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血丹心 作者:流年书柬
第九百九十二章 天下何为贵
,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大汉帝国第六位皇帝刘琚又一次改年号之后的第五个年头,也就是在历史上通俗所说的“健康五年”的时候,发生了两件极为重要的大事。这两件可以称得上是承前启后作用的事件,在所有历史记载中都显得非常重要。
这两件事,第一就是在秋末时节举行的帝国百年盛典庆祝。这次活动,可以说是无与伦比的隆重。天下轰动,四海同欢,让所有归属于大汉帝国统治范围内的臣民,都真正的认识到了自己的国家到底已经强盛到了一个怎样的程度。
而在此稍早些时候,皇帝陛下正式颁布的一道诏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所引起的轰动程度,并不逊色于庆祝盛典。不过,当时这道诏书曾经在天下范围内引起了很大争论,并且一顿激起或大或小的波澜。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等到若干年后,所有人才真正认识到先帝“仁皇帝”刘琚的高瞻远瞩。
然而,等到这位仅仅在位十二个春秋的天子被天下人理解的时候,他早已经故去多年了。草木成灰,仁德不朽。这件事也被后人称颂为他最值得被称之为伟大的创举。
史书上虽然并没有明确记载仁皇帝当时到底是在一种怎样的情境下做出了这样的决定。但这并不妨碍后人通过蛛丝马迹,来推测当年的情形。
而这其中最为世人所接受的两种说法,一种是说仁皇久病无后,日夜忧虑社稷传承。遂与皇后议,过继大长公主子丰,为太子。以备不虞。
而另一种说法,是说这位非常重感情的先帝,一直以来都感念汉国公元召的恩德,早有托孤之念。只是苦于自己无子,没有办法。后来他干脆想以江山相赠,却被元召拒绝。退而求其次,在自知来日无多的情况下,索性就传给了他的儿子。
这两种说法虽然说起来都比较牵强,但却被大多数普通民众所接受。并且在市井间津津乐道,传为佳话。
而只有真正的有识之士,才会清楚明白的知道,这些流行于世间的说法,只不过是外在的原因而已。拨开层层迷雾,他们看到的是仁皇帝和汉国公元召的肝胆相照同心同德,还有他们为了顾全天下苍生福祉而做出的巨大牺牲。
刘琚之所以最后被以“仁”皇帝为谥号,除了他在位十二年的时间里,让大汉王朝真正进入一个辉煌盛世之外。最主要的功绩和原因,就是在他最后的这几年时间,他用自己坚定支持的态度,为汉国公元召的施政改革创造了最有利的条件。而这其中,对这个国家的未来方向起到决定性作用的一条,就是他冲破层层阻碍,确立了自己的继承人。
不管从哪方面来说,在当时的条件下,这都是一项惊世骇俗的创举。因为他选定的继承人,既不是汉室嫡系宗亲,也不是其他的亲近旁支。而是一个外臣的儿子。虽然说这其中也有大长公主的关系在内,但终归是从来没有过的事。
尧舜禹汤
,三代圣王。那些选贤者而禅让王权的故事,毕竟只是遥远的传说。谁也没有亲眼所见,更没有人知道当时的具体情形。但仁皇帝的亲笔诏书,却让当时的人和后来者都清清楚楚的看到了。原来真的有人可以心胸宽广到放弃“家天下”这个流传千年的法则。他以天下苍生为念,完完全全的放下了私欲!
“陛下此举,足以功在社稷,光耀千秋矣!”
白发萧疏的太史令司马迁,在史册上完整的记录完这一重大事件后,忍不住发出这样的慨叹。他是当时极少数能够预见到这件事背后深远影响力的人之一。心中的思潮澎湃,自然不必多说。
看到他眼中的惊叹,元召却忍不住苦笑着摇了摇头。他现在真是有被赶鸭子上架的感觉了。不管是打仗还是做事,他都不怕。可是却被皇帝推到这样的一个位置上,以后的一言一行,就必须要慎之又慎了。
“太史公,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啊……唉!我太难了。”
看到他愁眉苦脸叹气的样子,司马迁头都不抬,依然在一丝不苟的写他的字。他对元召开始变得越来越小心谨慎非常不以为然。
“元公,你现在才多大年纪,可千万不能有暮气啊!陛下既然如此信任,以社稷之重托付,正应该奋发激励,无所畏惧。把这个国家引领到一个更高的境地,才是你应该的责任。”
看到这位傲视王侯的太史令大人一副疾言厉色的样子。元召无奈的揉了揉额头。
“太史公博览群书,通古今之变。难道没有听说过成王败寇这个道理?”
“元公此话怎讲……这是从何说起啊?”
“非常简单。从陛下所下的这一道诏书开始,我们所有人就已经踏上了一条未曾有过的艰难征程。而且,再没有回头的机会!这条路上的困难程度,将会是难以想象的。它没有一个成功的固定模式,更没有太多的经验可以借鉴。它的胜利之日遥遥无期。而一旦遇到难以跨过的阻碍……所有这百年来取得的成就很可能就会毁于一旦!黄钟鼎弃,社稷倾塌。而我们这些人,包括陛下,就将是千古罪人!”
司马迁终于抬起头来,他扔掉了手中的笔,脸上的神情无比震惊。在大汉帝国威震四海,国力无比强盛的今天,他想象不出,究竟还有什么力量能够对这个盛世王朝的革新发展形成威胁。
“这恐怕有些危言耸听了吧?元公,即便是你曾经说过的那些改制措施暂时没有成效,最多就只不过维持现在的局面罢了。而这样的煌煌盛世,已经足以令人自豪。后果又怎么可能像你所说的那么严重呢?”
“太史公,这世间的兴亡成败,本来就是很玄妙的事。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岂不闻,兴盛的顶点往往就是衰亡的开始。又道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已经走到今天地步的大汉帝国,犹如一艘在海上搏击巨浪的大船,
不仅不能有稍微的偏差。就是想要原地停下来,也是很难做到的事。”
“可是……老夫还是始终不明白,元公到底怕的是什么呢?”
“是民心!也就是天下民众所望。大多数人到底想要的是什么,他们到底是不是真正的支持对引领他们前行的这个王朝进行彻底的改变……这也是许久以来,我在心中犹豫不决的事。”
“民心?自古以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下碌碌,莫名所以。方以大德圣贤者引领之,足衣食,教礼仪,称之为牧民!元公,老夫认为,只要有能力让所有的民众都能吃饱穿暖,居行无忧。他们自然就会听从教导,做自己该做的事。天下太平,水到渠成……你又何必多虑呢?”
司马迁坦诚的盯着元召的眼睛,这是他的真实态度,更是代表着许许多多士族和中上层官员们的态度。也许在皇帝面前他不会这样直接说,但在这个人面前,他却不必隐藏。不料,元召却摇了摇头。司马迁的态度没有出乎他的意料。既然连这个眼光已经远远超过同时代其他人的伟大史官都还没有认识到这其中关系的重要性,就更不用说其他人了。
“人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什么样的社会条件下,就会产生什么样的人心需求。身为执政者,如果只看到了国家的强盛,而不去认真思考这背后的附属关系,以及很多方面的影响,必然会产生偏颇和失误。那将是十分危险的!”
“没有这么严重吧?老夫活到如今,记得很清楚,自文、景两位先皇帝以来,虽然天下有很多不安定的因素,大汉疆域内也发生过好几次战争。但不管是诸侯王作乱,还是朝廷内外发生的其他纷争,都很快的平息,还没有发展到危及江山社稷的程度。至于说天下普通民众的力量,在这其中更没有什么太明显的体现……元公,过虑了!”
“太史公,我记得这世间某位伟大的帝王曾经打过一个比喻,却与你说的牧民理论有些不同。要不要听听?”
“元公请讲,老夫洗耳恭听!”
“他说,天下苍生似水,王权统治如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岂可不慎!”
司马迁还是头一次听到这样的说法。他惊愕的瞪大了眼睛,嘴里喃喃自语重复了一遍。这与他一直以来的认知确实有着很大的不同啊!
“老夫曾经在孟子书中看到过以民为贵,社稷次之,而君王更次之的说法,一度以为这只是士大夫的一个遥不可及的理想而已。难道世间真的有这样的君王……我为何没有听说过?”
元召却淡淡的笑了起来,目光中似乎藏着许多神秘。他没有回答司马迁的最后一个疑问,只是站起身来加重了语气,对大汉帝国的太史令同时也是对周围的许多大臣们斩钉截铁的说道。
“如果诸君有意,那样的理想,我们也可以实现……就从现在开始吧!”
第九百九十二章 天下何为贵
第九百九十二章 天下何为贵
,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大汉帝国第六位皇帝刘琚又一次改年号之后的第五个年头,也就是在历史上通俗所说的“健康五年”的时候,发生了两件极为重要的大事。这两件可以称得上是承前启后作用的事件,在所有历史记载中都显得非常重要。
这两件事,第一就是在秋末时节举行的帝国百年盛典庆祝。这次活动,可以说是无与伦比的隆重。天下轰动,四海同欢,让所有归属于大汉帝国统治范围内的臣民,都真正的认识到了自己的国家到底已经强盛到了一个怎样的程度。
而在此稍早些时候,皇帝陛下正式颁布的一道诏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所引起的轰动程度,并不逊色于庆祝盛典。不过,当时这道诏书曾经在天下范围内引起了很大争论,并且一顿激起或大或小的波澜。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等到若干年后,所有人才真正认识到先帝“仁皇帝”刘琚的高瞻远瞩。
然而,等到这位仅仅在位十二个春秋的天子被天下人理解的时候,他早已经故去多年了。草木成灰,仁德不朽。这件事也被后人称颂为他最值得被称之为伟大的创举。
史书上虽然并没有明确记载仁皇帝当时到底是在一种怎样的情境下做出了这样的决定。但这并不妨碍后人通过蛛丝马迹,来推测当年的情形。
而这其中最为世人所接受的两种说法,一种是说仁皇久病无后,日夜忧虑社稷传承。遂与皇后议,过继大长公主子丰,为太子。以备不虞。
而另一种说法,是说这位非常重感情的先帝,一直以来都感念汉国公元召的恩德,早有托孤之念。只是苦于自己无子,没有办法。后来他干脆想以江山相赠,却被元召拒绝。退而求其次,在自知来日无多的情况下,索性就传给了他的儿子。
这两种说法虽然说起来都比较牵强,但却被大多数普通民众所接受。并且在市井间津津乐道,传为佳话。
而只有真正的有识之士,才会清楚明白的知道,这些流行于世间的说法,只不过是外在的原因而已。拨开层层迷雾,他们看到的是仁皇帝和汉国公元召的肝胆相照同心同德,还有他们为了顾全天下苍生福祉而做出的巨大牺牲。
刘琚之所以最后被以“仁”皇帝为谥号,除了他在位十二年的时间里,让大汉王朝真正进入一个辉煌盛世之外。最主要的功绩和原因,就是在他最后的这几年时间,他用自己坚定支持的态度,为汉国公元召的施政改革创造了最有利的条件。而这其中,对这个国家的未来方向起到决定性作用的一条,就是他冲破层层阻碍,确立了自己的继承人。
不管从哪方面来说,在当时的条件下,这都是一项惊世骇俗的创举。因为他选定的继承人,既不是汉室嫡系宗亲,也不是其他的亲近旁支。而是一个外臣的儿子。虽然说这其中也有大长公主的关系在内,但终归是从来没有过的事。
尧舜禹汤
,三代圣王。那些选贤者而禅让王权的故事,毕竟只是遥远的传说。谁也没有亲眼所见,更没有人知道当时的具体情形。但仁皇帝的亲笔诏书,却让当时的人和后来者都清清楚楚的看到了。原来真的有人可以心胸宽广到放弃“家天下”这个流传千年的法则。他以天下苍生为念,完完全全的放下了私欲!
“陛下此举,足以功在社稷,光耀千秋矣!”
白发萧疏的太史令司马迁,在史册上完整的记录完这一重大事件后,忍不住发出这样的慨叹。他是当时极少数能够预见到这件事背后深远影响力的人之一。心中的思潮澎湃,自然不必多说。
看到他眼中的惊叹,元召却忍不住苦笑着摇了摇头。他现在真是有被赶鸭子上架的感觉了。不管是打仗还是做事,他都不怕。可是却被皇帝推到这样的一个位置上,以后的一言一行,就必须要慎之又慎了。
“太史公,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啊……唉!我太难了。”
看到他愁眉苦脸叹气的样子,司马迁头都不抬,依然在一丝不苟的写他的字。他对元召开始变得越来越小心谨慎非常不以为然。
“元公,你现在才多大年纪,可千万不能有暮气啊!陛下既然如此信任,以社稷之重托付,正应该奋发激励,无所畏惧。把这个国家引领到一个更高的境地,才是你应该的责任。”
看到这位傲视王侯的太史令大人一副疾言厉色的样子。元召无奈的揉了揉额头。
“太史公博览群书,通古今之变。难道没有听说过成王败寇这个道理?”
“元公此话怎讲……这是从何说起啊?”
“非常简单。从陛下所下的这一道诏书开始,我们所有人就已经踏上了一条未曾有过的艰难征程。而且,再没有回头的机会!这条路上的困难程度,将会是难以想象的。它没有一个成功的固定模式,更没有太多的经验可以借鉴。它的胜利之日遥遥无期。而一旦遇到难以跨过的阻碍……所有这百年来取得的成就很可能就会毁于一旦!黄钟鼎弃,社稷倾塌。而我们这些人,包括陛下,就将是千古罪人!”
司马迁终于抬起头来,他扔掉了手中的笔,脸上的神情无比震惊。在大汉帝国威震四海,国力无比强盛的今天,他想象不出,究竟还有什么力量能够对这个盛世王朝的革新发展形成威胁。
“这恐怕有些危言耸听了吧?元公,即便是你曾经说过的那些改制措施暂时没有成效,最多就只不过维持现在的局面罢了。而这样的煌煌盛世,已经足以令人自豪。后果又怎么可能像你所说的那么严重呢?”
“太史公,这世间的兴亡成败,本来就是很玄妙的事。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岂不闻,兴盛的顶点往往就是衰亡的开始。又道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已经走到今天地步的大汉帝国,犹如一艘在海上搏击巨浪的大船,
不仅不能有稍微的偏差。就是想要原地停下来,也是很难做到的事。”
“可是……老夫还是始终不明白,元公到底怕的是什么呢?”
“是民心!也就是天下民众所望。大多数人到底想要的是什么,他们到底是不是真正的支持对引领他们前行的这个王朝进行彻底的改变……这也是许久以来,我在心中犹豫不决的事。”
“民心?自古以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下碌碌,莫名所以。方以大德圣贤者引领之,足衣食,教礼仪,称之为牧民!元公,老夫认为,只要有能力让所有的民众都能吃饱穿暖,居行无忧。他们自然就会听从教导,做自己该做的事。天下太平,水到渠成……你又何必多虑呢?”
司马迁坦诚的盯着元召的眼睛,这是他的真实态度,更是代表着许许多多士族和中上层官员们的态度。也许在皇帝面前他不会这样直接说,但在这个人面前,他却不必隐藏。不料,元召却摇了摇头。司马迁的态度没有出乎他的意料。既然连这个眼光已经远远超过同时代其他人的伟大史官都还没有认识到这其中关系的重要性,就更不用说其他人了。
“人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什么样的社会条件下,就会产生什么样的人心需求。身为执政者,如果只看到了国家的强盛,而不去认真思考这背后的附属关系,以及很多方面的影响,必然会产生偏颇和失误。那将是十分危险的!”
“没有这么严重吧?老夫活到如今,记得很清楚,自文、景两位先皇帝以来,虽然天下有很多不安定的因素,大汉疆域内也发生过好几次战争。但不管是诸侯王作乱,还是朝廷内外发生的其他纷争,都很快的平息,还没有发展到危及江山社稷的程度。至于说天下普通民众的力量,在这其中更没有什么太明显的体现……元公,过虑了!”
“太史公,我记得这世间某位伟大的帝王曾经打过一个比喻,却与你说的牧民理论有些不同。要不要听听?”
“元公请讲,老夫洗耳恭听!”
“他说,天下苍生似水,王权统治如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岂可不慎!”
司马迁还是头一次听到这样的说法。他惊愕的瞪大了眼睛,嘴里喃喃自语重复了一遍。这与他一直以来的认知确实有着很大的不同啊!
“老夫曾经在孟子书中看到过以民为贵,社稷次之,而君王更次之的说法,一度以为这只是士大夫的一个遥不可及的理想而已。难道世间真的有这样的君王……我为何没有听说过?”
元召却淡淡的笑了起来,目光中似乎藏着许多神秘。他没有回答司马迁的最后一个疑问,只是站起身来加重了语气,对大汉帝国的太史令同时也是对周围的许多大臣们斩钉截铁的说道。
“如果诸君有意,那样的理想,我们也可以实现……就从现在开始吧!”
第九百九十二章 天下何为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