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会儿,曹操略显尴尬的说:“诸位大人,赵大人行事每每出人意表。咱们先不管赵大人此举有何深意,就当前而言,诸位大人身负的职责都已明确。无论谁坐在刺史的位置上,各位都该各负其责,为青州的发展尽心尽力。而赵大人为青州设计的制度也让刺史之位与从前与其他州郡不大相同。无论谁是刺史,在掌舵青州发展方向的同时,一项重要的任务都是完善权力监督制度,让权力更好的服务于民。这件事可不是凭刺史一人能够完成的,如果这成了刺史个人意志的体现,也就失去了权利监督的意义。所以,诸位大人在履行职务的同时,也应该明白,完善权力监督制度是我们每一个人共同的职责。希望诸位大人也为此尽心尽力。”

    曹操说完,陈宫说:“曹大人说的对。赵大人常说,实践出真知。无论过去的还是未来的制度,对现在来说都未必是最好的制度。最好的制度来源于民众的支持。赵大人此举虽然事发突然,却可以说为权利监督制度建立了一个良好的开端。赵大人虽然不在其位,可是没人会忽视他的存在。我们在行使我们的权力的时候,自然会心存敬畏,不至于无所顾忌的胡作非为。同时,赵大人不在其位,我们行事的时候又少了些揣测上意的苦恼,用在服务于民上的心思自然也会多一分。所以,我以为诸位大人不必苦恼,多用点儿心思做好分内之事,无论于公于私都有好处。曹大人,既然赵大人决意让你履行青州刺史的职务,下官一定全力配合,为青州的发展建设出一份力。”

    不管心里乐意不乐意,事已至此,没办法改变赵光的主意,就只有接受现状。听了曹操、陈宫二人表态,众人也明白了今后自己该怎么做,也不再多言。

    曹操虽然表明了态度,可是却难以心安。当晚便拖上郑玄,一起拜访赵光。对于两人的来意,赵光隐约猜到。果然,说了两句客套话,郑玄便问:“明阳,你为什么突然将刺史的职位交给孟德?”

    赵光笑着说:“郑老,我猜你们就是为此而来的。这个想法不是突然产生的。我想了有一段时间了。简单的说,刺史的生活我不喜欢。我不想干。我来自和平时代,习惯了在和平的环境里轻松的生活。生活中休闲娱乐的成分远比现在多的多。最初,我来到这里的时候,也幻想过逐鹿天下,打江山做皇帝。可是当我直面血淋淋的杀戮,妇孺在我面前失去鲜活的生命,当我看到无数尸体呈现的恐怖残酷,我怕了。相比于掌握天下的权柄,我更渴望和平。头顶悬着一把随时都可能斩落的利剑,我睡不着。人最终是要寻求快乐的。整天被恐惧包围着,生活有何快乐可言?这个理由其实挺不负责任的。老曹,以后就辛苦你了。”

    对于赵光给出的理由,曹操不怎么理解。生老病死谁都逃不过,不同的只是死法而已。该死的不该死的都要死去,活着的总要面对。因此就放弃到手的权位,似乎有点儿说不通。可是曹操又想不出什么话来反驳,或者说不知道该不该发表不同意见,只好默然看着郑玄。

    郑玄听了赵光的话,微微沉默。“明阳,我记得你说过,你来到这个世界是身负责任的。今天又说这番话,不是自相矛盾吗?”

    赵光说:“大概是有些矛盾。这说明人是会变的。但是也可以理解为是不矛盾。我以为,世界的发展进步,不是自上而下的政令推行,而是来自科技的进步和自下而上社会文化的改变。作为统治者,利用权力推行个人意志,大多时候都不会有好结果。我希望告诉更多智者不一样的世界,引起他们的关注,从而去思考怎么样的世界才是更好的世界,怎么样才能让现在的世界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这时,曹操说:“赵大人,如果是这样,作为刺史的言语应该更容易得到关注。大人为何刻意放弃权位?我听说了很多大人的事迹,以恐惧为由恐怕难以让人相信吧。”

    赵光说:“老曹,在我来到这个世界之前,可以说没有见过死人。仅有的也是殡葬前穿戴整齐、妆容整洁的尸体。可是在这个时代,一天见到的尸体比以前一生见过的都多。而且有许多死亡都是在眼前发生。这种来自内心深处的恐惧真的很折磨人。这的确是理由之一,不是托词。理由之二就是我刚才所说,我希望更多人参与进来,积极的思考现在的社会该怎么发展。事实上,我对这个问题也很茫然。我所知的世界是经过了两千年的发展才出现的。这两千年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和科技都产生了巨大的进步,而这些进步也伴随着巨大的、残酷的代价。我所知的未来能不能成为现在世界发展的方向?我们该怎么做?我们能不能在进步的同时,尽可能少的付出代价?我想,更多的智者参与进来,会有更多机会找到合理的答案吧。至于说权位,只能带来一时的局部的影响,而科技和文化的影响却是久远的广泛的。老曹,请相信我,我更愿意看到天下百姓的日子过的越来越好。我只是个后来者,知道一些对你们来说的未来,事实上能力非常有限。你才是名留青史的伟人,你比我更适合领导群众,建设更美好的家园,更强大的国家。”

    郑玄说:“孟德,我听说你向来有报国安邦之志,如今机会近在眼前,何必太多顾虑。明阳给我讲过一个我们的后辈,叫林则徐的故事,他有一句诗文,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秉承心中报效国家,守土安民的信念,但求无愧于心,又有什么可顾虑的呢?”

    郑玄的话让曹操心中升腾一股豪气。“既然郑老和赵大人抬举我,我便尽心竭力,拼出一番作为。”

    赵光轻叹一声,说:“郑老,老曹。其实我忽悠了这么多,根本的原因就是为了摔包袱。老孟说人性本善,老荀说人性本恶。后世有一位李先生说,人性无所谓善恶,只不过看的角度不同而已。举例来说,我有一些粮食,养活自己家人之后,还有多余,碰到有困难的亲戚朋友,就接济他们一些。之后还有多余的,碰到有困难的街坊邻居也接济他们。之后还有,碰到有困难的同乡接济他们。之后还有,碰到遇难的人都接济他们。于是,人们就说我善。后来粮食不够了,碰到逃难的外地人,只好不管他们。再后来粮食更少了,同乡们有难也帮不上忙。再后来也帮不上街坊邻居了。再后来就只能自家糊口。于是人们就说我恶。如今天下的恶劣形势,是多年天灾人祸积累造成的结果,不是一朝一夕能改变的。身居庙堂,手里的资源有限,平均分配,用不了多久,大家都要面临饿死的绝境。那么问题来了,作为刺史,必须面对资源分配的问题。而分配资源,就要面临让谁死让谁活的艰难抉择。老曹,后世的史书上记录了多起你一手制造的大屠杀惨剧。看书的时候,只会简单的鄙视一个残暴的屠夫。可是身临其境,发现事情原来并不简单。有许许多多的问题,是书本上完全无法描述的,让生活在和平中的人难以想象的。”

    赵光的话让曹操背后直冒冷汗。“赵大人,史书上真是这么说我的吗?我,我怎么会干大屠杀这种事?还是多起?”

    赵光说:“老曹,对于我说的历史不必介意,因为我相信,历史必将改变。我们知道了错误,还不努力改变我们的行为,避免错误发生,那么我们就是对天下百姓犯罪。看到了这个世界发生的许多残酷,我相信,历史上你发起的那些大屠杀一定都是有原因的。我能想象到的原因之一,大概就是谁生谁死的艰难抉择吧。老曹,让我们一起努力,尽量避免这种艰难的抉择,直至不再面临这种困境。”

    曹操苦笑着说:“赵大人,我被你坑了。你明知道这是个大包袱,却甩给我,这不是让我为难,让我遭天下人唾骂吗!可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句话说的好啊!但有利于国家百姓,我个人的荣辱又有什么关系呢!”

    赵光说:“老曹,你也不用太担心。黑锅我会和你一起背的。郑老,现在就看你的态度了。太史公的态度是天下记录历史者的楷模。可是我觉得,秉承心中的正义还不够。历史需要真实,需要数据。郑老是如今天下文士的泰山北斗,如果郑老能做出表率,我相信,天下的文士们一定能够著述许多抛弃个人感情,更客观更理性的看待历史的书籍。后世的一位李王者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得失。诸多客观理性的历史书一定能够帮助后来者正确的选择未来。”

    郑玄正色说:“明阳,我这几天一直在想你说的数据分析。觉得大有道理。韩非子《五蠹》篇就说了人口的增长与财货之间的关系。可惜此一理论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结合你所说的生产力以及生产效率这些观点,我觉得人口的暴增,的确也是引来当今乱局的原因之一。自光武帝以来,拨乱反正与民休养生息,百余年间人口暴增。但是生产力和生产效率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人民众而财货寡,的确是民争的缘由之一啊。作为读书人,抹去眼前因感性而带来的迷雾,客观理性的看待问题,才能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带着感情色彩,盲目的批判于事无补,甚至有可能适得其反,引发不好的结局。明阳,关于学术分科的设想我很赞同。此事任重而道远,老夫愿做马前卒,用余生探索无尽的未知世界,追求恒古不变的真理!孟德,你大胆的干吧!老夫自信手里的这根笔杆子对天下悠悠众口还有些影响力!”

章节目录

三国之解放军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屋只为原作者蔬菜团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蔬菜团子并收藏三国之解放军最新章节