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焉 作者:肉书屋
第 11 部分
快捷c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卫老师这么一说,毛子就不知道再如何说了。
卫老师说,你那书一出来,就有人给我说了。我本想等你送我之后,读了再说。只是你一直没有给我。我知道,你不愿让我知道这本书。
毛子脸色有些尴尬。
卫老师一笑说,你有你的难言之隐。
毛子说,是的,那本书我谁都没有给。
卫老师说,后来,还是有人给我拿了一本来。读完之后,我很难受,想了很多问题。你们还记不记得,有一次,好像是何其业他们回来那次,我曾经说到,青年知识分子从理想主义到犬儒主义的变化?
达摩和毛子说,有印象。
卫老师说,当时我很想就你这本书再深谈一下,不知怎么就没有勇气了。当时,也看出何其业他们的变化,万里归国,一两句话又说不清楚,就不说了。我前半辈子,孤家寡人,只有你们几个患难之交,对于我来说,是很珍贵的。后来这一二十年,重返社会,但是真正的知交也并不多,原来的老对手们,没有和解,反倒结下新的恩怨。最让我伤心的是,一些我原来的同类,也有很多渐渐疏离。我知道,我们原来就有许多不一样,只是y差阳错,让我们有了一些表面相似的命运而已。但更多的是,我后来的姿态,我的想法,让他们感到有些难堪,因为他们从我身上,也看到了我们的不同。他们希望让所有的房门上都打上叉叉,一旦有些人不再愿意被打上叉叉,这种难堪就出来了。我也曾对你们说过,许多老人有他们的难处。各种思想上的禁锢就不去说它了,他们已经失去了重新创造新生活的能力和勇气,他们希望过上好一点的日子,弥补多年来失去的东西,他们希望有好的医疗,让自己晚年多病的身子不受更多痛苦,他们也不希望,再一次累及自己的后人……所以,我不愿意和你们这些忘年之交伤了感情,这可能也是一个老头子的软弱吧。在这一点上,我后来渐渐能体会到鲁迅晚年的孤苦无奈。
毛子笑笑说,我也是想了很久,才下这个决心的,那天我对达摩说,不知道还有没有救。
卫老师说,人只能自救,在精神世界的问题上,没有谁能救你。你今天说到这里,我就觉得我们已经无须再说什么了。剩下的,你自己能解决。我对你说,你面临的一些诱惑,我也曾经有过。我也算是做了几天高官的人,也有过很显赫的资历,特别是和今天那些人比,我知道这种诱惑的力量,在这一点上,我很坦率地说,海根对我教育很大。
茹嫣轻声问,海根是谁?
卫老师笑了,你跟着人家跑到我这儿来了,还问我人家是谁?
茹嫣这才知道达摩的大名,想起去达摩家的路上,那男人说的常老师,便问,那你该叫常海根?
卫老师接着说,海根的那种定力,那种看淡一切浮名俗利的心境,那种草根身份,贵族情怀,还有不屈不挠的战士姿态,在如今世道,真不容易呢。
达摩笑笑说,您别这样当着面夸我啊,我这个人本来就爱骄傲。
卫老师说,不是夸你,是让你知道你这样做的价值。今天,一个人实在太难以战胜声名、钱财、权位的诱惑了。而且几乎全民族都形成了一种共识,哪怕是个王八蛋,有了这些,也是令人景仰的。当然,也要夸一下毛子,你今天自己说起这件事,不容易。我知道很多人,一旦迈出第一步,便誓死不回头了,因为回头的成本比不回头大得多,都是打了叉叉的,你又能把我如何?反倒是回头的那个,常常两头不落好。我跟你说毛子,当我知道你的那本书之后,我在心里骂过你。中国不是没有思想家,不是读书人没脑子,只是有的人被扼杀了,有的人被吓傻了,有的人将自己那一点才学拿去换了别的好处。要说悲哀,这才是一个民族最大的悲哀。
茹嫣第一次听见人与人之间是可以这样说话的。她竖着耳朵,努力将每个人的每一句话都听进心去,她想,哪怕是一字不改地将这些谈话发表出去,都是多么激动人心的一篇作品啊。如果做一个电视实况转播,所有那些装模作样的谈话秀,就会像烈日下的冰雕,顷刻间就化作一滩脏水。
茹嫣见赵姨一直在旁边听着,看得出来,他们说的,她都懂。她也有许多话,但没说。这是一个心里极明白也极宁静的人。后来她离开了一段时间,再来的时候,便说,我们继续过革命化春节。开饭,玉米窝头汤面条。
真是一点不假的玉米窝头汤面条。玉米窝头是那种地道的粗玉米面,金黄金黄的一层皮,咬一口就有一股地道的玉米气息冒出来。汤面条是手擀的,筋筋道道盘在一碗汤水中间,旁边飘着几片翠绿的菜叶,几缕鹅黄的蛋花,几块鲜红的番茄。再就是四碟佐餐的凉菜和一小碟豆腐r。俭朴中透着一种大贵大雅。茹嫣见了,脱口而出说,呀!一个主妇,在大年节中,拿出这样的一桌饭菜,真是大手笔!
卫老师一听脸上漾起幸福的笑意,说,别这样当着面夸她呀,我这夫人和海根一样,很爱骄傲的。
一餐饭,吃得又爽口又利落,还有些意犹未尽。
众人又回到各自座位上,聊了一会儿,达摩说,卫老师该休息了。
卫老师沉寂了一下,说,还有一件……不知道是喜是悲的事,想告诉你们。
大家便静了声,望着卫老师,不知道这话头子下面会是什么。又望望赵姨,赵姨脸上也读不出什么。
卫老师说,前些日子,收到一封信,是我外孙女寄来的。
大家一听,都呆了。便是说天上掉下一个外星人,也不如这个消息让人震惊。一个个不说话,等卫老师继续说。
卫老师说,这个自称是我外孙女的人说,她叫方亚,在北京读书,不久前去看望她的一个舅爷,就是她姥姥的弟弟。这个舅爷是台湾的一个学者,来大陆参加一个学术活动。那老人告诉她说,在海外,读到一本书,是一个叫斯卫的写的,斯卫的原名叫卫立文,是你的外公,你应该想法和他联系一下。她就上网查到了我的一些资料,又和出版社联系,要到我的地址,说先写来一封短信,看看是否能联系上。信里留下了她的地址、电话和电子邮箱。
卫老师说,接到这封信,我差一点犯病,只觉得心脏很难受。
卫老师指指夫人说,她就赶快给我吃了药,还加了安眠的,让我好好睡了一个晚上。第二天,才稍稍平静下来。我想,这个外孙女应该是我第二个孩子的女儿。第二个孩子是五三年生的,算算该是五十岁的人了。我前妻与我同年,如果还活着,也是八十出头。还有一个儿子,五一年的。就这么一封要人命的短信,一下让我想起来那些往事。我和夫人商量了一下,她说,既然已经来了,还是面对的好。于是,我就给我这个天上掉下来的外孙女打了电话。孩子比我冷静,很亲热地在那头叫了一声外公。我却受不了了,眼泪哗哗流下来,好半天说不成话。我问,你外婆呢?她说,我没有见过外婆,她在我出生前就死了。我问你妈妈呢?她说在乌鲁木齐,她说她就是在乌鲁木齐出生的,在那儿读到高中才出来。我问到我的大孩子,我说你舅舅呢——也就是你妈妈的哥哥?外孙女说,她也没有见过,听妈妈说过,文革的时候自杀了,自杀的时候还不到二十岁。这还是近两年才告诉她的。我不知道,在我前妻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离开我之后,发生了什么?我就问她,她说也不是很清楚,得回去好好问问妈妈。我问你妈妈知道你找到我了吗?她说,还没告诉她,也不知道妈妈对这件事是怎么想的。最后外孙女说,但是,能够找到您我非常高兴,特别是读了您的一些文章,我简直就为自己有这么一个外公很自豪了。她说想找个机会来看我。打电话的时候,她就要放寒假了,说先回乌鲁木齐,看望妈妈。然后再做决定。就在前天,也就是年三十,她从乌鲁木齐打来电话,说过几天想和妈妈一起来我这儿。我说,让你妈妈来接电话。过了一会儿,她说,妈妈很激动,不能说话,等到来了以后,再慢慢说,她妈妈也想把一些事情弄清楚。昨天,外孙女再打电话来时,说已经定好初八的机票,在我这儿呆几天,外孙女就直接去北京上学了。
赵姨说,我就说,这事你要与海根几个商量一下,我们年岁都大了,有些事,怕得要他们来帮帮忙,接送,安排,调节一下气氛。半个世纪了,这样的相认,老的小的,很容易激动。
于是,大家就商量了一下。决定到时候由毛子开车去接机,茹嫣说她也去,有一个女的好说说话。达摩留在家里陪老人。说到这里,才发现卫老师真的已经很老了,激动时,言语和身子都有些抖抖索索。
大家告别,再三对卫老师说,这两天休息好,少乱想,吃药,把感冒治好。
43
茹嫣刚回到家,一只脚才踏进门,就接到梁晋生的电话。
茹嫣说,你可真会来电话呀,我刚刚进门,鞋都没来得及换。
梁晋生问,是吗?感应啊!去哪儿啦?
茹嫣说一个朋友家。
梁晋生故意酸酸地说,我还以为你只有我这一个朋友呢。
茹嫣说,像你这样的朋友,眼下只有一个。
梁晋生说,从明天开始,我有三天时间,完全属于我自己。
茹嫣说,三天,可真是富足啊!
梁晋生问,你有什么安排?
茹嫣说,我能有什么安排呀?你的时间多金贵,还不是听你的。
梁晋生说,你不想把我拿给你妈看看?
茹嫣没听明白,问道,怎么拿?
梁晋生说,我订了两张去广州的机票,明天上午八点。十点钟就可以到了。初五下午飞回。
茹嫣一听心里大喜,想这个家伙,总是有一些自作主张的意外之举。嘴里却说,你这是干啥呀,好不容易有几天消停?
梁晋生说,赶着给老太太拜个年,好让她老人家顺利批准呢。
茹嫣说,万一老太太不批准呢?
梁晋生说,那咱们还有几个月的时间来讨好她呀,要不然到了办事那天,老太太不放人就麻烦了。
茹嫣忍不住笑起来,你呀,有这功夫哄老太太,不如去哄哄那些上面的人,怕早就提到中央去了呢!
梁晋生说,那哪能和老太太的女儿比?你收拾收拾东西,我明天早上六点来接你。你也先别跟你妈说,咱们给她一个意外惊喜,也算是为你姐夫的事去安慰一下她老人家。
听到这里,茹嫣就感动了。说,像你这样,还有过不了关的?说到这里,茹嫣才想起那个怪病,又说,可那边现在不安全呢。
梁晋生说,哪有那么邪乎?我昨天看电视,广州那边满街是人,熙熙攘攘的。
丈夫在世的时候,茹嫣是一个睡懒觉的人。单身之后,便有了时间观念。一大早,天还黑黑的,闹钟也没响,茹嫣就起来了。漱洗,早餐,将家里收拣一番,该关的关掉,该锁的锁上,便等梁晋生来。杨延平依然托付给了楼下邻居,这是唯一茹嫣有点放心不下的,总觉得大过年的,让它孤单单寄人篱下,有些于心不忍。
梁晋生是坐了出租来的。他说,这三天他将从公务活动中彻底消失。
第一次与他出门远行,茹嫣有一种小姑娘般的兴奋。上了飞机一看,偌大的机舱,只星星点点坐了七八个人,他们在前舱找了一个视线最好的靠窗处坐下,如果不掉头后望,简直像一架私人专机。
一会儿人就在云海之上了。
果然,当茹嫣的母亲从电子门里听到女儿的声音时,就惊叹起来,天哪我的小闺女,正想你呢!
上了楼,开了门,母亲才发现闺女身后还跟着一个男人。
茹嫣指着身后说,妈,梁晋生。
茹嫣的母亲望着梁晋生,微微一笑,轻言细语地说,过年给我送礼物来啦?
梁晋生说,走得匆忙,没来得及给您准备礼物。
茹嫣急了,说,我妈说的礼物……就是你自己呢!妈,原来没打算来……他说,要我把他拿来给你看看。
母亲说,先坐下,坐下好好看。
茹嫣的母亲七十出头,说一口略带苏沪口音的普通话,清晰柔糯。头发基本还黑着,只有两鬓有几绺白发,烫着很典雅的大波浪,美国三十年代电影里的那种。面色白净,两眼清澈,神色中有一种比茹嫣还要自信自得的华贵,看得出来当年确实是个大美人。身子也没有臃肿,清清爽爽的,广州冬天不冷,就穿了一件淡紫的长袖衫,外面套了一件铁锈红的手织毛背心。
茹嫣问,我姐呢?
母亲说,一早就去医院了。
母亲转身去倒茶的时候,梁晋生悄悄在茹嫣耳边说,真漂亮,要是你妈倒回去二十年,我说不定会看上她呢。
茹嫣叫起来,你胡乱说些什么呀?妈,他说,要是你倒回去——茹嫣的母亲走过来说,我听见了,以为我耳聋,是不是?最聪明的男人哪,一开始都会讨好丈母娘的。不过,再聪明的丈母娘,也经不住这样的话一哄。
茹嫣大笑起来。
梁晋生竟然发窘了,结结巴巴说,我是说……我说的是真心话呢,话没说好,您可千万别见怪。
茹嫣的母亲说,坐。我不见怪。女人,多大年纪,都喜欢听这种话,比给她买好衣服还强。
大家坐了。
茹嫣母亲说,当初,你爸对我妈的那份殷勤啊,别说一个女儿,就是三个,她老人家也会给他了。女人身上什么地方最软?耳朵根子。
茹嫣母亲的风韵、作派、神情,加上这一番话,让梁晋生暗暗叹服不已。心想,和这母亲比起来,茹嫣还显木讷呢,真是外秀内慧的一个绝代老太。当年要干脆再嫁高一点,今天还不知是什么样。
聊了聊那个传染病,聊了聊南方的生活,茹嫣的母亲便问了,梁先生学的什么专业?
茹嫣知道,母亲早就想把话题转到私人资讯上来了,刚才那些话题,要在往日,母亲会兴致勃勃说上很多的。
茹嫣说,是延平的老校友呢,专业也一样。
母亲说,倒是很巧。
茹嫣说,不过,他早已没搞自己的专业了,现在在我们那儿做副市长。
茹嫣说完,母亲显然有些吃惊,又将梁晋生好好看了几眼,笑笑说,不容易。
茹嫣问,妈说什么不容易啊?
母亲说,做官做到这个份上,能看上咱家女儿,不容易。
梁晋生忙说,茹嫣真是不错呢。
母亲淡淡一笑说,我也是这个意思,能看上她,有眼力,不容易。如今那些个当官的,就知道小的,嫩的,靓的,嗲的,哪里真懂得女人呢?
见梁晋生平日的坦然自信都没影了,只在那儿傻笑,茹嫣也就忍不住笑了。茹嫣想起,当年第一次带了前夫回家,他哪能抵得住老太太的刀枪剑戟啊?只有憨笑的份。以后每次回家,他都说,让咱在门外先把哆嗦打好。
茹嫣说,我妈说话就这样。你就知道,我爸原来跟她一块生活,受的什么夹磨。
母亲说,你爸其实心里喜欢着呢,我要是哪天蔫了,他可就急得乱找话说,一直说到我笑。
茹嫣的母亲就问了梁晋生父母的情况。
梁晋生说,也是只剩下母亲了,在北京弟弟那儿。今年春节忙,没去给她老人家拜年。
茹嫣的母亲说,难为你到我这儿来了,还把我女儿也带回来。
梁晋生赶忙解释说,我妈那儿,我前阵子刚去过。
茹嫣母亲说,只要你们好,比天天来看我都好。
茹嫣母亲又问了一些市里的情况,说离休十多年,又住到南方,许多人也不知道怎样了?
梁晋生就把他知道的一些细细说给茹嫣的母亲听,谁谁谁早就退了,身体还很好,谁谁谁已经去世,谁谁谁犯了错误,受了怎样的处理,谁谁谁判刑了,多少多少年……茹嫣的母亲便一一唏嘘一番,感慨一番。
茹嫣的母亲说,副市长,官不小啊,你知道,当年我们进城的时候,谁是市长?
梁晋生说了一个名字。
茹嫣的母亲说,你说的那是第二茬了,当时做市领导的,大都是第一代革命家呢,陈毅啊,李先念啊,都只是个市长。
梁晋生说,现在的市长哪能跟那时候比呀?正的副的,七八上十个,加上其他小市的,一个省的市长怕有一个团。
说了一会儿话,茹嫣的姐姐就回来了。茹嫣跑上去和姐姐拥在一起,含泪带笑亲热着,问着姐夫。姐姐看见梁晋生,就说,这就是陪你过年三十的吧?
茹嫣介绍了梁晋生。母亲补上一句说,x市的副市长。
姐姐一笑说,咱妹高攀啊!
梁晋生说,是我追求她。
姐姐接着就说,你们胆子大啊,这种时候往我们这儿来。
梁晋生说,我看一路都是兴高采烈的人,没啥吧?
姐姐说,广州人是这样啊,明天地球要炸了,今天的一顿晚茶也不能少的。你看,都说这个病和野生动物有关,他们照吃不误,还生怕以后吃不着了。
茹嫣的姐姐在广州多年,从未说过广州人的好话。
茹嫣说,他是管卫生的,你给他说说你们的情况吧。
茹嫣的姐姐和姐夫都在同一家医院,姐姐是医政处的头,知道的情况多。
梁晋生说,可能还是我知道得多一些。今天来看阿姨,不说这些了。不知道茹阿姨身体是否允许,我想请您明天出去游玩一下,踏踏青?
茹嫣的母亲说,哪有客人从外地来了,倒请主人出去踏青的?看来你对这块地方很熟?
茹嫣就问,你让广州市政府出面啊?
梁晋生说,我这次来谁都没说,就给我一个老同学打了电话,他已经安排好,就在一百多公里外,有一处好地方,保准没有病毒。
姐姐姐夫都忙,母亲在广州没什么熟人,长久没有出远门玩了,于是很爽快地答应了。
就到了吃饭时间,母亲说,咱们上酒楼吧。
梁晋生说,不麻烦的话,在家也行,平时怎样,今天也怎样,按以前穷人家的话说,加一双筷子加一勺水。
母亲说,这市长怪会说话的。
梁晋生笑笑说,如今当干部,全靠一张嘴。
于是,梁晋生陪茹嫣妈妈说话,茹嫣姐俩就做饭。毕竟是远道来的客人,不是加一勺水就可以对付的。于是两人赶快看看冰箱,商量着做几个说得过去的菜肴。
茹嫣的母亲毕竟是个老资格,也当了数十年干部,和这样一个乘龙快婿就有很多可以说的话。
姐俩呢,也就借着在厨房干活,说些私房话。
姐说,还是你们那儿的干部素养高,我们这边,这样年岁的市长,会找一个拖油瓶的老太太?
茹嫣说,姐你怎么说得这么难听啊?
姐姐自顾自说,怕是过了三十都不会要的。
茹嫣问起姐夫。
姐姐说暂时没有生命危险,但是人很虚弱,伤了元气。去的时候,医院领导一再叮嘱,要她多给丈夫一些鼓励。可是当她隔着两层厚厚的玻璃,见到丈夫远远躺在床上,眼泪就不由自主地出来了,幸亏全身都包裹得严严实实,像个太空人一样,姐夫看不见她的眼泪。她只是举起一张纸片,上面写着:安心养病,等你回来。然后是全家人的名字。
姐姐说,你姐夫只朝我抬了抬手,看不清他的脸,一只大口罩,包住了他大半个脸。
姐姐回家之前,在医院的淋浴房里一边哭,一边将自己好好洗了半天。换上自己带来的另一套外衣,换下的那一套就扔掉了。
姐姐说,在那样的环境里,你都不敢往地上踩,好像到处都是地雷一样。
吃罢了午饭,母亲说自己要睡一睡,提议茹嫣带梁晋生去植物园走走,也算是抢先尽了地主之谊。在母亲看来,植物园是广州最好的去处,在那里茹嫣还可以教梁晋生认识几棵树。植物园也是茹嫣每次来都必去的地方,除了专业上的偏好,她觉得那个地方为广州保留了一点天地自然之生气,要不然就只剩下粤菜馆的油烟气和高低街的叫卖声了。
母亲又说,整个广州,就那一块地方适合谈情说爱。
植物园已是一派初夏景象,两人在里面少年似的手拉手漫无边际地走着聊着。有时候,两人的手指如天鹅交颈轻轻缠绕,有时候十指交叉热烈地紧握,有时候茹嫣只将自己的一个指头给他,让他那只大手轻巧地捏着它……两人一边说着话,两只手却在那一方小天地里悄然演着自己动人的戏。
茹嫣也忘了给梁晋生上植物课。
晚餐是梁晋生在广州一家酒楼宴请茹嫣一家,算是一场求婚宴。梁晋生正式向茹嫣的母亲请求,今年五一节,娶茹嫣为妻,希望批准并届时出席。不知怎么,一些普普通通的事,一旦把它仪式化,就总有那么些感人的地方。茹嫣听着梁晋生一本正经对母亲说着的时候,一边笑,一边泪花闪烁。
晚宴之后,梁晋生打车将茹嫣一家送回家,说自己已经定好宾馆。母亲倒是开通,说,那茹嫣也去住宾馆好了。
梁晋生说,茹嫣难得回来,晚上好好陪母亲说说话。
梁晋生确实是一个笼络丈母娘的高手。那天晚上,茹嫣陪妈妈说话。妈妈说,碰见他,是你的福分,也是我的福分。你知道,这几年,我最怕的事是死,比死还怕的,是你以后的日子。你明天可以对他说,这个春节,他给我送来一个好礼物。
三天一晃就过去。其间梁晋生偷偷告诉茹嫣,秘书把他的手机打爆了,短信留了一大堆,以为他出了事。茹嫣问是不是市里有事?梁晋生说,是。茹嫣问什么事?梁晋生说,你姐夫那个病,已经到我们市里来了。
告别那天,茹嫣母亲拿出一个小首饰盒,放到茹嫣手心,自嘲地笑笑说,我知道这很落套,很俗气,但是没有办法,算是我的一点心意吧。
茹嫣知道,那个首饰盒里,装着一只翡翠戒指,是从母亲的母亲的母亲那儿流传下来的,该有一百多年了,据说还有许多故事。她记得,小的时候,在某个日子,母亲会把它取出来端详半天,茹嫣要拿在手上看,母亲不让,然后说,总归有一天,它是你们的。
千里离别,总是会伤感的,况且来去匆匆。好歹总算见上了面,还带来一个称心的男人。
那天夜里说话,茹嫣问母亲,他怎么样?
母亲说,就眼下来看,该是很不错了。
茹嫣问,就眼下来看怎么说?
母亲说,人家没去找那些如花似玉的小姑娘啊!
茹嫣有些调皮地追问,这次您看准了?
母亲说,不敢说看准,你自己看准才好。
半天,母亲突然叹一口气,其实,所谓看准,只是一时性情而已。跟你爸结婚多年,心里一直委屈得不行,一个人都不知道偷偷哭过多少回,恨自己架不住他当时那种不管不顾的势头。再说,那年月,一个革命干部,神圣得,天兵天将一样。也恨自己一时虚荣,跟了当时一批年轻女人的风潮,恨不得一个比一个嫁得高才好。就像现在的姑娘,你的房一百四,我得一百六。可是到了后来,一年年过去,还是看出你爸的许多好来。人死了,再去想他,就只剩下好了。这是命里给我的一个人,你不爱惜你就没了。
茹嫣听出母亲这番话其实是对自己说的。她本想对妈说说前夫,怕妈伤心。他死后,母亲常有许多愧疚,有意无意说一些他的好话。他活着的时候,这些话,母亲是不说的。
上车之前,茹嫣要姐姐代自己和梁晋生送一束花给姐夫,这次没能见上,真是最大的遗憾。
母亲说,放心,你姐夫身体好,又懂医,抗得过去的。
母亲又对梁晋生说,茹嫣这丫头,说起来四十好几,其实单纯得很,没什么阅历,也没什么心计,温室里长大的,抵抗力低得很。在古时候,可能是一个好仕女,在今日就很落伍了。
梁晋生说,我就喜欢这一点。
44
初八,茹嫣、达摩、毛子相约来到卫老师家。
卫老师的感冒加重了,去的时候还在午睡。赵姨说,头天晚上有些低烧,吃了药,今天早上烧退了,人就虚弱得很。让他去医院,他说等见到女儿她们再说。达摩说,那母女俩还是住宾馆好一些,便于卫老师休息。看着接机的时间要到了,毛子和茹嫣要去机场,达摩要去附近安排住宿。三人坐了一会儿一同离去。
正在年中,机场格外清静,班机正点到达,听到广播后,毛子就拨通了方亚的电话,互相说了接头的方式。
十几分钟后,就见到一对母女俩拖着旅行箱远远向出口走来。一问,果然就是了。卫老师的女儿已经不姓卫了,她自我介绍说,姓方,叫方虹宜。她说着一口新疆风味的普通话,让茹嫣想起陈佩斯叫卖烤羊r串的那个小品。方虹宜人很显老,脸色也像大西北人那样带着烈日风沙打磨的黑红。不论是模样,还是神情,已经看不到一点卫老师的痕迹了。倒是方亚,不知什么地方,还像她外公。卫老师的女儿不太说话,大多是方亚在说。
上车后,毛子说,老人前些日子感冒,还没全好,你们见了面,一定不要太激动,怕老人受不了。卫老师的女儿直点头,把脸侧向窗外,要哭出来的样子。为了好说话,茹嫣和她们都坐在后排。茹嫣就赶快和她聊起新疆来,问她一些新疆的事情。大多也是方亚在回答。
想想这半世纪的父女相认,还带来一个长大了的外孙女,茹嫣自己都想哭出来,竟害怕这一刻的到来了,心里咚咚直跳。眼见得离卫老师家越来越近,几个人都沉寂着。
毛子在卫老师楼下停好车,帮娘俩拎着箱包,四人一块进了单元门,一步步朝楼上走去。房间里一点动静也没有,毛子上前按门铃,茹嫣伴着方虹宜,轻轻挽着她的一只胳膊,那胳膊僵僵的。外孙女方亚跟在后头。
是达摩来开的门,达摩笑着说,来啦,正等着你们呢。茹嫣就看见卫老师两口子迎了过来。卫老师没说话,只是看着那娘俩,那娘俩也看着卫老师。大家不知先该说什么,一时很奇怪地静着。卫老师抖抖索索从口袋里掏出那两张照片,抖抖索索递给女儿,就是三十年前卫老师病重时准备交给达摩的那两张。女儿一手接过照片,一手也从里边口袋里掏出一张照片递给卫老师。在车上的时候,茹嫣就看见她几次翻开衣襟往里面看什么。女儿的那张照片,卫老师没有,是女儿一岁的时候,全家四口人的一张全家福。卫老师看了一眼,还笑着,接着脸就变了形,几秒钟后,突然嚎啕一声:我的娃儿呀——大哭起来。卫老师平日说那种带口音的普通话,现在却用地道的徽方言喊出这一声来,那声音撕心裂肺的,失了腔调。女儿也就哭着扑了上去。其余人都陪着垂泪。
达摩和毛子与卫老师相交数十年,从未见过卫老师这样无遮无拦地哭过。便是在绝境之中,卫老师也常常是笑着的。怕这样的大恸会伤了身子,但又怕将这些压抑在胸,也会憋出毛病来,几个人惶乱中拉扯劝慰,根本止不住这父女俩。
卫老师像孩子一样呜咽说,别劝,让我好好哭一场……
卫老师和那母女俩就站着哭了好久,终于哭痛快了。几个人被搀扶着拖到沙发上坐下。
茹嫣不习惯当着众人落泪,进到卫生间,好好让自己无声哭了一会儿,然后擦洗一把脸才出来。出来的时候,见他们已经坐下。
卫老师长长地吁了一口气,喃喃说,世事惨烈,莫过于此。一出悲剧,时隔五十年,将我们伤了两回啊。
大家情绪渐渐平复,又重新拿起照片来看。
方虹宜带来的那张照片,四寸大小,花边硬纸板衬底,右下角有一个很漂亮的压花店名,是本市一家很有名的照相馆,现在还在。照片是黑白的,稍稍有些泛黄,但很清楚。照片上,一家四口,大人明朗,孩子健康。卫老师还穿着军装,只是没有了胸符,精明,睿智,甚至有些昂扬自得。卫老师的前妻穿着那种两排胸扣、有紧身腰带的列宁装,端庄,沉静,很漂亮,神色中有一种当时一般女干部少有的优雅。一个三岁左右的男孩,想来该是卫老师的儿子,穿着一身海军衫,还戴着那种有飘带的大沿海军帽,眉眼很像卫老师,有些调皮的样子,斜倚在卫老师膝间。女孩是由卫老师前妻抱着的,圆圆脸,大眼睛,茫然不知世事地望着镜头。
方虹宜说,这张照片,是妈妈去世前两天给她的,在那之前,她不知道自己还有一个这样的父亲。那时她的继父还活着,妈妈说,不要让他知道。
卫老师说,你妈妈什么时候去世的?
女儿说,1968年。
卫老师说,怎么死的?
女儿说,自杀。
说到这里,渐渐就涉及到一个家庭的隐私了。达摩有些不安,站起来说,我们几个出去一下,订一个吃晚饭的地方……
卫老师看出达摩的意思,很坚决地说,你们也听听,这不是一个家庭的私事。再说,我的事,对你们来说,哪还有什么私密?
方虹宜说了一些她自己知道的情况。她说她很小的时候,在好几个地方呆过,都记不清了,老在搬家。三四岁的时候到了新疆,才有了一些印象。
卫老师说,他解除监禁之后,曾经打听过她们娘儿几个的下落。前妻单位的人说,她调走了。问调到哪儿去了?说支援大西北建设去了。问在什么地方?说,好像是兰州吧,当时是统一安排的,也不知道具体哪个单位。然后对方说,你就不要再打听了,你们已经离了婚,不要再去干扰人家。卫老师当时很委屈地说,可孩子还是我的呀。没想到那人说,你要真为孩子着想,就不要找他们了。
女儿说记得妈妈一直在教书,教过师范,后来又教中学。到了新疆,她和哥哥有了一个父亲。下火车的时候,一个男人来接她们。妈妈对他们说,这就是你们的父亲,他前些年在朝鲜打美帝,是一个战斗英雄,现在不打仗了,就回来了。哥哥有些疑惑,私下对妈妈说,爸爸不是这样的,爸爸脸上没有疤。妈妈说,就是你们的爸爸,脸上的疤是打美帝受了伤。哥哥说,怎么还是不像呢?原来那个爸爸说话不是这样的声音。一次,继父为什么事情打了哥哥,哥哥边哭边说,你不是我们的爸爸,我爸爸不打人。她也哭喊着说,你不是爸爸,你是一个大坏蛋……妈妈晚上回来,知道了,把他俩一起打了一顿,自己也哭起来,说你们再说这种话,我就把你们扔到戈壁滩上喂狼去。
从此他们不再说这件事。
继父是一个老军人,打了十多年仗,解放初期,跟部队进疆,然后转业到地方,在一个机关里当行政科长,管车,管食堂。他常常开了车带他们出去玩。困难时期,他总能带一些吃的回来。那时候新疆吃不到大米,他却总能让他们吃上白米饭。继父不喝酒的时候,对妈妈很好,对他们也很好。喝了酒,就爱打妈妈。后来,妈妈自杀前说,他受过伤,不能生孩子,所以有时候心情不好,你们不要恨他。那时方虹宜十五岁,朦朦胧胧懂一点事了,特别为妈妈难过。妈妈说这些的时候,她很奇怪,因为妈妈从来不对他们讲这些的,更不会讲她自己的私事。没想到她两天之后就死了。
方虹宜说,多少年来,妈妈从来不跟他们谈家常的。那天夜里,她已经睡下了,妈妈来到自己的床头,坐了一会儿,又把哥哥也叫来,说了很多话,就是那天,妈妈将那张全家福交给她。妈妈没有给哥哥,是因为到后来哥哥和妈妈关系不好,总闹别扭。小时候,哥哥几次私下对她说,他觉得妈妈是一个特务,说继父也是一个特务。他说,妈妈肯定有事瞒着我们。最可怕的是,有一次,哥哥突然说,是不是妈妈把咱们爸爸暗杀了?然后到新疆来和继父这个特务接上了头?反正哥哥是一个很爱胡思乱想的人,很小的时候,就常常一个人发呆,然后就偷偷摸摸写一些东西,谁也不让看。他自己有一个藏的地方,他自杀之后,她好长时间才找到它们。
卫老师问,妈妈为什么事自杀?
女儿说,妈妈自杀的原因,我好长时间也不知道,只听他们专案组说是畏罪自杀,自绝于党自绝于人民。继父也不说。妈妈自杀,对我们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我和哥哥上学的时候,都知道我们自己是革命干部子女,文革开始的时候,我们都是红卫兵。妈妈在学校也没受到多少冲击,她是他们学校里革命资格很老的一个,又不是当权派,后来成立革委会,军代表还让她当了副主任。妈妈很积极,没日没夜地忙,忙得继父都有意见了。几次听见他们吵架,听见继父说,游行啊,开会啊,大批判啊,这些都能当饭吃啊?老子当年打仗,也要吃饭呢!妈妈不作声,赶快就去做饭。继父从来不做饭,他管食堂的。后来乱了,食堂常常不开饭。妈妈就教我做饭。她不回来的时候,我就给一家人做饭。
六八年开始清队,查出来妈妈有一个弟弟,是国民党的一个军官,跑到台湾去了。这件事妈妈没有对任何人说起过,参加革命后,也没有说过。
卫老师说,连我都没有听说过。
女儿说,那次清队,到她老家去外调,被查出来了。抗战开始之后,妈妈一家离开了家乡,父母在颠沛流离中相继病死,他们兄弟姐妹也天各一方。妈妈在江西参加了一个战地护训班,后来被其中一个共产党员介绍到新四军——卫老师说,这个我知道。
女儿说,妈妈那个弟弟,就是后来去了台湾的那个舅舅,是最小的,就到了成都一个熟人那儿暂住了一段时间,后来考取了成都的军校,读了不到一年就毕业了,毕业后就上了前线。打完日本人,又打内战。打败了,就去了台湾。因为和舅舅失去了联系,直到快解放,妈妈才听说了舅舅的下落,后来还在什么地方见了一面。从此妈妈就不再提到他。
本来,这件事妈妈老家的人也不知道。就在清队小组的人去妈妈老家外调的前几天,刚好舅舅当年在军校的一个同学,也被调查了,这两个专案组的人,在妈妈老家碰上了。如果这事晚几天早几天,或许妈妈就躲过去了。
妈妈被他们找去谈话,他们一说出舅舅的名字,妈妈就知道完了。她答应马上把所有经过写出来。其实,她当时就已经准备走绝路了。还有,他们说,妈妈在战地护训班的时候,参加过三青团,也对组织上隐瞒了。
卫老师听到这里,沉沉地叹了一口气说,看来,当初她匆匆和我离婚,又匆匆离开此地,从此无影无踪,大概也是这个原因了。
方虹宜说,再就是你的事,专案组也对她点了出来。
卫老师说,按你妈妈的性格,这就必死无疑了。她太要强,又太脆弱。
卫老师喃喃问道,她怎么死的?
方虹宜说,她撞了火车。在铁路边留了一张纸条,说自己死有余辜,但是这些和自己的丈夫孩子都无关,他们对这些全都一无所知,他们无比热爱毛主席,无比热爱党,自己欺骗了他们。
艳丽的盆花,精美的贺卡,花花绿绿的糖果,红红火火的彩带,还有茹嫣带来的那一只吉祥的大白羊……这样喜庆的年节气氛中,离
第 11 部分
欲望文
第 11 部分
快捷c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卫老师这么一说,毛子就不知道再如何说了。
卫老师说,你那书一出来,就有人给我说了。我本想等你送我之后,读了再说。只是你一直没有给我。我知道,你不愿让我知道这本书。
毛子脸色有些尴尬。
卫老师一笑说,你有你的难言之隐。
毛子说,是的,那本书我谁都没有给。
卫老师说,后来,还是有人给我拿了一本来。读完之后,我很难受,想了很多问题。你们还记不记得,有一次,好像是何其业他们回来那次,我曾经说到,青年知识分子从理想主义到犬儒主义的变化?
达摩和毛子说,有印象。
卫老师说,当时我很想就你这本书再深谈一下,不知怎么就没有勇气了。当时,也看出何其业他们的变化,万里归国,一两句话又说不清楚,就不说了。我前半辈子,孤家寡人,只有你们几个患难之交,对于我来说,是很珍贵的。后来这一二十年,重返社会,但是真正的知交也并不多,原来的老对手们,没有和解,反倒结下新的恩怨。最让我伤心的是,一些我原来的同类,也有很多渐渐疏离。我知道,我们原来就有许多不一样,只是y差阳错,让我们有了一些表面相似的命运而已。但更多的是,我后来的姿态,我的想法,让他们感到有些难堪,因为他们从我身上,也看到了我们的不同。他们希望让所有的房门上都打上叉叉,一旦有些人不再愿意被打上叉叉,这种难堪就出来了。我也曾对你们说过,许多老人有他们的难处。各种思想上的禁锢就不去说它了,他们已经失去了重新创造新生活的能力和勇气,他们希望过上好一点的日子,弥补多年来失去的东西,他们希望有好的医疗,让自己晚年多病的身子不受更多痛苦,他们也不希望,再一次累及自己的后人……所以,我不愿意和你们这些忘年之交伤了感情,这可能也是一个老头子的软弱吧。在这一点上,我后来渐渐能体会到鲁迅晚年的孤苦无奈。
毛子笑笑说,我也是想了很久,才下这个决心的,那天我对达摩说,不知道还有没有救。
卫老师说,人只能自救,在精神世界的问题上,没有谁能救你。你今天说到这里,我就觉得我们已经无须再说什么了。剩下的,你自己能解决。我对你说,你面临的一些诱惑,我也曾经有过。我也算是做了几天高官的人,也有过很显赫的资历,特别是和今天那些人比,我知道这种诱惑的力量,在这一点上,我很坦率地说,海根对我教育很大。
茹嫣轻声问,海根是谁?
卫老师笑了,你跟着人家跑到我这儿来了,还问我人家是谁?
茹嫣这才知道达摩的大名,想起去达摩家的路上,那男人说的常老师,便问,那你该叫常海根?
卫老师接着说,海根的那种定力,那种看淡一切浮名俗利的心境,那种草根身份,贵族情怀,还有不屈不挠的战士姿态,在如今世道,真不容易呢。
达摩笑笑说,您别这样当着面夸我啊,我这个人本来就爱骄傲。
卫老师说,不是夸你,是让你知道你这样做的价值。今天,一个人实在太难以战胜声名、钱财、权位的诱惑了。而且几乎全民族都形成了一种共识,哪怕是个王八蛋,有了这些,也是令人景仰的。当然,也要夸一下毛子,你今天自己说起这件事,不容易。我知道很多人,一旦迈出第一步,便誓死不回头了,因为回头的成本比不回头大得多,都是打了叉叉的,你又能把我如何?反倒是回头的那个,常常两头不落好。我跟你说毛子,当我知道你的那本书之后,我在心里骂过你。中国不是没有思想家,不是读书人没脑子,只是有的人被扼杀了,有的人被吓傻了,有的人将自己那一点才学拿去换了别的好处。要说悲哀,这才是一个民族最大的悲哀。
茹嫣第一次听见人与人之间是可以这样说话的。她竖着耳朵,努力将每个人的每一句话都听进心去,她想,哪怕是一字不改地将这些谈话发表出去,都是多么激动人心的一篇作品啊。如果做一个电视实况转播,所有那些装模作样的谈话秀,就会像烈日下的冰雕,顷刻间就化作一滩脏水。
茹嫣见赵姨一直在旁边听着,看得出来,他们说的,她都懂。她也有许多话,但没说。这是一个心里极明白也极宁静的人。后来她离开了一段时间,再来的时候,便说,我们继续过革命化春节。开饭,玉米窝头汤面条。
真是一点不假的玉米窝头汤面条。玉米窝头是那种地道的粗玉米面,金黄金黄的一层皮,咬一口就有一股地道的玉米气息冒出来。汤面条是手擀的,筋筋道道盘在一碗汤水中间,旁边飘着几片翠绿的菜叶,几缕鹅黄的蛋花,几块鲜红的番茄。再就是四碟佐餐的凉菜和一小碟豆腐r。俭朴中透着一种大贵大雅。茹嫣见了,脱口而出说,呀!一个主妇,在大年节中,拿出这样的一桌饭菜,真是大手笔!
卫老师一听脸上漾起幸福的笑意,说,别这样当着面夸她呀,我这夫人和海根一样,很爱骄傲的。
一餐饭,吃得又爽口又利落,还有些意犹未尽。
众人又回到各自座位上,聊了一会儿,达摩说,卫老师该休息了。
卫老师沉寂了一下,说,还有一件……不知道是喜是悲的事,想告诉你们。
大家便静了声,望着卫老师,不知道这话头子下面会是什么。又望望赵姨,赵姨脸上也读不出什么。
卫老师说,前些日子,收到一封信,是我外孙女寄来的。
大家一听,都呆了。便是说天上掉下一个外星人,也不如这个消息让人震惊。一个个不说话,等卫老师继续说。
卫老师说,这个自称是我外孙女的人说,她叫方亚,在北京读书,不久前去看望她的一个舅爷,就是她姥姥的弟弟。这个舅爷是台湾的一个学者,来大陆参加一个学术活动。那老人告诉她说,在海外,读到一本书,是一个叫斯卫的写的,斯卫的原名叫卫立文,是你的外公,你应该想法和他联系一下。她就上网查到了我的一些资料,又和出版社联系,要到我的地址,说先写来一封短信,看看是否能联系上。信里留下了她的地址、电话和电子邮箱。
卫老师说,接到这封信,我差一点犯病,只觉得心脏很难受。
卫老师指指夫人说,她就赶快给我吃了药,还加了安眠的,让我好好睡了一个晚上。第二天,才稍稍平静下来。我想,这个外孙女应该是我第二个孩子的女儿。第二个孩子是五三年生的,算算该是五十岁的人了。我前妻与我同年,如果还活着,也是八十出头。还有一个儿子,五一年的。就这么一封要人命的短信,一下让我想起来那些往事。我和夫人商量了一下,她说,既然已经来了,还是面对的好。于是,我就给我这个天上掉下来的外孙女打了电话。孩子比我冷静,很亲热地在那头叫了一声外公。我却受不了了,眼泪哗哗流下来,好半天说不成话。我问,你外婆呢?她说,我没有见过外婆,她在我出生前就死了。我问你妈妈呢?她说在乌鲁木齐,她说她就是在乌鲁木齐出生的,在那儿读到高中才出来。我问到我的大孩子,我说你舅舅呢——也就是你妈妈的哥哥?外孙女说,她也没有见过,听妈妈说过,文革的时候自杀了,自杀的时候还不到二十岁。这还是近两年才告诉她的。我不知道,在我前妻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离开我之后,发生了什么?我就问她,她说也不是很清楚,得回去好好问问妈妈。我问你妈妈知道你找到我了吗?她说,还没告诉她,也不知道妈妈对这件事是怎么想的。最后外孙女说,但是,能够找到您我非常高兴,特别是读了您的一些文章,我简直就为自己有这么一个外公很自豪了。她说想找个机会来看我。打电话的时候,她就要放寒假了,说先回乌鲁木齐,看望妈妈。然后再做决定。就在前天,也就是年三十,她从乌鲁木齐打来电话,说过几天想和妈妈一起来我这儿。我说,让你妈妈来接电话。过了一会儿,她说,妈妈很激动,不能说话,等到来了以后,再慢慢说,她妈妈也想把一些事情弄清楚。昨天,外孙女再打电话来时,说已经定好初八的机票,在我这儿呆几天,外孙女就直接去北京上学了。
赵姨说,我就说,这事你要与海根几个商量一下,我们年岁都大了,有些事,怕得要他们来帮帮忙,接送,安排,调节一下气氛。半个世纪了,这样的相认,老的小的,很容易激动。
于是,大家就商量了一下。决定到时候由毛子开车去接机,茹嫣说她也去,有一个女的好说说话。达摩留在家里陪老人。说到这里,才发现卫老师真的已经很老了,激动时,言语和身子都有些抖抖索索。
大家告别,再三对卫老师说,这两天休息好,少乱想,吃药,把感冒治好。
43
茹嫣刚回到家,一只脚才踏进门,就接到梁晋生的电话。
茹嫣说,你可真会来电话呀,我刚刚进门,鞋都没来得及换。
梁晋生问,是吗?感应啊!去哪儿啦?
茹嫣说一个朋友家。
梁晋生故意酸酸地说,我还以为你只有我这一个朋友呢。
茹嫣说,像你这样的朋友,眼下只有一个。
梁晋生说,从明天开始,我有三天时间,完全属于我自己。
茹嫣说,三天,可真是富足啊!
梁晋生问,你有什么安排?
茹嫣说,我能有什么安排呀?你的时间多金贵,还不是听你的。
梁晋生说,你不想把我拿给你妈看看?
茹嫣没听明白,问道,怎么拿?
梁晋生说,我订了两张去广州的机票,明天上午八点。十点钟就可以到了。初五下午飞回。
茹嫣一听心里大喜,想这个家伙,总是有一些自作主张的意外之举。嘴里却说,你这是干啥呀,好不容易有几天消停?
梁晋生说,赶着给老太太拜个年,好让她老人家顺利批准呢。
茹嫣说,万一老太太不批准呢?
梁晋生说,那咱们还有几个月的时间来讨好她呀,要不然到了办事那天,老太太不放人就麻烦了。
茹嫣忍不住笑起来,你呀,有这功夫哄老太太,不如去哄哄那些上面的人,怕早就提到中央去了呢!
梁晋生说,那哪能和老太太的女儿比?你收拾收拾东西,我明天早上六点来接你。你也先别跟你妈说,咱们给她一个意外惊喜,也算是为你姐夫的事去安慰一下她老人家。
听到这里,茹嫣就感动了。说,像你这样,还有过不了关的?说到这里,茹嫣才想起那个怪病,又说,可那边现在不安全呢。
梁晋生说,哪有那么邪乎?我昨天看电视,广州那边满街是人,熙熙攘攘的。
丈夫在世的时候,茹嫣是一个睡懒觉的人。单身之后,便有了时间观念。一大早,天还黑黑的,闹钟也没响,茹嫣就起来了。漱洗,早餐,将家里收拣一番,该关的关掉,该锁的锁上,便等梁晋生来。杨延平依然托付给了楼下邻居,这是唯一茹嫣有点放心不下的,总觉得大过年的,让它孤单单寄人篱下,有些于心不忍。
梁晋生是坐了出租来的。他说,这三天他将从公务活动中彻底消失。
第一次与他出门远行,茹嫣有一种小姑娘般的兴奋。上了飞机一看,偌大的机舱,只星星点点坐了七八个人,他们在前舱找了一个视线最好的靠窗处坐下,如果不掉头后望,简直像一架私人专机。
一会儿人就在云海之上了。
果然,当茹嫣的母亲从电子门里听到女儿的声音时,就惊叹起来,天哪我的小闺女,正想你呢!
上了楼,开了门,母亲才发现闺女身后还跟着一个男人。
茹嫣指着身后说,妈,梁晋生。
茹嫣的母亲望着梁晋生,微微一笑,轻言细语地说,过年给我送礼物来啦?
梁晋生说,走得匆忙,没来得及给您准备礼物。
茹嫣急了,说,我妈说的礼物……就是你自己呢!妈,原来没打算来……他说,要我把他拿来给你看看。
母亲说,先坐下,坐下好好看。
茹嫣的母亲七十出头,说一口略带苏沪口音的普通话,清晰柔糯。头发基本还黑着,只有两鬓有几绺白发,烫着很典雅的大波浪,美国三十年代电影里的那种。面色白净,两眼清澈,神色中有一种比茹嫣还要自信自得的华贵,看得出来当年确实是个大美人。身子也没有臃肿,清清爽爽的,广州冬天不冷,就穿了一件淡紫的长袖衫,外面套了一件铁锈红的手织毛背心。
茹嫣问,我姐呢?
母亲说,一早就去医院了。
母亲转身去倒茶的时候,梁晋生悄悄在茹嫣耳边说,真漂亮,要是你妈倒回去二十年,我说不定会看上她呢。
茹嫣叫起来,你胡乱说些什么呀?妈,他说,要是你倒回去——茹嫣的母亲走过来说,我听见了,以为我耳聋,是不是?最聪明的男人哪,一开始都会讨好丈母娘的。不过,再聪明的丈母娘,也经不住这样的话一哄。
茹嫣大笑起来。
梁晋生竟然发窘了,结结巴巴说,我是说……我说的是真心话呢,话没说好,您可千万别见怪。
茹嫣的母亲说,坐。我不见怪。女人,多大年纪,都喜欢听这种话,比给她买好衣服还强。
大家坐了。
茹嫣母亲说,当初,你爸对我妈的那份殷勤啊,别说一个女儿,就是三个,她老人家也会给他了。女人身上什么地方最软?耳朵根子。
茹嫣母亲的风韵、作派、神情,加上这一番话,让梁晋生暗暗叹服不已。心想,和这母亲比起来,茹嫣还显木讷呢,真是外秀内慧的一个绝代老太。当年要干脆再嫁高一点,今天还不知是什么样。
聊了聊那个传染病,聊了聊南方的生活,茹嫣的母亲便问了,梁先生学的什么专业?
茹嫣知道,母亲早就想把话题转到私人资讯上来了,刚才那些话题,要在往日,母亲会兴致勃勃说上很多的。
茹嫣说,是延平的老校友呢,专业也一样。
母亲说,倒是很巧。
茹嫣说,不过,他早已没搞自己的专业了,现在在我们那儿做副市长。
茹嫣说完,母亲显然有些吃惊,又将梁晋生好好看了几眼,笑笑说,不容易。
茹嫣问,妈说什么不容易啊?
母亲说,做官做到这个份上,能看上咱家女儿,不容易。
梁晋生忙说,茹嫣真是不错呢。
母亲淡淡一笑说,我也是这个意思,能看上她,有眼力,不容易。如今那些个当官的,就知道小的,嫩的,靓的,嗲的,哪里真懂得女人呢?
见梁晋生平日的坦然自信都没影了,只在那儿傻笑,茹嫣也就忍不住笑了。茹嫣想起,当年第一次带了前夫回家,他哪能抵得住老太太的刀枪剑戟啊?只有憨笑的份。以后每次回家,他都说,让咱在门外先把哆嗦打好。
茹嫣说,我妈说话就这样。你就知道,我爸原来跟她一块生活,受的什么夹磨。
母亲说,你爸其实心里喜欢着呢,我要是哪天蔫了,他可就急得乱找话说,一直说到我笑。
茹嫣的母亲就问了梁晋生父母的情况。
梁晋生说,也是只剩下母亲了,在北京弟弟那儿。今年春节忙,没去给她老人家拜年。
茹嫣的母亲说,难为你到我这儿来了,还把我女儿也带回来。
梁晋生赶忙解释说,我妈那儿,我前阵子刚去过。
茹嫣母亲说,只要你们好,比天天来看我都好。
茹嫣母亲又问了一些市里的情况,说离休十多年,又住到南方,许多人也不知道怎样了?
梁晋生就把他知道的一些细细说给茹嫣的母亲听,谁谁谁早就退了,身体还很好,谁谁谁已经去世,谁谁谁犯了错误,受了怎样的处理,谁谁谁判刑了,多少多少年……茹嫣的母亲便一一唏嘘一番,感慨一番。
茹嫣的母亲说,副市长,官不小啊,你知道,当年我们进城的时候,谁是市长?
梁晋生说了一个名字。
茹嫣的母亲说,你说的那是第二茬了,当时做市领导的,大都是第一代革命家呢,陈毅啊,李先念啊,都只是个市长。
梁晋生说,现在的市长哪能跟那时候比呀?正的副的,七八上十个,加上其他小市的,一个省的市长怕有一个团。
说了一会儿话,茹嫣的姐姐就回来了。茹嫣跑上去和姐姐拥在一起,含泪带笑亲热着,问着姐夫。姐姐看见梁晋生,就说,这就是陪你过年三十的吧?
茹嫣介绍了梁晋生。母亲补上一句说,x市的副市长。
姐姐一笑说,咱妹高攀啊!
梁晋生说,是我追求她。
姐姐接着就说,你们胆子大啊,这种时候往我们这儿来。
梁晋生说,我看一路都是兴高采烈的人,没啥吧?
姐姐说,广州人是这样啊,明天地球要炸了,今天的一顿晚茶也不能少的。你看,都说这个病和野生动物有关,他们照吃不误,还生怕以后吃不着了。
茹嫣的姐姐在广州多年,从未说过广州人的好话。
茹嫣说,他是管卫生的,你给他说说你们的情况吧。
茹嫣的姐姐和姐夫都在同一家医院,姐姐是医政处的头,知道的情况多。
梁晋生说,可能还是我知道得多一些。今天来看阿姨,不说这些了。不知道茹阿姨身体是否允许,我想请您明天出去游玩一下,踏踏青?
茹嫣的母亲说,哪有客人从外地来了,倒请主人出去踏青的?看来你对这块地方很熟?
茹嫣就问,你让广州市政府出面啊?
梁晋生说,我这次来谁都没说,就给我一个老同学打了电话,他已经安排好,就在一百多公里外,有一处好地方,保准没有病毒。
姐姐姐夫都忙,母亲在广州没什么熟人,长久没有出远门玩了,于是很爽快地答应了。
就到了吃饭时间,母亲说,咱们上酒楼吧。
梁晋生说,不麻烦的话,在家也行,平时怎样,今天也怎样,按以前穷人家的话说,加一双筷子加一勺水。
母亲说,这市长怪会说话的。
梁晋生笑笑说,如今当干部,全靠一张嘴。
于是,梁晋生陪茹嫣妈妈说话,茹嫣姐俩就做饭。毕竟是远道来的客人,不是加一勺水就可以对付的。于是两人赶快看看冰箱,商量着做几个说得过去的菜肴。
茹嫣的母亲毕竟是个老资格,也当了数十年干部,和这样一个乘龙快婿就有很多可以说的话。
姐俩呢,也就借着在厨房干活,说些私房话。
姐说,还是你们那儿的干部素养高,我们这边,这样年岁的市长,会找一个拖油瓶的老太太?
茹嫣说,姐你怎么说得这么难听啊?
姐姐自顾自说,怕是过了三十都不会要的。
茹嫣问起姐夫。
姐姐说暂时没有生命危险,但是人很虚弱,伤了元气。去的时候,医院领导一再叮嘱,要她多给丈夫一些鼓励。可是当她隔着两层厚厚的玻璃,见到丈夫远远躺在床上,眼泪就不由自主地出来了,幸亏全身都包裹得严严实实,像个太空人一样,姐夫看不见她的眼泪。她只是举起一张纸片,上面写着:安心养病,等你回来。然后是全家人的名字。
姐姐说,你姐夫只朝我抬了抬手,看不清他的脸,一只大口罩,包住了他大半个脸。
姐姐回家之前,在医院的淋浴房里一边哭,一边将自己好好洗了半天。换上自己带来的另一套外衣,换下的那一套就扔掉了。
姐姐说,在那样的环境里,你都不敢往地上踩,好像到处都是地雷一样。
吃罢了午饭,母亲说自己要睡一睡,提议茹嫣带梁晋生去植物园走走,也算是抢先尽了地主之谊。在母亲看来,植物园是广州最好的去处,在那里茹嫣还可以教梁晋生认识几棵树。植物园也是茹嫣每次来都必去的地方,除了专业上的偏好,她觉得那个地方为广州保留了一点天地自然之生气,要不然就只剩下粤菜馆的油烟气和高低街的叫卖声了。
母亲又说,整个广州,就那一块地方适合谈情说爱。
植物园已是一派初夏景象,两人在里面少年似的手拉手漫无边际地走着聊着。有时候,两人的手指如天鹅交颈轻轻缠绕,有时候十指交叉热烈地紧握,有时候茹嫣只将自己的一个指头给他,让他那只大手轻巧地捏着它……两人一边说着话,两只手却在那一方小天地里悄然演着自己动人的戏。
茹嫣也忘了给梁晋生上植物课。
晚餐是梁晋生在广州一家酒楼宴请茹嫣一家,算是一场求婚宴。梁晋生正式向茹嫣的母亲请求,今年五一节,娶茹嫣为妻,希望批准并届时出席。不知怎么,一些普普通通的事,一旦把它仪式化,就总有那么些感人的地方。茹嫣听着梁晋生一本正经对母亲说着的时候,一边笑,一边泪花闪烁。
晚宴之后,梁晋生打车将茹嫣一家送回家,说自己已经定好宾馆。母亲倒是开通,说,那茹嫣也去住宾馆好了。
梁晋生说,茹嫣难得回来,晚上好好陪母亲说说话。
梁晋生确实是一个笼络丈母娘的高手。那天晚上,茹嫣陪妈妈说话。妈妈说,碰见他,是你的福分,也是我的福分。你知道,这几年,我最怕的事是死,比死还怕的,是你以后的日子。你明天可以对他说,这个春节,他给我送来一个好礼物。
三天一晃就过去。其间梁晋生偷偷告诉茹嫣,秘书把他的手机打爆了,短信留了一大堆,以为他出了事。茹嫣问是不是市里有事?梁晋生说,是。茹嫣问什么事?梁晋生说,你姐夫那个病,已经到我们市里来了。
告别那天,茹嫣母亲拿出一个小首饰盒,放到茹嫣手心,自嘲地笑笑说,我知道这很落套,很俗气,但是没有办法,算是我的一点心意吧。
茹嫣知道,那个首饰盒里,装着一只翡翠戒指,是从母亲的母亲的母亲那儿流传下来的,该有一百多年了,据说还有许多故事。她记得,小的时候,在某个日子,母亲会把它取出来端详半天,茹嫣要拿在手上看,母亲不让,然后说,总归有一天,它是你们的。
千里离别,总是会伤感的,况且来去匆匆。好歹总算见上了面,还带来一个称心的男人。
那天夜里说话,茹嫣问母亲,他怎么样?
母亲说,就眼下来看,该是很不错了。
茹嫣问,就眼下来看怎么说?
母亲说,人家没去找那些如花似玉的小姑娘啊!
茹嫣有些调皮地追问,这次您看准了?
母亲说,不敢说看准,你自己看准才好。
半天,母亲突然叹一口气,其实,所谓看准,只是一时性情而已。跟你爸结婚多年,心里一直委屈得不行,一个人都不知道偷偷哭过多少回,恨自己架不住他当时那种不管不顾的势头。再说,那年月,一个革命干部,神圣得,天兵天将一样。也恨自己一时虚荣,跟了当时一批年轻女人的风潮,恨不得一个比一个嫁得高才好。就像现在的姑娘,你的房一百四,我得一百六。可是到了后来,一年年过去,还是看出你爸的许多好来。人死了,再去想他,就只剩下好了。这是命里给我的一个人,你不爱惜你就没了。
茹嫣听出母亲这番话其实是对自己说的。她本想对妈说说前夫,怕妈伤心。他死后,母亲常有许多愧疚,有意无意说一些他的好话。他活着的时候,这些话,母亲是不说的。
上车之前,茹嫣要姐姐代自己和梁晋生送一束花给姐夫,这次没能见上,真是最大的遗憾。
母亲说,放心,你姐夫身体好,又懂医,抗得过去的。
母亲又对梁晋生说,茹嫣这丫头,说起来四十好几,其实单纯得很,没什么阅历,也没什么心计,温室里长大的,抵抗力低得很。在古时候,可能是一个好仕女,在今日就很落伍了。
梁晋生说,我就喜欢这一点。
44
初八,茹嫣、达摩、毛子相约来到卫老师家。
卫老师的感冒加重了,去的时候还在午睡。赵姨说,头天晚上有些低烧,吃了药,今天早上烧退了,人就虚弱得很。让他去医院,他说等见到女儿她们再说。达摩说,那母女俩还是住宾馆好一些,便于卫老师休息。看着接机的时间要到了,毛子和茹嫣要去机场,达摩要去附近安排住宿。三人坐了一会儿一同离去。
正在年中,机场格外清静,班机正点到达,听到广播后,毛子就拨通了方亚的电话,互相说了接头的方式。
十几分钟后,就见到一对母女俩拖着旅行箱远远向出口走来。一问,果然就是了。卫老师的女儿已经不姓卫了,她自我介绍说,姓方,叫方虹宜。她说着一口新疆风味的普通话,让茹嫣想起陈佩斯叫卖烤羊r串的那个小品。方虹宜人很显老,脸色也像大西北人那样带着烈日风沙打磨的黑红。不论是模样,还是神情,已经看不到一点卫老师的痕迹了。倒是方亚,不知什么地方,还像她外公。卫老师的女儿不太说话,大多是方亚在说。
上车后,毛子说,老人前些日子感冒,还没全好,你们见了面,一定不要太激动,怕老人受不了。卫老师的女儿直点头,把脸侧向窗外,要哭出来的样子。为了好说话,茹嫣和她们都坐在后排。茹嫣就赶快和她聊起新疆来,问她一些新疆的事情。大多也是方亚在回答。
想想这半世纪的父女相认,还带来一个长大了的外孙女,茹嫣自己都想哭出来,竟害怕这一刻的到来了,心里咚咚直跳。眼见得离卫老师家越来越近,几个人都沉寂着。
毛子在卫老师楼下停好车,帮娘俩拎着箱包,四人一块进了单元门,一步步朝楼上走去。房间里一点动静也没有,毛子上前按门铃,茹嫣伴着方虹宜,轻轻挽着她的一只胳膊,那胳膊僵僵的。外孙女方亚跟在后头。
是达摩来开的门,达摩笑着说,来啦,正等着你们呢。茹嫣就看见卫老师两口子迎了过来。卫老师没说话,只是看着那娘俩,那娘俩也看着卫老师。大家不知先该说什么,一时很奇怪地静着。卫老师抖抖索索从口袋里掏出那两张照片,抖抖索索递给女儿,就是三十年前卫老师病重时准备交给达摩的那两张。女儿一手接过照片,一手也从里边口袋里掏出一张照片递给卫老师。在车上的时候,茹嫣就看见她几次翻开衣襟往里面看什么。女儿的那张照片,卫老师没有,是女儿一岁的时候,全家四口人的一张全家福。卫老师看了一眼,还笑着,接着脸就变了形,几秒钟后,突然嚎啕一声:我的娃儿呀——大哭起来。卫老师平日说那种带口音的普通话,现在却用地道的徽方言喊出这一声来,那声音撕心裂肺的,失了腔调。女儿也就哭着扑了上去。其余人都陪着垂泪。
达摩和毛子与卫老师相交数十年,从未见过卫老师这样无遮无拦地哭过。便是在绝境之中,卫老师也常常是笑着的。怕这样的大恸会伤了身子,但又怕将这些压抑在胸,也会憋出毛病来,几个人惶乱中拉扯劝慰,根本止不住这父女俩。
卫老师像孩子一样呜咽说,别劝,让我好好哭一场……
卫老师和那母女俩就站着哭了好久,终于哭痛快了。几个人被搀扶着拖到沙发上坐下。
茹嫣不习惯当着众人落泪,进到卫生间,好好让自己无声哭了一会儿,然后擦洗一把脸才出来。出来的时候,见他们已经坐下。
卫老师长长地吁了一口气,喃喃说,世事惨烈,莫过于此。一出悲剧,时隔五十年,将我们伤了两回啊。
大家情绪渐渐平复,又重新拿起照片来看。
方虹宜带来的那张照片,四寸大小,花边硬纸板衬底,右下角有一个很漂亮的压花店名,是本市一家很有名的照相馆,现在还在。照片是黑白的,稍稍有些泛黄,但很清楚。照片上,一家四口,大人明朗,孩子健康。卫老师还穿着军装,只是没有了胸符,精明,睿智,甚至有些昂扬自得。卫老师的前妻穿着那种两排胸扣、有紧身腰带的列宁装,端庄,沉静,很漂亮,神色中有一种当时一般女干部少有的优雅。一个三岁左右的男孩,想来该是卫老师的儿子,穿着一身海军衫,还戴着那种有飘带的大沿海军帽,眉眼很像卫老师,有些调皮的样子,斜倚在卫老师膝间。女孩是由卫老师前妻抱着的,圆圆脸,大眼睛,茫然不知世事地望着镜头。
方虹宜说,这张照片,是妈妈去世前两天给她的,在那之前,她不知道自己还有一个这样的父亲。那时她的继父还活着,妈妈说,不要让他知道。
卫老师说,你妈妈什么时候去世的?
女儿说,1968年。
卫老师说,怎么死的?
女儿说,自杀。
说到这里,渐渐就涉及到一个家庭的隐私了。达摩有些不安,站起来说,我们几个出去一下,订一个吃晚饭的地方……
卫老师看出达摩的意思,很坚决地说,你们也听听,这不是一个家庭的私事。再说,我的事,对你们来说,哪还有什么私密?
方虹宜说了一些她自己知道的情况。她说她很小的时候,在好几个地方呆过,都记不清了,老在搬家。三四岁的时候到了新疆,才有了一些印象。
卫老师说,他解除监禁之后,曾经打听过她们娘儿几个的下落。前妻单位的人说,她调走了。问调到哪儿去了?说支援大西北建设去了。问在什么地方?说,好像是兰州吧,当时是统一安排的,也不知道具体哪个单位。然后对方说,你就不要再打听了,你们已经离了婚,不要再去干扰人家。卫老师当时很委屈地说,可孩子还是我的呀。没想到那人说,你要真为孩子着想,就不要找他们了。
女儿说记得妈妈一直在教书,教过师范,后来又教中学。到了新疆,她和哥哥有了一个父亲。下火车的时候,一个男人来接她们。妈妈对他们说,这就是你们的父亲,他前些年在朝鲜打美帝,是一个战斗英雄,现在不打仗了,就回来了。哥哥有些疑惑,私下对妈妈说,爸爸不是这样的,爸爸脸上没有疤。妈妈说,就是你们的爸爸,脸上的疤是打美帝受了伤。哥哥说,怎么还是不像呢?原来那个爸爸说话不是这样的声音。一次,继父为什么事情打了哥哥,哥哥边哭边说,你不是我们的爸爸,我爸爸不打人。她也哭喊着说,你不是爸爸,你是一个大坏蛋……妈妈晚上回来,知道了,把他俩一起打了一顿,自己也哭起来,说你们再说这种话,我就把你们扔到戈壁滩上喂狼去。
从此他们不再说这件事。
继父是一个老军人,打了十多年仗,解放初期,跟部队进疆,然后转业到地方,在一个机关里当行政科长,管车,管食堂。他常常开了车带他们出去玩。困难时期,他总能带一些吃的回来。那时候新疆吃不到大米,他却总能让他们吃上白米饭。继父不喝酒的时候,对妈妈很好,对他们也很好。喝了酒,就爱打妈妈。后来,妈妈自杀前说,他受过伤,不能生孩子,所以有时候心情不好,你们不要恨他。那时方虹宜十五岁,朦朦胧胧懂一点事了,特别为妈妈难过。妈妈说这些的时候,她很奇怪,因为妈妈从来不对他们讲这些的,更不会讲她自己的私事。没想到她两天之后就死了。
方虹宜说,多少年来,妈妈从来不跟他们谈家常的。那天夜里,她已经睡下了,妈妈来到自己的床头,坐了一会儿,又把哥哥也叫来,说了很多话,就是那天,妈妈将那张全家福交给她。妈妈没有给哥哥,是因为到后来哥哥和妈妈关系不好,总闹别扭。小时候,哥哥几次私下对她说,他觉得妈妈是一个特务,说继父也是一个特务。他说,妈妈肯定有事瞒着我们。最可怕的是,有一次,哥哥突然说,是不是妈妈把咱们爸爸暗杀了?然后到新疆来和继父这个特务接上了头?反正哥哥是一个很爱胡思乱想的人,很小的时候,就常常一个人发呆,然后就偷偷摸摸写一些东西,谁也不让看。他自己有一个藏的地方,他自杀之后,她好长时间才找到它们。
卫老师问,妈妈为什么事自杀?
女儿说,妈妈自杀的原因,我好长时间也不知道,只听他们专案组说是畏罪自杀,自绝于党自绝于人民。继父也不说。妈妈自杀,对我们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我和哥哥上学的时候,都知道我们自己是革命干部子女,文革开始的时候,我们都是红卫兵。妈妈在学校也没受到多少冲击,她是他们学校里革命资格很老的一个,又不是当权派,后来成立革委会,军代表还让她当了副主任。妈妈很积极,没日没夜地忙,忙得继父都有意见了。几次听见他们吵架,听见继父说,游行啊,开会啊,大批判啊,这些都能当饭吃啊?老子当年打仗,也要吃饭呢!妈妈不作声,赶快就去做饭。继父从来不做饭,他管食堂的。后来乱了,食堂常常不开饭。妈妈就教我做饭。她不回来的时候,我就给一家人做饭。
六八年开始清队,查出来妈妈有一个弟弟,是国民党的一个军官,跑到台湾去了。这件事妈妈没有对任何人说起过,参加革命后,也没有说过。
卫老师说,连我都没有听说过。
女儿说,那次清队,到她老家去外调,被查出来了。抗战开始之后,妈妈一家离开了家乡,父母在颠沛流离中相继病死,他们兄弟姐妹也天各一方。妈妈在江西参加了一个战地护训班,后来被其中一个共产党员介绍到新四军——卫老师说,这个我知道。
女儿说,妈妈那个弟弟,就是后来去了台湾的那个舅舅,是最小的,就到了成都一个熟人那儿暂住了一段时间,后来考取了成都的军校,读了不到一年就毕业了,毕业后就上了前线。打完日本人,又打内战。打败了,就去了台湾。因为和舅舅失去了联系,直到快解放,妈妈才听说了舅舅的下落,后来还在什么地方见了一面。从此妈妈就不再提到他。
本来,这件事妈妈老家的人也不知道。就在清队小组的人去妈妈老家外调的前几天,刚好舅舅当年在军校的一个同学,也被调查了,这两个专案组的人,在妈妈老家碰上了。如果这事晚几天早几天,或许妈妈就躲过去了。
妈妈被他们找去谈话,他们一说出舅舅的名字,妈妈就知道完了。她答应马上把所有经过写出来。其实,她当时就已经准备走绝路了。还有,他们说,妈妈在战地护训班的时候,参加过三青团,也对组织上隐瞒了。
卫老师听到这里,沉沉地叹了一口气说,看来,当初她匆匆和我离婚,又匆匆离开此地,从此无影无踪,大概也是这个原因了。
方虹宜说,再就是你的事,专案组也对她点了出来。
卫老师说,按你妈妈的性格,这就必死无疑了。她太要强,又太脆弱。
卫老师喃喃问道,她怎么死的?
方虹宜说,她撞了火车。在铁路边留了一张纸条,说自己死有余辜,但是这些和自己的丈夫孩子都无关,他们对这些全都一无所知,他们无比热爱毛主席,无比热爱党,自己欺骗了他们。
艳丽的盆花,精美的贺卡,花花绿绿的糖果,红红火火的彩带,还有茹嫣带来的那一只吉祥的大白羊……这样喜庆的年节气氛中,离
第 11 部分
欲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