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酒过后第二天一大早,县尊大人就打道回府了,职责所在不敢擅离太久,不过还是让他家的管事留了下来,于是众人送君送到小村外之后,心照不宣的回到郭家,不敲定和郭家深度合作的事情谁有心思回去啊。

    县太爷家的管事留下来干嘛,好看啊?还不是为家里的生意。大明朝为官不易啊,当朝建立二百多年以来,从开国到现在楞是没有给官员加过俸禄,生活成本却日益增高,搞到现在好像大明朝就无官不贪,生活逼的呀,搞不懂这历代皇帝都怎么想的,难到说帝王学里边就没教过“帝逼官贪”这个严峻的问题么?

    朝廷大员可以贪孝敬,地方官没办法啊,但是靠在地方那就只能利用职务之便做点生意赚钱了,善于经营的可以正当赚钱,不善经营的那就用权利赚钱,反正不赚是不行的。

    县尊家也在县城开了家铺子,来来往往的客商那都得给点面子,所以一直比较稳定,虽不能暴富,但也能维持县太爷一家的支应,现在能搭上郭家正当的多赚些钱财,谁又能拒绝呢?这就是留下管事的原因。

    经过三天紧张严肃的闭门会议,圆满达成互谅互惠的多方贸易协定,各方代表纷纷发表签约感言,信心满满的共同展望美好的未来。

    完了,告辞闪人...

    郭家上下又忙活了一天才收拾完残局,当然这就不关郭大少爷的事了,他现在的重大任务就是教会崔家大小姐骑摩托,话说,崔大小姐都憋了好几天了。要说谁最希望这些各家的大掌柜赶紧滚蛋,莫属崔家大小姐。

    这时候的崔茵茵已经完全不避闲了,就算有闲言,在骑摩托的强大欲望下也得有多远扔多远,再说这里是郭村,自己也需要尽早的宣布自己的主权。

    就在新修的路面上,一辆小巧的摩托车,郭大路在后座,崔茵茵就等于被他抱在怀里,羞涩腼腆这时一概不见,有的只是紧张兴奋专注的一张小脸,死死的盯着路面,耳边不停的传来郭大路的声音,就是手脚笨拙的不太听使唤。

    跟崔家大小姐有着同样心思的还有一人,那就是吴家大公子,不过他就没有那么好的手把手教的待遇了,郭大路给他戴上头盔护膝之类的护具,告诉吴家大公子做好受伤的准备,一番口头的指导过后,就放开让他去摔,啥时不摔了基本就会了,摩托车摔坏了不要紧,反正七千多两银子在,回头换辆新的就好。

    吴家大公子心中的欲望同样火热,这时候别说有可能受伤,就是刀山火海摆在眼前,说不得为了骑摩托也得趟一趟。

    郭村的路够宽也够长,郭大路限定只准挂在一档,只要吴公子自己不作死,那基本上也不会有啥大问题,就由得他去折腾了。

    郭家老爷也需要尽快赶回府城去坐镇,但走之前必须要做完一件大事,那就是请三媒上崔家提亲,把两家结亲的事敲定下来,当然这早就说好的事情就不会有啥波折了,媒婆上门,崔老爷同意,收下聘礼,这个流程走完,崔家大小姐就被打上了郭大路的标签。提亲、定亲、接亲的结婚三部曲,这就算完成第一环了,至于定亲的文定之喜什么的,那是下一步的程序。

    喧嚷过后剩下沉寂,日子不能过的天天烈火烹油,细水长流才是正理,痛快完了就得老老实实的去上工。吴公子回去了,带着满身的擦伤、青肿,骑着一辆崭新的嘉陵摩托车回去了。崔茵茵心满意足的被郭大路猥亵了几天,也回去了,骑着一辆银白色的小摩托回去了。

    停下的各项工程重新启动,环线道路崔家段也直接开始划线筑路基,崔老爷没来得急核算正长在地里的青苗损失,就被郭大路催着赶紧腾空全部的粮垛,大量的饲料玉米来了。

    整个涪阳县的脚行车马行全部被县太爷临时征用,算徭役,管饭,没工钱,日夜不停的从郭村往县库里转运粮食,好在玉米都是防潮密封袋包装的,标准五十斤一袋,搬运装车十分方便,到县库里一摞码起来就完事。

    崔家也被强分到了一万袋的量,按照郭大路的说法,这才在哪说起哦,自己一不小心总共订购了一百万袋的量,所以,赶紧的,开锅酿酒,快快的消耗才是正理,这就给崔家庄调一波匠人过来修猪圈,赶紧的,选猪圈的地址,旁边搭配屠宰场,猪粪的好去处是鱼塘,所以赶紧的准备崔家庄的人手,在猪圈边上开挖鱼塘...

    崔老爷差点没一口气背过去。

    首次见识到发疯的贤婿,崔老爷自知不敌,虚晃一枪拍马换将,崔家大小姐出马。

    郭大路暗暗一笑,“耶”目的达到,这就对了嘛,谁有心情对着老丈人那张老脸,嗯,还是跟小娘子共事有情调些,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嘛,嘿嘿......

    不管咋说,郭村的建设未完,现在又牵扯出崔家庄的建设,将来两边必定成一体,就是说一样的重要,崔茵茵的意见是,先完成郭村的建设再说,郭村建好,崔家庄有个参照的样板才好合理规划,现在唯一可以先进行的事情就是完成象郭村一样的供水系统。而供水系统的主要目的现阶段就是开荒,尽快先把崔家的荒地开发出来,有了大量的土地也才能吸引来更多的人口。

    所有建设的基础,就是需要大量的银子,崔茵茵自豪的透了个底,家里现在有两万两的存银,听得郭大路直撇嘴,这点钱也就够修个猪圈,换来崔茵茵的一顿粉拳。

    略一盘算,崔家现在最大的优势就是酿酒,那就扩大规模的搞,看来之前的设想还是没有错的,现在就是先用这点钱扩大酒坊,招收工匠。至于崔家庄的供水系统嘛,就只得郭大少爷先垫着了。

    而酒坊一旦扩大规模以后,真的就会象郭大路发疯说的那样带来一系列的后续问题,酒糟的处理,装酒的器具等等,这些问题郭大路实际上都没有想好,还有崔老爷酿酒所需的其他辅料,需求越大问题越多。

    自此,繁忙的郭大少又增加了苦逼的两头跑任务,郭村到崔家庄的三十多里土路就成了郭大路的怨念。

    越发沉重的事务就越激发了郭大路对人才的渴求,想想“大路国际贸易公司”一个冯平就让郭大路身轻如燕,而这边却让郭大路沉重如山。尼玛,我是混吃等死的超级富二代啊,如今凄惶的连民工都不如啊。

    所以当一切略微平静之后,郭大路的全副精力就投入到修建学校的工程当中,咬牙切齿的要第一时间把学校建立起来。

    领导重视的重点工程集中建设的速度自然是没话说的,所有的工匠被使唤的像骡子一样,教学楼主体一浇筑,马上就被支使着去做宿舍楼的地基,宿舍一停就立刻转到食堂,回头教学楼又可以继续夹膜板了...

    隔壁李家本来就有个小砖窑,这下傍着郭家的需求,五十人左右的小砖窑摇身一变扩大到四百多人的大砖窑,烟火终年不绝,砖石源源不断的运到郭村,只此一项,就为李家创下大笔进项。就这样都还是供不上郭家的用砖需求,李家砖窑上的管事被郭寿追着屁股要砖,逼得都快把自己塞进砖窑烧了。

    那些有手艺的木匠、石匠、泥瓦匠之类就更别说了,郭家有做不完的活,管吃住,银钱不拖,就这几点就够了,半个县的各种工匠闻训蜂拥而至。

    面对群情涌动的局势,郭寿紧急火线提拔了一堆郭家的小管事分摊负责各项任务。郭大路的工作重点仍然是技术指导,只有郭寿拿捏不了的事情才会请示到他跟前。

    当崔茵茵来找郭大路准备去勘察崔家庄的水源地时,见到的就是一个灰头土脸的郭大路,昔日的翩翩公子不见了,把个崔茵茵心痛的不要不要的。

    陪着崔茵茵在崔家庄附近的山边勘察了三天,选定了一条落差五十米左右的山沟,距离崔家庄四千米的样子,设计好蓄水池、引水管,同样五百吨各型管材和配件被郭大路传送到郭村,郭大路的意思,难得仔细计算用量了,大致差不多不影响工期就行,最后不够了再说,剩下的就是崔家组织人手从郭村转运到崔家庄的事情,之前安装郭村供水管道的人被郭大路抽调出来专门支援崔家的供水工程,当然挖沟搬石头之类的粗笨活就是崔家的人干了,郭家去的人享受高级技术人员的待遇。

    而转眼间,春兰提醒大少爷,该关注一下夏粮的事情了。

    农事,郭大少爷最大的弱项,从生下来手就没摸过锄头的人,最容易忽略的就是这事。但在心里却很明白,这又是万事之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没有之一。

    这边的粮食不能自足就始终是个大隐患,光靠从现代支援,这些庄户们心里不会踏实,只有让他们实实在在的看见自己地里的产出了,这人心才会死心塌地的对郭家有归属感。

    不过这事还得指望管家去安排,郭大路更是派出了身边三个丫头夏荷、秋菊、冬梅去辅助郭寿,不然那些种子包装袋上的说明就没人能搞懂,好在这事郭大路心里是有底的,有信心能成功,虽然没有亲自种过田,但是在新闻里看见过不少次说粮食亩产的报道,就当是给这些庄户们搞实验,搞砸了也没关系,自己可以补贴,多整几回总会有人成功。这又不是要庄户去搞啥良种研究,就是单纯的学会把这些良种怎么种好,郭大路就不信这些种了一辈子地的人连这事都干不好。

    花了半天的时间才把种夏粮的事情捋顺,郭大路回头看看身边仅剩的春兰,长叹一声,尼玛啊,这秘书都要不够用了。

    小竹?

    别说了,想想都是泪,那丫头现在基本算崔茵茵的人了,早就被崔大小姐霸占去了......

章节目录

明末小地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屋只为原作者平武书贩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平武书贩子并收藏明末小地主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