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城 作者:肉书屋

    第 13 部分

    快捷c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的彼此相知,自己的行为是会得到老友体谅的。骂的人总归有,随他骂吧。当暖春阁里的一幕已成历史,事过境迁,李雪庸的思想从一度昏乱复归于平静,他庆幸,多亏那事因阮大可的执著而流产,否则那将给自己背上一个极其沉重的包袱,注定要为此遗恨终生。——钱,那算他妈什么东西!五万块,又能怎么样?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古人说得真是好极了。也只有取之有道才能活得自在。于是,他便闲闲地讲他的思想品德课,淡淡地每月拿他的三二百元课时补贴费,在嘁嘁喳喳的议论声中心平气和地取有道之财。

    小城的校长带有专制色彩,多年的统治打造了钢浇铁铸般的规矩,每日里各色人等照章办事,行云流水般顺畅,绝少有人去叨扰校长大人。要敲校长办公室的门,是非有特殊要事不可的,否则李雪庸会不大高兴,哪怕他在屋里闲得直打瞌睡。因此上大多数时候他便闲着。闲着其实未必是件好事,久了,无事是要生非的。

    校长办公室里除了他之外,还有就是那个四十多岁的敲钟女校工郝玉兰。

    将一个敲钟人放在校长办公室已属不伦不类,更何况是一个中年妇女。但这里面有个特殊情况,有一段时间里办公室不够用,郝玉兰就没有了栖身之地,勉强塞在哪个教研组都不合适,最后只好暂时安置在校长办公室。后来教研组合并,有了专门的后勤办公室,但李雪庸却不说让郝玉兰走。李雪庸不说,别人谁会那么不懂眼色地去提醒校长呢。谁都懂得,校长不让郝玉兰走,那就必定有不让走的道理,而这道理何在,是不必说那么明白的。教员是知识分子,在小城属高智商群体,大道理小道理全懂。于是都心照不宣地默认了郝玉兰的特殊地位。也就是自打郝玉兰进驻校长办公室后,绝大多数教职员工称呼她时,都不约而同地加了个“儿”音,“郝玉兰”变成了“郝玉兰儿”,听着,你也听不大出是昵称还是嘲讽,反正里面有种特别的味道,只是别去细品。每逢郝玉兰进进出出,总有那么几双眼呆鹅样地死盯着,将那女人的肩腰臀胯盯得伤痕累累,将高矮肥瘦糙细凸凹考证得不能再精确了。

    郝玉兰,谁不知道她呢?年轻时是个语文教员,身材曾经颇为苗条,交男友时眼界很高,挑剔得厉害,能入眼的男人几乎没有,婚姻大事就一年年地耽搁下来。等她好不容易选中一个意中人,自己已入中年,对方反是嗤之以鼻了。这种遭人厌弃的反常情况是她从未经历的,那以后精神就有些异样,常念叨那人的名字,有一回在路上碰见那个人,非要拉人家到家里谈谈,吓得对方拔腿就跑。那会儿她教课已时见恍惚,常在课堂上说些莫名其妙的话,放学后总爱找些大男生背课文,背错了掐大腿根,并时时深入禁区s扰,弄得那些十五六岁的半大小子战战兢兢的。后来家长纷纷去找李雪庸。迫于舆论压力,李雪庸不再教她讲课,就做了个敲钟人。再后来郝玉兰成家了,男人知她底细,不大喜欢她,一个人跑到外地做打工仔去了。郝玉兰整日无牵无挂,无思无虑,神情常现出一种痴憨的样子,人也吹气似的胖大起来,倒显得比年轻时平易可爱了。

    春秋时节,郝玉兰爱穿一件桃红色毛衣,没事常爱低了头摘毛衣上的毛毛。

    一次,李雪庸去各教研组检查教务,一个平素喜欢说笑的老油条大惊小怪地喊:“嗨嗨嗨,都来看呐,校长的前胸怎沾了恁多毛毛?”李雪庸一惊,低头摘下两根来,说:“看你那破嘴,大惊小怪的。”那教员似乎又有新发现,朝几个埋头备课的教员喊:“快来快来,还是桃红色的呢!”便捡起来放在手心里,吆喝着那几个教员围上来看。那老油条是建校时的元老,李雪庸也奈何他不得,他见势头不对,嘴里说着“扯淡”,脚下却往外溜,连教务也不查了。慢慢儿的,那老油条见了面常冲他喊:“校长,你那前胸还有毛没毛啊?”时间久了,李雪庸也就无所谓了,听罢笑一笑,仍旧例行公事地查他的教务,讲他的周大苟,写他那半文不白的闲情诗和枯涩的大字。

    关于他和郝玉兰的故事越传越奇,最新的一个版本已然是粗俗不堪。

    对教师们的种种议论和各种意味复杂的目光,虽说李雪庸泰然处之,但他也不就是破罐子破摔,死猪不怕开水烫的那种,他有他自己的人生哲学。他曾对婉劝他的王绝户慨然长叹:“人生似梦,逝者如斯。我李雪庸除了吟风弄月,发发思古之幽情,还有何物可堪挂怀?古人也说,大抵浮生若梦,且从此处销魂。人生,不过如此呀。”王绝户听罢也只好陪着空叹一声。还是阮大可猜得准些。有一回他悄悄问李雪庸:“你冒着身败名裂的风险弄那郝玉兰,不会是平白无故吧?依我看祸端十有八九是我那乾坤混沌汤。”李雪庸无言一笑。阮大可不禁仰天长叹:“这汤——唉,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王老兄确有先见之明啊。”李雪庸摇摇头,文绉绉地说了一句:“寡人有疾,关卿何事?”阮大可为遮掩老友颜面,笑着说:“其实,彼此彼此,寡人也有疾,而且病得还不轻。”李雪庸一时不解:“你这是从何说起?”阮大可把脸凑近李雪庸:“你是真不知道,还是想给我留个面子?”李雪庸知道阮大可说的不是沈秋草,便疑疑惑惑地问:“你是指——潘凤梅?”阮大可笑了:“不是那娘们儿还能是谁?”李雪庸说:“可你我不一样,我这行当——实在风流不起呀。”阮大可试探着问:“那你现在——”李雪庸满脸的无奈,将双手一摊:“事已至此,覆水难收了。”

    郝玉兰经常显得没心没肺似的。人家那指指戳戳和异样的眼神,似乎统与她不相干。整天敲完钟,就对着一面小镜子描眉呀,抹嘴唇呀,再不然就是拿个指甲刀挨着个儿地修磨手指甲,修完了,朝上面涂各种颜色,赤橙黄绿青蓝紫,换着样儿涂,花花绿绿的。涂好了伸出手给李雪庸看。她是听人说阮红旗爱涂指甲,又涂得好看,只是阮红旗无冬历夏一副手套不离手,因此她从未见识过,就想学样,却也画得好看,不知是因为人又白又胖衬得好还是真画得好。总之是人到中年,心广体胖,身子和脸面丰满圆润,教彩甲一衬,也算风韵犹存。

    近来却不行了,大概是提前遭遇到更年期,细看那脸面有些松弛,脖颈尤其发懈,精神也差,有点落花流水的意思。李雪庸就教她在家歇两日,说工资奖金照发。

    眼前没了郝玉兰,李雪庸的办公室里便空落落的,显得格外清寂无聊,心里不觉一阵阵发躁。李雪庸尽力平息着。处理完日常校务,就拎过提斗,饱蘸了黑墨,在报纸上写大字,他那大字的韵味可说是与年俱增,字体更大,笔画更粗放,布局更显随心所欲,运用枯笔处也更为艰涩险峻,一派嶙峋气象。写完几张,回头自赏一番,觉意兴已尽,便挂了提斗。又赶紧坐下研磨他那首写云峰山极顶的旧体诗,妄想借此填补大脑的空虚,免得教“郝玉兰”三个字趁虚而入。他其实也早想写写云峰山最高峰,那个秃鹫般的山峰不是寻常物景,乃山川之秀,造化之灵,那副傲岸的神态,如一位修炼千年的得道高僧,漠视星移斗转,笑傲过眼烟云。它是云峰山之魂,它又是小城寻常日子的一部分;每天,经意不经意的,人们都要看它几眼。这么一座奇峰,焉能久不入诗?李雪庸不是没写过它,只是写过之后,再凝神仰望,便觉那一纸文字索然无味了。几张大字写过,心绪渐平,透过窗户,遥遥可见那隐在云雾里的孤峰,虽不真切,空荡处却更增人遐思,此刻李雪庸恍惚着好似携了壶盏,穿透云雾登上了云峰山绝顶,要与那只寂寞的老秃鹫倾杯畅叙。这么遐想着,沉吟着,脑袋里便爆豆似的蹦出四句:“雾漫云横锁老囚,空山寂寂不优游。清泉野蔌君邀我,小饮无须费应酬。”默诵一回,觉得只一“锁”字尚可,论意境,化峰为友也算不得奇,心想待有闲暇再与阮大可、王天佑二人细细计较。不管怎样,总算是暂时将郝玉兰抛置脑后了。

    才把那页诗稿扔进抽屉,忽听外面不远处响起一个男人粗哑的喊叫声,似乎是在叫一个学生的名字。李雪庸还以为是哪个家长来找学生,抬头望去,见石头院墙的缺口处嵌着个黑黑的人头。再细看,原来是傻哥。李雪庸怕傻哥在那里胡咧咧搅扰上课,便悄悄走出去,到缺口处哄傻哥:“听叔的话,到别处玩。”傻哥并不理会,伸长脖颈还要喊。李雪庸无奈,拾起一块砖头拉着架势要砸下去。傻哥见势不好,冲他一梗脖子:“你牛!”抱着头跑了。李雪庸回头一看,许多教室的窗玻璃上都贴满了一张张小脸在看热闹,就怒吼一声:“上课!”顿时,窗户上的脸都变换成笑嘻嘻的了,有的还冲他做鬼脸。李雪庸哭笑不得,心说:“这j巴校长,当不当的没劲。”扭头再看时,傻哥的人头就又嵌在了缺口处。正想采取措施彻底整治一下傻哥,一个替郝玉兰敲钟的男校工却走出来,当当当当当,敲响了下课钟。

    大大小小的学生娃叫着闹着蜂拥而出。兴致勃勃的大男生们打着呼哨从他身边掠过,嘴里喊着“替校长报仇啊”,争先恐后地奔过去整治傻哥。

    李雪庸愣在那里有好一会儿。郝玉兰的缺席本就在他心里埋下烦躁,乏味无聊的工作更教他感觉这日子没完没了。他的心里充满了狼狈与沮丧。

    近两天来有一桩事教李雪庸心里堵得慌。自己那八十来岁的老爹自打喝了阮大可的乾坤混沌汤,就闹腾得厉害,在魏老二那儿碰了几回钉子之后,日日地跟李雪庸吹胡子瞪眼,冲他要老伴,非着一时三刻就得给讨一个来,好像不赶紧给讨来马上都耐不了似的,还不要老丑的。老头子当年十几岁时确实做过阎锡山的马夫,耳濡目染,沾了一身的军阀习气,不管什么事开口即骂,整天嘴里都是那句“他妈拉巴子的”。起初,李雪庸还以为老头子一时糊涂,闹闹也就罢了,没在意,不料越闹越凶,时常吃着半截儿饭就问:“他妈拉巴子的你给我找了没有?”有天晚上李雪庸睡下后,就听老头子住的那间小屋里传出乓乓乓砸r的声音,知道那是在捶胸脯子,正闹心呢。一会儿又听厨房门哐当一响,就没动静了。李雪庸起身过去一看,老头子在厨房里光腚拉撒的正喝凉水,连个裤头也不穿,小心地问了问,回说忒躁得慌。劝着少喝点,别坐下病,又招来好一通骂。气得李雪庸整整一宿也没睡着觉。老头子贪图痛快猛喝凉水,终于喝得狂泻不止,阮大可千方百计好歹用药给止住了,谁料过犹不及,却又开始便秘,老头子气得骂阮大可是坑人的庸医。阮大可就试着劝老头子:“老叔,实在不行,您老人家就别喝那汤了,看闹坏了身子。”老头子两眼一瞪:“怎么着?你他妈教我上了瘾,回头又要给我断了,想要我的老命啊?”李雪庸给夹在这中间,哭笑不得。

    还有件事也教李雪庸闹心。那还是因为郝玉兰。郝玉兰的男人在外找了个打工妹,前几天回来和郝玉兰办了离婚手续。不料这郝玉兰真的没心没肺,她很快地又找个主儿,是个拐腿,在街边棚屋里修表的。李雪庸认识那拐子,矮郝玉兰半头,病病歪歪的样子,听那个爱说笑的老油条说,拐子根本就没有性生活能力。他很是不解郝玉兰找这么个人为的什么,心里就老大不是滋味。他承认自己有醋意。虽说这个胖女人年纪老大,头发开始起焦,脸面现了皱纹,眼神也总是迷迷瞪瞪的,但好些地方,尤其是那身肥膘还是教他迷恋不已。原先她那个男人远在省城,眼不见心不烦,可如今半路c进一个拐腿来,而且这拐腿就在街边,日日都能看到,那感觉就很是腻歪。那天郝玉兰上班时,李雪庸悄悄观察她的神色,倒也没看出什么异样。趁上午第三节课清净的时候,李雪庸和每回一样又去缠磨她,却被她一把推开那毛嘴,伸向下边的一只手也在途中给按住,一时就僵在了裤腰上。看看胖女人的脸色,不像撒娇闹小性子。李雪庸问:“怎么了,这是?”郝玉兰若无其事地说:“拐子告诉我,今后不能和你再闹了。”“他知道咱们的事?”“我跟他说的。”“为什么要说?”“为什么不能说呢?”李雪庸给问住了,想说什么却又说不出,呆愣半晌,哼哼冷笑两声:“行。秋月春风,郎才女貌。从今往后和拐子好好儿过日子吧。”心里就好几天不平衡,人越发焦躁,夜里躁得紧了,便翻来覆去把一张床弄得吱嘎吱嘎响,有时竟怀念起自己那丑陋无比的黑脸女人来。

    诗是不能写了,拿起笔来肚子里寡淡得很。写大字更不成,未曾落笔那墨汁先就哩哩啦啦抖得可哪都是。也没心思去和阮大可、王天佑清谈。正好上面紧着催要一份“学生课外活动情况汇报”,就整天闷在校长办公室里编排这份材料。材料是很难写的。这两年学校没像样开展过学生课外活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许多内容只好凭空杜撰。闷了两天,那份材料就写得很像回事了。李雪庸找人把材料送走,这才松下一口气。

    人闲下来,那些杂七杂八的事又塞满了脑袋。他稳稳心神,先去药店买回两盒知柏地黄丸准备给老爹吃,他听阮大可说过,那药吃下去最败肾火,什么是肾火?还不就是那股邪火!不过,回去可不能说是败肾火的,老头子懂这个,那要挨一顿臭骂不说,弄不好还要挨上两拐杖,就说是专管延年益寿的。料想这两盒吃下去也差不多能抵消乾坤混沌汤的大半药力,没准儿能将讨老伴的事缓一缓。倒是郝玉兰这女人教人有点气闷。嫁人就嫁人吧,怎么能将拐子的一句话当了圣旨呢?

    这天,李雪庸又开始焦躁,坐在办公桌前,眼盯着一张报纸,把那茶水喝得咝喽咝喽直响,那报纸上的字却是一个也没看进眼里的。半上午,郝玉兰给李雪庸打了两暖瓶开水,全教他给喝了,看样子还没有喝够,她张了两回嘴想说什么,又都把话咽了回去,就低下头弄指甲。走廊里再度寂静的时候,李雪庸实在忍不住了,没好气地将茶杯往桌上一礅,粗声粗气地问:“怎么样,蜜月的感觉不错吧?”口气里有明显的嘲讽,还有些猥亵的意思。郝玉兰竟品出了这些言外之意,就窘得满脸通红,半天才嘟囔一句:“那天没教你闹,还记恨我呢?”李雪庸大概已猜到她为什么如此窘迫,就说:“我闹不闹的无所谓。——怎么着,那人不行吧?”说完,他喘着粗气直盯着郝玉兰。郝玉兰不去看他,说:“凑合过日子呗,还要怎么样呢?”李雪庸听不得她这种没心没肺的腔调,用手指烦躁地敲敲桌面,说:“要嫁,是不是,也得先想想,对方呢,不但要满足你的经济需求,还要满足你的精神需求才行。如今这——这算什么呢?”郝玉兰笑了:“还是你惦着我呀。”话里不知是夹着嘲讽还是发自真心。李雪庸把头一扭:“笑话!”神色便有些恼。郝玉兰见李雪庸那个样子,就掀起那件桃红色的毛衣,走到李雪庸面前,笑着逗他:“看看还是不是原来的样子了。”李雪庸一横心,闭上眼睛硬撑着。郝玉兰用茹头在他嘴上蹭来蹭去地撩拨。此刻李雪庸已煎熬多日,充一会儿硬汉之后,再也支持不住,顷刻间防线d开,便又重演起熟悉的一幕幕来。不一会儿,郝玉兰轻声呻吟起来,李雪庸也被她身上那股热烘烘的气味烘得浑身躁热。程式是一如既往,稍有些新意的是李雪庸比以往多了几分温情。待郝玉兰母牛似的一声低吼之后,李雪庸那满肚子邪火恰好也于瞬间消散。整整衣衫重又坐好,郝玉兰仍偎在他身边站着。李雪庸还在刨根问底:“你为什么要嫁那拐子呢?”郝玉兰说:“他是我邻居,对我实心实意,天天帮我做家务活。”她扭头看看李雪庸,“你能帮我做家务活吗?”李雪庸啼笑皆非:“你需要的是男人,不是打杂的仆人。”郝玉兰懒懒地说:“不是还有你这个男人嘛。”李雪庸气得笑了:“那他夜里怎么做你的丈夫呢?”郝玉兰怪怪地笑了一下:“哼,怎么做?怕是你想也想不出。”说完还笑,那眼神里竟有些痴迷,“那人真是——蛮有趣的。”

    “蛮有趣?”李雪庸听了,也笑一声,他自己也说不清是冷笑还是苦笑。抬头看看郝玉兰,刚刚回复平静的她现在两腮再度泛起潮红,李雪庸禁不住又想入非非了。郝玉兰见他那种眼神,怕再闹她,忙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坐好,然后掏出一只小镜子上上下下地照,一边照一边岔开话头问李雪庸:“你那老子这些天闹什么呀?听我妈说还教魏老二骂过一回,是不是要找个老伴?”李雪庸不吭声,伸手去摸水杯。郝玉兰又说:“都七老八十了,还想怎么着啊?”李雪庸一口气喝下半杯水,用拳头捶着腰,粗声粗气地说:“他闲的!”郝玉兰开玩笑地说:“要不,把我妈介绍给他?”李雪庸噗嗤一声笑了,说:“你拉倒吧,整个小城人家就指定魏老二一个候选人,就你妈那岁数?”郝玉兰也憋不住笑:“老头子精神头儿可以呀,那么大年纪了还敢招呼魏老二?”李雪庸说:“就那架势,恐怕魏老二的闺女他都敢招呼。”郝玉兰一撇嘴:“得,你们这爷俩都够风流的——遗传呐。”

    闹了一回,又说笑一气,李雪庸的心情好了许多,对郝玉兰的婚嫁不那么耿耿于怀了,便和她说些闲话。忽然郝玉兰想起一件事来,忙问李雪庸:“听说学校要精简人员,有这回事吗?”李雪庸点点头。郝玉兰就有点慌:“那我这个敲钟的准跑不了了。”李雪庸故意语调平淡地说:“回家不是更好吗?整天做做饭,打打小牌,陪陪拐子,该有多美。”郝玉兰气喘得有些不匀了:“你站着说话不腰疼。谁愿意整天围锅台转呢。”见郝玉兰真急了,李雪庸说:“别急嘛。”就告诉郝玉兰:“学校准备开办个小型校办工厂,精简下来的人员可以消化到那里去。”又拉着长声说:“就是不开办校办工厂,不是还有我吗?”郝玉兰松了一口气,看看李雪庸,冲他一笑,这才觉出自己眼睛里竟有些发潮。

    刚刚理顺郝玉兰,老爹那里又起风波。原因很是荒唐:街面上有个张老汉,人称张党员,遇事不顺他意,非打即骂,天王老子也不惧。他听说李雪庸的老爹盯上了魏老二,就当着面骂李雪庸的老爹是老氓流——他一贯地将流氓称作氓流。他依仗自己有些革命资历,便没将老头子放在眼里。

    这个张党员七十多岁,是个十八岁参军的老革命,其实不是党员,可小城人都叫他张党员,那称呼里含有“老革命”的意思。抗日战争时期,教日本鬼子的刺刀给削去半拉耳朵。解放战争时打锦州,又教国民党的炸弹崩掉两个手指头。抗美援朝他入朝参战,有一回饿着肚子急行军一天一夜,到了目的地后,炊事班不知从哪弄来一袋黄豆,煮得半生不熟就抢着吃光了,结果是放了一整天的p,打那时起吃点硬东西就不绝地放臭p。家里穷得叮当响,整天骂骂咧咧,要钱要物的,镇里历届民政部门的干部对他最头疼。不论走到哪儿,腰里总揣几块军功章,自觉是得了免死牌,多少年来一直以为在整个小城可以上打君下打臣,谁也不敢冲他瞪眼。人都说他又穷又横又“臭”。傻哥却不惧老革命,一见面就念那套歌子气他:“万里长征吃过糠,抗日战争扛过枪,解放战争负过伤,抗美援朝渡过江,现在全都不吃香。”每次听了傻哥的谣儿,张党员都要七窍生烟地浑骂一通。

    这样的老革命是惹不得的,那是打江山那一拨儿啊,到什么时候都得给恭恭敬敬地养着。可他万万没有想到,当他氓流二字刚骂出口,李雪庸老爹那只梨木拐杖早呼啸般飞来,就听啪的一声闷响,张党员应声倒地,他起初有些发懵,仿佛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待明白过来,才认定是有人在捋虎须。他支撑着站起来,刚想破口大骂,一眼看见老头子手中那根闪着紫色寒光的梨木拐杖,赶紧闭了嘴,转过身,一瘸一拐地去了镇政府。找到镇长,第一句话就是:“我他妈革了一辈子命,今天教阎锡山的军阀余孽给收拾了。”镇长恭恭敬敬地把张党员接进屋,赶紧教人沏茶拿烟,又端来一盘糖块水果。张党员乐了,似乎已忘了刚才发生的事,将话题一转,便与镇长讲起他当年的革命经历。从战争年代讲到闹土改,抓老右,大跃进,三年自然灾害吃树皮,除四害轰家雀,再讲到揪走资派,批林批孔反击右倾翻案风。直讲得慷慨激昂,唾沫横飞。镇长静静地听着,极其认真地点着头,不断地为他续些茶水。张党员过足了嘴瘾,已全然忘记了李雪庸老爹拍他那一拐,又说起老生常谈的一套,不外是缺吃少花,政府不管,夹七夹八地说一大堆牢s话。末了儿,问镇长:“你没听傻哥给我念的那套歌子?”镇长笑着说:“知道知道,叫什么万里长征吃过糠——那是傻哥胡咧咧呢。”张党员一瞪眼:“胡咧咧?那是真他妈反动啊。”不待镇长再说话,就豁牙漏风地念起那歌子来,念完了,又说一句:“到什么时候也不能忘了老革命吧?”就捧着个杯子咝喽咝喽喝茶水,等镇长的下文。镇长笑一笑,拨通一个电话,冲里面的人说:“马上支二百块钱送过来。”扭头冲张党员说:“这点钱你老先花着。”不一会儿钱送来了,张党员接过来要走,忽然他又想起那件事:“那个老军阀——”镇长赶紧说:“回头我找他,非好好儿教育教育不可。”就将张党员连哄带拉地送出门外。看着那个渐渐远去的背影,镇长苦笑着摇摇头,自言自语道:“那老军阀你能干得过?连我都不敢惹他呀。”回办公室后他给李雪庸打了个电话,简略地说说事情经过,教李雪庸劝劝老头子。

    那边的李雪庸放下电话,一p股坐在椅子上。没想到老爹闹到如此地步,竟惊动了镇长。对老爹,他一点辙也没有了。那知柏地黄丸买回后是坚决不吃,那乾坤混沌汤依然顿顿不误。药力发作起来多半是要烧膛的,人便异常焦躁,又一身的老兵痞习气,死盯人家魏老二不算,还痛打了张党员,接下来不知还要做出什么举动。这样下去可怎么得了?这样想着,就觉四肢发软,心力交瘁。

    周末,李雪庸找来阮大可和王绝户两个,要喝几杯,散散胸中郁闷。那两个近来心里也不舒畅,正好也想借酒浇愁。三人一拍即合,那酒就喝得很凶。从傍午至午后三四点钟,看看都有了七八分酒意。最有意思的是王绝户,满脸满头通红锃亮,坐在那里笑眯眯的像尊醉佛,直撺掇李雪庸说说诗。阮大可慢悠悠地啜着伊人酒,也要听听。李雪庸便兴致勃勃地说开了:“诗乃雅事,可娱情养性,古人说石令人清隽,竹令人秀逸,水令人澹远,花令人多韵,这诗,最令人风雅。人之一生固然不可无雄才大略,却也万万不可少了风雅。做人不懂诗书风雅,那还有个什么趣儿呢?”王绝户和阮大可见李雪庸说得妙,连连称是,三人一口饮尽杯中残酒,又一一斟满。李雪庸愈发有了兴致,滔滔不绝地从那祖先创造出“嗨哟嗨哟”的劳动号子说起,接下来又是什么诗经楚辞呀,汉乐府呀,又是什么建安七子,竹林七贤,陶渊明呀,又是什么三张二陆两潘一左呀,又是什么初唐四杰,李杜韩柳元白呀,又是什么欧王苏辛呀,尤杨范陆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呀,扳着指头历数了一回,特别把那老杜和中兴四大诗人里面的范成大赞个不停,说到范成大,一口一个“石湖居士”,说着说着竟把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拣那风趣的一首首诵起来,一派的书生气,把那两人逗得直乐。李雪庸见两个人爱听,又讲了一通格律,什么平平仄仄,对仗押韵,失对失粘,什么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直说到“拗救”一节,见那两个满脸的困惑,才打住话头,要他二人看诗,说昨晚心绪不佳,出去散步,一时有所感触,凑了几句,便摸索着找出诗稿。两人接过一看,见用的是文征明的小楷,阮大可先夸字写得好。再去看那诗,见写的是:“怕有闲愁伴早眠,长街短巷且流连。夕阳隐隐青天霭,暮色苍苍绿树烟。肩上行囊休问阮,城关岁月不知年。春风管自留痕迹,心事来从两鬓边。”阮大可读罢,抬头笑道:“难道阮囊羞涩也能困扰你这么豁达的人吗?”李雪庸脸上现出一丝羞愧,看看阮大可,欲言又止,最后只好摇摇头苦笑一声。机敏的阮大可猜到李雪庸是想起了那五万元中介费的事,就朗声笑道:“人生如梦,等到梦醒时分再看,酒色财气一切都不过是过眼烟云,何必介怀呢。”王绝户也看出了李雪庸的心事,从旁劝道:“你也过知天命之年了,世俗之事能放则放,能淡则淡吧。”阮大可说:“王老兄言之有理。”李雪庸说:“我尽力而为。”那神情就豁朗许多。阮大可若有所思地说:“要说这钱财二字,这些年的改革开放,我算是个受益者,要是放在过去,我这乾坤混沌汤,轻则被当成资本主义尾巴给割了,重则就会像王老兄当年那样,给编进材料里供人批判,闹不好也要站在大卡车上满世界游街。”王绝户顺着阮大可的话头不无自嘲地说:“我也算是趟了一回改革开放的浑水,钱是挣了一些,可到头来弄得人不人鬼不鬼的,值吗?”李雪庸脸色有些凝重地说:“权衡利弊,我还是站在岸边,当个观潮派吧。”

    阮大可见三人说得沉闷,一心想找个轻松的话题,他见书桌上摊着一本颜鲁公《勤礼碑》,就撺掇李雪庸写几个大字。王绝户也说写大字能泄人郁闷。李雪庸听说写大字,不禁来了兴致,走到桌前捉笔蘸墨,略想一想,便拉开架势,信笔写下“回也不改其乐”六个大字,看那韵味竟有几分率性,几分顽劣。写完了,李雪庸摇头晃脑地念一遍,然后如释重负地说:“我当不了擅长理财的冉有,就做一个箪食瓢饮的颜回吧。”阮大可爱这幅字的散淡任性,也喜欢那句话,说走时想着带上,回去要将它挂在自己的卧室里。

    阮大可还觉郁闷,加之又是个闲不住的人,就提议去镇外小河边走走。王绝户整天囚在红梅饭店,没人占卜时便独自枯坐,蹲小号一般难受,也是久蛰思动,就极赞同阮大可的提议,他起身拿过那根梨木拐杖,催促李雪庸快走。

    三人说说讲讲,来到镇外小河边。抬眼一望,清浅的河水白亮亮的,曲曲弯弯地绕着人家屋舍流淌,岸畔的麦田里刚收拾干净,白的河水黑的土地,衬得格外分明。三人呆呆地看了一会儿,李雪庸心有所动,忍不住说:“这黑是黑,白是白,最简单不过的二色,却藏着无限气韵,无论是诗是画都绝难描出。”王绝户频频点头,说:“黑白乃一y一阳,诸色之中至大至玄者,二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混混沌沌,自然难描。人之为人,又何尝不像这y阳二色?”阮大可见他二人说得玄虚有趣,也凑上来附和着:“老哥这混沌之说的确是高论,我也时时觉得这人生在世正如一副药,平和之味固然少不得,那毒药和畏反之药也须有的,若不然,就凑不成君臣佐使了。”李雪庸听他拿药作比,感觉新鲜,也来了兴致:“人生在世也如诗呀。诗要有工笔细描,可也要讲究空白,繁笔时密不透风,简笔处疏可走马,意境才能空阔,同样道理,做人若是一味的老八板就没趣了。”阮大可哈哈大笑,打趣道:“老弟莫不是夫子自道吧?”眼见得话题快触到了郝玉兰,王绝户怕李雪庸尴尬,连忙说:“雪庸老弟不过是泛泛而论,其实道出了一篇做人的大文章,古圣先贤都不愿讲的。当今世上假话风行,都想把自己说得完美无缺,又有几个肯对自己说黑道白?”阮大可忙说:“那是,那是。”李雪庸望着流动不息的河水,忽然说:“我刚才那番话其实正是夫子自道。”顿了顿,又说:“回想起来,我自小家教甚严,长大后十七岁便投身教育,几十年如一日,总归不失大节。谁知恰恰到了知天命之年,忽忽悠悠竟像着魔一般,迷上了那个郝玉兰。有人已将这事反映到市教委,上些天市教委的人在电话里把我好一顿臭骂。”王绝户喟然长叹:“人世间惟情惟色,最难排解,可谁又敢说此生时时都把持得住?”李雪庸感慨地说:“我知道老哥也不是完人。可问题是,老哥是被人设了局的,我这可是心甘情愿地往浑水里趟啊。”王绝户摆摆手:“别替我遮掩,我心里明镜似的,别人设局固然不假,可我要是死不入局他又奈我何?说到底还是我的不对。”阮大可刚说“我那孽子”,王绝户就接过话头说:“红兵并无大错,他为我牵线固然有利可图,可也帮了我大忙,不然,我那小孙子的医药费怎么办呢?”三个人一时无话。李雪庸为缓解气氛,便笑嘻嘻地盯着阮大可看。阮大可会意,哈哈大笑道:“莫非是该揭我老底了么?”李雪庸哼哼冷笑两声:“难道只有你神通广大,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阮大可连忙摆手:“哪里哪里,连王老兄都已是黑白难辨,我阮大可岂是个出淤泥而不染的?我这张脸比你俩抹得更黑。”他收住笑容,沉思着说:“我常常想,人不过是种高级动物,是穿了衣裳走路的,若各自扯去这片遮羞布,就都是赤ll的了,哪还分个美丑?祖宗造出那个‘人’字,不过是给自己编排的一个雅号儿罢了。至于我的故事,从早年的沈秋草,到如今的潘凤梅,多得够说一本评书的了。”李雪庸忽然问:“当年你和沈秋草怎么说断就断了呢?那也是一种缘分,不是随便修得来的。我一直为你们惋惜。”阮大可说:“当时不割断又能怎样?除非我不想活了,谁不知道她那男人,出了名的蒋大马棒,手黑呀,把他惹急了你还想活?”李雪庸就感叹:“难怪人都说生死恋呢,敢情这‘恋’字和生死是连在一起的。”王绝户说:“多少人痴迷不悟,明明知道情色是个绳套儿,偏都伸着头朝里钻。人啊,要像这山川草木该有多好,生生灭灭,无忧无喜。”

    三个人沿着河边向前走。走一路,说一路,总归不离人生要义。

    不知什么时候,三人的身后却尾随了一个傻哥。

    傻哥一开始想追上王绝户,冲他吼一回“大妈妈的咂,狗尾巴花,落配的凤凰,老黄瓜”,后来见三个老头子比比画画,有时高一声低一声,要吵架的样子,就觉十分有趣。相跟多时,看看并没有吵起来的意思,一时显得无聊,想靠近王绝户,又怕黑脸的李雪庸,便坐在一块方石上哼哼呀呀地叨咕那歌子。风飘来傻哥的歌谣,断断续续的。王绝户满脸苦笑,那两个人也一时无语。其实,王绝户是喜欢傻哥的。他听傻哥念完,对那两个人说:“傻哥的谣,辞句虽说粗鄙,却也甚是可爱。”阮大可扭头看着别处,他每次听到这歌子,都觉得王老兄的尴尬处境完全是红兵一手造成的,心中就愧疚不已。李雪庸故作轻松地说:“像傻哥这样的人,心无城府,口无遮拦,一旦说出话来,倒比聪明人说得有趣。”阮大可转回身看看二人,无可奈何地苦笑着:“要不是我那逆子造孽,哪来傻哥这歌谣呢。”李雪庸宽慰道:“甭想那么多,一切都已经成为历史,谁也改变不了的。”王绝户在一边自言自语似的说:“小城要是没有了傻哥的谣儿,那还有什么趣呢。”那两人听了一愣,一时竟没摸到王老兄的心思。

    商品经济越发将小城这潭死水搅动起来了,小城人嘴里说的最多的字眼恐怕要算是“经商”与“下海”。小城教育界也随之风雨飘摇,人心空前地慌乱,好像讲完这节课就不知道自己接下来会被这股浪头冲到哪里。教授卖茶蛋的故事到处传扬,教育界、科技界跳槽的新闻屡有所闻。

    近日有一桩奇闻再一次为小城中学本已动荡的形势推波助澜。说的是外省某校高三年级教员,于一夜之间全体“蒸发”,引起当地巨大轰动,后经了解才知道,这些教学精英们是耐不住清贫,集体跳槽奔了深圳某校,被当地晚报称为“胜利大逃亡”。

    李雪庸的统治也并非铁板一块,刀枪不入,而且已然出现局部垮塌。

    一个平日埋头苦干的教学骨干,年年优秀教师,又是优秀党员,忽然就告别站了二十多年的讲台,也不顾党组织严重警告处分,毅然决然地扔下教书匠的铁饭碗,在学校斜对过自家门前戳起两间门面房,做开了卖馅饼生意,因守着一班贪吃的小主顾,自开张以来,生意就热火朝天,听说正准备拓展油条馄饨及稀粥业务。几个一向忧国忧民的教员找到李雪庸,痛惜之余,还幻想着校长能极力挽回此事,内中的一个痛心疾首地说:“老赵是响当当的教学骨干,去年又被评为省级优秀教师,他教出的学生有的都当了副市长了。——老赵缺不得呀!”李雪庸表示无能为力,他心中暗想:“不是我不挽留,实在是天不留人啊。省级优秀教师又怎么样?只是逢到教师节那天风光一回,又上主席台又披红戴花的,可工资老那么百十多块,维持着五六口子人,上有老下有小,刚刚四十五六就跟个小老头似的。大儿子搞了几年对象等着登记结婚,孩子眼看要提前生出来了,没钱,只能干着急;大闺女高中毕业想买一份工作,没钱,天天在家哭闹,发狠要去深圳做发廊小姐;老妈和老爹都一身的病……放在谁身上,能不愁白了头?”李雪庸内心里很是赞赏那个老教员破釜沉舟的勇气。人生苦短,又能有几多搏杀的时光,快五十的人了,此刻不搏,这辈子恐怕再无翻身的机会。但这话他只好在心里说说,表面上总要做出一副惋惜的样子,一校之长,没有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的风度还行?为此事,他专程去了趟市教委,将学校近期动态做了汇报,回来后又召开全校教职员工大会,一遍遍地重申要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要甘做园丁和蜡烛,说到激昂处,还吟诵了李商隐的那两句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最后他让大家坚信,虽然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是无限光明的,党和政府绝不会忘记辛勤的园丁。

    看着李雪庸那张黑褐色的充满坚毅的脸,人们的情绪真的安定了许多。校园又像一条缓缓流动的老河,在某处偶尔激起一朵浪花后,又依照先前的节奏不紧不慢地向前流去。

    在接着召开的市教育系统紧急会议上,李雪庸留意打听着各校的人员流失情况,原来,各校虽也人心浮动,却并没有什么过激的举动,因此,小城那位卖馅饼的老教员便成了会议上被屡屡提及的典型,李雪庸那黑褐色的毛脸也便一次次地涨成暗红。

    会后归来,李雪庸萎靡了好些天,也暂时忘了去沾惹郝玉兰。

    李雪庸便常常有种狼狈感。乾坤混沌汤也喝得有上顿没下顿的了。在他的潜意识里,对人生,对事业,对情爱,已不抱过

    第 13 部分

    欲望文

章节目录

睡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屋只为原作者肉书屋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肉书屋并收藏睡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