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崇训昨日已经卸职。右千牛卫将军的职务,宋相以为什么人合适呢?”

    紫宸殿内,杨辰高居上首。堂下主席上宋璟屈膝正坐,捻须说道:“杨昭仪心中可有人选?”

    杨辰说道:“杨矩将军护送金城公主入吐蕃,上个月刚刚还朝。我倒觉得他是个不错的人选。”

    宋璟点了点头:“昭仪所言有理。”

    “既然宋相也同意,那就他了。”杨辰道。

    宋璟顿了顿,说道:“还有件事。刑部尚书一职还有空缺,臣有一人选,想同昭仪商量商量。”

    “宋相请说。”杨辰道。

    “洛州司马姚崇是个可用之人,能否将他召回长安?”宋璟道。

    杨辰挑眉,继而一笑,道:“既然宋相认为此人可用,必是可造之材。我明日就拟制书召他回京,接任刑部尚书。”

    宋璟肃礼:“多谢昭仪。”

    宋璟从紫宸殿出来,正遇见候在殿外的张说。

    “宋相,如何?”张说问道。

    “姚崇要回来了。”宋璟道。

    “好事啊!”张说抚掌,却见宋璟仍是一脸愁容,“宋相,还有何事不得开怀?”

    宋璟叹了口气,说道:“杨矩封了右千牛卫大将军。”

    “这……如此一来,宫禁兵权,岂不尽在杨昭仪手中了?”张说道。

    “我担心的是朝堂。这一年多以来杨家实力急剧膨胀,我担心,会再出现一次韦氏乱政啊。”宋璟叹了口气。

    张说眉头微蹙:“那该怎么办?”

    “有一个人,肯定有办法。”宋璟道。

    张说恍然大悟:“莫非是……”

    “哎,不可说。”宋璟一笑,掀袍而去。

    .

    “要说这男人们,也是小心眼。”杨辰坐在内文学馆的藏书室内。喝着茶缓缓说道。

    宋雨晴正在书架间整理旧书,说道:“好好的,怎么突然蹦出这么一句?”

    “我还没跟你说呢,”杨辰道,“今天早朝,我和宋相商议千牛卫将军的事。我说让杨矩来,宋相倒是同意了,但是下一句就要调自己的人做刑部尚书。都说宰相肚里能撑船,我倒是只看见斤斤计较了。”

    宋雨晴侧头说道:“杨矩,不是你族里的侄儿么?”

    “是我的侄儿不假。可他是在武后时就入选了飞军的,唐隆之变也有出力,还授命护送金城公主入吐蕃。论资历。论军功,这个右千牛卫将军都非他莫属。总不能因为他是我的侄子就不给人家升迁的机会吧?”杨辰蹙眉道,“宋相今日给我的感觉,好像是我沾了多大便宜一样。实在让我心里不舒服。”

    宋雨晴捧着几本书在她身边坐下,一边检查书页。一边说道:“你问心无愧就好,何必去理别人?你又不能左右人家的想法。不过我想,宋相或许不是针对你,可能有什么别的原因。他一心为公,是个不可多得的贤臣。”

    “我也知道。要不然我怎么会将朝政大权分给他,还凡事都找他商量?”杨辰叹了口气。道,“澄澜费了那么多心力才将朝堂带上正轨。我不能让他的努力付诸东流。”

    宋雨晴含笑望了她一眼,道:“若说你结党营私。我都不信。你根本不关心朝廷,你关心的只有你的澄澜。”

    “是又如何!”杨辰含笑看着她,问道,“你这是整什么呢?”

    “都是明日良家女的课程。”宋雨晴道。

    “拿来我看看。”杨辰将书册取来,第一本便是《商君书》。

    “这东西你从哪儿找来的?”杨辰挑眉问道。秦汉以后。这本书已经不好找了。

    “还不是你逼的。”宋雨晴道,“不让我讲《大学》《中庸》。说什么要有破旧立新的精神。我想来想去,只能求商君了。”

    杨辰眼中尽是赞许,真正能领会她的意思的,恐怕也只有宋雨晴了。

    “这些良家女们如何,目前可发现一两个可造之材?”杨辰问道。

    宋雨晴道:“不好说,不过这些丫头们很机灵,比我们那一批机灵多了,文才也好。对了,给你看她们的字。”

    所谓“见字如见人”,从一人的字迹,多少可以看出她的品性。

    宋雨晴取出一卷书册,递给杨辰,道:“这是她们入内文学馆第一天,我让她们抄写的前人诗句。你来看一看。”

    杨辰一页一页翻过,从字面上来看,她们都很有修养,即使写不出惊艳的笔体也都能写一手中规中矩的小楷。杨辰翻着,手下一顿,这一页字迹潦草,可潦草中又带着一股韧劲儿。杨辰心下一叹,好一手漂亮的狂草。

    “这是谁的?”杨辰问道。

    宋雨晴只扫了一眼,含笑道:“顾采薇。”

    杨辰对这个名字有印象,山东顾氏。

    顾采薇选的诗也颇有意思,是陈拾遗的《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这首诗用狂草写出,独有一种不容于世的苍凉高傲。

    “这丫头有点狂啊。”杨辰道。

    宋雨晴含笑点了点头。

    “对了,你再看这个。”宋雨晴翻到一页,递给杨辰。

    只见上面用小楷规规矩矩地写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杨辰与宋雨晴对视一眼,笑道:“她们学问够杂的啊。”

    “这是你侄女杨芝荛写的。”宋雨晴道。

    “哦?”杨辰挑眉,“她如何?”

    “这个丫头,很有意思。”宋雨晴道,“那次我问她,你既然是杨昭仪的侄女,为什么从来不见你去向她请安呢?她一本正经地告诉我:‘杨昭仪说过,只有德才兼备的人才能得到重用,如果我这个时候去找她,她定会认为我想凭借杨氏女的身份谋取好处。那我便是失了德,她如何还会重用我呢?’”

    杨辰听罢,哈哈大笑,道:“好啊,不亏是我杨氏出身。”她顿了顿,却又蹙了眉头。

    “怎么?”宋雨晴问。

    杨辰一笑,道:“这丫头这么小就有如此心思,往后想要管教她,恐怕也要费一番力啊。宋先生,请您多多担待。”

    宋雨晴笑道:“好说。内文学馆年久失修,只要你肯出钱修缮一番,咱们一切都好说。”

    两人点指相向,继而都笑起来。

    .

    一转眼就入了十月,这一年的秋天来得悄无声息。杨辰午后在甘露殿批阅奏折时猛然抬头,才发现窗外的红鲤池已落满了金灿灿的黄叶。

    在秋日即将结束的时候,杨家迎来了一见喜事,英娘为杨允生下了一个女儿。小姑娘生下来就很好看,皮肤白嫩嫩的,不见一点青黄颜色。芈氏用大红绸面被子裹了,抱到杨辰面前。杨辰小心翼翼地接过来,只觉得怀中一团柔软。小姑娘浑然不觉,在襁褓中睡得香甜。

    “阿姊,你给孩子取个名字吧。”杨允道。

    杨辰一笑:“怎的让我取?该是你这个当爹的取名才是啊。”

    杨允笑了笑,道:“我……我想不好。”

    “我也想不好。”

    “阿姊想的肯定是好的!”杨允道。

    见他这么坚持,杨辰也不好在推脱。想了想,说道:“这孩子是生在秋天,又是生在月圆之夜。这圆月如环,便叫玉环吧,也喻示我们一家团圆。”

    “玉环,好名字!就叫玉环了。”杨允走到英娘床边,“阿姊给咱们的女儿取名玉环,杨玉环。”

    英娘含笑点了点头。

    芈氏从杨辰怀中接过孩子,笑着道:“你有你姑母给你取名,是你的福分啊。玉环,真是个吉祥的名字。”

    杨辰望着姨娘喜悦的笑脸,心中温暖。她很感谢这个孩子,她的降生给这个家带来了久违的希望和欢笑。杨辰忽然生出一种奇怪的感情,她很想看着这个孩子长大,每一日,每一年,看着她长大一点。杨辰要将一切最好的东西都给她,然后等她及笄之年为她挑选一位好夫婿。她要亲自送她出嫁,给陪嫁的马车里装满绫罗绸缎金银珠宝。她要看着她,走向一个她曾失之交臂的幸福生活。

    襁褓中,小玉环蹬了蹬腿,酣然睡去。

    .

    十一月,长安城下了第一场雪。雪花簌簌而落,满园都是寂寞的落雪声。口中呼出的气体变成白雾,腾腾迷茫了杨辰的双眼。然后她就听到身旁上官青云问:“他走了多久了?”

    自崔湜离去,已有三个月零八天了,也就是整整一百天。

    “不知道。”杨辰淡淡说道,“不记得了。”

    上官青云微微一叹,道:“杨辰,我实在是不懂你。你喜欢他,为什么不去找他?你在顾虑什么?”

    杨辰略一低头,道:“何止你不懂,我也不懂我自己。”

    略微的沉默。上官青云说道:“你如果真爱他,就不要轻易放弃。人这一辈子,能遇到一个心动的人,不容易。”他微微顿了顿,说道,“若是时光能够倒流,八年前,我绝不会让你登上去洛阳的马车。”

    杨辰一怔,抬眸看着他。他却已经继续往前走了。白皑皑的天地,只有他挺拔的背影,和身后一行落寞的足迹。

    ps:

    明天要去山西一趟,不能更新了。后天回来双更。

    另,杨玉环终于出生了,我看到了完本的希望……

章节目录

太平年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屋只为原作者沈茯苓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沈茯苓并收藏太平年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