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官 作者:随轻风去
第九十八章 冷场了
在叶行远咄咄逼人的气势之下,众人皆哑口无言,就算有少部分人心怀鬼胎,看见丁举人和俞秀才受到的折辱,哪个还敢多嘴?
丁秀才回到人群里,犹自愤愤不平。旁边有交好的赵秀才说,“这叶行远不懂得过刚易折的道理,他在那里把自己拔的这么高,但看他一会儿怎么下台?”
丁举人本想就此拂袖而去,但听到好友如此想劝,一想也是这个道理,便又隐忍着留了下来。
叶行远见无人应对,又对众人道:“看来诸君已无异议,甘愿同进同退,那今日驱周集会就算定下了!”
然后呢?难不成你慷慨激昂的喊几句口号,就想领着我们去攻打县衙?众人不由得想道,不乏存心要看笑话的。
此时叶行远忽然侧身相让,却把欧阳举人请到自己前面,开口道:“常言道蛇无头而不行,今日既有会盟,又立誓驱贼,就该推举盟主。
我看如今本县中,以欧阳前辈最为热心公义,也是最为德高望重,小子斗胆推举奉欧阳前辈为盟主!”
叶行远这个人,原来还清醒得很众人又心道。看样子笑话是没了,不过欧阳举人又要沾光了!
还有人在犯嘀咕,叶行远真的不是欧阳举人请来唱双簧的?如果真是他自发自行,那也太可怕了。
区区十六岁的少年人,能做到进退有度拿捏得当,将形势操纵于鼓掌之间,也算是极为难得,当真不能小看了。
叶行远知道自己毕竟只是新鲜出炉的小秀才,资历声望仅此而已,做首倡大义的人可以,但想要众望所归当这个盟主,未免就不够资格。但有自己人够格啊,比如欧阳举人。
在场的士绅中,举人当然是地位最高的。其中张举人、高举人都年资稍低,能够与欧阳举人争夺集会领导地位的,就只有那位丁举人了。
但丁举人偏偏又是山下平原出身,刚才又被叶行远贬低。就算他还未曾被周知县拉拢,言语行事之间也未免有些绥靖,先天就不如欧阳举人底气足。
当下就有人赞道:“欧阳举人素来急公好义,与王举人也是忘年莫逆之交,他做这盟主,我们都服气!”
高举人也旗帜鲜明的表示了支持:“欧阳兄为人正直,又高瞻远瞩,两年前就预料到今日情形,吾等愿惟其马首是瞻!”
就连脾气最急的张举人也只能点头,他那里雨水充足,本也没什么太大的动力去“驱周”,但在叶行远言辞压迫之下,他没法有不同表态。
何况张举人平日又与欧阳举人交好,此时当然说不出反对的话来,只道:“欧阳兄为盟主,我们是最放心的。”
丁举人俞秀才等辈刚刚已经被打入另册,这时候怕犯了众怒,哪里还敢说话?只默然不作声生闷气,却又不愿离去。
欧阳举人连连苦笑,心中也不知是个什么滋味。当初看叶行远貌似很有前途的样子,便顺手帮了几次,没想到这么快就有了回报也算是好人有好报么?
叶行远在欧阳举人耳边轻轻说了一句“雨水为先”,然后便袖手旁立,让欧阳举人出面发言了。
欧阳举人也不是蠢人,当即领会到叶行远的心思,便开口道:“蒙诸君错爱,让我当这个盟主。我不敢妄言妄行,只是有两点想法要与诸君说。
首先当务之急是联名上书,代表全县绅民请周县尊均平雨水,以缓民愤——这也是王老前辈生前所求,不可不行。
然后与此同时,再细细访查老前辈过世真相。如有当事者,必严惩不贷,县衙也必须要给全县绅民一个交待!”
其实两件事还是两件事,但欧阳举人却巧妙的将两件事颠倒了一个顺序。今日本县士绅聚集在此,是因为王举人之死,所以才会有如此自觉的集结。
但王举人死亡的事情并不清晰,各种证据严重缺乏。那各方扯皮起来,就没完没了旷日持久了,天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这期间变数太多,周知县又不是只会被动挨打的傻子。
其次,万一查出来王举人之死只是意外,与周知县并无干系。那士绅立场就反而显得尴尬了,到时候集会难以收场,只能不了了之。
当前最主要的矛盾在雨水分配,倒不如借王举人事件,趁着全县士绅都聚集在这里时,抓住这个主要矛盾,然后再慢慢扯王举人案的真相,时刻对县衙保持压力。
再无人出言反对,全体士绅联名上书,对周知县下最后通牒也就成了这次集会的定议。欧阳举人当场亲自作文,然后传阅过后,众人便开始签名。
四位举人合署,数十秀才副署,包括丁举人和俞秀才在内,一个都没漏下。又因为叶行远首倡大义,虽然年资最轻,众人却礼让他在秀才中第一个签名。
叶行远当然明白,众人除了确实是示好之外,同样也有不想做出头鸟的心思,这才让他做了秀才第一位。但叶行远并不在意,既然做过了“首倡大义”之人,第一个签字又算什么?
在场士绅都签过后,欧阳举人举目四顾道:“诸君之诚心,祖宗神明可鉴!不知哪位愿意辛苦,去县衙投书?吾辈这就为尔壮行!”
一时间现场鸦雀无声欧阳举人语气慷慨激昂,满心以为必然是一呼百应,却没想到竟然是一片沉默。
叶行远叹气,欧阳前辈这节奏还是没有衔接好,终究是没有搞群众工作的经验啊。如果趁着自己煽动气氛时,先要定下这个投书人,那总该会有几个年轻人热血一下。
此后写请愿书,再邀众人署名,耗时颇久,锐气便消磨了。秀才们都是有学问有脑子的,仔细想过就会权衡利弊了。
全县士绅联合对知县下最后通牒,一般人混在其中也许问题不大。就算是追究起来,法不责众,顶多算是个从犯。
但若作为代表去县衙投书,那可就挂了号。万一最后大家没斗过周知县,秋后算账时,投书人几乎铁板钉钉被视为主谋之一了,这风险可就大了。
冷场冷的十分尴尬,欧阳举人下意识又把目光投向叶行远,示意叶行远速速想个法子救场。不知不觉,叶行远似乎成了他今天的主心骨了。
第九十八章 冷场了
第九十八章 冷场了
在叶行远咄咄逼人的气势之下,众人皆哑口无言,就算有少部分人心怀鬼胎,看见丁举人和俞秀才受到的折辱,哪个还敢多嘴?
丁秀才回到人群里,犹自愤愤不平。旁边有交好的赵秀才说,“这叶行远不懂得过刚易折的道理,他在那里把自己拔的这么高,但看他一会儿怎么下台?”
丁举人本想就此拂袖而去,但听到好友如此想劝,一想也是这个道理,便又隐忍着留了下来。
叶行远见无人应对,又对众人道:“看来诸君已无异议,甘愿同进同退,那今日驱周集会就算定下了!”
然后呢?难不成你慷慨激昂的喊几句口号,就想领着我们去攻打县衙?众人不由得想道,不乏存心要看笑话的。
此时叶行远忽然侧身相让,却把欧阳举人请到自己前面,开口道:“常言道蛇无头而不行,今日既有会盟,又立誓驱贼,就该推举盟主。
我看如今本县中,以欧阳前辈最为热心公义,也是最为德高望重,小子斗胆推举奉欧阳前辈为盟主!”
叶行远这个人,原来还清醒得很众人又心道。看样子笑话是没了,不过欧阳举人又要沾光了!
还有人在犯嘀咕,叶行远真的不是欧阳举人请来唱双簧的?如果真是他自发自行,那也太可怕了。
区区十六岁的少年人,能做到进退有度拿捏得当,将形势操纵于鼓掌之间,也算是极为难得,当真不能小看了。
叶行远知道自己毕竟只是新鲜出炉的小秀才,资历声望仅此而已,做首倡大义的人可以,但想要众望所归当这个盟主,未免就不够资格。但有自己人够格啊,比如欧阳举人。
在场的士绅中,举人当然是地位最高的。其中张举人、高举人都年资稍低,能够与欧阳举人争夺集会领导地位的,就只有那位丁举人了。
但丁举人偏偏又是山下平原出身,刚才又被叶行远贬低。就算他还未曾被周知县拉拢,言语行事之间也未免有些绥靖,先天就不如欧阳举人底气足。
当下就有人赞道:“欧阳举人素来急公好义,与王举人也是忘年莫逆之交,他做这盟主,我们都服气!”
高举人也旗帜鲜明的表示了支持:“欧阳兄为人正直,又高瞻远瞩,两年前就预料到今日情形,吾等愿惟其马首是瞻!”
就连脾气最急的张举人也只能点头,他那里雨水充足,本也没什么太大的动力去“驱周”,但在叶行远言辞压迫之下,他没法有不同表态。
何况张举人平日又与欧阳举人交好,此时当然说不出反对的话来,只道:“欧阳兄为盟主,我们是最放心的。”
丁举人俞秀才等辈刚刚已经被打入另册,这时候怕犯了众怒,哪里还敢说话?只默然不作声生闷气,却又不愿离去。
欧阳举人连连苦笑,心中也不知是个什么滋味。当初看叶行远貌似很有前途的样子,便顺手帮了几次,没想到这么快就有了回报也算是好人有好报么?
叶行远在欧阳举人耳边轻轻说了一句“雨水为先”,然后便袖手旁立,让欧阳举人出面发言了。
欧阳举人也不是蠢人,当即领会到叶行远的心思,便开口道:“蒙诸君错爱,让我当这个盟主。我不敢妄言妄行,只是有两点想法要与诸君说。
首先当务之急是联名上书,代表全县绅民请周县尊均平雨水,以缓民愤——这也是王老前辈生前所求,不可不行。
然后与此同时,再细细访查老前辈过世真相。如有当事者,必严惩不贷,县衙也必须要给全县绅民一个交待!”
其实两件事还是两件事,但欧阳举人却巧妙的将两件事颠倒了一个顺序。今日本县士绅聚集在此,是因为王举人之死,所以才会有如此自觉的集结。
但王举人死亡的事情并不清晰,各种证据严重缺乏。那各方扯皮起来,就没完没了旷日持久了,天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这期间变数太多,周知县又不是只会被动挨打的傻子。
其次,万一查出来王举人之死只是意外,与周知县并无干系。那士绅立场就反而显得尴尬了,到时候集会难以收场,只能不了了之。
当前最主要的矛盾在雨水分配,倒不如借王举人事件,趁着全县士绅都聚集在这里时,抓住这个主要矛盾,然后再慢慢扯王举人案的真相,时刻对县衙保持压力。
再无人出言反对,全体士绅联名上书,对周知县下最后通牒也就成了这次集会的定议。欧阳举人当场亲自作文,然后传阅过后,众人便开始签名。
四位举人合署,数十秀才副署,包括丁举人和俞秀才在内,一个都没漏下。又因为叶行远首倡大义,虽然年资最轻,众人却礼让他在秀才中第一个签名。
叶行远当然明白,众人除了确实是示好之外,同样也有不想做出头鸟的心思,这才让他做了秀才第一位。但叶行远并不在意,既然做过了“首倡大义”之人,第一个签字又算什么?
在场士绅都签过后,欧阳举人举目四顾道:“诸君之诚心,祖宗神明可鉴!不知哪位愿意辛苦,去县衙投书?吾辈这就为尔壮行!”
一时间现场鸦雀无声欧阳举人语气慷慨激昂,满心以为必然是一呼百应,却没想到竟然是一片沉默。
叶行远叹气,欧阳前辈这节奏还是没有衔接好,终究是没有搞群众工作的经验啊。如果趁着自己煽动气氛时,先要定下这个投书人,那总该会有几个年轻人热血一下。
此后写请愿书,再邀众人署名,耗时颇久,锐气便消磨了。秀才们都是有学问有脑子的,仔细想过就会权衡利弊了。
全县士绅联合对知县下最后通牒,一般人混在其中也许问题不大。就算是追究起来,法不责众,顶多算是个从犯。
但若作为代表去县衙投书,那可就挂了号。万一最后大家没斗过周知县,秋后算账时,投书人几乎铁板钉钉被视为主谋之一了,这风险可就大了。
冷场冷的十分尴尬,欧阳举人下意识又把目光投向叶行远,示意叶行远速速想个法子救场。不知不觉,叶行远似乎成了他今天的主心骨了。
第九十八章 冷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