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第一猛人 作者:梁方阳
第二百六十八章 愤怒的秦良玉(一)
手机阅读
朱由诚和信王把朱燮元一行人迎进了贵阳城。
不过部队里的将军进了城,而士卒们却留在城外。没办法,贵阳城是一个小城池,容纳不了这么多人。如果把士兵全部放进城,估计城里就要人挨人,人挤人,连转个身都非常麻烦。
士兵们在城外就地扎营。可惜火烧连营和烈焰焚城的时候把贵阳城内外的树木尽数焚毁,他们不得不到远处的小山上砍伐扎营的木头。
当朱燮元和随他进城的将军看到内外城之间漆黑的地面时,他们都是大吃一惊,这是发生了什么事了,地面都烧成这个样子了?有些聪明的将军看到内城墙,猜到大概是朱由诚把叛军放进城里,然后纵火焚烧,这才造成这种局面。他们不由暗暗佩服朱由诚的胆识,放敌军进城,非常冒险,一不小心便会使诈败变成真败;而纵火焚城则更要当心,万一风向改变,就会变成玩火自|焚。
进了贵阳府大堂,朱由诚惊讶地发现王承恩居然已经摆好了香案,准备好了接旨的一切事宜。看来,王承恩果然是一个机灵的忠仆,知道皇上派天使过来,必定有旨意传下,先准备好,免得临时手忙脚乱。
涂文辅看着准备好的香案,满意地点点头,高声说道:“有旨意!”
大堂上所有的人都跪了下来,聆听圣旨。
只见涂文辅展开一卷明黄色的卷轴,朗声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圣旨很长,是用白话文写成的,大概是天启皇帝亲自操刀,可见天启皇帝对这两个困在西南的弟弟是如何的关心。顺便说一句,这篇文章后世放进《国语》课本,成为小学生必背的一篇课文。看看这个朱由诚,害得小学生又多了一些负担,真是罪孽深重啊。
圣旨很长。前半部分说的是皇上对两个弟弟的思念之情,抒情意味十分浓重,听得朱由诚和信王的眼眶都红了。不过其他人就没有那么感动了,如果不是接旨的时候有礼仪方面的要求,估计他们都要打呵欠了。
圣旨的后半部分说的是西南平叛的事情。因为圣旨发布的时间太早,当时西南的局势很不明朗,所以皇上把西南平叛的指挥权交给了朱燮元。让朱由诚配合他的行动,但也没有明确说朱由诚一定要听朱燮元的指挥——这大概是皇上对朱由诚的爱护。天启皇帝知道朱由诚不甘屈居人下。万一他不服朱燮元的调度,私自行动,是罚他呢,还是不罚他呢?虽然圣旨在这一部分含糊其词,但天启皇帝不怕影响西南平叛大局,因为朱燮元是当世名将,他一个人也能平定西南。
圣旨的最后是对朱由诚的封赏。朱由诚的职务由锦衣卫西镇抚司镇抚使升任锦衣指挥同知是因事而升,帮皇帝打理锦衣卫的战斗部队,并非朝廷的封赏。朝廷的封赏是赏金三万斤——别吓着了。古代所谓的赏金,指的是铜钱,三万斤铜钱,看起来很多,其实折合成白银,也不会太吓人。朝廷的意思大概是一个人头一斤铜钱吧。在职务方面,除了保留他原有的职务之外。加了一个职务——兵部右侍郎,连升两级,由从四品升为正三品。
十七岁的正三品大员,这在大明还是头一位。朝廷中本来还有异议的,不过天启皇帝丢出一句:“不服你也去砍三万个脑袋。”所有的大臣都不敢说话了。砍三万个脑袋,实在太妖孽了。他们只是普通人——不,是普通大臣,没那么大本事。
虽然看起来朱由诚这个兵部右侍郎归朱燮元这个兵部尚书管,其实不然,朱燮元这个兵部尚书是加衔,实际上是享受正二品的待遇,并不管理兵部。因为四省总督看起来威风凛凛。但实际上并没有品级。四省总督是因事而设,并非常设官职,无品无级,所以朝廷用兵部尚书这个官职来确定朱燮元的品级。否则那些行省的布政使(相当于现在的省长)们,看到一个无品无级的人爬到他们的头上发号施令,那还不得阳奉阴违呀。
既然朱燮元和朱由诚两人之间没有隶属关系,而朱由诚之前又以一万锦衣卫大破二十万叛军,立下不世奇功,所以朱燮元的话语比较客气。
涂文辅宣旨后,朱燮元和大堂内所有人入座。
朱燮元向朱由诚介绍了他带来的将军,朱由诚一一点头示意,当朱燮元介绍到女将军秦良玉时,朱由诚不由动容,站起身来,向她深施一礼。
在没有朱由诚的时空,秦良玉是大明唯一的女将军,性情刚烈,对大明朝忠心耿耿。他的丈夫冤死狱中,但她没有记恨大明,而是接任丈夫的官位,继续镇守石砫。后来大明兵灾四起,她领着白杆兵东征西讨,立下累累战功,直到离世前还在为抗清事业做贡献。不过,在这个时空,朱由诚私心作祟,往锦衣卫里塞了一个客青青,现在也是正五品的千户了,算是女将军,秦良玉便不再是大明唯一的女将军了。
秦良玉容貌端庄,身高过人,站在一群将军面前犹如鹤立鸡群。信王悄悄地挪到秦良玉的身边,踮起脚尖和她比高。可是无论他怎么踮脚,比秦良玉总是矮了半个头。踮了半天脚,始终没有超过秦良玉,信王垂头丧气地离开她身边,一副深受打击的模样。
朱由诚不由暗自偷笑,秦良玉身高超过七尺(据考证,秦良玉的身高为一米九),和她比个子,不是自讨没趣吗?
朱由诚终究是城府太浅,他心中偷笑,结果脸上不禁带着一丝笑意。可是,就是这丝笑意给他带来了大|麻烦。
秦良玉是女将军,长得美貎端庄,平时没少被其他将军歧视,以为她是靠不正当的手段才当上将军的。直到看到她的累累战功,其他的将军才认识到,这位女将军是货真价实的良臣猛将。
刚才朱由诚的一揖已经让秦良玉非常不自在,凭什么他听到别人的名字都只是点头示意,唯独听到她的名字却突然站起,而且深施一礼?这不是表明他瞧不起自己吗?在长期恶劣的环境中,秦良玉的心灵变得非常敏感,所有与众不同的礼节都会被她认为是讽刺。现在朱由诚脸上的微笑,更加印证了她的想法。
秦良玉冷笑一声,说道:“朱大人何故前倨后恭?”
朱由诚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他好像没有得罪这位女将军吧,怎么她语气却那么冷,而且语言充满挑衅?不过,出于对英雄的尊重,他还是很有礼貌地问道:“敢问秦将军,我如何前倨后恭?”
秦良玉见朱由诚温文尔雅,口气缓和了一些,说道:“我和诸位将军远道而来,为何你听到他们的名字没有任何表示,唯独听到我的名字才站起来,这不是前倨后恭吗?”
朱由诚这才明白问题出在哪里,原来是自己对她的特殊态度引起了她的反感。这位女将军大概有着一颗非常敏感的玻璃心,以为自己在讽剌她呢。
朱由诚笑道:“文官见武官无须行大礼,本官这也是依照惯例行事。”
秦良玉冷笑道:“那你为何对我行大礼?是不是他们是军功起家,以后升迁都要经过你这个兵部右侍郎之手,所以你无须行礼;而我则是靠……靠其他方面升迁?”
ps:(没抢到零点前……)
第二百六十八章 愤怒的秦良玉(一)
第二百六十八章 愤怒的秦良玉(一)
手机阅读
朱由诚和信王把朱燮元一行人迎进了贵阳城。
不过部队里的将军进了城,而士卒们却留在城外。没办法,贵阳城是一个小城池,容纳不了这么多人。如果把士兵全部放进城,估计城里就要人挨人,人挤人,连转个身都非常麻烦。
士兵们在城外就地扎营。可惜火烧连营和烈焰焚城的时候把贵阳城内外的树木尽数焚毁,他们不得不到远处的小山上砍伐扎营的木头。
当朱燮元和随他进城的将军看到内外城之间漆黑的地面时,他们都是大吃一惊,这是发生了什么事了,地面都烧成这个样子了?有些聪明的将军看到内城墙,猜到大概是朱由诚把叛军放进城里,然后纵火焚烧,这才造成这种局面。他们不由暗暗佩服朱由诚的胆识,放敌军进城,非常冒险,一不小心便会使诈败变成真败;而纵火焚城则更要当心,万一风向改变,就会变成玩火自|焚。
进了贵阳府大堂,朱由诚惊讶地发现王承恩居然已经摆好了香案,准备好了接旨的一切事宜。看来,王承恩果然是一个机灵的忠仆,知道皇上派天使过来,必定有旨意传下,先准备好,免得临时手忙脚乱。
涂文辅看着准备好的香案,满意地点点头,高声说道:“有旨意!”
大堂上所有的人都跪了下来,聆听圣旨。
只见涂文辅展开一卷明黄色的卷轴,朗声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圣旨很长,是用白话文写成的,大概是天启皇帝亲自操刀,可见天启皇帝对这两个困在西南的弟弟是如何的关心。顺便说一句,这篇文章后世放进《国语》课本,成为小学生必背的一篇课文。看看这个朱由诚,害得小学生又多了一些负担,真是罪孽深重啊。
圣旨很长。前半部分说的是皇上对两个弟弟的思念之情,抒情意味十分浓重,听得朱由诚和信王的眼眶都红了。不过其他人就没有那么感动了,如果不是接旨的时候有礼仪方面的要求,估计他们都要打呵欠了。
圣旨的后半部分说的是西南平叛的事情。因为圣旨发布的时间太早,当时西南的局势很不明朗,所以皇上把西南平叛的指挥权交给了朱燮元。让朱由诚配合他的行动,但也没有明确说朱由诚一定要听朱燮元的指挥——这大概是皇上对朱由诚的爱护。天启皇帝知道朱由诚不甘屈居人下。万一他不服朱燮元的调度,私自行动,是罚他呢,还是不罚他呢?虽然圣旨在这一部分含糊其词,但天启皇帝不怕影响西南平叛大局,因为朱燮元是当世名将,他一个人也能平定西南。
圣旨的最后是对朱由诚的封赏。朱由诚的职务由锦衣卫西镇抚司镇抚使升任锦衣指挥同知是因事而升,帮皇帝打理锦衣卫的战斗部队,并非朝廷的封赏。朝廷的封赏是赏金三万斤——别吓着了。古代所谓的赏金,指的是铜钱,三万斤铜钱,看起来很多,其实折合成白银,也不会太吓人。朝廷的意思大概是一个人头一斤铜钱吧。在职务方面,除了保留他原有的职务之外。加了一个职务——兵部右侍郎,连升两级,由从四品升为正三品。
十七岁的正三品大员,这在大明还是头一位。朝廷中本来还有异议的,不过天启皇帝丢出一句:“不服你也去砍三万个脑袋。”所有的大臣都不敢说话了。砍三万个脑袋,实在太妖孽了。他们只是普通人——不,是普通大臣,没那么大本事。
虽然看起来朱由诚这个兵部右侍郎归朱燮元这个兵部尚书管,其实不然,朱燮元这个兵部尚书是加衔,实际上是享受正二品的待遇,并不管理兵部。因为四省总督看起来威风凛凛。但实际上并没有品级。四省总督是因事而设,并非常设官职,无品无级,所以朝廷用兵部尚书这个官职来确定朱燮元的品级。否则那些行省的布政使(相当于现在的省长)们,看到一个无品无级的人爬到他们的头上发号施令,那还不得阳奉阴违呀。
既然朱燮元和朱由诚两人之间没有隶属关系,而朱由诚之前又以一万锦衣卫大破二十万叛军,立下不世奇功,所以朱燮元的话语比较客气。
涂文辅宣旨后,朱燮元和大堂内所有人入座。
朱燮元向朱由诚介绍了他带来的将军,朱由诚一一点头示意,当朱燮元介绍到女将军秦良玉时,朱由诚不由动容,站起身来,向她深施一礼。
在没有朱由诚的时空,秦良玉是大明唯一的女将军,性情刚烈,对大明朝忠心耿耿。他的丈夫冤死狱中,但她没有记恨大明,而是接任丈夫的官位,继续镇守石砫。后来大明兵灾四起,她领着白杆兵东征西讨,立下累累战功,直到离世前还在为抗清事业做贡献。不过,在这个时空,朱由诚私心作祟,往锦衣卫里塞了一个客青青,现在也是正五品的千户了,算是女将军,秦良玉便不再是大明唯一的女将军了。
秦良玉容貌端庄,身高过人,站在一群将军面前犹如鹤立鸡群。信王悄悄地挪到秦良玉的身边,踮起脚尖和她比高。可是无论他怎么踮脚,比秦良玉总是矮了半个头。踮了半天脚,始终没有超过秦良玉,信王垂头丧气地离开她身边,一副深受打击的模样。
朱由诚不由暗自偷笑,秦良玉身高超过七尺(据考证,秦良玉的身高为一米九),和她比个子,不是自讨没趣吗?
朱由诚终究是城府太浅,他心中偷笑,结果脸上不禁带着一丝笑意。可是,就是这丝笑意给他带来了大|麻烦。
秦良玉是女将军,长得美貎端庄,平时没少被其他将军歧视,以为她是靠不正当的手段才当上将军的。直到看到她的累累战功,其他的将军才认识到,这位女将军是货真价实的良臣猛将。
刚才朱由诚的一揖已经让秦良玉非常不自在,凭什么他听到别人的名字都只是点头示意,唯独听到她的名字却突然站起,而且深施一礼?这不是表明他瞧不起自己吗?在长期恶劣的环境中,秦良玉的心灵变得非常敏感,所有与众不同的礼节都会被她认为是讽刺。现在朱由诚脸上的微笑,更加印证了她的想法。
秦良玉冷笑一声,说道:“朱大人何故前倨后恭?”
朱由诚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他好像没有得罪这位女将军吧,怎么她语气却那么冷,而且语言充满挑衅?不过,出于对英雄的尊重,他还是很有礼貌地问道:“敢问秦将军,我如何前倨后恭?”
秦良玉见朱由诚温文尔雅,口气缓和了一些,说道:“我和诸位将军远道而来,为何你听到他们的名字没有任何表示,唯独听到我的名字才站起来,这不是前倨后恭吗?”
朱由诚这才明白问题出在哪里,原来是自己对她的特殊态度引起了她的反感。这位女将军大概有着一颗非常敏感的玻璃心,以为自己在讽剌她呢。
朱由诚笑道:“文官见武官无须行大礼,本官这也是依照惯例行事。”
秦良玉冷笑道:“那你为何对我行大礼?是不是他们是军功起家,以后升迁都要经过你这个兵部右侍郎之手,所以你无须行礼;而我则是靠……靠其他方面升迁?”
ps:(没抢到零点前……)
第二百六十八章 愤怒的秦良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