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时辰后,太阳从海边钻了出来,岛上终于迎来一天长达两个时辰的白昼。岛中,半山腰的一块空地上坐落着几座木质的小楼木屋。
其中一间木屋中放置有一个大的圆木桌以及许多木凳。此刻木桌上已经摆满了由瓷碗装着的白粥、腌肉、榨菜、烤肉之类的食物,房间里也坐了许多人。
坐在上位(北边)的是一名老者,他身旁左右各是一名上了年纪却气质非凡的老妇人,紧挨着两名妇人的是两位面貌与老者五分相似的英俊男子。
老人右手边满脸胡子的男子身边还坐着一名发髻中插着翠绿簪子的年轻妇人,而他左手边那名嘴上蓄着短须的男子身边却空着两张凳子,最后是一男一女两个小孩儿,这些人便围着圆桌坐了一圈吃着粥菜。门口还有一名用碎花布头巾包着头发的年轻妇人站着向山下林子到处张望着。
“翠芸,你莫管他,先过来吃吧。那小子要在外边疯玩,吃饭都不知回来,那便饿着,也好叫他长长记性!”那名嘴上蓄了短须的男子咽下了一口白粥后,扭头对门口的妇人说道。
“十一还是个孩子呢,不在外边动动,难道一天到晚待在家里便好了吗?翠芸你别听他的,我给十一留了热粥在锅里热着呢,待会儿他玩累了回来便给他吃。”短须男子身旁的老妇人在男子说完后马上有些不高兴的说道。
老者身旁的另一名老妇人也开口道:“对呀,翠芸别听念谢的,可不能饿着孩子!”
“娘、你和若姨太宠那小子了,我还怎么教他嘛!”看着两名长辈都有些不讲道理的向着帮着自己儿子,男子显然有些头疼。
门口的扎着头巾的妇人答道:“好的,娘、姨娘,我再叫十一一遍,就来。”
“十一!回来吃饭了!”那声音听起来并不大,也不尖锐,但整个岛上竟然都轻轻的回响着“十一……吃饭了……饭了……”这句话。而且你若身在岛上就会发现,即便你站在岛边缘,离那山腰好几里远,刚刚那年轻妇人的话语也会如同在你耳边一般,清晰的传入你的耳中、脑中。
这却是内力深厚之人才能做到的了,却不知那妇人是何许人也,竟然如此年轻就拥有那般雄厚的内力。
片刻后,奔跑之声自林中传来。年轻妇人望了一会儿,却没看见人影,只有两只狗,不由得皱了眉头,正欲转身进门,却眼角却瞟见那狗身上的信。
“爹、娘、爷爷、奶奶、若奶奶、二叔、志恒、小月,还有大旺、二旺,再见了!我只是出去看看,过些日子我就会回来的,你们不用担心我……”
“谢郎,不好了,十一他……”
“爹,我去追那忤逆子……”
“无忌哥哥,这可如何是好……”
“念谢、翠芸还有敏敏与芷若,你们先别急……”
……
一月之后,原本与蓝天不分彼此的无尽汪洋被一条忽然出现的黑线隔开。过得片刻,那黑线越来越粗,越来越粗,到得后来,却还哪里是线,分明是一座城!
一座城从天边而来,分开了天与海,听起来简直匪夷所思,但现在,在这海上,在小少年的眼前却实实在在的发生着!
他已经好几天没有喝过水了,而食物早在十几天前就吃完了。要不是他从小就在水边长大,水性超好,要不是他从三岁就跟着爷爷练着爷爷教授的内功,让他寒暑难侵,让他能在这冰凉刺骨的海水中也能坚持游动许久,加上不知哪位列祖列宗保佑的运气抓了几条笨鱼,他肯定是撑不到现在的。
但也就到此为止了,因为他的船上的皮帆已经在四天前被风吹走,而木筏也在两天前散了架,变成了现在的独木舟,而且还翻了过来……
趴在巨木杆上,嘴唇干裂、头晕眼花、全身无力、年仅十五的张十一看着忽然在眼前出现的巨城,心中想着:这就是地府或者天宫吧,不对,在海上应该是龙宫了,我就要死了,就要去龙宫了,就要变成虾兵蟹将了,不知道还能不能放我回去看看爹娘,但是没听说过,估计是不行的……小少年胡乱想着,还没等那“龙宫”行至身前便支持不住,就先晕了过去。
……
两百多艘大小不一的船只所组成的雄大船队之中,最中间的那艘犹如巨大城楼的宝船之上,一名容貌方正,体型魁梧的男子站在船首。因破浪而行所产生的强风吹得他肩上外黑里红的锦缎披风猎猎作响,但他却犹如一尊石山般稳稳站着,丝毫不动。
不多时,一名身穿玄色武将袍服的带刀男子来到他身后,躬身道:“启禀总兵大人,前营将士在江海之中捞起一名男孩,不带食水,只凭一根巨木在这江海之中漂行……
……
永乐十三年七月初六(1415年8月10日)距离那名叫张十一的十五岁男孩发现“龙宫”已经过去一年零九个月。
天空乌云密布,海上狂风巨浪。任何住在海边的人都明白,一场巨大的暴风雨就要降临,无论再大胆再自诩老练的船夫也不会选择在此时出海。但此时距离应天府大约三日船程的东海海域,以四艘顶级宝船为核心的巨大船队却正在海上随着巨浪起伏。
“大人,海风太过强劲,除了宝船以外其他船只已经快要受不住这强风了,须降帆不可!”
“无需多说!兵贵神速,速去传令!”
“是!遵命!”
“总兵大人有令!全军降帆,以御海风,旗令官速打旗令传令全军!”
接着就见一艘艘船上那被风吹得鼓胀如半球的巨大布帆就像碰到了无形的钉子一般,忽然泄了气,或快或慢的落了下来,整个快若飞鱼的船队速度也渐渐降了下来。
“轰!”一声巨响,头顶不停翻滚着的黑色海洋如同被这道照亮天际的“白色巨刃”划开了一层无形膈膜,竟直接向下砸了下来。但那道闪耀天际的“白色巨刃”仅仅是开始,接着已经被黑暗与水幕覆盖的“海上城池”就只能看见那些在黑云中翻滚肆虐的“白龙”了,耀眼的白色充斥在大海之上的每一个角落。
这等时候即便是仿如高楼山峰般的宝船,若还是挂着帆,也只能被这天地之威给吞没。
望着这陆地之上绝对无缘见得的惊天之象,身为钦差总兵的郑三宝感叹着刚刚那名心腹传令之及时。忽然,一阵剧烈的摇晃让他心中一惊:这等宝船,帆都已经降下,又怎会晃成这般,之前所遇更大风浪都尚未如此……心中这般想着,目光已经向着四周望去。
“你们在干什么?军令早已传下,为何本船主桅上帆还未降下?你们是找死不成?”看见身后情景,他虎目圆睁,怒气勃发。
却见前方跑来一名玄服卫士,在他身前站定,单膝跪地拱手说道:“报告大人,
宝船主桅升降索早已解开,但是主桅杆顶部似乎开裂了,索具被卡住,所以主桅上帆才未降下,戚校尉正在着力解决此事!”
“着力解决?他要是不马上解决,都不用军法处置,整船人都得陪着他葬身鱼腹!”
(未完待续)
其中一间木屋中放置有一个大的圆木桌以及许多木凳。此刻木桌上已经摆满了由瓷碗装着的白粥、腌肉、榨菜、烤肉之类的食物,房间里也坐了许多人。
坐在上位(北边)的是一名老者,他身旁左右各是一名上了年纪却气质非凡的老妇人,紧挨着两名妇人的是两位面貌与老者五分相似的英俊男子。
老人右手边满脸胡子的男子身边还坐着一名发髻中插着翠绿簪子的年轻妇人,而他左手边那名嘴上蓄着短须的男子身边却空着两张凳子,最后是一男一女两个小孩儿,这些人便围着圆桌坐了一圈吃着粥菜。门口还有一名用碎花布头巾包着头发的年轻妇人站着向山下林子到处张望着。
“翠芸,你莫管他,先过来吃吧。那小子要在外边疯玩,吃饭都不知回来,那便饿着,也好叫他长长记性!”那名嘴上蓄了短须的男子咽下了一口白粥后,扭头对门口的妇人说道。
“十一还是个孩子呢,不在外边动动,难道一天到晚待在家里便好了吗?翠芸你别听他的,我给十一留了热粥在锅里热着呢,待会儿他玩累了回来便给他吃。”短须男子身旁的老妇人在男子说完后马上有些不高兴的说道。
老者身旁的另一名老妇人也开口道:“对呀,翠芸别听念谢的,可不能饿着孩子!”
“娘、你和若姨太宠那小子了,我还怎么教他嘛!”看着两名长辈都有些不讲道理的向着帮着自己儿子,男子显然有些头疼。
门口的扎着头巾的妇人答道:“好的,娘、姨娘,我再叫十一一遍,就来。”
“十一!回来吃饭了!”那声音听起来并不大,也不尖锐,但整个岛上竟然都轻轻的回响着“十一……吃饭了……饭了……”这句话。而且你若身在岛上就会发现,即便你站在岛边缘,离那山腰好几里远,刚刚那年轻妇人的话语也会如同在你耳边一般,清晰的传入你的耳中、脑中。
这却是内力深厚之人才能做到的了,却不知那妇人是何许人也,竟然如此年轻就拥有那般雄厚的内力。
片刻后,奔跑之声自林中传来。年轻妇人望了一会儿,却没看见人影,只有两只狗,不由得皱了眉头,正欲转身进门,却眼角却瞟见那狗身上的信。
“爹、娘、爷爷、奶奶、若奶奶、二叔、志恒、小月,还有大旺、二旺,再见了!我只是出去看看,过些日子我就会回来的,你们不用担心我……”
“谢郎,不好了,十一他……”
“爹,我去追那忤逆子……”
“无忌哥哥,这可如何是好……”
“念谢、翠芸还有敏敏与芷若,你们先别急……”
……
一月之后,原本与蓝天不分彼此的无尽汪洋被一条忽然出现的黑线隔开。过得片刻,那黑线越来越粗,越来越粗,到得后来,却还哪里是线,分明是一座城!
一座城从天边而来,分开了天与海,听起来简直匪夷所思,但现在,在这海上,在小少年的眼前却实实在在的发生着!
他已经好几天没有喝过水了,而食物早在十几天前就吃完了。要不是他从小就在水边长大,水性超好,要不是他从三岁就跟着爷爷练着爷爷教授的内功,让他寒暑难侵,让他能在这冰凉刺骨的海水中也能坚持游动许久,加上不知哪位列祖列宗保佑的运气抓了几条笨鱼,他肯定是撑不到现在的。
但也就到此为止了,因为他的船上的皮帆已经在四天前被风吹走,而木筏也在两天前散了架,变成了现在的独木舟,而且还翻了过来……
趴在巨木杆上,嘴唇干裂、头晕眼花、全身无力、年仅十五的张十一看着忽然在眼前出现的巨城,心中想着:这就是地府或者天宫吧,不对,在海上应该是龙宫了,我就要死了,就要去龙宫了,就要变成虾兵蟹将了,不知道还能不能放我回去看看爹娘,但是没听说过,估计是不行的……小少年胡乱想着,还没等那“龙宫”行至身前便支持不住,就先晕了过去。
……
两百多艘大小不一的船只所组成的雄大船队之中,最中间的那艘犹如巨大城楼的宝船之上,一名容貌方正,体型魁梧的男子站在船首。因破浪而行所产生的强风吹得他肩上外黑里红的锦缎披风猎猎作响,但他却犹如一尊石山般稳稳站着,丝毫不动。
不多时,一名身穿玄色武将袍服的带刀男子来到他身后,躬身道:“启禀总兵大人,前营将士在江海之中捞起一名男孩,不带食水,只凭一根巨木在这江海之中漂行……
……
永乐十三年七月初六(1415年8月10日)距离那名叫张十一的十五岁男孩发现“龙宫”已经过去一年零九个月。
天空乌云密布,海上狂风巨浪。任何住在海边的人都明白,一场巨大的暴风雨就要降临,无论再大胆再自诩老练的船夫也不会选择在此时出海。但此时距离应天府大约三日船程的东海海域,以四艘顶级宝船为核心的巨大船队却正在海上随着巨浪起伏。
“大人,海风太过强劲,除了宝船以外其他船只已经快要受不住这强风了,须降帆不可!”
“无需多说!兵贵神速,速去传令!”
“是!遵命!”
“总兵大人有令!全军降帆,以御海风,旗令官速打旗令传令全军!”
接着就见一艘艘船上那被风吹得鼓胀如半球的巨大布帆就像碰到了无形的钉子一般,忽然泄了气,或快或慢的落了下来,整个快若飞鱼的船队速度也渐渐降了下来。
“轰!”一声巨响,头顶不停翻滚着的黑色海洋如同被这道照亮天际的“白色巨刃”划开了一层无形膈膜,竟直接向下砸了下来。但那道闪耀天际的“白色巨刃”仅仅是开始,接着已经被黑暗与水幕覆盖的“海上城池”就只能看见那些在黑云中翻滚肆虐的“白龙”了,耀眼的白色充斥在大海之上的每一个角落。
这等时候即便是仿如高楼山峰般的宝船,若还是挂着帆,也只能被这天地之威给吞没。
望着这陆地之上绝对无缘见得的惊天之象,身为钦差总兵的郑三宝感叹着刚刚那名心腹传令之及时。忽然,一阵剧烈的摇晃让他心中一惊:这等宝船,帆都已经降下,又怎会晃成这般,之前所遇更大风浪都尚未如此……心中这般想着,目光已经向着四周望去。
“你们在干什么?军令早已传下,为何本船主桅上帆还未降下?你们是找死不成?”看见身后情景,他虎目圆睁,怒气勃发。
却见前方跑来一名玄服卫士,在他身前站定,单膝跪地拱手说道:“报告大人,
宝船主桅升降索早已解开,但是主桅杆顶部似乎开裂了,索具被卡住,所以主桅上帆才未降下,戚校尉正在着力解决此事!”
“着力解决?他要是不马上解决,都不用军法处置,整船人都得陪着他葬身鱼腹!”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