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是清明节。而我正好写到这一篇,可以说应景,也可以说有些不合时宜。
这个故事的配角(或者说男二)是晋文公重耳。
介子推无疑是个名人,但他这个名人并非是个活名人,而是个死后名人,一个钉在十字架上的道德楷模。
关于介子推的事迹史载的不多。最初的当见于《左传》。其核心内容其实只有一句话: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
什么意思呢?重耳不是在外流亡十九年么?现在他成了国君,自然要封赏一起跟着流亡的人。这个叫介之推的没有到他面前去讨赏。结果呢,封赏也没有轮到他。
各位,不知道你们都是事业的成功者还是失败者。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给老板卖死卖活多少年。有朝一日老板发达了,你眼巴巴他给你提提级别,长长工资。结果他把你给忘了。你脑补一下介子推的感受。
那么介之推什么反应呢?《左传》记载他说了这么一段话。他说:“晋献公一共九个儿子,现在只有国君(重耳)在世了。晋惠公、怀公没有人亲近他们,大家都讨厌他们。而上天没有让晋国断绝后嗣,那就一定会有君主。主持晋国祭祀的人,不是国君(重耳)是谁?实在是上天立的他,而那几个人(指一直追随重耳的狐偃他们)以为是自己的功劳,不是骗人吗?盗窃别人的财物,还叫他做小偷,何况窃取上天的功劳当作自己的功劳呢?就这帮家伙,下面的人赞美他们的罪过,上面的人奖励他们的奸诈,上下相互蒙骗。我可不能和他们相处。”
他的母亲显然不以为然:“那你怎么不去请求封赏?就这样饿死了,怼谁?”注意这里实实在在用了一个“怼”字,意思是,埋怨谁呢?
介之推怎么说呢?“明知道他们是错的还和他们学,那不是错上加错了吗?况且我发出过怨言,不吃国君的俸禄。”
他的母亲说:“那也要让国君知道这件事啊,怎么样?”
介之推回答说:“言语不过是人的装饰罢了。我人都要走了,言语还有什么用?这样做,好像是为了显摆自己似的。”
到底是母亲,再拧也是自己生出来的儿子。于是他的母亲说:“你真下决心这样去做吗?那我就和你一块儿隐居。”
于是母子俩隐居到死。
结果最后呢,晋文公知道了,就派人去找。结果没找到。就以介子推隐居的绵上作为介子推的封地,并且说:“以志吾过,且旌善人。”
《史记-晋世家》中对于介子推的记载基本与《左传》相同,但是多出来这么两段。
一段是说,秦国护送重耳到达黄河岸边。咎犯说:“我跟随您周游天下,过错太多了。我自己都知道,何况您呢?我请求从这时离开吧。”
这话听着耳熟吧!听不明白回去测iq。
重耳急了,“如果我回到晋后,不与您同心,请河伯作证!”于是,重耳就把璧玉扔到黄河中,与子犯明誓。
这时介子推登场了。他当时正在船中,就说了一句风凉话。“确实上天在支持公子兴起,可子犯却认为是自己的功劳,并以此向君王索取,太耻辱了。我不愿和他同列。”说完就隐蔽起来渡过黄河。
诶?司马迁为什么要采信这段?大概想让介子推单薄的形象丰满一些吧,可这样恰巧弄巧成拙。大家看一看,这段有没有一种被ps了的即视感?
还有一段,是说介子推的随从怜悯他,就在宫门口上书:“龙想上天,有五条蛇辅佐。龙已深入云霄,四条蛇各自进了自己的殿堂,只有一条蛇独自悲怨,最终没有找到自己的去处。”
文公出宫时,看见了这几句话,说:“这是介子推。我正为王室之事担忧,还没能考虑他的功劳。”于是文公派人去叫介子推,但介子推已逃走。
这一段又是怎么来的呢?大概是想让晋文公知道吧!我们不能苛求古人。司马迁要写历史,可经过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浩劫,可供借鉴的史料真是太少了。不得已只能将一些不太靠谱的传说添加进去。
但他毕竟没把更不靠谱的介子推从大腿上割肉喂给重耳以及被晋文公放火烧死的惊悚情节也写进去。
这些情节最初出于《庄子》。关于介子推割肉的故事,有人从专业的生理学、卫生学角度论证它的不可能。也有人论证它是伪作,以免败坏庄子作为学者的名声。
其实无论这篇是不是庄子作的,它也基本上是不可信的。因为整本《庄子》就没有什么可信的故事。人家庄子一不是史学家、二不是新闻记者、三不是报告文学作者,凭什么要求人家讲一个真实故事。难道非让人家写上一句“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才罢休吗?
好了,现在我们发现,关于介子推的记录只剩下《左传》中的那段了。从《左传》的写作时间来看,至少介子推不言禄这件事是真实的。但是介子推的那套话是对谁说的呢?晋文公吗?显然不是。从上下文来看,是他们母子间的对话。而他的母亲又跟他一块跑没影了。那么这段话又是怎么记录下来的呢?
被他的随从听到记录下来之后辗转传到左丘明的耳朵里?鬼才信呢!
所以关于介子推的生平,恐怕只有这几句是相对可信的: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遂隐而死。晋文公求之不获,以绵上为之田,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而其它的,也只能看作是一个故事。
毕竟对于这个著名人物的评价就是从这些故事出发。而对于他的评价也历来存在及其严重的争议。不是毁誉参半,而是冰火两重天。
颂扬他的人不是拿他当个人,而是把他捧成一个神,在道德的祭台上永受膜拜。
骂他的呢?呵,看看网上,说他脑残的,说他酸腐的,说他矫情的,说他有性格缺陷的,说什么的都有。
更有甚者,有人认真研究了关于介子推事迹的全部记载,推定他就是重耳身边一个跑龙套的。不是晋文公忘了赏他,而是他根本就不该赏。
我不知道这种人他是出于什么心理,不是当权者的二秘就是狗腿子。等到哪天叫你伺候的主子给你来这么一出,看你还装b不?
那么我们看一看,介子推到底有没有贡献,该不该封赏。可惜除了割肉那个荒诞故事,确实没有只言片语说到他的贡献。但是这却是可以逻辑推定的。因为晋文公最终封赏了他(虽然他没有得到),并说:“以志吾过,且旌善人。”
他有什么过错?当然是指没有封赏介子推这件事。他都公开承认这件事,那就证明介子推是应该得到封赏的。
从古到今,多是上级让下级替自己代过。能够主动承认自己过失的就算是个好领导。至于主动担当不存在的过失的领导根本就没有。
所以第一个问题解决了,介子推是该封赏的。
那么第二个问题,晋文公为什么不赏他?真的忙忘了吗?绝无可能。要是他忘了,后面根本就不会去找他。
问题还是在于介子推。他“不言禄”,所以“禄亦弗及”。叫唤的孩子有奶吃。到哪都是这样。可怜的介子推,他到死都不明白这件事。反而用精神胜利法麻醉自己。
其实像他这种只知道撅屁股干活不懂得讨赏的大有人在。只不过那些人可能连介子推都不如,有的累死了,有的生气得癌症、心脏病死了。
介子推说的那套话真的说明他有多高风亮节吗?你有没有听过一个gc失势的人说过:“我才不希的与他们那帮wbd为伍。”或者听一个穷退休gwy说:“我那时傻啊,光知道干活,不知道收礼,”他们这话是什么意思,那介子推就是什么意思。
那么晋文公最后为什么又大张旗鼓地去找介子推并追着给他封赏呢?因为介子推的负气出走,把一个内部问题变成了公共事件,严重影响了晋文公的公众形象。老奸巨猾的重耳不得不立刻展开一场危机公关。
至于封给介子推绵山之地是不是超过了他的功劳,这倒是有可能的。毕竟这只是一个个案。没有人敢去和介子推攀比。有能耐你也“隐而死”给我看啊!
这场戏到最后,劳苦功高(也许功并不高)、耿直木讷的介子推是最大的输家,而忘恩负义、得便宜卖乖的重耳是最大的赢家。
也许网上说介子推脑残、酸腐、矫情、有性格缺陷都是对的,为这样一个主子卖命,本来就不值。
这个故事的配角(或者说男二)是晋文公重耳。
介子推无疑是个名人,但他这个名人并非是个活名人,而是个死后名人,一个钉在十字架上的道德楷模。
关于介子推的事迹史载的不多。最初的当见于《左传》。其核心内容其实只有一句话: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
什么意思呢?重耳不是在外流亡十九年么?现在他成了国君,自然要封赏一起跟着流亡的人。这个叫介之推的没有到他面前去讨赏。结果呢,封赏也没有轮到他。
各位,不知道你们都是事业的成功者还是失败者。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给老板卖死卖活多少年。有朝一日老板发达了,你眼巴巴他给你提提级别,长长工资。结果他把你给忘了。你脑补一下介子推的感受。
那么介之推什么反应呢?《左传》记载他说了这么一段话。他说:“晋献公一共九个儿子,现在只有国君(重耳)在世了。晋惠公、怀公没有人亲近他们,大家都讨厌他们。而上天没有让晋国断绝后嗣,那就一定会有君主。主持晋国祭祀的人,不是国君(重耳)是谁?实在是上天立的他,而那几个人(指一直追随重耳的狐偃他们)以为是自己的功劳,不是骗人吗?盗窃别人的财物,还叫他做小偷,何况窃取上天的功劳当作自己的功劳呢?就这帮家伙,下面的人赞美他们的罪过,上面的人奖励他们的奸诈,上下相互蒙骗。我可不能和他们相处。”
他的母亲显然不以为然:“那你怎么不去请求封赏?就这样饿死了,怼谁?”注意这里实实在在用了一个“怼”字,意思是,埋怨谁呢?
介之推怎么说呢?“明知道他们是错的还和他们学,那不是错上加错了吗?况且我发出过怨言,不吃国君的俸禄。”
他的母亲说:“那也要让国君知道这件事啊,怎么样?”
介之推回答说:“言语不过是人的装饰罢了。我人都要走了,言语还有什么用?这样做,好像是为了显摆自己似的。”
到底是母亲,再拧也是自己生出来的儿子。于是他的母亲说:“你真下决心这样去做吗?那我就和你一块儿隐居。”
于是母子俩隐居到死。
结果最后呢,晋文公知道了,就派人去找。结果没找到。就以介子推隐居的绵上作为介子推的封地,并且说:“以志吾过,且旌善人。”
《史记-晋世家》中对于介子推的记载基本与《左传》相同,但是多出来这么两段。
一段是说,秦国护送重耳到达黄河岸边。咎犯说:“我跟随您周游天下,过错太多了。我自己都知道,何况您呢?我请求从这时离开吧。”
这话听着耳熟吧!听不明白回去测iq。
重耳急了,“如果我回到晋后,不与您同心,请河伯作证!”于是,重耳就把璧玉扔到黄河中,与子犯明誓。
这时介子推登场了。他当时正在船中,就说了一句风凉话。“确实上天在支持公子兴起,可子犯却认为是自己的功劳,并以此向君王索取,太耻辱了。我不愿和他同列。”说完就隐蔽起来渡过黄河。
诶?司马迁为什么要采信这段?大概想让介子推单薄的形象丰满一些吧,可这样恰巧弄巧成拙。大家看一看,这段有没有一种被ps了的即视感?
还有一段,是说介子推的随从怜悯他,就在宫门口上书:“龙想上天,有五条蛇辅佐。龙已深入云霄,四条蛇各自进了自己的殿堂,只有一条蛇独自悲怨,最终没有找到自己的去处。”
文公出宫时,看见了这几句话,说:“这是介子推。我正为王室之事担忧,还没能考虑他的功劳。”于是文公派人去叫介子推,但介子推已逃走。
这一段又是怎么来的呢?大概是想让晋文公知道吧!我们不能苛求古人。司马迁要写历史,可经过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浩劫,可供借鉴的史料真是太少了。不得已只能将一些不太靠谱的传说添加进去。
但他毕竟没把更不靠谱的介子推从大腿上割肉喂给重耳以及被晋文公放火烧死的惊悚情节也写进去。
这些情节最初出于《庄子》。关于介子推割肉的故事,有人从专业的生理学、卫生学角度论证它的不可能。也有人论证它是伪作,以免败坏庄子作为学者的名声。
其实无论这篇是不是庄子作的,它也基本上是不可信的。因为整本《庄子》就没有什么可信的故事。人家庄子一不是史学家、二不是新闻记者、三不是报告文学作者,凭什么要求人家讲一个真实故事。难道非让人家写上一句“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才罢休吗?
好了,现在我们发现,关于介子推的记录只剩下《左传》中的那段了。从《左传》的写作时间来看,至少介子推不言禄这件事是真实的。但是介子推的那套话是对谁说的呢?晋文公吗?显然不是。从上下文来看,是他们母子间的对话。而他的母亲又跟他一块跑没影了。那么这段话又是怎么记录下来的呢?
被他的随从听到记录下来之后辗转传到左丘明的耳朵里?鬼才信呢!
所以关于介子推的生平,恐怕只有这几句是相对可信的: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遂隐而死。晋文公求之不获,以绵上为之田,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而其它的,也只能看作是一个故事。
毕竟对于这个著名人物的评价就是从这些故事出发。而对于他的评价也历来存在及其严重的争议。不是毁誉参半,而是冰火两重天。
颂扬他的人不是拿他当个人,而是把他捧成一个神,在道德的祭台上永受膜拜。
骂他的呢?呵,看看网上,说他脑残的,说他酸腐的,说他矫情的,说他有性格缺陷的,说什么的都有。
更有甚者,有人认真研究了关于介子推事迹的全部记载,推定他就是重耳身边一个跑龙套的。不是晋文公忘了赏他,而是他根本就不该赏。
我不知道这种人他是出于什么心理,不是当权者的二秘就是狗腿子。等到哪天叫你伺候的主子给你来这么一出,看你还装b不?
那么我们看一看,介子推到底有没有贡献,该不该封赏。可惜除了割肉那个荒诞故事,确实没有只言片语说到他的贡献。但是这却是可以逻辑推定的。因为晋文公最终封赏了他(虽然他没有得到),并说:“以志吾过,且旌善人。”
他有什么过错?当然是指没有封赏介子推这件事。他都公开承认这件事,那就证明介子推是应该得到封赏的。
从古到今,多是上级让下级替自己代过。能够主动承认自己过失的就算是个好领导。至于主动担当不存在的过失的领导根本就没有。
所以第一个问题解决了,介子推是该封赏的。
那么第二个问题,晋文公为什么不赏他?真的忙忘了吗?绝无可能。要是他忘了,后面根本就不会去找他。
问题还是在于介子推。他“不言禄”,所以“禄亦弗及”。叫唤的孩子有奶吃。到哪都是这样。可怜的介子推,他到死都不明白这件事。反而用精神胜利法麻醉自己。
其实像他这种只知道撅屁股干活不懂得讨赏的大有人在。只不过那些人可能连介子推都不如,有的累死了,有的生气得癌症、心脏病死了。
介子推说的那套话真的说明他有多高风亮节吗?你有没有听过一个gc失势的人说过:“我才不希的与他们那帮wbd为伍。”或者听一个穷退休gwy说:“我那时傻啊,光知道干活,不知道收礼,”他们这话是什么意思,那介子推就是什么意思。
那么晋文公最后为什么又大张旗鼓地去找介子推并追着给他封赏呢?因为介子推的负气出走,把一个内部问题变成了公共事件,严重影响了晋文公的公众形象。老奸巨猾的重耳不得不立刻展开一场危机公关。
至于封给介子推绵山之地是不是超过了他的功劳,这倒是有可能的。毕竟这只是一个个案。没有人敢去和介子推攀比。有能耐你也“隐而死”给我看啊!
这场戏到最后,劳苦功高(也许功并不高)、耿直木讷的介子推是最大的输家,而忘恩负义、得便宜卖乖的重耳是最大的赢家。
也许网上说介子推脑残、酸腐、矫情、有性格缺陷都是对的,为这样一个主子卖命,本来就不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