,真是不枉那些爱过他们的女子。
正文 蒹葭:男子无欲求的爱是稀世的珍品(4)
沈从文大师算一个痴情而无欲求找寻的男人,而且其寻找的故事颇有几分感人之处。二十几岁,沈从文被聘请到上海当了老师。木讷的沈从文第一堂课就洋相百出,目睹他出洋相的女学生中,就有以后成为他结发妻子的张兆和。张兆和出身江南的名门世家。她的父亲,是江南有名的财主。张兆和的美丽和高雅气质让沈从文一见钟情,使这个草莽书生开始了漫长的求爱历程。
自卑木讷的沈从文不敢当面向张兆和表白爱情,他悄悄地给兆和写了第一封情书。而张兆和只是沉默。老师的情书一封封寄了出去,点点滴滴滋润着对方的心。女学生张兆和把它们一一作了编号,却始终保持着沉默。沈从文的信并不是一味铺张浓烈感情,他只是娓娓道来,像是与张兆和讲道理。但从平淡的文字中,读者分明感觉到那种“舍你其谁”的韧劲和自信。在1931年6月的一封信中,他以做张兆和的“奴隶”为己任。他说,多数人愿意匍匐在君王的脚下做奴隶,但他只愿做张兆和的奴隶:
“望到北平高空明蓝的天,使人只想下跪,你给我的影响恰如这天空,距离得那么远,我日里望着,晚上做梦,总梦到生着翅膀,
向上飞举。向上飞去,便看到许多星子,都成为你的眼睛了。”
“莫生我的气,许我在梦里,用嘴吻你的脚,我的自卑处,是觉
得如一个奴隶蹲到地下用嘴接近你的脚,也近于十分亵渎了你的。”
这种一见钟情不顾一切的追求,总是透着几许让人动容的真情。而这种感情相对来说更为真挚单纯,是发自内心的,是不受自己控制的。
这样的男人的爱情可以用“稀世”来形容,是神圣得没有一切世俗杂念的。
男子的爱情,到这程度,这应该是极品珍品了。
正文 式微:对爱情本身的癖好(1)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邶风式微》
1
关于《式微》,始终有不同的声音。
我不知道哪一种更接近于已经睡下的真实。我曾一厢情愿地想,老人读《式微》,必定会读出沧桑,中年读《式微》,必会读出凄凉,而少年读《式微》,会读出薄薄的眼泪。
后来我求证了不同年纪不同阅历的人,这些人中有对诗经很感兴趣的,也有不甚了解的。感兴趣者侃侃而谈,不论年长年少,谈及时竟都关乎了一个爱字。不甚了解的,交了命题让他们去读去思量,再说回来时,竟是对爱彻底悲凉的注解。
我想起我初读时的感觉,一片空旷地,放眼茫然,有人在痴等。仅此一个意象,就惹得愁肠百转千回。
所以对不同的声音,我们姑且接纳,而对内心的声音,我们惜之如珍,这便是对《式微》最大的敬畏了。
2
我所读过的《式微》解析有三种版本,但无论哪一种,都关乎一个男人——黎庄公。据说,春秋初期,赤狄国兴起,夺取了黎侯的国土。黎庄公的夫人是卫侯之女,大难当头,黎侯自然首先想到的是携臣带眷投奔亲家。但是当时卫国自己也不复强大,根本无力协助黎侯复国,只好将他们安置在卫东二邑(在今河南省范县),躲避一时。《式微》就是这个时候在民间流传开来的一首诗歌。
《毛诗序》解《式微》,认为它是“黎侯为狄人所逐,弃其国而寓于卫,其臣劝归之辞。”诗是以臣子的口吻来作的,用第一人称自问自答。
“这种寄人篱下、看人脸色的日子,多么卑微!您为什么不回国呢?
“要不是为了效忠国君您呀,我又怎会彷徨在泥泞的道路中!”
这个解释的确很切合当时的历史背景,诗中所提及的理儿也的确是这个理儿,但作为人臣,用这样的话语劝解君主未免有点儿曝君之过的怨怼意味。难怪清人魏源会说:“出‘微君胡至于此’之怨词,殉国之忠,恐不若是。”
于是就有了另外一种解释:此诗是外人与黎臣之间的对话。
“这种寄人篱下、看人脸色的日子,多么卑微!你们为什么不回自己的国家呢?”
“谁不想回家呢?可国已破家已亡,如果不是为了要与君王复国仇共死生,谁会徘徊在这泥泞的道路中呢?”
正文 式微:对爱情本身的癖好(2)
这样的解释就合理了许多。不过,无论是哪一种解释,不归的原因都是黎侯,不归的结果也终是“中露”、“泥中”。这是一个君主的悲哀。这是一段历史无尽的苍茫。
3
不过我们毕竟远离那段尘封的历史,不可确知事实,从诗词的语句和语气中猜测和推断真相,难免会衍生出多种臆想。
余冠英教授评《式微》,认为“这是苦于劳役的人所发的怨声”,是小人物不堪苦役而发的牢骚诗。
“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
“为了君主的事情,为了养活他们的贵体,我们不得不终年累月、昼夜不辍地在露水和泥浆中奔波劳作。”
这个意解比之前解,更凸显了后人对历史整体的分析和揭示。历史在后人眼里是故事,在当朝人心中却可能是苦难。而这种解释令我想到了一个冰冷的词语——亡国奴。
我曾看见过这样一幅照片,相信很多人也都看过:在中东地区的一条马路上,一个被饥饿折磨得瘦骨嶙峋的孩子正充满渴望地看着镜头,他的身后,是一只健硕而高大的秃鹫。照片虽然是静止的,但我总觉得只要那孩子一动,秃鹫就会冲上来伤害他。战争之于一个孩子是失家离园的饥饿,那么之于成年人的昼夜劳役也就不难想象。
第 12 章
恋耽美
正文 第 12 章
正文 第 12 章
诗经,是一枚月亮 作者:沈文婷
第 12 章
在很深、很深的海底,有一座雄伟的城堡,里面住着六位人鱼公主,她们都十分美丽……对,我要说的就是安徒生的童话《美人鱼的故事》。
人鱼公主为了能守在王子身边不惜将尾巴变成了脚,每走一步都刀割一样地疼;她把自己美好的嗓音送给了魔女,再多的爱意也不能亲口向王子表达;即使这般牺牲,她也换不来一生的相守,一旦王子与别人结婚,她就要变成泡泡而死去。
在王子新婚的前夜,她的姐姐们给了她一把利剑,只要她杀了王子,就可以重新做回人鱼公主。可我们都知道,她最终没有那么做,她宁愿自己变成五彩斑斓的泡泡,最终消失在天空中,也不愿意伤害心上人一丝一毫。
人鱼公主的心情恐怕就是《蒹葭》中主人公的念头了。他们都没有想过要怎样独占这样一份感情,可是他们却甘愿为之付出和牺牲,即使苦、即使难,也都不怕。
开篇的场景是我一厢情愿的《蒹葭》的故事,时光退回到三千年
前,也许这在河边等待之人是个女子也未可知。然而那么多年过去,
争论性别又有什么意义呢,只要我们读了《蒹葭》,知道世间还
有这样一种没有欲求的找寻也就足够了。
5
无欲求地从对方身上找寻自己的爱,古往今来,女子表现得更甚,鲜有听说,哪个男子也这般动情而迷恋地找寻一个女子。
历史上的才子佳人的故事听多了,也就知道这样的故事动人之处,往往是女子在唱主角,电影中感人的地方,也是哪个女子的痴情相守相恋。
对男子的痴情,中国历代文人中,还真是可以找到几位足以让女子眷恋的,比如潘岳、苏轼、贺铸、纳兰性德,都是很痴情的人,是痴情丈夫。他们在夫人离去后的悼念一直成为后人口口相传的佳话,真是不枉那些爱过他们的女子。
正文 蒹葭:男子无欲求的爱是稀世的珍品(4)
沈从文大师算一个痴情而无欲求找寻的男人,而且其寻找的故事颇有几分感人之处。二十几岁,沈从文被聘请到上海当了老师。木讷的沈从文第一堂课就洋相百出,目睹他出洋相的女学生中,就有以后成为他结发妻子的张兆和。张兆和出身江南的名门世家。她的父亲,是江南有名的财主。张兆和的美丽和高雅气质让沈从文一见钟情,使这个草莽书生开始了漫长的求爱历程。
自卑木讷的沈从文不敢当面向张兆和表白爱情,他悄悄地给兆和写了第一封情书。而张兆和只是沉默。老师的情书一封封寄了出去,点点滴滴滋润着对方的心。女学生张兆和把它们一一作了编号,却始终保持着沉默。沈从文的信并不是一味铺张浓烈感情,他只是娓娓道来,像是与张兆和讲道理。但从平淡的文字中,读者分明感觉到那种“舍你其谁”的韧劲和自信。在1931年6月的一封信中,他以做张兆和的“奴隶”为己任。他说,多数人愿意匍匐在君王的脚下做奴隶,但他只愿做张兆和的奴隶:
“望到北平高空明蓝的天,使人只想下跪,你给我的影响恰如这天空,距离得那么远,我日里望着,晚上做梦,总梦到生着翅膀,
向上飞举。向上飞去,便看到许多星子,都成为你的眼睛了。”
“莫生我的气,许我在梦里,用嘴吻你的脚,我的自卑处,是觉
得如一个奴隶蹲到地下用嘴接近你的脚,也近于十分亵渎了你的。”
这种一见钟情不顾一切的追求,总是透着几许让人动容的真情。而这种感情相对来说更为真挚单纯,是发自内心的,是不受自己控制的。
这样的男人的爱情可以用“稀世”来形容,是神圣得没有一切世俗杂念的。
男子的爱情,到这程度,这应该是极品珍品了。
正文 式微:对爱情本身的癖好(1)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邶风式微》
1
关于《式微》,始终有不同的声音。
我不知道哪一种更接近于已经睡下的真实。我曾一厢情愿地想,老人读《式微》,必定会读出沧桑,中年读《式微》,必会读出凄凉,而少年读《式微》,会读出薄薄的眼泪。
后来我求证了不同年纪不同阅历的人,这些人中有对诗经很感兴趣的,也有不甚了解的。感兴趣者侃侃而谈,不论年长年少,谈及时竟都关乎了一个爱字。不甚了解的,交了命题让他们去读去思量,再说回来时,竟是对爱彻底悲凉的注解。
我想起我初读时的感觉,一片空旷地,放眼茫然,有人在痴等。仅此一个意象,就惹得愁肠百转千回。
所以对不同的声音,我们姑且接纳,而对内心的声音,我们惜之如珍,这便是对《式微》最大的敬畏了。
2
我所读过的《式微》解析有三种版本,但无论哪一种,都关乎一个男人——黎庄公。据说,春秋初期,赤狄国兴起,夺取了黎侯的国土。黎庄公的夫人是卫侯之女,大难当头,黎侯自然首先想到的是携臣带眷投奔亲家。但是当时卫国自己也不复强大,根本无力协助黎侯复国,只好将他们安置在卫东二邑(在今河南省范县),躲避一时。《式微》就是这个时候在民间流传开来的一首诗歌。
《毛诗序》解《式微》,认为它是“黎侯为狄人所逐,弃其国而寓于卫,其臣劝归之辞。”诗是以臣子的口吻来作的,用第一人称自问自答。
“这种寄人篱下、看人脸色的日子,多么卑微!您为什么不回国呢?
“要不是为了效忠国君您呀,我又怎会彷徨在泥泞的道路中!”
这个解释的确很切合当时的历史背景,诗中所提及的理儿也的确是这个理儿,但作为人臣,用这样的话语劝解君主未免有点儿曝君之过的怨怼意味。难怪清人魏源会说:“出‘微君胡至于此’之怨词,殉国之忠,恐不若是。”
于是就有了另外一种解释:此诗是外人与黎臣之间的对话。
“这种寄人篱下、看人脸色的日子,多么卑微!你们为什么不回自己的国家呢?”
“谁不想回家呢?可国已破家已亡,如果不是为了要与君王复国仇共死生,谁会徘徊在这泥泞的道路中呢?”
正文 式微:对爱情本身的癖好(2)
这样的解释就合理了许多。不过,无论是哪一种解释,不归的原因都是黎侯,不归的结果也终是“中露”、“泥中”。这是一个君主的悲哀。这是一段历史无尽的苍茫。
3
不过我们毕竟远离那段尘封的历史,不可确知事实,从诗词的语句和语气中猜测和推断真相,难免会衍生出多种臆想。
余冠英教授评《式微》,认为“这是苦于劳役的人所发的怨声”,是小人物不堪苦役而发的牢骚诗。
“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
“为了君主的事情,为了养活他们的贵体,我们不得不终年累月、昼夜不辍地在露水和泥浆中奔波劳作。”
这个意解比之前解,更凸显了后人对历史整体的分析和揭示。历史在后人眼里是故事,在当朝人心中却可能是苦难。而这种解释令我想到了一个冰冷的词语——亡国奴。
我曾看见过这样一幅照片,相信很多人也都看过:在中东地区的一条马路上,一个被饥饿折磨得瘦骨嶙峋的孩子正充满渴望地看着镜头,他的身后,是一只健硕而高大的秃鹫。照片虽然是静止的,但我总觉得只要那孩子一动,秃鹫就会冲上来伤害他。战争之于一个孩子是失家离园的饥饿,那么之于成年人的昼夜劳役也就不难想象。
第 12 章
恋耽美
正文 第 12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