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为您提供精彩阅读。
何况现在投入是投入了,到底赚不赚还看不出来呢,万一不赚呢?那不是白忙活?
但现在她还不太担心这个,而是想增加投资项目,扩大生意范围,广撒网才能多捞鱼。
在林天明回来之前,她要有个初步的思路才行。
苏芳很忙,爹娘也忙碌地为她攒货,就怕她要生产没空顾着这边存货的事。
初七夜里,王正华过来说明了收货的事情。
这次是按八百斤的重量装的车,依然是三十二人队伍,不为路上资源浪费,而是保障夜里轮班守粮的安全性。
听他这么解释,苏芳便明白,他是清楚人数问题的,还好她之前没有明说,不然真是要尴尬到了。
而他骑马带队,这次果真采用了苏芳的策略,人人都带了两支竹筒装水,而且从自家带一包窝窝,就在路上吃早饭和中饭,能省不少时间了。
苏芳对此很满意。她满意的不是大家为她节省了这些时间,而是大家有了合理利用时间资源的觉悟和自觉性。
在工作中或许能力各不相同,但工作态度很重要。
因此苏芳叮嘱他们路上注意安全、早日归来,当然这次给了一百两银子路上使用。人数没之前多、路程没之前远,这些银子足够路上傍身了。
第二天清早,大家就摸黑收拾整理了马车、清点了货物,迎着东方晨曦出发了。
上午时苏芳正看着爹娘和作料粉末装装缸,一开始装缸是苏芳做的,现在她身体不利索,便也交给爹娘了。
这时苏正河又过来了,说好年前还会来一趟的,没想到这么快又来了。毕竟上回已是大面积铺货了。
“上回是送货到其它州县的酒楼去,这次是要铺给本州几个县,怕下雪不好走路,就早些都铺上,别耽搁了过年生意。”
“年前看是月底还是下个月初,还会来一趟的,就近几个县也要铺上货,我们酒楼也要存些货,不多了。”
“今年就这么多吧,天冷下来,配了这些作料的菜品也更好卖了,尤其肉食很受客人喜欢,多备些货免得影响生意。”
苏正河喜滋滋地说。这作料卖得越多,他跟着也赚得越多。
他这么赚钱的事,还不敢让酒楼的人知道,尤其是厨房里的人,还有另一个厨子。若是知道了,以后都不能好好工作了。
但大家都知道是他侄女配的作料,而这作料有多赚钱,大家都知道,羡慕得很。
送走三叔,苏芳将银票找机会藏进空间里,每天有爹娘和妹妹陪着,她也不觉得闷,只是不时捂着肚子,不知道何时生产。
若是现代,自然能精准预产期,也能清楚孩子是否健康,可是在这里,她只能每个月三次请李郎中拿脉。
李郎中也有数,时间到了就自己背着医箱过来了,也不用苏芳挺着肚子进村。当然这也是有林天明的面子在,才算是个特例。
不但拿脉还开了安胎的营养方子给她吃着。
苏芳虽然年轻,但嫁给林天明后伙食一直不差,后来又赚了许多钱,更是在吃上值得银钱,因此身体一直养得不错。
加上她本又是佣兵出身,明里暗里也锻炼了身体,又懂得照顾自己,因此李郎中说过,这胎位正、身体也不差,到时生起来应该是轻松的。
苏芳听了自然安心不少,这胎怀的可是她家林宝贝,可不能出一丝毫的差错。
刚进入腊月就下起了雪,却是比去年晚了几天。
晚几天的结果,当然是运输车队上月底顺利完成了任务归来了,还往县城送了一批粮食和食材呢。
当然她收的作料还在收着,不过是存着等来年再磨粉了,毕竟月底时三叔再拖了一回货就言明今年不会再拖货了。
因此她也没必要今年还存着货搁那儿等来年春天吧?就连剩下的都分到了本县几家铺子里用着。
当然新州的铺子一律没上货,因为隔着远,她还需要观望一下,因此当初开铺时给的菜谱也是另几样不需要用到这种作料的菜品。
雪天来临,后院里的炭窑还在继续烧着,有了去年的经验,今年早早在炭窑上方撑起了毡布遮挡雨雪。
炭窑没停,早早下订单的数量也早早就送完了,现在还在烧,都是后期陆续接的小单,以及不时汇总过来的大单。
而这些大单,当然都是福安客栈帮忙拉到的,也有枫华酒楼和茶楼拉到的生意。
来消费的客人见他们用的炭好,自然就会问哪里买的,价钱如何,或者有意识地跟一些熟客介绍这些炭,生意自然就来了。
连锁生意就是这样好,方便互相带动资源。
而在下雪前,也积攒了高高的柴垛,还有炭木,是准备烧到过年之前,明年夏天也要早早开始攒货。
他们不需要将生意拓展到新州那么远,就本县城的老主顾照顾好,一年就能赚不少了。
当然与苏芳的生意价值比起来是很少,但足够苏长贵家致富了。看着越攒越多的银两,也难怪他一家人积极性那么高。
而依靠陈家和福安客栈拉起头的卖炭生意,如今只靠苏长贵一家人干活,也轻松带动了林大娘的利益。
这就是互利互惠、各取所需,而且还是借力打力的结果,值得长期经营。
炭窑一直过了大寒之后才停下来,由于苏芳作主给了运输车队每人一大篓炭,因此炭窑找到这时候才停下来。
外面与月初相比,第三场风雪更大,让人不禁想起去年。去年这时候是雪后,新一场大风雪还没有开始。
那时候他们已经张罗着等过年了,还上集去买了不少东西。
可今年她这样子也不愿意出门,还是林天学赶着有厢马车带着姑姑和姐姐去了镇上采买年货。
吃的用的,包括防备着苏芳年前生产需要的东西都准备了。
如今林大娘有林春桃和林天学姐弟陪伴照顾,脸上的笑容也多了,也不再那么冷清,去镇上采买也像个普通妇人。
苏林氏却是不急,苏长安说过年回家时从县城带年货回来,一应所需都从县城买了直接拖回来。
可是随着年关越近,苏芳心情不免忧郁起来。因为林天明还没有回来,也没有消息。手机用户请浏览m.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何况现在投入是投入了,到底赚不赚还看不出来呢,万一不赚呢?那不是白忙活?
但现在她还不太担心这个,而是想增加投资项目,扩大生意范围,广撒网才能多捞鱼。
在林天明回来之前,她要有个初步的思路才行。
苏芳很忙,爹娘也忙碌地为她攒货,就怕她要生产没空顾着这边存货的事。
初七夜里,王正华过来说明了收货的事情。
这次是按八百斤的重量装的车,依然是三十二人队伍,不为路上资源浪费,而是保障夜里轮班守粮的安全性。
听他这么解释,苏芳便明白,他是清楚人数问题的,还好她之前没有明说,不然真是要尴尬到了。
而他骑马带队,这次果真采用了苏芳的策略,人人都带了两支竹筒装水,而且从自家带一包窝窝,就在路上吃早饭和中饭,能省不少时间了。
苏芳对此很满意。她满意的不是大家为她节省了这些时间,而是大家有了合理利用时间资源的觉悟和自觉性。
在工作中或许能力各不相同,但工作态度很重要。
因此苏芳叮嘱他们路上注意安全、早日归来,当然这次给了一百两银子路上使用。人数没之前多、路程没之前远,这些银子足够路上傍身了。
第二天清早,大家就摸黑收拾整理了马车、清点了货物,迎着东方晨曦出发了。
上午时苏芳正看着爹娘和作料粉末装装缸,一开始装缸是苏芳做的,现在她身体不利索,便也交给爹娘了。
这时苏正河又过来了,说好年前还会来一趟的,没想到这么快又来了。毕竟上回已是大面积铺货了。
“上回是送货到其它州县的酒楼去,这次是要铺给本州几个县,怕下雪不好走路,就早些都铺上,别耽搁了过年生意。”
“年前看是月底还是下个月初,还会来一趟的,就近几个县也要铺上货,我们酒楼也要存些货,不多了。”
“今年就这么多吧,天冷下来,配了这些作料的菜品也更好卖了,尤其肉食很受客人喜欢,多备些货免得影响生意。”
苏正河喜滋滋地说。这作料卖得越多,他跟着也赚得越多。
他这么赚钱的事,还不敢让酒楼的人知道,尤其是厨房里的人,还有另一个厨子。若是知道了,以后都不能好好工作了。
但大家都知道是他侄女配的作料,而这作料有多赚钱,大家都知道,羡慕得很。
送走三叔,苏芳将银票找机会藏进空间里,每天有爹娘和妹妹陪着,她也不觉得闷,只是不时捂着肚子,不知道何时生产。
若是现代,自然能精准预产期,也能清楚孩子是否健康,可是在这里,她只能每个月三次请李郎中拿脉。
李郎中也有数,时间到了就自己背着医箱过来了,也不用苏芳挺着肚子进村。当然这也是有林天明的面子在,才算是个特例。
不但拿脉还开了安胎的营养方子给她吃着。
苏芳虽然年轻,但嫁给林天明后伙食一直不差,后来又赚了许多钱,更是在吃上值得银钱,因此身体一直养得不错。
加上她本又是佣兵出身,明里暗里也锻炼了身体,又懂得照顾自己,因此李郎中说过,这胎位正、身体也不差,到时生起来应该是轻松的。
苏芳听了自然安心不少,这胎怀的可是她家林宝贝,可不能出一丝毫的差错。
刚进入腊月就下起了雪,却是比去年晚了几天。
晚几天的结果,当然是运输车队上月底顺利完成了任务归来了,还往县城送了一批粮食和食材呢。
当然她收的作料还在收着,不过是存着等来年再磨粉了,毕竟月底时三叔再拖了一回货就言明今年不会再拖货了。
因此她也没必要今年还存着货搁那儿等来年春天吧?就连剩下的都分到了本县几家铺子里用着。
当然新州的铺子一律没上货,因为隔着远,她还需要观望一下,因此当初开铺时给的菜谱也是另几样不需要用到这种作料的菜品。
雪天来临,后院里的炭窑还在继续烧着,有了去年的经验,今年早早在炭窑上方撑起了毡布遮挡雨雪。
炭窑没停,早早下订单的数量也早早就送完了,现在还在烧,都是后期陆续接的小单,以及不时汇总过来的大单。
而这些大单,当然都是福安客栈帮忙拉到的,也有枫华酒楼和茶楼拉到的生意。
来消费的客人见他们用的炭好,自然就会问哪里买的,价钱如何,或者有意识地跟一些熟客介绍这些炭,生意自然就来了。
连锁生意就是这样好,方便互相带动资源。
而在下雪前,也积攒了高高的柴垛,还有炭木,是准备烧到过年之前,明年夏天也要早早开始攒货。
他们不需要将生意拓展到新州那么远,就本县城的老主顾照顾好,一年就能赚不少了。
当然与苏芳的生意价值比起来是很少,但足够苏长贵家致富了。看着越攒越多的银两,也难怪他一家人积极性那么高。
而依靠陈家和福安客栈拉起头的卖炭生意,如今只靠苏长贵一家人干活,也轻松带动了林大娘的利益。
这就是互利互惠、各取所需,而且还是借力打力的结果,值得长期经营。
炭窑一直过了大寒之后才停下来,由于苏芳作主给了运输车队每人一大篓炭,因此炭窑找到这时候才停下来。
外面与月初相比,第三场风雪更大,让人不禁想起去年。去年这时候是雪后,新一场大风雪还没有开始。
那时候他们已经张罗着等过年了,还上集去买了不少东西。
可今年她这样子也不愿意出门,还是林天学赶着有厢马车带着姑姑和姐姐去了镇上采买年货。
吃的用的,包括防备着苏芳年前生产需要的东西都准备了。
如今林大娘有林春桃和林天学姐弟陪伴照顾,脸上的笑容也多了,也不再那么冷清,去镇上采买也像个普通妇人。
苏林氏却是不急,苏长安说过年回家时从县城带年货回来,一应所需都从县城买了直接拖回来。
可是随着年关越近,苏芳心情不免忧郁起来。因为林天明还没有回来,也没有消息。手机用户请浏览m.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